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化验单解读_第1页
临床化验单解读_第2页
临床化验单解读_第3页
临床化验单解读_第4页
临床化验单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临床常见化验单解读一、三大常规 即血、尿、粪常规检查。1、血常规包括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4项。血红蛋白(hb):正常男性为120160g/l,女性为110150g/l;红细胞(rbc)计数:正常男性为4.05.51012/l,女性为3.55.01012/l,新生儿为6.07.01012/l。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脱水所致血液浓缩或慢性组织缺氧等;其减少则常见于各种贫血;白细胞(wbc)计数:正常成人为410109/l,新生儿为1520109/l,8个月至2岁婴儿为1112109/l。白细胞增多常见于炎性感染、出血、中毒、白血病等。其减少常见于流感、麻疹等

2、病毒性传染病及严重败血症、药物或放射线所致及某些血液病等。白细胞分类计数(按百分比):白细胞分为5类,一是中性白细胞,正常为0.50.7,增高或减少的原因与白细胞计数相同;二是淋巴细胞,正常为0.20.4,增多时常见于中性白细胞减少、结核、百日咳等;其减少常见于中性白细胞增多;三是嗜酸性粒细胞,正常为0.0050.05,增多见于寄生虫病、过敏性疾病及某些皮肤病;四是嗜碱性粒细胞,正常为00.0075,临床意义不大;五是单核细胞,正常为0.010.08,增多时见于急性传染病恢复期。2、尿常规包括物理学检查、化学检查及显微镜检查三项。物理学检查主要是观察颜色、透明度、测尿比重。正常尿比重波动范围大

3、,一般在1.0151.020之间。比重增高,见于高热、糖尿病等;比重低,见于慢性肾炎以及肾功能严重损害等。化学检查主要看酸碱反应、蛋白定性和糖定性。正常尿呈弱酸性或碱性,无蛋白,无糖,常用阴性“”表示。尿中有蛋白见于肾炎、心衰、发热性疾病和泌尿道感染等;有糖则是精品.糖尿病。微镜检查主要看有无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各种管型及结晶等。正常尿中可有少量白细胞、上皮细胞及盐类结晶。如果出现红细胞、白细胞及管型,则有肾脏损害,如肾炎、泌尿系感染等。碱性尿常见磷酸盐结昌,服用磺胺药可见磺胺结晶。3、大便常规包括肉眼检查及镜检,肉眼主要观察颜色、性状和硬度。显微镜检查主要要看有无红细胞、脓球、吞噬细胞

4、、虫卵等。二、生化检验(一)肝功能 凡疑有肝脏疾病或其他疾病影响肝脏者,必须检查该组合。肝功能包括以下指标。1、肝细胞损害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或称gpt)代表胞浆酶,在肝细胞炎症肿胀、膜透性改变时进入血浆而增高,300u/l提示急性肝细胞损害;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或got)主要代表线粒体酶,其增高提示相当一部分细胞发生坏死或崩解。2、肝脏合成功能的指标:有白蛋白(alb)、凝血酶原、胆碱酯酶和前白蛋白等,它们若降低提示肝脏合成功能下降。alb减少可造成白/球蛋白(a/g)比例倒置。前白蛋白的半衰期比白蛋白短得多,故更为敏感可靠。3、肝脏分泌和排泄功能的指标:总胆红素(tb)包括结合与非

5、结合胆红素,前者可由直接胆红素(db)代表,非结合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可由tb和db相减来估计。胆汁形成和分泌减少(如胆囊炎)会造成结合胆红素增高。胆红素产生增多(如溶血性疾病)、肝脏摄取障碍(如gilbert病)引起的黄疸是非结合(游离)胆红素增高,由于非结合型胆红素不能透过肾小球,此时血浆胆红素很高、尿胆红素却阴性;若血浆和尿液中都阳性则提示结合胆红素升高。4、肝功能正常与否的最敏感指标:总胆汁酸(tba),唯有肝功能完全正常时,tba10umol/l。餐后2小时tba(参考值150u/l常有肝胆系统病变。(二)肾功能 用以观察肾脏的排氮功能是否满足体内蛋白质代谢平衡1、尿素(ure,

6、bun):氨基酸分解代谢的终产物,在肝脏合成,经肾小球滤过,测定血中尿素可了解肾小球滤过功能。尿素在17.935.7mmol/l时,常见于尿毒症前期,在35.7mmol/l以上常见于严重的肾功能衰竭、尿毒症。2、肌酐(cr):系肌酸在肌肉组织内脱水产生,经肾脏排出,内源性肌酐十分恒定。肾脏疾病初期血清cr并不升高,直至肾实质损害才升高。cr达到176353mol/l时,提示中度至严重肾损害。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是一个计算值,意为1分钟清除的肌酐所对应的血浆毫升数,反映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其值降低提示肾小球损害。3、尿酸(ua):系食物及体内核酸中嘌啉的最终分解产物,在肝内生成。肾功能正常时9

7、0%被重吸收。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痛风、重症肝病等增高,ua640mol/l为痛风和肾结石高度危险。(三)血糖类,主要用于糖尿病的诊疗1、葡萄糖(glu):空腹glu7.0mmol/l、服糖2h后glu11.1 mmol/l)为诊断糖尿病的标准,可能需要糖耐量试验(糖尿病服糖后峰值增高并后移)。还可诊断两种糖尿病早期病变:仅有空腹glu6.17.0mmol/l为空腹血糖受损(ifg),同时伴有服糖2h后glu 7.811.1mmol/l为糖耐量受损(igt)。2、糖化血红蛋白(ghb/hba1c):代表近两个月左右的平均血糖控制水平。3、糖化血清蛋白/果糖胺(gsp/sfa):代表近两周平均血糖

8、控制状况。4、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鉴别:1型糖尿病发病于幼年(多数35岁以下),抗胰岛的自身抗体(胰岛细胞抗体和/或谷氨酸脱羧酶抗体等)发病前就阳性;2型糖尿病发病于成年,抗胰岛的自身抗体始终阴性。精品.(四)血脂1、甘油三酯(tg):血清中的中性脂肪,以各种脂蛋白和乳糜微粒的形式存在,2.26mmol/l以上为增多,5.65以上为严重高脂血症。2、总胆固醇(tc):主要由肝脏合成,以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方式存在。用于高脂血症的诊断和分类、心脑血管病的风险评估。一般认为浓度在5.696.47mmol/l时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边缘,高于7.76mmol/l为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度危险水平、且与冠

9、心病高度相关。小于3.0mmol/l为低胆固醇血症。更要注意增高的胆固醇属于高密度脂蛋白还是低密度脂蛋白。3、载脂蛋白a1(apoa1):系高密度脂蛋白(hdl)的主要成分,若降低则动脉硬化的危险性提高。4、载脂蛋白b100(apob100):系低密度脂蛋白(hdl)的主要成分,若增高则动脉硬化的危险性提高。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理想值0.9mmol/l(35mg/dl)它也是血清总胆固醇的一部分,其水平的高低与冠心病的发生率之间呈负相关,也就是说其浓度越高则冠心病的患病风险性越低,其浓度升高是一个令人愉快的结果。其浓度同时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吸烟、锻炼、激素、性别和年龄等。6、低

10、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理想值4.0mmol/l(7.45还是6%可诊断心肌梗死,心梗后4小时可检出,并持续4天),这些指标在发生胸痛6小时内呈阳性对诊断有价值,胸痛发生10小时仍然阴性可排除心肌梗死的可能。若胸痛发生在24小时前,只要测定ctn即可。2、心肌酶谱:包括ck、ck-mb(活性)、ld、ast等,价值不如以上“心梗组合”(八)心力衰竭指标精品.脑钠肽 (bnp):无症状心衰早期诊断及左心室超负荷的指标,目前已得到广泛认可。检验地带网(九)胰腺炎指标1、淀粉酶(amy):血液和尿液都可测定。2、脂肪酶:胰腺炎的特异性指标。三、临床免疫学检验(一)免疫功能检验:1、免疫球蛋白和

11、补体成分:包括igg、iga、igm、c3、c4等,用于体液免疫功能,肾功能,感染的治疗及预后观察,免疫球蛋白增高见于感染、多发性骨髓瘤及某些自身免疫病;免疫球蛋白减低见于免疫功能缺陷或降低。补体成分c3和c4增高见于急性炎症,减低见于自身免疫反应后;其缺乏可与反复感染有关。2、淋巴细胞亚群计数(绝对值和百分比):也称为t、b、nk淋巴细胞亚群流式分析,包括t细胞、b细胞、nk细胞、cd4细胞、cd8细胞和cd4细胞/cd8细胞比值等项。t细胞系在胸腺成熟的一群淋巴细胞包括cd4和cd8细胞,代表细胞免疫功能。b细胞系在骨髓成熟的一群淋巴细胞,代表体液免疫功能,其增加见于淋巴组织增生失调即病毒

12、感染早期,b细胞缺如见于原发性b细胞缺陷病和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等。nk细胞即天然杀伤细胞,其增多见于病毒感染,肿瘤早期患者,其减少见于免疫功能低下,免疫抑制药物使用后或肿瘤晚期。cd4细胞即辅助性t细胞,其减少见于免疫机能障碍或缺陷(尤其是艾滋病患者都低于200/mm3),而其增多系细胞免疫反应增强。cd8细胞即抑制性和细胞毒性t细胞,其增多见于机体对各种病毒感染及肿瘤的免疫反应,减少见于免疫缺陷、肿瘤晚期或严重免疫系统损伤。3、活化淋巴细胞亚群:活化cd4细胞%、活化cd8细胞%、活化b细胞%和活化nk细胞%等。它们代表了免疫活性动员的状态。有些人容易感染病原体,可能是某些亚群活化细胞比例降低

13、所致。使用免疫抑制及化疗和放疗,就需要以此监控,防止继发化脓性感染。处于活动期的自身免疫病患者的活化淋巴细胞亚群往往会增高。精品.4、细胞因子:临床常用的有肿瘤坏死因子(tnf)、白介素-6(il-6)、il-8等。tnf增高见于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严重感染、多器官衰竭、自身免疫病和各种恶性肿瘤,降低见于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il-6增高见于各种严重感染、自身免疫病和恶性肿瘤,动脉硬化时增高程度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正相关,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脑梗急性期、大面积烧伤、急性感染和移植排斥等急性损伤可在数小时升高23倍。il-8增高见于各种炎症,自身免疫病和恶性肿瘤。(二)常用血清肿瘤标志物肿

14、瘤标志物(tm)系存在或产生于肿瘤本身、抑或宿主对肿瘤反应所产生的物质,在肿瘤患者中的浓度常会高于飞肿瘤患者。但是,并非所有肿瘤患者都能检出阳性的tm,而阳性的tm也并非一定是肿瘤。一般只有出现明显或进行性增高的tm、或存在相关的临床症状时才予以考虑。目前主要用于疗效评估、治疗方案的调整、以及复发或转移的监测。肿瘤患者治疗前务必确定一项用于日后疗效评估和监测的tm。一般手术或其他治疗后,每两周测定一次该tm,直至正常人水平或稳定水平。以后两年内,每3个月测一次。第34年内,每半年测一次。第5年开始每年测一次。期间若有一次高于累计“基线”25%,则要间隔两周测定,若呈进行增高,提示复发和转移的可

15、能。1、甲胎蛋白(afp):80%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p升高,常以400g/l作为诊断肿瘤的临界值。2、癌胚抗原(cea):较广谱的肿瘤标志,常用于大肠癌和消化道肿瘤治疗检测。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提高了灵敏度,10g/l为诊断肿瘤的临界值,510g/l为可疑值。3、ca19-9(癌抗原19-9或糖类抗原19-9):消化道肿瘤(尤其胰腺癌)敏感的血清标志。其他消化道肿瘤的标志还有ca242、ca50、ca724。4、ca125:卵巢癌的标志,建议50岁以上的女性每年测定,以便早期发现恶性病灶。良性病变(比如子宫内膜异位症)也会增高,但一般不超过100g/l。其他妇科肿瘤亦可增高。精品.5、ca1

16、5-3:乳腺癌治疗检测标志,若与cea同时测定可提高阳性率。6、角蛋白19片断(cyf21-1):主要用于非小细胞性肺癌鉴别和治疗监测的标志。7、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主要用于小细胞性肺癌鉴别和治疗监测的标志。8、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和游离psa%(fpsa%):前列腺癌活检前筛查的标志。有人建议5069岁的男性每年做psa测定和前列腺指检;若psa10g/l建议活检,410g/l须测定fpsa%,后者25%阴性。9、铁蛋白(fer):增高见于afp不增高的肝癌和部分乳腺癌等患者,现在有人认为对于肝癌的特异性和灵敏度都比较高,尤其当afp不增高时。10、vca-iga和ea-i

17、ga:系鼻咽癌的血清标志,前者灵敏度高而特异性差,但滴度高于1:40一般已可确定该病。后者特异性强,若1:10阳性即可认定已患有鼻咽癌。11、磷状细胞癌抗原(scca):系鳞状细胞癌的血清标志,可在宫颈癌、消化道鳞癌和皮肤癌患者中检出。(三)肝炎病毒学清标志1、甲肝病毒igm抗体anti-hav阳性提示患者处于甲型肝炎病毒感染期。2、乙肝三系:俗称“乙肝两对半”,系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标志的组合。(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提示患者乙肝病毒感染或携带者;表面抗体(hbsab)阳性提示患者曾感染或接种疫苗后获免疫力;e抗原(hbeag)阳性提示乙肝病毒在复制,传染性强;e抗体(hbea

18、b)阳性提示病毒复制减弱,传染性弱;核心抗体(hbcab)可在乙肝病毒感染后长期存在;核心抗体-igm (hbcabigm)阳性指示乙肝病毒急性感染期、有较强的传染性。3、乙肝病毒前s2(ps2)阳性提示乙肝病毒复制活跃。4、丙肝病毒抗体(anti-hcv)阳性提示患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5、丁肝病毒抗体(anti-hdv)阳性提示患者丁型肝炎病毒感染。精品.6、戊肝病毒抗体(anti-hev)阳性提示患者戊肝病毒感染。(四)自身抗体:风湿病有关的自身抗体有ana(抗核抗体)、抗ena多肽抗体谱等;还有许多器官特异性的自身抗体。1、抗核抗体(ana):针对细胞核成分的抗体的总称,呈现阳性的疾病包

19、括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为代表的风湿病,以及慢性活动性肝炎等。2、sm抗体:sle的特异性标志抗体,阳性率达95%。3、双链dna(dsdna)抗体:仅能在sle患者中发现的自身抗体,阳性率为60%90。是sle的重要诊断依据。若健康人血清中检到此抗体,其中85会在今后5年内发生sle。4、核小体抗体:sle的更为特异性自身抗体。5、组蛋白抗体:主要存在于在药物性狼疮,阳性率为90%。6、jo-1抗体:多发性肌炎及皮肌炎的标志抗体。7、scl-70抗体:系统性硬化症的标志抗体。8、rnp(u1rnp)抗体:在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阳性率95%100%,且滴度极高(1:1000)。9、

20、ss-a抗体和ss-b抗体:干燥综合症(ss)标志抗体,ss-a阳性率为50%65%,ss-b阳性率为30%50%,在sle中的阳性率为2030%。10、着丝点(cen)抗体在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局限型患者中特异性高。11、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主要有胞质型(canca)和核周型(panca)两种,canca的靶抗原是蛋白酶3, panca的靶抗原以抗髓过氧化物酶为主。canca是活动性wegener肉芽肿和多发性微动脉炎的标志; panca阳性多与显微镜型多血管炎、肾小球肾炎、肺毛细血管炎相关。anca还见于变应性肉芽肿性脉管炎、炎症性肠病和系统性风湿病(如ra、sle、ss、多发性

21、肌炎和皮肌炎)等。12、类风湿因子(rf):即变性免疫球蛋白g的自身抗体,阳性见于类风湿关节炎(ra)及其他自身免疫病,特异性不高。精品.13、自身免疫性肝病组合:自身免疫性肝炎(抗核抗体、平滑肌抗体、肝肾微粒体抗体、肝细胞质抗体和可溶性肝抗原抗体/肝胰抗体),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线粒体抗体及m2抗体),以及硬化性胆管炎(anca)。14、与不孕不育有关的自身抗体:精子抗体(spa)、卵巢(ova)及其透明带抗体都与不孕有关,而心磷脂抗体则与习惯性流产有关。15、其他常用的自身抗体还有:子宫内膜抗体(ema,子宫内膜异位症)、肾上腺皮质抗体(addison病)、肾小球基底膜抗体(gbmab,g

22、oodpasture综合征)、心肌抗体(aha)、心磷脂抗体(aca,血栓形成及抗磷脂抗体综合征)、血小板相关抗体(pa,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胃壁细胞抗体和内因子抗体(pca和ef,萎缩性胃炎、恶性贫血等)。(五)常用激素分析1、甲状腺功能:该测定组合包括垂体前叶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tsh)和甲状腺分泌的激素:(总)甲状腺素(t4)、三碘甲腺原氨酸(t3)、游离t4(ft4)和游离t3(ft3)。一般情况下,测定tsh、ft4和ft3足够。tsh降低时,若ft4(或ft3)增高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若ft4和ft3正常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若ft4降低则为继发性(垂体性)甲状腺功能减退。t

23、sh增高时,若ft4降低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若ft4正常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若ft4增高则为继发性(垂体性)甲状腺功能亢进。ft3和ft4比t3和t4受甲状腺结合球蛋白干扰小,结果更为可靠。从以上判断规律可见,若垂体前叶激素tsh与甲状腺激素(ft4和ft3等)的变化不一致时,病变在甲状腺;若一致的话,病变在垂体或下丘脑。大约80%的甲状腺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阳性是这类疾病的标志,若桥本氏病此抗体滴度较高。ft4能准确监测治疗过程的转化,tsh则准确指示甲状腺功能的状况。2、性激素:测定性激素主要用于闭经和其他性激素分泌失调的病因诊断,该组合包括垂体前

24、叶分泌的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激素(lh)和促乳素(prl),主要由卵巢分泌的雌二醇(e2)和孕酮(p),以及主要由睾丸分泌的睾酮(t)组成。应注意这些激素的性别差异及在女性体内的经期变化。从精品.甲状腺功能测定结果判读获得的规律可以推广到所有下丘脑-垂体调节的激素:垂体激素的异常与内分泌腺激素的异常一致时,病变在垂体;内分泌腺激素的异常与垂体激素的异常不一致时,病变在内分泌腺。比如,某女性患者,fsh和lh升高,e2降低,可判断是卵巢功能降低,若年轻为卵巢早衰,若年龄大则考虑更年期。又比如,fsh、lh和e2都降低,则要考虑垂体的病变(席汉综合征)。3、皮质醇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

25、h):acth是垂体前叶激素,其对应的内分泌腺体是肾上腺皮质,后者分泌皮质醇。测定皮质醇是为了确认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库欣综合征,皮质醇没有昼夜节律的增高)或减退(addison病)。acth用于原发性和垂体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异常的鉴别,皮质醇与acth的异常若不一致的话是肾上腺原发病变,若一致的话则可能是垂体继发性病变。4、胰岛素(ins)和c肽:ins增高见于胰岛细胞瘤、未治疗的2型糖尿病和肥胖等。降低见于1型糖尿病、的糖尿病分型,肥胖症。c肽用于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人胰岛功能评价。胰岛素释放试验用于了解胰岛素的分泌能力,诊断糖尿病前期有价值。(六)变态反应的诊断1、ige:血清ige的半

26、寿期只有23天(而igg却有21天),但结合于肥大细胞表面就可以存在几个月。2、变应原:实验室通过体外测定血清中的变应原特异性ige抗体,推断出患者可能对某种变应原(过敏原)敏感。(七)血液黏度测定:高切黏度增高提示红细胞变形性降低,常与血管壁脆性增加或血管硬化有关;低切黏度增高提示红细胞聚集性增高,常与血栓形成及血栓前状态有关。相对黏度值便于不同仪器间比较结果。(八)临床细菌学检验1、细菌培养:报告实际培养鉴定到的细菌(可以是需氧菌、厌氧菌、真菌、分枝杆菌或细菌l型等)。精品.2、耐药性试验包括:抗生素敏感试验,根据分离鉴定的细菌,进行敏感性试验,为选择抗生素提供客观证据;超广谱b-内酰胺酶

27、试验(esbls)阳性的g(革兰染色阴性)菌株对所有青霉素、头孢菌素和氨曲南均耐药;b-内酰胺酶试验阳性的淋病奈瑟菌、嗜血杆菌属和卡他布拉汉菌等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均耐药;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对头孢类及其他b-内酰胺类抗生素均耐药。(九)临床分子诊断1、主要的测定方法有聚合酶链反应(pcr)、连接酶链反应(lcr)、bdna和dna杂交等。2、常用于测定乙肝病毒和其他肝炎病毒、结核菌、支原体等病原微生物的核酸,以及乙肝病毒基因ymdd突变(检出对拉米呋叮耐药性的毒株)和某些遗传病的基因等。常用的乳腺癌肿瘤标志物检查项目1.血清癌抗原15-3(ca15-3)临床意义:在乳腺癌早期

28、诊断中,检查血清ca15-3可作为一种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乳腺癌确诊的有效辅助手段。ca15-3是目前监测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情况较为理想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往往在术前测一次ca15-3,以便与术后测的ca15-3做比较,若术前异常增高的ca15-3水平术后明显下降,则表明患者的病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ca15-3可用于指导临床治疗,如患者ca15-3水平持续升高,则表明病情继续发展,应全面检查,必要时开始或加强化疗、放疗或改用内分泌治疗等。2.血清癌胚抗原(cea)临床意义:cea是一种胚胎性抗原,存在于36个月正常胎儿的消化道内皮细胞中,在胚胎后期和婴儿出生后,cea逐渐消失,而患癌后会在体内重新出现。它也是预示肿瘤可能复发或转移的重要指标之一。临床上,常常和ca15-3联检用于乳腺癌的术后监测。当ca15-3和cea的值同时持续升高并保持较高的水平时,就更应考虑乳腺癌有转移、复发的可能。3.血清癌抗原125(ca125)临床意义:ca125是一种卵巢相关抗原,可见于卵巢上皮癌、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尽管其对乳腺癌的诊断敏感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