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三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第一节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一、原子的量子能级和能级图,原子光谱是由原子外层的价电子在不同能级间跃迁而产生的,把原子中所有可能存在的能级状态及能级跃迁用图解的形式表示,称为原子的能级图。,二、原子在各能级的分布,激发态原子数Nj与基态原子数N0的关系可以用玻尔兹曼方程表示:,gj、g0分别为激发态和基态的统计权重,表示能级的简并度;Ej为激发能;T为绝对温度;K为玻尔兹曼常数。,三、原子吸收谱线的轮廓和变宽,(一)原子吸收线的轮廓,透过光强Iv和吸收系数Kv对频率v分别作图:中心频率v0;峰值吸收系数K0;半峰宽。,原子吸收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有相似
2、之处,都遵循朗伯-比尔定律:,(二)谱线变宽得因素,1谱线的自然宽度:自然宽度(约在10-5nm数量级)。,2多普勒变宽(热变宽):由于多普勒效应而导致的谱线变宽。其宽度约为10-3nm数量级。,3压力变宽:由于同类原子或与其它粒子(分子、原子、离子、电子等)相互碰撞而造成的吸收谱线变宽。其宽度也约为10-3nm数量级。,四、原子吸收值与原子浓度的关系,(一)积分吸收,若光强为I0的特征谱线通过厚度为l 的原子蒸气时,一部分光被吸收,透过光的强度为I ,I0与I服从朗-比定律: 或,某一频率的吸收不能代表所有原子的总吸收,因此要准确测定原子吸收值,必须测定图中(吸收线轮廓)曲线和横坐标轴所包围
3、的总面积。用积分吸收表示:,式中N0是单位体积内能够吸收频率为0范围内辐射的基态原子数目,因激发态原子数目所占比例非常少,N0 N,其余项均可视为常数,用k表示,上式,但求积分吸收十分困难(仪器的分辨率达不到)。尽管原子吸收现象早在18世纪就被发现,但一直未用于分析。,(二)峰值吸收,Walsh证明峰值吸收系数也于基态原子浓度成正比。采用锐线光源,且发射线的中心与吸收线中心一致,则能测出峰值吸收系数(Kmax)。,测定条件一定时,为常数,l 不变,与其他常数合并为K,得:,A= Kc,第二节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子分光光度计由锐线光源、原子化系统、分光系统及检测显示系统四个部分构成。,一、原
4、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一)光源,1空心阴极灯:发射阴极元素的光谱,管内气压低,工作电流小、温度不很高,谱线变宽控制好,谱线较窄,灵敏度较高。但测定时只能一灯一元素,变元素须换灯。使用不便。,2多元素空心阴极灯,将多种金属粉末按一定比例混合并压制烧结制成阴极,测定阴极所含元素时,不用换灯,只须调整波长。但谱线干扰大,灵敏度等性能不如单元素空心阴极灯。,(二)原子化器,原子化器是将样品中的待测组份转化为基态原子的装置。,1. 火焰原子化器:利用气体燃烧形成的火焰来进行原子化的装置。,2.石墨炉原子化器:用石墨做样品池,通过电加热达到高温来进行原子化的装置。,3. 氢化物发生原子化:可将待测
5、物在一定酸度条件下,以还原剂(NaBH4)将试样还原为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并通过Ar或N2将其带入热的石英管内原子化并测定。,4. 冷蒸汽原子化:将试样中汞的化合物以还原剂(如SnCl2)还原为汞蒸汽,并通过Ar 或N2 将其带入吸收池进行测定。,(三)单色器,(四)检测系统 将单色器分出的光信号进行光电转换,单色器的作用是将所需的共振吸收线与邻近干扰线分离,一般用光栅。,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类型,(一)单光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二)双光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第三节 实验方法,一、测试条件的选择,1. 试样取量及处理,在火焰原子化法中,要保持燃气和助燃气一定比例与一定的总气体流量的条件下,
6、测定吸光度随喷雾试样量的变化,达到最大吸光度的喷雾量,就是选取试样喷雾量。,2. 分析线,首先扫描空心阴极灯的发射光谱,了解有哪几条可供选用的谱线,然后喷入试液,观察这些谱线的吸收情况,应选用不受干扰而吸收值适度的谱线作为分析线。,3. 狭缝宽度,干扰小,狭缝宽度可稍大;干扰明显时(如多元素阴极灯),通过调窄狭缝,消除干扰,提高线性范围。,4. 空心阴极灯的工作电流,通过绘制吸光度-灯电流曲线选取最佳灯电流,5. 原子化条件的选择,火焰原子化法主要是选择适当的火焰。对于分析线在200nm以下的元素,宜选用氢火焰。对于易电离的元素,宜选用低温火焰。而对于易生成难离解化合物的元素,则宜选用高温火焰
7、。,二、干扰及其抑制,1. 电离干扰,电离干扰是指待测元素的原子电离而引入的干扰。消除方法是采用较低的温度和加入消电离剂。消电离剂是一些易电离的元素,它增加了火焰中的自由电子的浓度,可有效地抑制和消除电离干扰。,2. 基体干扰(物理干扰),基体干扰是指试样在转移、蒸发和原子化过程中由于试样任何物理因素的变化而引起的吸光度下降的效应。物理干扰是非选择性的,对试样中各元素的影响基本上是相似的。最好的消除方法就是配制与试样溶液组成相似的标准溶液。也可用标准加入法来进行测定。,3. 光学干扰,光学干扰包括光谱线干扰和非吸收线干扰。,光谱线干扰是在所选光谱通带内,试样中共存元素的吸收线与被测元素的分析线
8、相近而产生的干扰,使分析结果偏高。消除办法:另选一条分析线或化学分离干扰。,非吸收线干扰是一种背景吸收,是原子化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分子、氧化物、盐类等对共振线(即分析线)的吸收及微粒产生的散射而引起的干扰。,1)邻近线背景校正: 用分析线测量原子吸收与背景吸收的总吸光度,因非共振线(邻近线)不产生原子吸收 用它来测量背景吸收的吸光度。两者之差值即为原子吸收的吸光度。因为共振线(此时为分析线)的总吸光度AT包括基态原子的吸收A和背景吸收AB,即AT=A+AB,通过测量共振线旁的“邻近线”的吸收,得到AB 此时得到净吸收度A=AT-AB。,2)连续光源背景校正(氘灯或氢灯校正法 ):先用锐线光源测定
9、分析线的原子吸收和背景吸收的总和。再用氘灯在同一波长测定背景吸收(这时原子吸收可忽略不计)计算两次测定吸光度之差,即为原子的吸光度。,4. 化学干扰,化学干扰是指在溶液中或气相中由于待测元素与其它组分之间的化学反应而引起的干扰。原子吸收分析的主要干扰来源。,1)加入释放剂:在测定时加入一种能与干扰组分生成更稳定或更难挥发化合物的试剂,而使待测元素释放出来,从而消除干扰。,2)加入保护剂:加入一种能与待测元素生成稳定化合物的试剂,使得待测元素不与干扰组分反应。而生成的化合物又很容易挥发和原子化,对测定不干扰。,3)化学分离:将待测组分和干扰组分分离。,三、灵敏度和检出限,(一)灵敏度,1. 特征
10、浓度:在火焰原子吸收法采用特征浓度表示,其定义为能产生0.0044吸光度时所对应被测元素的浓度(g /ml),计算公式:,cx为被测元素x的浓度,A多次测得吸光度的平均值,例如,1g /ml镁溶液,测得吸光度为0.55,则镁的特征浓度为:,2. 特征质量: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采用特征质量表示,其定义为能产生0.0044吸光度时所对应被测元素的质量(g或g ),计算公式:,(一)工作曲线法,指仪器所能检出的元素的最低浓度或最小质量。通常以能给出信号强度等于3倍噪声信号强度标准偏差时所对应的元素浓度或质量来表示。计算公式:,为对空白溶液进行不少于10次测量值的标准偏差,四、定量分析方法,在仪器推荐的
11、浓度范围内,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待测元素标准溶液,在选定的条件下分别测定其吸光度,以测得的吸光度A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作图,得到标准曲线。再在相同条件下测定试液的吸光度,由标准曲线上就可求得待测元素的浓度或含量。,(二)检出限,或,(二)标准加入法,试样基体干扰较大,又没有基体空白,或测定纯物质中极微量的元素时,可采用标准加入法。,取四份以上的相同的体积待测样溶液,留一份不加,其余分别按比例加入不同量的被测元素,将这些溶液全部稀释到相同体积,此时,各溶液中待测元素的浓度分别为:Cx,Cx+Co,Cx+2Co,Cx+3Co等。在相同条件下分别测定它们的吸光度为:A0, A1, A2, A3。以吸光度对加入的待测元素的浓度作图,,将直线延长至与横坐标相交,交点与原点之间的距离所代表的浓度值就是试液中待测元素的浓度。,此法也称作图外推法,注意事项:须线性良好;至少四个点;只消除基体效应,不消除分子和背景吸收;应扣除空白值;斜率小时误差大。,(三)内标法,在一系列不同浓度的被测元素的对照品溶液和试样溶液中,分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福建宁德2024~2025学年高一下册期末质量检测数学试题学生卷
- 相声中的即兴表演技巧考核试卷
- 乡土民俗资源在内陆养殖产业升级中的作用考核试卷
- 农药废水处理中吸附材料研究动态考核试卷
- 上海市普陀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五四制)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 丝印印刷品背面油墨凝固问题及处理技巧考核试卷
- 食品安全分子检测中的免疫分析技术进展分析考核试卷
- 2025年中国PP-R粉碎下角料数据监测报告
- 2025年中国MPEG测试仪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FD管理册数据监测报告
- 运维保障方案
- 【浙江大学(姚畅)】2025年AI大模型如何破局传统医疗报告
- 天翼云认证高级解决方案架构师练习试题附答案
- 危重症镇痛镇静的护理
- TCRHA 088-2024 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质控品要求
- TCPSS 1011-2024 直流散热风扇运行寿命测试方法
- 2025年广西初中学业水平模拟测试(一)数学(原卷版+解析版)
- 2025年高考语文备考之文学类文本阅读:叙述视角专项限时练
- 起重机司机Q2(限桥式起重机)题库题库(1727道)
- 人防门二次浇筑施工方案
- 第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 单元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人教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