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伤工作总结(共3篇)_第1页
探伤工作总结(共3篇)_第2页
探伤工作总结(共3篇)_第3页
探伤工作总结(共3篇)_第4页
探伤工作总结(共3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探伤工作总结(共3篇) 第1篇:探伤年度工作总结无损探伤科年终工作总结时光飞逝,转眼间年全年工作即将过去,年已经向我们招手。回首全年的工作,我科室在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服务于生产为宗旨” 。在 “精心生产,交付船东满意产品。不断改进,提高船东满意程度”, 的质量方针下、“做船东最满意的船厂” 的口号下,通过扎扎实实的努力,圆满地完成了年的工作和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我科室全体探伤人员努力学_,钻研业务,每位员工的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都上了一个台阶。全科室人员同心同德圆满完成了现阶段的工作任务,没有影响生产的进度。全厂ndt检测数量为:ut检测1789个分段,一次合格1096个分段,rt检测3

2、989张,一次合格3198张。现简要回顾如下一加强科室管理科室不断完善各工种的操作规程,全科室人员严格按照船舶行业标准操作,并按照严格的奖惩制度操作。科室各种资料在逐渐完善,各种设备仪器均有专人专用负责保养并定期检查,使用的消耗品都一一登记。科室人员严格执行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互学互尊,团结协作。二努力钻研专业知识科室人员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培训,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技能水平,不断接受新知识。科室人员都取得了中国船级社颁发的相关证书。 ut检验员坚持每天校准设备,保证设备的准确性。rt检验员坚持多看片,多讨论。不断提高科员的实践操作、定性、定量的能力。做到

3、不漏检,不错检。 三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加强科室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作风建设。做到实事求是的态度,坚持杜绝吃拿卡要的不良作风。四严把质量关 年是公司造船、交船最繁忙的一年。面对繁重的工作量,我科室没有丝毫放松严把质量关,拍片的质量和探伤报告达到了船标行业标准。并得到了船东、船检的认可。全年无一例因我科室造成的质量事故。五加强协调保证沟通科室全体人员与其他各部门加强沟通,密切配合,互相支持,保证全局整体工作不出现纰漏。督促、协调工作中的信息反馈,做到了快捷和实效。一年来,科室与各车间保持了良好的关系,沟通也非常顺畅。六自身不足在工作中缺乏长远计划。对于这个团队的组织者是个大忌,处理问题总觉得有什么就做

4、什么,而不对工作中可能发生的问题有什么提前计划。所以工作中常常陷入被动的局面,影响事情的解决能力。执行力不够,想法很多,但是想完后的执行有时也会岀现不子了之的情况岀现。在工作中出现一些错误总是强调自已的理由,缺乏自我批评。七来年工作计划脚踏实地的严抓质量关,积极配合生产,完成公司的年度计划。不折不扣的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为在今后的学_和工作中树立目标,希望领导对我的缺点加以纠正和帮助,使我更加完善成为一名合格的管理者。我也会继续努力学_不辜负领导对我的培养和信任篇2:年探伤工区工作总结报告 年探伤工区工作总结报告今年在段正确领导,和区段对我们工作的鼎力支持和帮助下。我工区顺利的完成了全年的探伤

5、任务。我工区总结了一年当中所作出的努力和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学_和改进。一、安全管理完成情况。“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在安全工作上探伤工区从不放松。 1.对安全预想首先作了管辖线路的整体总结,找出我们作业的困难地段,对讲机的盲区地段,哪里防护距离不足,哪里联系不好。严格防护距离,对联系特别困难地段加设中间联络员,以确保安全生产。到了这些作业地段所有作业人员都加强瞭望和倾听来车动态。 2.在每日的安全预想工作中对当天的作业情况进行单独的考虑,提醒和交待。以确保把安全预想做细做全面。避免所有的不安全隐患。 3.做好探伤工区的危险源辨识。班组加强了对安全、业务、实作的考核,全员明显提高了对理论学

6、_和安全学_的积极性。 4.我工区自行梳理管辖内动态危险源,并以书面形式在周报上进行刊登。 5.工区完成编写探伤“三控”体系管理制度,并予以实施。二、作业完成情况截止12月31号,我工区共完成了对管辖线路探伤2446.987 km,其中正线2079.705km,站专线367.282km;道岔探伤完成3185组,正线道岔1544组,站线道岔1641组次;焊缝完成探伤10028处,接触焊5191处,气压焊2122处,铝热焊2715处。共发现重伤91处。其中核伤69处,裂纹10处,其它12处,核伤率76%,比去年的探出核伤率71%有了明显的提高。重伤总数比去年增加了42处,伤损有了成倍的增长,说明我

7、铁路的重载高速致使钢轨已经全面到了疲劳期,而我们对核伤和焊缝的探伤技术也有了质的提高。三、今年我们对小半径曲线的探伤作业任务总结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小半径是正线的薄弱环节,对小半径的探伤有着重要的意义。小半径曲线上鱼鳞伤损严重,必须严格控制探伤速度,仔细观察鱼鳞伤损的出波状态,对可疑波认真进行分析和判断,探索针对鱼鳞伤损的检查方法,总结出鱼鳞伤损的判伤标准。四、强化队伍建设,打造高效团队,在管理上我们现在也逐步的走上了正轨,加大了标准化作业力度,让大家养成良好的作业_惯,深化实施“三控”管理制度,从严“三违”检查。提高安全意识,加强探伤业务知识的学_。五、加强对人员的整顿。对员工身体健康方面,及

8、情绪方面的监控。加强标准化作业的检查力度,特别是防护方面。加强人员安全学_、业务学_、及探伤检测实作学_。加强作业人员自我安全防范意识。六、加强作业前仪器使用的检查,及维修;加强仪器设备备品的检查;根据设备台账,进行仪器和配件的整理;提高仪器月检的质量;加强仪器日常检查、维修和保养。七、创新工作思路,建立团结和谐的学_型班组。健全安全管理职责,充分发挥职能效应,让安全员,青安岗,群检员充分发挥其作用,培养更好的团结互助之风,和安全可靠的探伤团队。八、加强学_和探伤知识的深入研究。在繁忙的作业任务下,我们尽量抽出时间来进行伤轨实作演练。挑出典型的伤损钢轨,进行学_。我工区在一年的工作中有很多待提

9、高和不足之处,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得以提高和弥补。希望在领导的帮助和监督下得到尽快的提高和改进。 1.职工安全意识需要进一步高度统一; 2.业务知识要求进一步提高,要加强培训和业务技能的交流,把一部分的探伤工派出去进行深入的学_;急需对焊缝的探伤专项培训,提高对铝气焊的把控能力。 3.在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方针为指导思想,各部门安全员逐级抓好安全,开展安全活动。探伤工区结合计划认真进行了实施,通过切实贯彻落实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方针,努力在运量、效益均比上年提升的情况下,实现了今年全年安全生产目标。 4.职工居住问题已长期存在,未予以解决,导致职工心理情绪激增,望上级领导能够重视劳务派遣员工的居住问题。

10、5.职工间收入失衡,工资比例过大,职工对待遇问题分歧较大。 6.劳务派遣员工转职情况复杂,转职人员较少,根本就轮不到我工区。 7.今后,我们的工作要进一步加强探伤队伍的管理建设和技术业务学_,对我们铁路快速重载和复线通车做好准备工作;建设好一支优秀的探伤队伍。对年的展望:1.实现全年无漏检、无漏探、无责任性断轨。 2.严控“三违”,实现人人标准化。 3.配合公司全年的运输计划,严防断轨、漏探工作。 4.进一步强化“三控”体系。 5.全面发展标准化班组,打造优秀人才型团队。 探伤工区 年12月31日篇3:年上半年探伤工作总结-张峰 年上半年探伤工作总结一、上半年探伤基本工作情况: 1.探伤任务完

11、成情况。截止到年6月25日累计完成钢轨探伤4353.437km,焊缝探伤24782处(新焊缝409处,胶济线焊缝探伤13906处,胶济客专线焊缝探伤5925处,其他线焊缝探伤4542处),道岔探伤4789组。胶济线现场焊缝按计划完成全断面探伤2遍;客专线现场焊缝按计划完成全断面探伤1遍,并对利旧地段线上厂焊焊缝探伤1020处;辛泰线焊缝按计划完成焊缝探伤1.5遍(因7月份辛泰线k24.61-k54.5换轨,所以原定第二遍焊缝探伤仅安排非利旧轨区段现场焊缝);淄洪线计划钢轨探伤2遍,因锈蚀均未完成;小沾线k0-22.7计划钢轨探伤1遍,因轨面锈蚀未完成;其他线均按周期安排兑现。 2.伤损分析:(

12、一)截止年6月18日发现重伤钢轨情况 350胶济线年重伤线22处,是2014(三)(四)年各类伤损统计:()从上图可以看出年和年发现重伤钢轨从伤损类别来看,主要集中为螺孔裂纹、核伤、焊缝轨底疲劳裂纹。其中年螺孔裂纹占伤损总数的40.0%,核伤占伤损总数的22.18%,焊缝轨底裂纹占伤损总数的11.64%,焊缝轨底脚疲劳裂纹占伤损总数的12.0%,道岔心、尖、翼轨占伤损总数的6.91%,在今后探伤工作中要重点加强探伤。(五)年各线伤损种类分布: 客专线各类伤损分布:胶济客线年上半年发现重伤17处,焊缝轨底脚疲劳伤损11处,客场岔区内伤损6处,可以看出客专线现场焊缝呈现疲劳状态,应列为年的探伤重点

13、,同时应继续加强岔区探伤检查。 胶济线各类伤损分布: 胶济线年上半年发现重伤钢轨数量仍在伤损总数中占很大比例,共发现重伤钢轨93处。其中螺孔裂纹28处(胶结接头18处),占胶济线伤损总数的30.11%;核伤21处,占胶济线伤损总数的22.58%;焊缝疲劳裂纹22处,占胶济线伤损总数的23.66%;岔区心、尖、翼轨伤损12处,占胶济线伤损总数的12.9%。胶济线伤损中焊缝伤损37处,道岔伤损26处(其中sc325道岔伤损12处、拼装道岔伤损11处,其他道岔伤损3处)。 胶济线伤损主要为岔区胶结接头裂纹和心、尖、翼轨疲劳裂纹以及现场焊缝疲劳伤损。分析主要原因应是胶济线经过多年运营,设备强度降低,尤

14、其是列车的提速重载,加之客货混跑,对钢轨冲击频率改变,加剧了伤损的发展速度,导致伤损频发,同时站场内道岔养护维修不及时、现场焊缝低扣也加剧了伤损的发展。辛泰线各类伤损分布:辛泰线同样是今年伤损的多发地段,但是相较年呈下降趋势,分 析其伤损类型及发现地点,主要集中在k21-54利旧轨地段和新换再用轨地段,再用轨地段伤损以轨底月牙形伤损和轨头疲劳核伤居多,分析其原因主要是设备老化,辛泰线大部分线路已超大修周期,且k25-51为利旧使用,钢轨焊接质量差,钢轨疲劳严重,强度、韧性大大降低。综上所述,客专线和胶济线现场焊缝、岔区胶结接头、可动心道岔、拼装道岔、辛泰线利旧轨地段仍是我们年下半年的探伤重点,

15、尤其是胶济客专线、胶济线sc325道岔和拼装道岔,同时也要加大其他线路超大修区段钢轨的探伤检查。另一方面在加强探伤检查的同时,线路车间也要进一步加强线路的养护维修保养,以延长钢轨使用寿命,延缓伤损发展周期。3.数据回放工作: 年上半年数据回放共发现疑似伤损133处,作业违标问题15件。通过数据回放切实对探伤作业起到了二次把关作用,同时大大提高了现场作业标准化程度,基本杜绝推行超速现象等作业违标问题,保证了探伤作业质量。 4.电动探伤小车使用: 5.其他工作: 年继续加强探伤计划管理,按时组织探伤车间召开月度探伤计划碰头会,施行探伤周计划,并加强了日计划兑现的监督;继续执行探伤看板管理,探伤进度

16、上墙;全面梳理规范了各类探伤台账记录格式;加强了可疑伤损的现场复核、探伤作业标准的盯控,探伤车的添乘以及探伤跟班作业检查;同时做好新设备的使用,轮式探伤小车到位后积极组织使用,取得良好 篇4:无损探伤年度总结 年度总结 年度已经进入尾声,现对全年工作进行回顾,并阐述年的工作打算。一、年工作回顾1、rt在7月份的化学耗氧量的比对中,接连4天有63个比对样品要按时交出结果,并且当时*同志已经有几天晚上加班到转钟,严重缺少睡眠,7月7日那天晚上他硬是加班到凌晨4点多,第二天按要求报出了比对结果。*同志的双手一到冬天冷水泡过以后就蜕皮疼痛,在工作比较轻松的时候我们会考虑这些客观条件,但*同志坚持自己的

17、事自己干,虽说是一个女孩但她很多时候勇挑重担,特别是几次环评监测中的大气样品的现场采样分析中*同志从分光光度计、分析用试剂的准备现场的采样又分析回到办公室的数据的计算原始记录的整理这一整套过程没有来过一丝一毫的懈怠。开始两次还得请*检查指导,后来只要告诉她点位数、采样频次,她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准备就序,一切都是那样得心应手,应对自如。 *同志虽说是来到我们这个集体中是最晚的一个,但他身上那种与生俱来的朴实、扎实、乐于助人的品行就是我们这些做长辈的也要汗颜的。8月份澧县振顺的二氧化硫和甲醛必须现场采样现场分析,而同时临澧龙凤山的二氧化硫和氨氮也必须现场采现场分析,我作为一个管事的人当时觉得一没

18、有仪器二没有人手非常头痛。后来在*的亲自督促和斡旋下仪器是弄来了,可派谁去澧县呢?即使赶着鸭子上架的派人去了,那是否能保证分析数据的准确可靠?这时候李广正同志自告奋勇的站出来了,像是给我吃了一颗定心丸的对我说:应急监测的分光光度计是可以学会的,二氧化硫的分析以前跟李广正学过今天晚上抽时间复_复_操作一下肯定在现场也不会有问题。第2篇:超声波探伤技术工作总结小径管超声波探伤技术开封空分集团有限公司-姜海小径管指管径较小(dn100以内),管壁较薄(一般为3.5mm8mm)的小径管。过去对这些小径管焊缝多采用射线检测,但射线探伤方法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如裂纹、未熔合等,特别是当其与射线束方向夹角较大

19、时,不易发现,容易漏检。而超声波探伤由于不受场地、环境限制,并且对那些面状缺陷检出率高、且价格低廉并可与其他工种进行交叉作业,可以大大提高效率而在管道探伤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主要对小径管探伤存在问题、探伤方法、要点及缺陷波识别等,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一 小径管对接焊缝超声波探伤存在以下问题: 1) 小径管壁薄,壁厚较薄时超声波声束在管壁中产生的声程较短,易受声压不规则的近场区干扰,给缺陷定性,定量带来困难。 2) 管壁曲率较大,管内外表面声能损失较大,声束传输路径更复杂,经过多次发散,聚集声压反射异于常规,使声能有一定量损失,降低了探伤灵敏度。 3) 焊缝焊波高度、焊

20、瘤尺寸与管壁厚度为同一数量级,在较高灵敏度探伤时杂波多,这给缺陷的识别增加了难度。 4) 同一截面管子在壁厚上有时存在较大的公差,因而给缺陷定位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二小径管对接焊缝超声波探伤方法及要点:1 小径管对接焊缝进行超声波探伤时,探头应使用高阻尼、短前沿、大k值的单晶横波探头;晶片尺寸一般不大于6mm6mm,前沿距离5mm,偏差0.5mm,工作频率为5 mhz。探伤中要注意如下几点: (1) 探头耦合问题:为保证探头与工件表面充分耦合,探头耦合面应修磨成圆弧,使其曲率半径与小径管外表面尽量一致,不同管径的小径管焊缝探伤,应配备专用的探头,避免混用。如果探伤前不认真修磨探头耦合面,而是不同

21、外径的管子混用一个探头,其结果不但使探伤工作受到油面波、变形表面波的干扰,更重要的是随着探头的磨损,使超声场特性发生较大变化,使探伤结果变的不可信;另外,打磨准备工作也是保证探伤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如飞溅物消除不彻底,会使探头与管壁耦合不好,在检查过程中出现“不起波”或“起杂波,必须认真去打磨探头移动区,消除飞溅物、锈斑、油垢等,以便于探头扫查。 (2) 关于探头参数的测定及复核准确测定探头的重要参数,是超声波探伤的重要基础,如果探头参数测量不准,就会造成缺陷定位、定性的困难,甚至造成误判或漏判,在小径管探伤检验中,由于工件尺寸小,对缺陷定位更要求准确,对探头主要参数的 测定,准确性尤为重要,

22、在探伤前,探伤人员必须认真测定探头参数,在探伤过程中,对探头主要参数和探伤灵敏度必须复核。 (3) 关于探伤灵敏度在超声波探伤中,确定探伤灵敏度是一个关键的步骤,它将直接影响到探伤结果,在小径管焊缝探伤中同样显的极为重要。小径管探头由于晶2 片尺寸较小,发射功率较低加上探头前沿尺寸小,加工困难相应增大,因而,探头在探伤灵敏度下杂波很多,但有时在探伤时为了便于观察,往往不适当地降低了探伤灵敏度其结果必然造成漏检,因此,做对比试块时,须选用外径、壁厚以及内外粗糙度与被探管子相同或基本相近的材料。 (4) 小径管焊缝探伤由于探头晶片尺寸较小,容易产生漏检,所以一定要在焊缝两侧探伤。 三 缺陷波的识别

23、与判定: 1 缺陷反射波的识别 当采用一次波探伤时主要观察仪器荧光屏上一次波标记点前面出现的反射波,因为波束扫过焊缝下半部,如果有反射波一般为缺陷反射(除盲区杂波外)。其次是位于一次波最大深度标记点上(焊缝根部)的反射波,当焊缝不存在错口时,要确定反射波对应的反射点的位置,如果反射点位于焊缝中心点或探头侧则判为缺陷。当发现焊缝根部出现一定高度的反射波时、应对该处焊缝两侧的壁厚进行准确测定,仪器的扫描速度要准确调整,以准确定位,并根据探头所在的位置对反射波进行认真分析,缺陷位置出现在一次波最大深度标记点处或以前,对应的反射体位于焊缝中心或探头侧。当采用二次波探伤时,在一次波标记点和二次波标记点之

24、间出现的反射波,可能为缺陷波,也可能是杂波,在这个区域之前或之后出现的反射波则为非缺陷波。缺陷波可用下述方法来判断:(1) 如果二次波声束在内壁上的转折点位于焊缝区外,反射点位于焊缝中,则该反射波可判为缺陷波。3 (2) 二次波声束在内壁上的转折点在焊缝区内则该反射波不能作为判伤的依据应根据位置、波形等其它情况综合判断。当从焊缝两侧探伤发现反射波,若反射波出现在焊缝的同一位置,反射波高相同或不同则反射波判为缺陷波。 2 杂波的识别小径管对接焊缝超声波探伤时,除了缺陷反射波外,还会有一些杂波信号,这些信号干扰了缺陷的判定,易产生误判,因此要认真分析。 (1) 缝根部成形影响:当焊缝根部成形较好时

25、,一般在在一次波标记点附近无反射波或反射波强度很弱,当焊缝根部成形不良如存在焊瘤、表面不规则时,从焊缝两侧探伤一般均有反射信号,其位置与根部缺陷很相似,其强度随根部成形所构成的反射条件而异,稍不注意易判为缺陷,可 用下述方法区分: a.准确地调整扫描速度以便从声程差上比较,焊瘤反射波深度略大于一次波标记点,有必要再次强调精确测量管子壁厚。b.用水平定位法识别:如焊瘤反射波在偏离焊缝中心线远离探头的一侧,而根部缺陷水平位置则应在焊缝中心线上或偏离焊缝中心线靠近探头一侧 。c.通过转动探头观察波形变化也可鉴别,移动探头找到最大反射波后慢慢左右转动探头,观察波形变化,缺陷波涨落大,瞬间消失,焊瘤波升

26、降较缓慢、平稳,同时焊瘤处除产生反射波外,多数还会产生变形纵波或变形横波,并传到焊缝加强面产生回波信号,水平位置在一,二次波标记点中间或二次波标记点附近,可用沾油的手指拍打加强面来识别。4 (1)焊缝错边反射波:当焊缝有错边出现时,声束和错边方位将产生反射波,其水平定位在焊缝中心,但从另一侧探伤时因无反射条件则无反射信号。 (2)扩散声束引起的加强面反射波的识别:由于小径管壁薄,当一次波主声束后面的扩散声束经底面反射到焊缝加强面时,在加强面处产生反射波,正好出现在一,二次波标记点之间,有时易误判为焊缝中上部缺陷,可根据探头位置和水平定位或用沾油的手指拍打加强面识别,必要时,用其它检测手段做辅助

27、检查, (1)变形波:当声束扫查到焊缝根部时,在一定条件下将产生变形波,可根据探头位置和水平定位进行区别,一般情况下变形波水平定位点在焊缝之外。 四 试验验证及结论通过对不同管径,不同壁厚管子经超声波探伤和射线探伤比较,二者结果是基本吻合的,现场实际应用也证明,小径管对接超声波探伤不仅切实可行,而且也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小径管对接超声波探伤可以克服射线探伤的缺点,但在探伤过程中一定要从焊缝两侧探伤,认真分析波形,对探头参数、仪器一定要调准。第3篇:超声波探伤仪铸件探伤铸件超声波探伤报告数字超声波探伤仪ncs-ut80b 年3月06日,在山西晋城兴达铸件厂现场,利用超声波探伤仪ncs-ut80b对

28、两种铸件产品进行实地检测,检测效果良好,得到客户的认同并于当日下午签订了购买协议,以此为契机在周围铸造厂进行推广。根据检测情况,将铸件的检测要求和检测评判过程做一个详细的报告,希望大家今后以此为样例,给客户一个满意的演示和检测结果。1.检测目的应用脉冲反射法检测铸铁件内部缺陷,不涉及球墨铸铁球化率的超声检测。 2.检测材料灰铸铁、球墨铸铁、合金铸铁、白铸铁、蠕墨铸铁、可锻铸铁等(按照实际情况了解铸件的材质)3.检测范围在协议中应规定铸件的检测区域,以及这些区域的具体检测方法,包括检测方式(单晶直探头、双晶探头和斜探头)和扫查方向。应预先在铸件图中标明检测区域。根据铸件形状确定是否全体积检测。4

29、.检测缺陷铸铁件经常会发生各种不同的铸造缺陷:气孔、沙眼、夹渣、缩孔、缩松、粘砂、裂纹、变形、硬度不均匀、不球化或球化不够、反白口等。目前,多数产品缺陷以气孔、夹渣和疏松为主。本仪器可检测的铸造缺陷主要为:气孔、沙眼、夹渣、缩孔、缩松、粘砂、裂纹。5.受检工件探头和受检工件表面需有良好接触,铸件探测表面需平整且有一定的面积去放置探头(探头直径最小为14mm),如果不平整、粗糙度较大,必须进行打磨、喷砂、抛光和机械加工等。6.可检测性材料的超声检测适用性,可通过比较参考反射体回波高度(通常是第一次底波)和噪声信号来评价。评价时应选择铸铁件具有代表性的区域,这些区域必须为平行的修整后的表面和涵盖整

30、个厚度范围。参考底波回波高度至少高出噪声信号12db。注:如果采用距离增益尺寸法(avg),可以采用直探头对材料的超声检测适用性进行判定。具体方法如下:关闭抑制,将底波调整到任一参考高度。根据avg曲线提高增益,使底波回波达到选定的参考高度,进一步增加12db,噪声信号不应该超过选定参考高度。如果必要,使用参考的反射体(标准试块)测试各个区域而不使用底波。7.探头选择根据铸件形状和可能存在的缺陷,由于铸铁件晶粒较粗,所以选择频率较低的直探头和双晶探头(厚度30mm以上一般选择0.5-2.5mhz直探头,20mm以下一般选择0.5-2.5mhz双晶探头);若形状、缺陷比较特别,或者有局部质量要求

31、,则优先选用45度和70度斜探头;工件厚度小于20mm时也可使用高频率探头。8.仪器校准如有标准按照标准试块进行校准; 若应用铸铁参考试块进行校准,参考试块的厚度与铸件被检壁厚相当、参考试块与铸件具有相同的声学特性和表面光洁度、一般参考试块为平底孔或等效的横孔试块、参考试块必须具有平行平面。当使用钢的标准试块,必须考虑铸件与试块间的声速、衰减及表面光洁度的差异。仪器也可以根据铸铁计算的dgs曲线校准,如果这样,不必使用参考试块,可以用铸件本体进行校准。9.范围调整范围调整可以采用参考试块或标准试块。如果铸件厚度已知并且表面平行,可以直接在铸件本体上调整和校准。10.声速调整由于各种铸铁的声速可

32、能有些差异,现场检测时必须调整检测声速以适应不同的材质。可根据试块或实际工件厚度,按照声程的数字显示调节。当仪器声程距离显示为实际工件厚度时,仪器的材料声速调整并显示为工件的实际声速。11.灵敏度调整检测灵敏度(最小灵敏度)设定方法是根据试块平底孔、等效的横孔或铸件底面,调整反射波高度在被检厚度最大处不低于屏幕高度的40%。当不能设定相应的最小灵敏度,则必须在检测报告中注明所能发现的最小平底孔。当扫查不连续性(缺陷)的时候,提高增益,在屏幕上可见到噪声水平(扫查灵敏度)。当表面状态在局部发生变化,检测灵敏度将会发生大的波动,此时应注意扫查灵敏度不会低于最小灵敏度。12.缺陷评定在不受工件形状和

33、探头与试块接触影响下,按照标准,底波降低或缺陷回波高度超过了标准增益噪声信号的波形需要评定,当它们的数值超过了标准给定的极限数值的75%需要记录,并且缺陷的位置需在检测报告中标明。缺陷波信号高度与缺陷形状有关,如缺陷为疏松,则缺陷回波信号被大部分散射而几乎不能看到,这时就需要判断底波的衰减情况来判断缺陷(前提是底面必须平整,否则底波很小或看不到)。13.缺陷定量超声检测确定缺陷尺寸精度,取决于一定前提条件下所应用的技术(例如,缺陷类型的识别,缺陷简单的几何形状,声束最佳入射位置)。在铸铁中,一般这些前提条件经常是不存在的。测定平行于检测面方向的缺陷尺寸,推荐使用小直径的探头。通过不连续的回波高度,根据标准测定的不连续尺寸,在被检表面上移动探头,确定信号幅度减弱到最后的最大值之下6db的点所标记不连续的区域。这就是所谓的端点6db法;根据底波降低测定不连续尺寸,在被检表面上移动探头,根据标准,底波下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