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缘阻抗正切关系.ppt_第1页
绝缘阻抗正切关系.ppt_第2页
绝缘阻抗正切关系.ppt_第3页
绝缘阻抗正切关系.ppt_第4页
绝缘阻抗正切关系.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角正切,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角正切,在电场作用下,能产生极化的一切物质又被称之为电介质。电介质在电子工业中用来做集成电路的基板、电容器等。如果将一块电介质放入一平行电场中,则可发现在介质表面感应出了电荷,即正极板附近的电介质感应出了负电荷,负极板附近的介质表面感应出正电荷。这种电介质在电场作用下产生感生电荷的现象,称之为电介质的极化。 感应电荷产生的原因在于介质内部质点(原子、分子、离子)在电场作用下正负电荷重心的分离,变成了偶极子。不同的偶极子有不同的电偶极矩,电偶极矩的方向与外电场方向一致。,材料极化,四、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角正切,基本概念: 介电常数:以绝缘材料为介质与以

2、真空为介质制成同尺寸电容器的电容量之比值。 表示在单位电场中,单位体积内积蓄的静电能量的大小。是表征电介质极化并储存电荷的能力,是个宏观物理量。 介质损耗 置于交流电场中的介质,以内部发热(温度升高)形式表现出来的能量损耗。,基本概念: 介质损耗角 对电介质施加交流电压,介质内部流过的电流相量与电压相量之间的夹角的余角。 介质损耗角正切 对电介质施以正弦波电压,外施电压与相同频率的电流之间相角的余角的正切值-tg. 其物理意义是:,一些材料的数值: 石英 3.8;绝缘陶瓷 6.0; 耐热玻璃 3.8 3.9; 纸 70 PE 2.3; PVC 3.8 有机玻璃 2.63 高分子材料的由主链结构

3、中的键的性能和排列所决定。 分子结构极性越强, 和tg越大. 非极性材料的极化程度小,和tg都较小. 极性取代基团影响更大,其数目越多, 和tg越大,介电性的应用,tg 大,损耗大,材料发热。 电容介质 大,tg 小 作绝缘材料或电容器材料的高聚物,介电损耗越小越好 航空航天材料 小,tg 大,静电小 高频焊接:薄膜封口,tg 大 需要通过高频加热进行干燥,模塑或对塑料进行高频焊接时,要求高聚物的介电损耗越大越好. 高频电缆用PE(非极性)而不用PVC (极性),影响因素,(1)湿度 材料的极性越强受湿度的影响越明显。主要原因是高湿的作用,使水分子扩散到高分子的分子间,使其极性增加;同时,潮湿

4、的空气作用于塑料表面,几乎是在几分钟内就使介质表面形成一个水膜层,它具有离子性质,增加表面电导. 因此,材料的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角正切tg都随之增加. 试样的状态调节和测试都应在标准环境.,(2) 温度,影响因素,(3)测试电压 板状试样:电压2KV影响不大,过高则增加附加损耗. 薄膜:电压低于500V.过大使tg明显增加. (4) 测试用接触电极 高频下,电极的附加损耗变大,因而电极材料本身的电阻一定要小.,高聚物的介电性能,0. 05 0.001 0.005 0.04-0.08(1016Hz) 0.01 0. 014 0.021 0.005 0.006 0. 0002 0.01-0.006

5、 0.004,其它电性能指标,相比漏电起痕指数(CTI) 材料表面能经受住50滴电解液而没有形成漏电痕迹的最高电压值,以伏(v)为单位。 耐漏电起痕指数(PTI) 材料表面能经受住50滴电解液而没有形成漏电痕迹的耐电压值,以伏(v)为单位。,相比漏电起痕指数测定,相比漏电起痕指数测定,相比漏电起痕指数测定,试样应水平放置在支撑板上,按图将电极装好,并施加1N的压力,用量规检查两电极间的距离为4.0土0.1mm。先对两电极加25v倍数的适当电压,调整可变电阻,使电极短路电流为1.0+0.1A。在两电极供电下,以30+5s的时间间隔下将电解液液滴滴入两电极间的试样上,直到试样发生破坏或滴下50滴为止。 试样发生以下两种情况之一视为破坏: (1)试样表面两电极间的导电通路电流达0.5A以上,且过流继电器延时2s发生动作; (2)虽过流继电器未发生动作,但试样燃烧了,影响因素,(1)试样表面状态 表面应清洁,无灰尘、脏物、指印、油脂、脱模剂或其他影响结果的污物。表面污染极易使电极间的试样产生漏痕,因此试验前应对试样表面进行清洁处理。 (2)试验点间距选择 如果在同一片试样上做多点试验,则应注意试验点之间要有足够的距离。该间距的大小应选在前一次试验后飞溅出的污物所污染的部分以外,否则使结果发生偏差。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