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乐:有乐也有忧_第1页
农家乐:有乐也有忧_第2页
农家乐:有乐也有忧_第3页
农家乐:有乐也有忧_第4页
农家乐:有乐也有忧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农家乐:有乐也有忧黄金周休假哪里去?“农家乐”是个好去处。“十一”黄金周,秋高气爽。山东沂源燕崖镇杏花村的黑虎泉山庄,迎来了一拨又一拨的城里游客,汽车停到半里路外。时至中午,众多客人饥肠辘辘,性急的干脆跑到厨房里“抢菜”。老板石增茂又急又乐,给客人说好话: “一天三四百客人, 厨房人手少,忙不过来,您多担待。”石增茂说,这几年,沂源的旅游发展起来了,山庄的客人也跟着多起来。自春天以来,这里就客流不断。黄金周期间生意更是好得不得了,每天都有三五千元的收入。一年下来,收入 10 万元左右不成问题。城里人回归自然的渴求,带火了“农家乐”。但是,经过多年的发展,那些掩藏在青山绿水中的休闲好去处,却仍然

2、无法让人真正“乐”起来。火爆农家乐拉动产业链,成农民增收亮点对于济南市民来说, 如果不舍近求远, 济南南部山区是最好的短假去处。 4 日上午,记者驱车南行,发现去南部的车辆拥挤不堪,原本只需要一刻钟的路,竟然走了 40 多分钟。随处可见“农家乐”,到处都是小汽车。“要吃饭,麻烦先交 100 元押金!”在小门牙景区附近的一处“农家乐”,正忙着结账的小姑娘头也不抬地说。由于客人太多,餐馆担心有人“白吃”,才制定了这个土办法。尽管人多得像下饺子, 济南市民马磊还是愿带着家人到南部山区来放松一下,吃点农家饭,钓几条鱼回家。在他的印象里,南部山区原来并没有这么多游客。这几年,山区越来越美了,成了济南市民

3、的“后花园”,呼吸新鲜空气,体验农村生活,舒适而惬意,难怪现在会有这么多游客!济南市历城区旅游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南部山区的农家乐, 兴起于 2002 年前后。锦绣川乡黄金石屋村的农家餐馆, 被看作是济南“农家乐”的策源地。如今,南部山区成为旅游热点,大大小小的“农家乐”餐馆有 600 多家。据了解,南部 7 个山区乡镇, 在历城区经济条件较差, 农民收入较低。随着旅游火爆,不少农民找到了致富的门道。 “农家乐”不仅带动了餐饮,还有采摘、养殖、农产品销售等, 成农民增收一大亮点。1以 10 月 3 日为例,仅这一天,南部山区就接待游客20 万人次,综合收入近 900 万元,除了旅游景点 270

4、多万元的门票收入外,其余的大部分收入揣进了农民的腰包。山东省旅游局国内市场处处长王春生介绍, 近年来,山东不少农村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乡村、民俗、自然和生态资源发展农家乐、渔家乐,发展现代观光农业。 目前全省规模化开展乡村旅游的村庄达到2000 个,直接从业人员 15.5 万人,间接和季节性从业人员超过100万人。隐忧千家一面、服务质量差,成最大制约瓶颈记者走访发现,火爆的经营局面下仍然有诸多隐忧。多数“农家乐”都是家族式经营,规模不大,档次不高。如今,经营项目单一,同质化竞争,卫生条件不好, 已成为制约 “农家乐”发展的最大瓶颈。在红叶谷景区附近, 记者和“农家乐” 店主王虹阳攀谈起来。 10

5、年前,王虹阳把自己住的土房改造成了“农家乐”店面,直到 2006 年,生意都非常好,秋天漫山遍野都是红叶的时候,一天要杀十几只土鸡招待客人。从 2007 年开始,这里的“农家乐”已有七家,竞争激烈了,生意就大不如前,一个星期都杀不了十几只鸡。事实上,几乎所有的“农家乐”都面临着“冷热不均”、“看景区脸色吃饭”的难题:中午热闹,晚上冷清;春夏热闹,冬季冷清。每年过了 10 月份,进入旅游淡季,南部山区少有人来,大多数“农家乐”只好关门歇业。这样一年算下来,小店也挣不了几个钱。经营项目单一,限制了“农家乐”的发展。吃特色农家饭,几乎是所有“农家乐”的经营内容。但是游客来吃过几次后,农家饭对游客的吸

6、引力已经不大,特色也不明显。马磊说: “最多加上打牌、钓鱼,活动项目几乎千篇一律。对于那些既不打牌又不钓鱼的游客,来这里恐怕只剩下吃饭了,带有深度参与性的活动非常缺乏。”在走访中,记者发现,不少经营者认为城里人来乡下就是图吃个新鲜,都把提供乡土特色的“农家饭”等同于“农家乐”,陷入类型单一的低层次重复开发,却不知道这种单一的经营方式并不能长久,更无法给自己带来“核心竞争力”。而游客最担心的,是饭菜质量和卫生状况堪忧。马磊说,他在艾家村附近某小店就餐, 桌子上铺的是一次性塑料纸, 提供的是质量差的一次性筷子,餐具水淋淋的,显然没有消毒,有的饭菜甚至还牙碜。2饭后更是杯盘狼藉,一地骨头和纸屑。服务

7、员顾不上打扫,后来的顾客只有在满地零碎的垃圾中继续就餐。由于经营内容同质化,竞争加剧。开始只是竞相“杀价”,后来演变成路上拦车抢生意,有的还引起纠纷,让游客左右为难,感觉不爽。记者一路前行,碰到不少过度热情的服务员,大声吆喝,争相揽客。一些地方恶性价格战等问题也开始显现。“有的农户为抢游客,开价十分悬殊,比如樱桃采摘,一斤差价达到二三十元。”艾家村村委委员高吉顺说,“没有什么机构和单位来管, 仅靠农民自律,行吗?”市场乱象,缘于缺少管理和组织,以及有关规章制度的缺失。记者发现,农家乐发展这么多年, 翻阅一些地方政府出台的一揽子涉及“农家乐”的文件,多是对吃、住提出了程度不同的要求,且要求多侧重

8、引导,失之于“软”,硬性规定的有关内容则严重缺乏。在这个问题上,有关部门陷入 “两难”。一位基层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农家乐大都是小本生意, 管理太严,门槛太高,意味着农民办不下去,没了出路;而管理太宽松,又不利于农家乐做大做强。”出路农家乐面临转型升级,擦亮品牌记者 5 日到沂源县燕崖镇镇政府时, 发现不少干部都放弃了节日休息。正逢采摘旺季,一些干部正忙着在旅行社和“农家乐”之间牵线搭桥。镇党委书记陈作磊说,这几年,镇党委和政府合理定位,科学规划,通过招商引资,拓宽服务项目,积极引导扶持和典型示范,使“农家乐”成了旅游发展的新亮点。就连石增茂这样的农民老板,都认识到提升环境和服务的重要性:“

9、现在客人要求越来越高了,服务质量跟不上,人家就不来。”他在后院搭起三米高的塑料棚子,游客即使冬天来了,也暖洋洋的。他这里成为唯一一个冬天有客人的“农家乐”。济南市历城区去年开展“农家乐提升年”活动,实施“泉城农家乐”星级品牌评定,制订了详细的服务和评定标准,以此破解发展瓶颈。去年 8 月份,该区评出第一批 20 户星级“泉城农家乐”。被评为三星级的紫荆花山庄老板杨女士说: “自从评为三星级,客人更多了。游客认这个。”有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农家乐面临一个“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不克服低小散乱、经营单一、各自为战的局面,难有大作为。而实现这一目标, 有关部门和 “农家乐”自身,都还有不少坎儿要跨越。3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系副教授许峰表示, 乡村旅游特别是 “农家乐”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大幅度增加, 迫切需要一个组织机构来进行整合与扶植。而目前,单靠旅游部门很难做这项工作,协会又难以真正发挥作用。在山东某高校工作的行怀勇老师认为, 缺乏统一规划, 乡村旅游人才缺乏,是“农家乐”面临的最大瓶颈。“农家乐”各自为政,资源与资金没有形成有效合力, 重复性建设情况突出。 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应该统一规划,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