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仪测量实习报告(共4篇)_第1页
经纬仪测量实习报告(共4篇)_第2页
经纬仪测量实习报告(共4篇)_第3页
经纬仪测量实习报告(共4篇)_第4页
经纬仪测量实习报告(共4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经纬仪测量实习报告(共4篇) 第1篇:经纬仪测量的实_报告推荐经纬仪测量的实_报告一 实_的目的和要求1了解dj6型光学经纬仪各主要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2练_经纬仪对中、整平、瞄准和读数的方法,掌握基本操作要领。3要求对中误差小于3mm,整平误差小于一格。4掌握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观测顺序、记录和计算方法。上、下半测回角值互差不超过40。5.掌握竖直角的观测顺序、记录和计算方法。指标差应小于24。 二 仪器和工具dj6光学经纬仪1台,花杆2根,记录板1块三 观测方法水平角测量:(测回法)观测顺序: 盘左:瞄准j,读数j左 瞄准k,读数k左 左=k左-j左 盘右:瞄准k,读数k右 瞄准j,读数j右

2、 右=k右-j右 精度要求:左-右取:=(左+右)/2 水平角是从起始方向(即第1方向)顺时针转到第2方向所成的角度,观测时必须首先确定起始方向,然后按照“测回法”的次序观测。 水平角总是右方向读数减去左方向读数而得。测回法水平角观测记录第一个方向读数应设置在0、180附近;分数和秒数的整数应写足二位,例如 04、06等。计算水平角,第二方向减第一方向,如果不够减则加360。 一测回中,不得再调整水准管气泡或改变度盘位置。 竖直角测量:四 实_心得我们都知道经纬仪主要用于角度的测量。水平角、竖直角的测量均可以用经纬仪来实现。为了让我们更好的掌握经纬仪的使用方法,老师安排了两次课的时间让我们进行

3、经纬仪测量的实_。第一次的实_课进行的是水平角的测量。第二次的实_课我们进行了竖直角的测量。每次的实_课,总是能学到许多课堂上学_不到的东西,也能让我们注意到许多平时生活中或者理论课上我们认为不重要但实际上却是很重要的东西。比如团队的合作,比如工作的认真态度以及专心致志的工作精神。还有就是许多在理论课上被我们忽略的测量细节。经过实_,我们都知道了经纬仪的操作分为对中、整平、瞄准和读数。其中,对中和整平是接下来操作的基础。只有安置好了经纬仪,才能够正确的读数。测量出来的结果才能更加准确。对于经纬仪测量水平角,有两种方法:测回法和方向观测法(全圆测回法),我们的实_课采用了测回法。在使用测回法进行

4、水平角观测的实_中,我更深刻地明白了老师为什么要给我们进行分组,并且专门给我们安排了正、副组长。不正是为了让我们小组的成员能够更好地合作,更加有效率完成我们的实_任务么?在测水平角的实_过程中,个人觉得我们组的时间利用的不大好。感觉同学们在实_课前对实_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没有一个预先清楚了解的过程。常常在实_要开始的时候小组组员之间产生意见分歧,亦或是个别同学疑惑操作为何要如此进行,然后一直追问,而这一方面是老师在课前已经讲过了的,也因为这样浪费了许多本来能很好利用起来的时间。所以我在想,能否在实_课之前,老师讲过实_步骤要点之后,再争对一些特别重要的注意点,向我们提出问题,让我们大家都能够

5、去思考,并且能够在实_课之前清楚明了我们所做的每一步。因为我们很难保证整一个课堂没有几分钟或是没有几个人走神亦或是不认真听课的。通过这个方法能够让大家及时巩固要点知识。在竖直角测量方面,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数据的处理,这方面很容易产生误差。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误差:仪器误差、视准轴误差、横轴误差、竖轴误差、读数误差。仪器误差与几个轴误差主要是在安置仪器时未达到标准,这就要求我们在对中和整平的时候更加有细心和耐心。读数误差则是由于个人读数的主观意识造成的,因为不同的人对于估读都有不同的标准。此次的实_中,我们大致掌握了仪器的操作,对仪器有了进一步的掌握和了解,也明确了仪器的使用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实

6、_的过程当中,我们学到了很多。不光有对经纬仪的使用,还有数据的处理,对仪器误差的检验与校正,怎样才能更好的使用仪器等等。此次实_也让我们发现了我们的一些缺陷:基础不够扎实,分工不够合理,操作时配和不够好等等。这些还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实_课程中逐步加以完善,争取做到更好。 只有不断地在实践中提高自己,时时刻刻思考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及时的加以解决加以改正,不断地完善自己,才能够让自己得到更好的提升。希望我们都能够更上一层楼!希望我们能够在学_中享受到欢乐,在欢乐中更好地学_! 第2篇:水准仪经纬仪实_报告水准仪经纬仪实_报告一实_目的:1联系水准仪的安置、整平、瞄准与读书和怎样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程;

7、2掌握经纬仪对中,整平,瞄准与读书等基本操作要领;3掌握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4练_用经纬仪配合水准仪测绘地形图;5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测量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土建施工放样中一般问题的能力。二实_要求:1掌握水准仪、经纬仪等一些主要一起的性能和如何操作使用;2掌握数据的计算和处理方法;3掌握地形图测绘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工作能力;4掌握测设的基本方法。三实_任务;1控制点高程测量;2导线长度测量;3水平角度测量;4圆曲线内业计算;5测绘地形图;6建筑物放样,道路中线测量和管线测量。四实_项目与程序:1外业测量:(1)测量控制点高程;(2)测量控制点间距离;(3)测量圆曲线拐角。

8、2内业计算:(1)计算控制点间高差,推算各点间高程;(2)计算各控制点间距离及相对误差;(3)计算个内角闭合差及内角;(4)根据以上计算数据推算个点坐标。3测绘地形图:(1)将坐标范围内的控制点标定到图纸上;(2)根据控制点周围的地物地貌测量某些点的高程,再标在图纸上。4施工测量:圆曲线,缓和曲线测量。纵断面测量渠道或管道纵断面测量的任务,是测出中心线上各里程桩和加桩的地面高程,了解纵向地面高低的情况,并绘出纵断面图,其工作包括外业和内业。纵断面测量外业渠道或管道纵断面测量是以沿线测设的三、四等水准点为依据,按五等水准测量的要求从一个水准点开始引测,测出一段渠线上各中心桩的地面高程后,附合到下

9、一个水准点进行校核,其闭合差不得超过 mm(n为测站数)。从bm1(高程为61.000m)引测高程,依次对0+000,0+020,进行观测,由于这些桩相距不远,按渠道或管道测量的精度要求,在一个测站上读取后视读数后,可连续观测几个前视点(水准尺距仪器最远不得超过150m),然后转至下一站继续观测。这样计算高程时采用“视线高法”较为方便。其观测与记录及计算步骤如下:(1)读取后视读数,并算出视线高程视线高程=后视点高程+后视读数(2)观测前视点并分别记录前视读数由于在一个测站上前视要观测好几个桩点,其中仅有一个点是起着传递高程作用的转点,而其余各点只需读出前视读数就能得出高程,为区别于转点,称为

10、中间点。中间点上的前视读数精确到cm即可,而转点上的观测精度将影响到以后各点,要求读至mm,同时还应注意仪器到两转点的前、后视距离大致相等(差值不大于20m)。观测中间点时,可将水准尺立于紧靠中心桩旁的地面,直接测算得地面高程。(3)计算测点高程测点高程=视线高程前视读数(4)计算校核和观测校核当经过数站观测后,附合到另一水准点bm2(高程已知,为74.451m),以检核这段渠线测量成果是否符合要求。为此,先要按下式检查各测点的高程计算是否有误,即后视读数转点前视读数=bm2的高程bm1的高程后前(转点)与终点高程(计算值)起点高程均为定值,说明计算无误。但bm2的已知高程为74.451m,而

11、测得的高程是74.466m,则此段渠线的纵断面测量误差为:74.46674.451=+15mm,此段共设7个测站,允许误差为10 =26mm,观测误差小于允许误差,成果符合要求。由于各桩点的地面高程在绘制纵断面图时仅需精确至cm,其高程闭合差可不进行调整。纵断面图的绘制纵断面图一般绘在毫米方格纸上,以水平距离为横轴,其比例尺通常情况下取1:100 1:500,依渠道或管道大小而定;高程为纵轴,为了能明显地表示出地面起伏情况,其比例尺比距离比例尺大1050倍,可取1:501:500,依地形类别而定。所绘纵断面图其水平距离比例尺为1:5 00,高程比例尺为1:100,由于各桩点的地面高程一般都很大

12、,为了节省纸张和便于阅读,图上的高程可不从零开始,而从一合适的数值起绘。根据各桩点的里程和高程在图上标出相应地面点的位置,依次连接各点绘出地面线。再根据设计的渠首或管道起点高程和渠道或管道比降绘出渠底或管底设计线。至于各桩点的渠底或管底设计高程,则是根据起点(0+000)的渠底或管底设计高程、渠道或管道比降和离起点的距离计算求得,注在图下“渠底高程或管底高程”一行的相应点处,然后根据各桩点的地面高程和渠底或管底高程,即可算出各点的挖深或填高数,分别填在图中相应位置。(三)场地平整(一)场地平整测量及绘图对于一般的建筑场地,应在测设之前,对起伏不平的自然地貌进行平整,高处挖去,低处填平,使之成为

13、一定高程的平坦地面。平整场地应考虑挖、填土方量基本平衡的原则,也就是挖高填低,就地取土,进行平整。平整建筑场地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场地有大比例尺地形图资料,可根据地形图资料进行平整计算;另一种是场地没有大比例尺地形图。现介绍于下:如果建筑场地没有大比例尺地形图,不能依据等高线确定建筑场地范围内各方格角点的高程,此时需进行面水准测量解决方格角点的高程,其方法如下。1.在建筑场地的范围内,用经纬仪和皮尺在地面设置方格网。如图1所示的一块建筑场地,靠近或穿过这块场地设置一条基线ab。在基结上丈量等长度的12、23、34、线段,其长度按地形起伏情况及估算精度要求而定,一般为1050m。然后分别在1、2

14、、3、点上安置经纬仪测设垂直方向线11、22、33、。在各条方向线上再按等长度丈量,得各方格的角点,并在地面作出标志(钉小木桩或撒白灰)和进行编号。各方格角点可采取行列编号法,每个方格角点有两个标号联合表示。图2所示为行列编号法,有六五行,分别以a、b、c、d、e、f表示六列列号,以1、2、3、4、5表示五行行号。对于最左上角的一格其四个角点点号为a1、a2、b1、b2表示。2.进行面水准测量,求各方格角点高程实_的这块建筑场地,各方格角点的高程可用水准测量的方法连测解决因为是求场地面积内各方格角点高程,故称面水准测量。其方法是如场地附近有水准点(如表有水准点bmc,高程为40m),可从水准点

15、出发。如场地附近没有水准点,则可假定某方格角点为水准点,并给以假定高程值。按水准路线的形式组成一条闭合水准路线。由bmc点起始,经1、2、3、4、5站后,仍回到bmc点。在每站除读后视与前视转点读数外(表上每站的二条实线表示者),还应读各站欲连测的方格角点读数,为插前视读数(表上每站的虚线表示者)。转点读数应读至毫m,插前视读数读至cm。实地读数的情况如表各角点上注字。将所有读数即时记录在面水准测量记录手薄内,再推算转点和插前视点的高程。3.计算场地平整后的设计高程绘一张与地形图一致的空白方格网,将面水准测量记录手薄中各点高程填注在各相应的方格角点左上方,计算得场地平均高程,取为该建筑场地平整

16、后的设计高程。并按在图4上绘出该条等高线。该等高线为挖、填边界线。再计算各方格角点挖、填深度,各方格挖、填方量,总挖、填方量。五实_方法:水准仪、经纬仪的使用。1测量的方法:(1)水准仪架在两个控制点的中间,距离两点大致相等。在前后两点各立水准尺一把。(2)望远镜对准水准尺并推动,再将水准仪调平,调节三个脚螺旋,使得圆水准器旗袍居中,然后微调倾螺旋,从左边的窗口看到水准管的气泡闭合。(3)调水平微动螺旋,使得十子丝在水准尺上测得后视读数和前视读数并记录下来。(4)三脚架架腿抬高或降低,重新测量后视读数和前视读数并记录下来,测得高差不得超过5mm,否则重测。2角度测量的方法:(1)经纬仪架在控制

17、点上,用脚螺旋进行对中,再伸缩架腿调节圆水准气泡居中,然后调节脚螺旋使得水准管气泡也居中。通过对中器观察是否对中,否则反复调平。(2)望远镜调成盘左,对准左面的目标并制动,调节微倾和微动螺旋,使得十字丝瞄准目标,把配置度盘的按钮拔出,记下读数。顺时针转动照准部,对准右面的目标并制动,读出右面的读数,记录读数。(3)望远镜调成盘右,对准右面的目标并制动,调节调节微倾和微动螺旋,是的十字丝瞄准目标,把配置度盘的按钮拔出,记下读数。逆时针转动照准部,对准左面的目标并制动,读出左边的读数,记录读数。(4)两次测量角之差不能超过40秒,否则重测。3距离测量的方法:(1)用前面的方法将经纬仪对中整平,再进

18、行定线。(2)然后用钢尺沿着路线测出导线长度。(3)往返各测一次,两次距离的相对误差不能超过三千分之一,否则重测。六测量精度:1距离往返测量相对误差不超过1/3000;2水准仪高差测量中高差闭合差在容许值12vn mm或40l mm范围内;3测内角时一测回中上、下半测回角值之差不得超过40。七计算成果和示意图见测设数据计算表。八体会:通过本次实_,巩固了以前所学知识,掌握了水准仪、经纬仪的基本操作,还有怎样施工放样,学会了地形图的绘制方法。从而积累了许多经验。()、立标尺时,标尺除立直外还要选在重要的地方因此,选点就非常重要,点一定要选在有代表性的地方同时要注意并点非越多越好相反选取的无用点过

19、多不但会增加测量,计算和绘图的劳动论文网http:/www./量和多费时间,而且会因点多而杂乱产生较大的误差。()、要先将道路和主要建筑物确定下来,然后在添加其余次要方面,这样不但条理清楚,利于作图而且更有利于作图的准确和随时进行实物和图形的对比从而检验测量数据的准确与否但这两周实_也给了我们不少教训:由于某个数据的读错、记错及算错都给我们带来了不少麻烦,从而让我们知道了做任何事都要认真。还有一个组的团结也是至关重要的,他关系到整个组的进度。先前我们组由于配合不够默契,分工也不够合理,整体进度受到极大的影响,后来通过组内的交流,彻底解决了以上问题。实_进度有了很大的改观,进度和效果自然就提上来

20、了。这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我们以后工作的时候也是一样,只有团结才能把事办好。我们在这次的实_中,也了解到了要想很好地进行测量,首先必须要掌握过硬的基本理论知识,要有实干精神,每个组员都必须亲自实践,而且要分工明确,工作也可以交换来做,还需要知道失败乃成功之母,在实_测量的过程中,不可能完全的没有错误,我们应该不气馁,继续一次又一次的重测,重计算,一次次地练_,一次次得提高测量水平,我们不断在经验中获得教训。而且也多亏了老师的指导,我们实_之初,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多亏的老师的耐心讲解,才使我们解决了不少测量中的难题。我们在实_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遇到了一些困难,在我们实现之初,我还有点担心自

21、己不会测,测不好,担心只有两个星期的测量时间,自己不能按时的完成任务,但是,经过我们小组的反复测量,我们的团结、默契,克服了测量中的种种问题,终于按时完成了任务。通过这次学_,让我知道了团队精神是如此的重要,无论是少了中间的哪一环都无法完成任务,任何一个步骤、环节,都少不了,也出不得错,一步错步步错,因此,测量学才是“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的工作原则,并做到“步步有检核”。因此,测量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团队的合作。就整个实_测量来说,我们从中学到了不少知识,不过这其中也体现了我们还有许多的不足,希望在以后的学_中记得这次的经验教训,精益求精,力求能最到更好!第3

22、篇:水准仪、经纬仪实_报告一实_目的:1联系水准仪的安置、整平、瞄准与读书和怎样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程;2掌握经纬仪对中,整平,瞄准与读书等基本操作要领;3掌握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4练_用经纬仪配合水准仪测绘地形图;5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测量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土建施工放样中一般问题的能力,水准仪、经纬仪实_报告。二实_要求:1掌握水准仪、经纬仪等一些主要一起的性能和如何操作使用;2掌握数据的计算和处理方法;3掌握地形图测绘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工作能力;4掌握测设的基本方法。三实_任务;1控制点高程测量;2导线长度测量;3水平角度测量;4圆曲线内业计算;5测绘地形图;6建筑物放

23、样,道路中线测量和管线测量。四实_项目与程序:1外业测量:(1)测量控制点高程;(2)测量控制点间距离;(3)测量圆曲线拐角,实_报告水准仪、经纬仪实_报告。2内业计算:(1)计算控制点间高差,推算各点间高程;(2)计算各控制点间距离及相对误差;(3)计算个内角闭合差及内角;(4)根据以上计算数据推算个点坐标。3测绘地形图:(1)将坐标范围内的控制点标定到图纸上;(2)根据控制点周围的地物地貌测量某些点的高程,再标在图纸上。4施工测量:圆曲线,缓和曲线测量。纵断面测量渠道或管道纵断面测量的任务,是测出中心线上各里程桩和加桩的地面高程,了解纵向地面高低的情况,并绘出纵断面图,其工作包括外业和内业

24、。纵断面测量外业渠道或管道纵断面测量是以沿线测设的三、四等水准点为依据,按五等水准测量的要求从一个水准点开始引测,测出一段渠线上各中心桩的地面高程后,附合到下一个水准点进行校核,其闭合差不得超过 mm(n为测站数)。从bm1(高程为61.000m)引测高程,依次对0+000,0+020,进行观测,由于这些桩相距不远,按渠道或管道测量的精度要求,在一个测站上读取后视读数后,可连续观测几个前视点(水准尺距仪器最远不得超过150m),然后转至下一站继续观测。这样计算高程时采用“视线高法”较为方便。其观测与记录及计算步骤如下:(1)读取后视读数,并算出视线高程视线高程=后视点高程+后视读数(2)观测前

25、视点并分别记录前视读数由于在一个测站上前视要观测好几个桩点,其中仅有一个点是起着传递高程作用的转点,而其余各点只需读出前视读数就能得出高程,为区别于转点,称为中间点。中间点上的前视读数精确到cm即可,而转点上的观测精度将影响到以后各点,要求读至mm,同时还应注意仪器到两转点的前、后视距离大致相等(差值不大于20m)。观测中间点时,可将水准尺立于紧靠中心桩旁的地面,直接测算得地面高程。(3)计算测点高程测点高程=视线高程前视读数(4)计算校核和观测校核当经过数站观测后,附合到另一水准点bm2(高程已知,为74.451m),以检核这段渠线测量成果是否符合要求。为此,先要按下式检查各测点的高程计算是

26、否有误,即后视读数转点前视读数=bm2的高程bm1的高程后前(转点)与终点高程(计算值)起点高程均为定值,说明计算无误。但bm2的已知高程为74.451m,而测得的高程是74.466m,则此段渠线的纵断面测量误差为:74.46674.451=+15mm,此段共设7个测站,允许误差为10 =26mm,观测误差小于允许误差,成果符合要求。由于各桩点的地面高程在绘制纵断面图时仅需精确至cm,其高程闭合差可不进行调整。第4篇:2实_报告经纬仪第二环节光学仪器结构分析一实验概况实验时间:年7月13日上午实验地点:合肥工业大学仪器学院平房实验室 指导老师:纪峰实验要求:掌握经纬仪的使用方法,了解光学经纬仪

27、的内部结构二实验内容(一)仪器简介经纬仪,是测量工作中的主要测角仪器。经纬仪由望远镜、水平度盘、竖直度盘、水准器、基座等组成。测量时,将经纬仪安置在三脚架上,用垂球或光学对点器将仪器中心对准地面将仪器定平,用望远镜瞄准测量目标,用水平度盘和竖直度盘测经纬仪按精度分为精密经纬仪和普通经纬仪;按读数设备可分为经纬仪;按轴系构造分为复测经纬仪和方向经纬仪。此外,有可录度盘读数的编码度盘经纬仪;可连续自动瞄准空中目标的自动螺定向原理迅速独立测定地面点方位的陀螺经纬仪和激光经纬午仪和天顶仪 三种作用的供天文观测的全能经纬仪;将摄影机与经纬仪结合一用的摄影经纬仪等。经纬仪是望远镜的机械部分,使望远镜能指向

28、不同方向。经纬仪具有两条互相垂直的转轴,以调校望远镜的方位角及水平高度。此类架台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主要配合地面望远镜(大地测量、观鸟等用途)使用,若用来观察天体,由于天体的日周运动方向通常不与地平线垂直或平行,因此需要同时转动两轴并随时间变换转速才能追踪天体,不过视场中其它天体会相对于目标天体旋转,除非加上抵消视场旋转的机构,否则不适合用於长时间曝光的天文摄影。但由于电子科技的发展,上述问题已获得解决,而且经纬仪使望远镜指向不同方向时的空间姿态改变最小,因此不少专业天文台的大口径望远镜均使用经纬仪,以减轻由机械变形所引起的精度下降。甚至一些天文爱好者自制的专门用于低倍率目视观测的天文望远镜,

29、在一些建设项目的工地上,我们会经常看到一些技术人员架着一台仪器在进行测量工作,他们所使用的仪器就是经纬仪。经纬仪最初的发明与航海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十五、十六世纪,英国、法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因为航海和战争的原因,需要绘制各种地图、海图。最早绘制地图使用的是三角测量法,就是根据两个已知点上的观测结果,求出远出第三点的位置。但这样绘出的地图与实际地形,往往有一些差距。经纬仪的发明,大大简化了测量和计算的过程,也为绘制地图提供了更加精确的数据,后来经纬仪被广泛地使用于各项工程建设的测量上。经纬仪包括基座、水平度盘和照准部三个部分。基座用来支撑整个仪器。水平度盘用来测量水平角。照准部上有望远镜、水准管以

30、及读数装置等等(二)经纬仪的特点:1.望远镜采用内调焦系统(j6e为正向内调焦系统,j6为反向内调焦系统),主物镜为三片分离型结构。分划板设有双丝和单丝,便于找准不同目标,水平和垂直分划丝上均有供测距用的视距丝。望远镜孔径大,鉴别率高,成像清晰,用于观测远近目标均适宜。2.度盘读数采用光学带尺读数系统,在同一视场内可同时读取水平角和天顶距,并公用一个照明系统,使用方便,读数快速、精确。3.对点器小型望远镜,用于对地面点进行观测,其物镜可随照准部转动;易于发现和消除对点误差,仪器还附有垂测站点上,用水准器定水平角和竖直角。光学经纬仪和游标自动按编码穿孔记跟踪经纬仪;利用陀仪;具有经纬仪、子图2-

31、1 经纬仪起供地面摄影测量球,便于在不同条件下的对点工作。4.竖轴采用强制定心球面导轨滚珠制成的半运动式轴系,定向及置中精度高,对温度不敏感,不易卡死。由于强制定心和大型球面滚珠制成的摩擦力矩较大,运转时有轻微“沙沙”生,但绝不影响使用。 5.基座作半刚性6.按用7.仪器久耐用。仪内设有防偏扭簧片,通过此簧片将基座上、下体联结,可防止扭转,消除偏扭误差。 户要求可提供管状定心磁针。出厂前均经环境模拟实验和防霉、防雾处理,经器可在-25摄氏度到+40摄氏度环境温度下工作。 纬仪的结构:2-2所示为经纬仪结构,由由望远镜、水平度盘、水准器、基座等组成。镜与竖盘固连,安装在仪器的支架上,这一部分的照

32、准部,属于仪器的上部。望远镜连同竖盘可垂直面内转动,望远镜的视准轴应与横轴正交,(三)经如图竖直度盘、望远称为仪器绕横轴在横轴应通过水盘的刻画 图2-2 经纬仪结构图 中心。照准部的数轴(照准部旋转轴)插入仪器基座的轴套内,照准部可以作水平转动。测量时,将经纬仪安置在三脚架上,用垂球或光学对点器将仪器中心对准地面测站点上,用水准器经纬仪将仪器定平,用望远镜瞄准测量目标,用水平度盘和竖直度盘测定水平角和竖直角。按精度分为精密经纬仪和普通经纬仪;按读数设备可分为光学经纬仪和游标经纬仪。(四)经纬仪的光路结构分析如下图2-3所示为经纬仪的光路结构。图2-3经纬仪的光路结构1.对点光路:光线由1保护玻

33、璃进入装置,通过2光学对点器物镜,由3光学对点器转向棱镜,使得光90度转向通过5光学对点器分划板,再通过4光学对点器目镜组,由旁边的窗口观察,通过调节使能看到中心点在视场的中间位置。 2.读数光路:光线由20度盘照明反光镜进入装置,通过毛玻璃使得光线均匀化。一部分光通过22水平盘照明棱镜,由24水平聚光镜聚光,照射到25水平度盘上。光透过水平读盘,经过26水平度盘反光棱镜反射,反射到23水平度盘显微物镜组,通过16水平度盘转向棱镜使光线90度角转向,就可以使光通过14读数窗。另一部分光通过21竖盘照明棱镜,反射光线到18竖盘转向棱镜,光线90度角转向通过17竖盘显微物镜组。光到达15竖盘转向棱

34、镜,使光90度转向,照射到13竖直度盘,通过14读数窗。光通过读数窗,由7读数系统转向棱镜,使光90度转向通过8转向透镜,再通过11读数显微目镜组,最后读取水平和竖直的两组数值。(五)仪器使用(1)对中,整平方法一:对中 稍松开连接螺栓,两手扶基座,在架头上平移仪器,从光学对中器中观察,直到测站点移至光学对中器的刻画圈内为止(对中误差小于3mm),再拧紧连接螺栓,若误差过大,可重新移动三脚架,直到符合要求为止。整平 转动照准部,使水准管平行于任意一对脚螺旋,相对旋转这对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将照准部绕竖轴转动90度,旋转第三只脚螺旋,仍使气泡居中,再旋转90度,检查气泡误差,直到小于分划线

35、的一格为止。脚螺旋整平会影响到仪器的对中,因此要检查对中的结果,如果测站点发生了偏离,则重复以上的对中,整平的步骤,直到对中,整平误差都符合要求为止。方法二:对中 观察光学对中器,同时转动脚螺旋,使测站点移至刻画圈内(对中误差小于3mm),至符合要求为止。整平 转动照准部,使水准管平行于三脚架的其中一只脚架1,观察水准管气泡的位置,通过脚架1的伸缩,使气泡尽量居中,转动照准部,依次使水准管平行脚架2,脚架3,同样通过脚架的伸缩,使水准管气泡在相应位置上尽可能的居中,然后再通过脚螺旋整平经纬仪,步骤同方法一,直到整平的误差符合要求为止。整平结束后,检查对中结果,此方法对对中的影响不大,一般可一次

36、完成对中整平。(2)瞄准,用望远镜上瞄准器瞄准目标,旋紧望远镜和照准部的制动螺旋,转动目镜对光螺旋,使十字丝清晰;再转动物镜对光螺旋使目标影象清晰;转动望远镜和照准部微动螺旋,使目标被单根竖丝平分,或将目标夹在双根竖丝中央。(3)读数,打开反光镜,调节反光镜使读数窗亮度适当,旋转读数显微镜的目镜,看清读数窗分划,根据使用的仪器用测微尺或分微尺读数,并记录。 注意事项:1,瞄准目标时尽可能瞄准其底部;2,各螺旋的使用,不可用力过猛,过大;3,仪器出箱时要注意仪器在箱内的放置情况,以便按原样放回。(六)用经纬仪测量身高和人与观测处的距离 1.经纬仪的使用流程:首先,我们需要找准位子,把仪器安装好。

37、需要注意的是首先要把三脚架的三条腿调到齐平,不然就谈不上后面的调平了。而且要使三脚架的高度适中方便后面的观察,立起来时刚好到使用者的下颚,张开到使用者的胸前。 其次,进行初步对中整平。对中的方式我们有两种,一个是垂球对中,还有一个是光学对中。使得光学对点器目镜中观察到的像在中心处,对中精度要求小于等于3mm。整平时,我们以圆水准器为参考标准,调节三脚架的三条腿使得水准器的气泡在中心处(气泡在哪边就说明哪边的高了)。对中和整平反复进行,直到都达标为止。再来,进行精确对中整平。以管水准器为参考,用左手大拇指法则调节脚螺旋整平。首先让管水准器在两个螺旋之间,同时调节两个螺旋使得气泡在中心,再把管水准

38、器逆时针旋转90度调节第三个螺旋,使得气泡在中心,然后再旋转90度,反复调节使得气泡总在中心。然后,我们就开始瞄准目标了。瞄准时先调节目镜,使得分划板清晰成像,在调节物镜使得可以清晰地看到目标。注意先调节水平盘找到目标,制动后微调,再调节俯仰精确找到目标点。 最后,读数记录数据,再收好设备。读数时,“h”表示的是水平度盘读数,“v”表示的是竖直度盘读数。分度尺的分划值为1分,估读到0.1分(即6秒)。 2.实际操作: (1)测量前的准备工作 1)仪器的安置。在实验场地上选择一点,作为测站,另外两点作为观测点。 将全站仪安置于点,对中、整平。 在两点分别安置棱镜。2)竖直度盘和水平度盘指标的设置。竖直度盘指标设置。松开竖直度盘制动钮,将望远镜纵转一周(望远镜处于盘左, 当物镜穿过水平面时),竖直度盘 指标即已设置。随即听见一声鸣响,并显示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