著名教学案例_第1页
著名教学案例_第2页
著名教学案例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著名教学案例【案例1】 米哈伊尔的故事1 八年级学生米哈伊尔是一个令全体老师担忧和头疼的“刺头”。他活泼好动,调皮捣蛋,成绩欠佳,常常把老师们惹得大发雷霆,都说他是一个无可救药而且狡猾懒惰的家伙。他被勉强连拉带拽地跟班升上来,但仍免不了留过一次级。在离八年级毕业还有三个月时,米哈伊尔跟着母亲一起来找到校长。米哈伊尔显得特别沮丧,一语不发,而母亲央求说:“请准许他不要再继续上学了,我想随便给他找个什么工作去做” 米哈伊尔在学习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作文。他与语文教师尼娜彼得罗芙娜之间发生了一场尖锐的冲突。在他看来,作文真是一件高不可攀的智慧的顶峰,女教师在教室日志里一个接一个的给她打上“两分”。于是

2、,米哈伊尔就不交作文了。在尼娜彼得罗芙娜的课堂上,他开始搞出各种各样的花招来女老师气得面孔发白,课间回到办公室里双手还颤抖着。同时们都愤愤地说:这究竟要容忍到什么时候才算结束?所以,当大家得知米哈伊尔要退学的消息后,都向尼娜彼得罗芙娜表示祝贺,她自己也庆幸总算卸掉了一个包袱。 有一天,尼娜彼得罗芙娜的电视出了毛病,她打电话给新近在区中心开设的电视维修部,请他们派一位技艺高超的师傅来修理,再三叮嘱说,不要随便派一个马马虎虎能应付的师傅来,她的电视机都修过三次了。女教师刚从学校回到家里,就听到敲门声。开门一看,站在他面前的竟是米哈伊尔。他穿着一身朴素干净的工作服,手里提着工具箱。女教师有些张皇失措

3、。“你找我吗?”“是的,找您,”米哈伊尔发窘地说,“您不是为电视机的事给修理部打电话了吗?”“是的,请进来,”她邀请米哈伊尔走进室内,把摆在电视机上的花瓶拿下来,不由自主地掸了掸灰尘,虽然上面并没有什么灰。两个多小时后,电视终于修好了,女教师站在旁边是那样的难受和尴尬。米哈伊尔调试好电视,说:“保用三年。”付款的时候,女教师故意多给了三个卢布。米哈伊尔把钱还给教师,低声而激动地说:“您这是为什么?难道您是这样教育我的吗?我的作文写得不好,不过我毕竟学会了准确生活。当时我也喜欢您的课,真的,比任何别的课都喜欢。这些课会一辈子留在我的心里。” “我手里捏着那三张卢布钞票,久久地坐着,哭着。”过后尼

4、娜彼得罗芙娜对老师们说,“当他在修电视机的时候,我惊奇地看着他,心里想:这完全不是当时在我课堂上的那个人啊。他的眼睛,他对我的态度,都和那时候不一样了。一个思想折磨着我:我们做教师的人,怎么会没有发觉,在我们认为无可救药的懒汉和毫无希望的差生身上,在他们的心灵和双手里,还蕴藏着天才呢不,这不但是蕴藏着一个巧匠的天才,而且还蕴藏着一个大写的人。是的,亲爱的同事们,我们没有在学生身上看到这个大写的人,我们的主要过失就在这里。” 评析: 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角度,这个案例会给我们多方面的启发。首先,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我们学校、教师应给学生创造多种多样表现领域和表现机会。如果教师和学校舆论唯一地根据分

5、数来给一个人做出好的或坏的结论,让所有的人都只能在掌握知识、分数上表现自己,那么就会有失败和困难在等待着他,使他的生活变成一种痛苦。所以,教师就应创造机会使他在人的精神生活的其他领域得到表现,以树立自己的道德尊严感,体验到成功的自豪感。在这种自信、自尊的心理驱动下,引导学生逐步在学习领域取得成功。其次,在知识的评分上也要把握准确的分寸。苏霍姆林斯基主张:“评分理应是有分量的。”不理应把知识的评定作为某种孤立的东西从教育过程中分离出来。只有当教师和儿童之间的关系建立在相互信任和怀有好意的基础上时,评分才能成为促使学生实行积极的脑力劳动的刺激物。 【案例2】 陶行知的“四块糖果” 育才学校的校长陶

6、行知在校园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同学,当即制止了他,并要他放学时到校长室去。 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王友已经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陶行知没有批评他,却送了一块糖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王友惊疑地接过了糖果。接着,陶行知又从口袋里掏出一块糖给王友,说:“这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你。”王友迷惑不解地接过了糖。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坏人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听到这里,王友感动极了,他流

7、着眼泪后悔地说:“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递给王友:“为你准确地理解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待王友接过糖,陶行知说:“我的糖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完了吧。”评析: 教育是科学,也是艺术。教师需要知识,更需要爱心和智慧。面对犯错的学生,教师既要严格要求,批评教育,也需要用爱心去召唤,用智慧去引导。能够说,在这个经典故事中,陶行知把肯定、表扬的手段用到了极致,也收到了绝佳的教育效果。它启发我们:教师始终要有一颗热爱学生、相信学生的心,还要持续修炼自己的教育智慧,以爱为动力,以智慧为手段,走进学生,培养学生,和学生共发

8、展。 【案例3】 让想象之花悄然绽放 记得一次试教课,我上的是二年级上册的识字7,一首相关保护动物的拍手歌,其中有这样一句:“雄鹰翱翔在蓝天”。为了更好地理解“翱翔”,我预设了这样一个问题:翱翔与飞翔有什么区别? “翱翔能够看出雄鹰飞得很高,飞翔没有这个意思。”一个小男孩略带深思地说。这已经令我很满意了。课前我千思万想,东寻西问,也仅仅只有这点收获。一只小手又举了起来,我自然地叫起了他,心里却嘀咕:“答案不是重复一次就是大同小异。”“翱翔能够看出雄鹰飞的时候很神气。”也是一个小男孩,他振振有辞地说。 我的内心为之一震。神气,多么好的词语!神气,多么好的见解!这个点区别是我们绞尽脑汁也不能想到的。我们只停留在词语意思的理解上,而他通过想象,从雄鹰的感受上去寻求答案。想象让他插上了翅膀,翱翔于蓝天,体会到了那种一览万物的感受。评析: 陶行知认为学生具有惊人的创造潜力,相信学生、尊重学生、解放学生就能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发挥出来。从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