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七章,生态学基础知识,第一节,生物多样性,第二节,生态系统基本概念,第三节,生态平衡,第四节,生态学基础,第一节,生物多样性,1,生物多样性概念,指地球上的生物所有,形式、层次和联合体中,生命的多样化。简单地,说,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和它们组成的系统的总,体多样性和变异性,500,万,5000,万种,2,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价值,地球生命的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它提供人类所有的食物和木,材、纤维、油料、橡胶等重要的工业原料,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第二节,生态系统基本概念,生态系统的概念是由,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在,1935,年提出来的,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是物理学上使用的,
2、系统整体。这个,系统不仅包括有机复,合体,而且包括形成,环境的整个物理因子,复合体,20,世纪,40,年代,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在研究湖泊生态系统时,提出了,食物链的概念,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他又提出了生态金字塔的理论,使人们认识到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能量流动的特点,一山不能存二虎(我的地盘我做主,生态系统的概念是由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在,1935,年提出来的,他认为,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是,物理学上使用的系统整体。这个系统不仅包,括有机复合体,而且包括形成环境的整个物理因,子复合体,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地区内,生物和它们的非生,物环境(物理环境)之间进行着连续的能量和物,质交换所形
3、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由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组分构成一,个整体,一、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组成,1,非生物环境,2,生产者,3,消费者,4,分解者,作为生物与环境组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不仅具有一定的结构,而且具有一定的功能,生态系统的主要基本功能,一是能量流动,二是物质循环,三是信息传递,二,生,态,系,统,的,功,能,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大基本功能,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是一种动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功能,一,能量流动,能力流动定义,从太阳能被生产者,绿色植物,转变为,化学能开始,经过,食草动物、食肉动,物和微生物参与的,食物链而转化,从,某一营养级向下一,个营养级
4、过渡时部,分能量以热能形式,而失掉的单向流动,能量流动的数量及作用,生态系统的生产者,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它,们制造的有机物中,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就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能量流经生态系统后,就是一切生物生命,活动的动力,也是生态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动力,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全过程,能量流动的起点:地球上所有的生态系统,所需的能量都是来自太阳,是从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固定在它们所制造的有机物中。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就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所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光能开始的,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数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
5、阳光能,就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这些能量能在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中进行流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途径,第一、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其中一部分能量用于生产者自身的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即呼吸作用消耗掉了;另一部分能量随着植物遗体和残枝败叶等被,分解者分解而释放出来;还有一部分能量被植食性动物摄入体内,第二,植物被草食动物吃了以后,一部分以粪便等排泄物被动物排出体外,其余大部分被动物所同化。这样能量由植物流入动物即能量从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第四营养级,各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掉;另一部分用于各营养级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消费者的尸体、粪便等与生产者的遗
6、体,残枝败叶一样,被分解者分,解利用,并通过分解者的呼吸作用将其能量释放到环境中去最终消失,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明确提出了“十分之一定律,从理论上讲,一个人靠吃鱼增长身体,1kg,就得吃掉,10kg,鱼,10kg,的鱼则要吃掉,100kg,的浮游动物,100kg,的浮游动,物要吃掉,1000kg,的浮游植物。也就是说,1000kg,的浮游植,物才能养活,10kg,的鱼,进而才能使人增长,1kg,体重,第一,能量流动不是循环的而是单向的:从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食物链各,个营养级的顺序是不可逆的,而各个营养级能量总是以,呼吸散失热能。即必须源源不断地输入
7、,又不断地散失,第二,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传递率为,10,20,一条食物链的营养级一般不会超过五个营养级,因营养,级上升一级,可利用的能量相应要减少,80,90,能,量到了第五个营养级时,可利用的能量往往少到不能维,持其生存的程度了。由于生态系统能量流量逐级递减,其传递率为,10,20,即构成了能量金字塔。所以,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流经生态系统过程中逐级递减,单向不循环,最终在环境中消失,二)物质循环,物质循环的定义,地球表面物质在自然力和生物活,动作用下,在生态系统内部或其间进行储存、转化,迁移的往返流动,也就是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基本元素,在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与无机
8、环境之间反复循环运,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可分为水循环、气体型循环和,沉积型循环等三大类型,气体型循环:氧、二氧化碳、氮、氯、溴、氟等,沉积型循环:磷、钙、钾、钠、镁、锰、铁、铜,硅等,1,水循环,水是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大约占生体物体重的,60,95,体内进行一切生化反应都离不开水,地球上水通过蒸发、降雨、植物的蒸腾、吸收等形,式反复循环,2,碳循环,碳是构成生物体的主要元素,占生物总质量,25,碳元素约占生,物体干重的,47,碳是有机化合物的“骨架”,没有碳就没有生,命。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是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的,碳循环基本形式:光合作用;生物死亡;矿物燃烧;海水吸收,3
9、,氮循环,氮是组成蛋白质和核酸的主要成分。氮占大气成分的,79,必须经过生物固氮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形式等才能,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反复循环,大,气,氮,进,入,生,物,有,机,体,的,途,径,生,物,固,氮,工,业,固,氮,岩,浆,固,氮,大,气,固,氮,固氮,植物树根上的树结包,含细菌,细菌帮助将,土壤中的氮转变为植,物可以利用的形态,4,硫循环,硫是构成,氨基酸和蛋白,的主要成分,气态循环和沉,积型循环,SO,2,主要,来自含硫矿物,的冶炼、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动植物废物残,体的燃烧;气,体经遇水淋洗,进入土壤,动,植物残体细菌,分解都形成硫,酸盐,自然界的硫循环,火山爆发,使地
10、壳和岩浆中的硫以,H,2,S,硫酸盐和,SO2,的形式排入,大气海底火山爆发排出的硫,一部分溶于海水,一部分以气态,硫化物逸入大气。陆地和海洋中的一些有机物质由于微生物分,解作用,向大气释放,H,2,S,其排放量随季节而异,温热季节高于,寒冷季节。海洋波浪飞溅使硫以硫酸盐气溶胶形式进入大气,陆地植物可从大气中吸收,SO,2,陆地和海洋植物从土壤和水中吸,收硫。吸收的硫构成植物本身的机体。植物残体经微生物分解,硫成为,H,2,S,逸入大气,大气中的,SO,2,和,H,2,S,经氧化作用形成硫酸根,SO,4,随降水降落到,陆地和海洋,SO,2,和,SO,4,还可由于自然沉降或碰撞而被土壤和植,物或
11、海水所吸收。由陆地排入大气的,SO,2,和,SO,4,可迁移到海洋上,空,沉降入海洋。同样,海浪飞溅出来的,SO,4,也可迁移沉降到陆,地上陆地岩石风化释放出的硫可经河流输送入海洋。水体中硫,酸盐的还原是由各种硫酸盐还原菌进行反硫化过程完成的。在,缺氧条件下,硫酸盐作为受氢体而转化为,H,2,S,人类活动的干预,人类燃烧含硫矿物燃料和柴草,冶炼含硫矿石,释放,大量的,SO,2,石油炼制释放的,H,2,S,在大气中很快氧化为,SO,2,这些活动使城市和工矿区的局部地区大气中,SO,2,浓度大为升高,对人和动植物有伤害作用,SO,2,在大气中氧化成为,SO,4,是形成和降低能见度的主要,原因,5,
12、磷循环,磷是携带,DNA,组成的元素,是,动物骨骼、牙齿,和贝壳的重要组,成成分。生物在,新陈代谢中都需,要磷,磷循环,磷酸盐岩石,或矿床通过天然,侵蚀、人工开采,进入水体或食物,链中,被植物吸,收。生物死亡后,进入土壤和海洋,中。磷不进行大,气迁移,自然界的磷循环的基本过程,岩石和土壤中的磷酸盐由于风化和淋溶作用进入,河流,然后输入海洋并沉积于海底,直到地质活,动使它们暴露于水面,再次参加循环。这一循环,需若干万年才能完成,在这一循环中,存在两个局部的小循环,即陆地,生态系统中的磷循环和水生生态系统中的磷循环,人类开采磷矿石,制造和使用磷肥、农药和洗涤,剂,以及排放含磷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13、都对,自然界的磷循环发生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的磷循环:岩石的风化向土壤提供了磷。植物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磷酸盐。动物以植物为食物而得到磷。动、植物死亡后,残体分,解,磷又回到土壤中。在未受人为干扰的陆地生态系统中,土壤和有机体,之间几乎是一个封闭循环系统,磷的损失是很少的,水生生态系统的磷循环:陆地生态系统中的磷,有一小部分由于降雨冲洗,等作用而进入河流、湖泊中,然后归入海洋。在水生生态系统中,磷首先,被藻类和水生植物吸收,然后通过逐级传递。水生动、植物死亡后,残体,分散,磷又进入循环。进入水体中的磷,有一部分可能直接沉积于深水底,泥,从此不参加这一生态循环。另外,人类渔捞和鸟类捕食水生生物,
14、使,磷回到陆地生态系统的循环中,人类活动的干预:人类种植的农作物和牧草,吸收土壤中的磷。在自然经,济的农村中,一方面从土地上收获农作物,另一方面把废物和排泄物送回,土壤,维持着磷的平衡。但商品经济发展后,不断地把农作物和农牧产品,运入城市,城市垃圾和人畜排泄物往往不能返回农田,而是排入河道,输,往海洋。这样农田中的磷含量便逐渐减少。为补偿磷的损失,必须向农田,施加磷肥。在大量使用含磷洗涤剂后,城市生活污水含有较多的磷,某些工,业废水也含有丰富的磷,这些废水排入河流、湖泊或海湾,使水中含磷量,增高,人,对,自,然,磷,循,环,的,干,扰,磷肥和洗涤剂,养殖厂排水和,城市污水,三)信息传递,1,物
15、理信息,2,化学信息,3,营养信息,4,行为信息,第三节生态平衡,一、生态平衡的概念,生态平衡定义:在生态系统内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之间,在一定,时间内保持能量与物质输入、输出动态的相,对稳定状态,两个特点,1,动态平衡,2,相对平衡,动态平衡,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而不是静态的平衡,这是因为变,化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的最根本的属性,生态系统这个自然界,复杂的实体,当然也处在不断变化之中。例如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以及环境各因子之间,不停地在进,行着能量的流动与物质的循环,生态系统在不断地发展和进化:生物量由少到多、食物链由,简单到复杂、群落由一种类型演替为另一种
16、类型等;环境也,处在不断的变化中,因此,生态平衡不是静止的,总会因系统中某一部分先发生,改变,引起不平衡,然后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使其,又进入新的平衡状态,正是这种从平衡到不平衡到又建立新的平衡的反复过程,推,动了生态系统整体和各组成部分的发展与进化,相对平衡,生态平衡是一种相对平衡而不是绝对平衡,因为任何生态系,统都不是孤立的,都会与外界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会经,常遭到外界的干扰。生态系统对外界的干扰和压力具有一定,的弹性,其自我调节能力也是有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或压,力在其所能忍受的范围之内,当这种干扰或压力去除后,它,可以通过自我调节能力而恢复;如果外界干扰或压力超过了,它所能承
17、受的极限,其自我调节能力也就遭到了破坏,生态,系统就会衰退,甚至崩溃,例如,草原应有合理的载畜量,超过了最大适宜载畜量,草,原就会退化;森林应有合理的采伐量,采伐量超过生长量,必然引起森林的衰退;污染物的排放量不能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否则就会造成环境污染,危及生物的正常生活,甚至,死亡等,二,保持生态平衡的影响因素,生态系统本身具有自动调节能力,与下列影响因素有关,1,结构的多样性,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强;结构,越简单,自动调节能力越弱,2,功能的完整性,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在生,物生理机能的控制下能得到合理地运转,3,地域连续性,分布地域的连续性是生态系统存在和长久维持的,重
18、要条件。现代研究表明,岛屿生态系统是不稳,定或脆弱的。由于岛屿受到阻隔作用,与外界缺,乏物质和遗传信息的交流,因而对干扰的抗性低,受影响后恢复能力差。近代已灭绝的哺乳动物和,鸟类,大约,75,是生活在岛屿上的物种,三、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一个群落中食物网越复杂,则稳定性越增加,此外,腐屑的,存在也可加强生态系的多样性和稳定性,生态平衡常常因各种因素遭到破坏,主要是人类的生产活动,和污染等,人类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常常导致毁灭,水土流,失,水源枯竭、草原荒废,土地沙漠化、盐渍化野生动物种,类趋于绝灭等。如榆林三迁、黄河河床抬高,长江黄化、埃,及大坝,三峡,增加,25,可耕地,但使下游贫瘠化
19、盐碱度,增大,农作物减产,水瘦,鱼减产,血吸虫病猖獗,人类对生物圈的破坏性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大规模地把自然生态系统转变为人工生态系统,严,重干扰和损害了生物圈的正常运转,农业开发和城市,化是这种影响的典型代表,二是大量取用生物圈中的各种资源,包括生物的和非生,物的,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森林砍伐、水资源过度,利用是其典型例子,三是向生物圈中超量输入人类活动所产生的产品和废物,严重污染和毒害了生物圈的物理环境和生物组分,包,括人类自己,化肥、杀虫剂、除草剂、工业三废和城,市三废是其代表,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自然灾害,不,和,谐,的,音,符,生态破坏,资源耗竭,环境污染,人口剧增,人类战争
20、,第四节,生态学基础,4.1,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一,生态学的发展,二、生态学的含义及研究对象,1,含义,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与其生活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是生物学的主要分支之一,如果把生物看成是一个生命系统,环境,看成是一个环境系统,又可以说,生态学就,是研究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的一门学科,2,生态学的对象,1,研究对象,植物,动物,生物(包括人,2,与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相结合,发展了,生态学,扩大了生态学的领域。如:数学生,态学、系统生态学、经济生态学等,4.2,生态学的一般规律,1,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规律,反映了生物间的协调关系,1,普遍的依存和制约,物物相关”规律,就是系统中各种生物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关,系是普遍存在的,2,通过“食物”而相互联系与制约,相,生相克”规律,就是每一种生物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都占据,一定的位置,并具有特定的作用,2,物质循环转化与再生规律,防止有毒物质进入环境、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3,物质输入输出的动态平衡规律,防止输入不足(如施肥不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湖北天门市城市社区专职工作人员招聘59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临沂市电子科技学校公开招聘教师(35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完整答案详解
- 2025江苏连云港市赣榆区事业单位招聘3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黑龙江双鸭山市友谊县招聘就业见习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春季厦门银行校园招聘模拟试卷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2025辽宁省检验检测认证中心赴高校现场招聘20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
- 2025年滁州市扬子工投集团子公司社会招聘2人模拟试卷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食品供应合同范本
- 2025年河北衡水冀州区公开招聘留置保障队伍辅警人员12名模拟试卷有答案详解
- 2025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引进急需紧缺人才3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新)
- 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说课课件
- DL∕T 741-2019 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
- 数学同步练习册基础模块(上册)参考答案
- DZ∕T 0173-2022 大地电磁测深法技术规程(正式版)
- 锅炉专工试题
- 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培训
- 2024年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竞赛备考试题库(含答案)
- 《手足口病》课件
- 山东省地震安全性评价收费项目及标准
- 复旦大学入学教育考试答案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第三讲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