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试验环境试验鉴定大纲_第1页
霉菌试验环境试验鉴定大纲_第2页
霉菌试验环境试验鉴定大纲_第3页
霉菌试验环境试验鉴定大纲_第4页
霉菌试验环境试验鉴定大纲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环境鉴定试验大纲共7页单位名称二零零年月日精品.环境鉴定试验大纲签 署 页编 写:校 对:审 核:批 准:精品.1试验目的确定的抗霉能力。2适用范围本大纲仅适用于的环境试验。3引用文件和试验依据gjb150-86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4试验样品说明型号与名称:数量:5试验通用要求5.1标准大气条件5.1.1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温 度:15c35c;相对湿度:20%80%;气 压:试验场所压力。5.1.2仲裁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温 度:23c2c;相对湿度:50%5%;气 压:86106kpa。5.2试验条件允许误差温 度:试验样品附近测量系统的温度应在试验温度的2.0以内;相对湿度:控制传感器附

2、近空气的相对湿度应在被测值的5%以内;气 压:5%;频 率:2%,低于25hz为0.5hz;加 速 度:10%;其它见试验条件的具体要求。5.3试验设备和测试仪表的要求本次试验所使用的试验设备应能产生和保持试验所需的环境试验条件,各种应力的容差应能满足试验条件中的规定。用于监测试验条件参数的测试仪表的精度至少应为被测参数容差的1/3,其标定应能追溯到国家最高计量标准。试验设备和测试仪表均应经过计量检定,并应在有效期内。5.4试验条件的监测及记录要求试验过程中,承试方应对试验设备进行连续监测,以保证温度、湿度等应力在规定的容差范围内,并对监测结果进行连续记录。5.5试验程序5.5.1预处理精品.

3、试验样品不允许进行清洁处理。5.5.2初始检测试验前,对试验样品进行外观检查,特别注意污染表面、缺陷及存在的其它任何有助于霉菌生长的状况,并在详细记录。5.5.3试验按照gjb150.10-86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 霉菌试验中规定的试验程序实施。以24h为一个循环,每循环分高温阶段、降温阶段、低温阶段、升温阶段。5.5.4最后检测试验结束后,应立即检查试验样品表面长霉情况,以目测为主,必要时可借助放大镜进行观察。检查试验样件时应记录记录长霉部位、覆盖面积、颜色、生长形式、生长密度和厚度,并拍摄照片。检查时,试验样品分批从霉菌试验箱中取出进行,当天检查完毕,当天未检查完的试验样品应重置入试验箱中

4、,箱内相对湿度不得低于70%。长霉等级的评定参照表1要求进行 。表1 长霉等级评定表等级长霉程度霉菌生长情况0不长霉未见霉菌生长1微量生长霉菌生长和繁殖稀少或局限,生长范围小于试验样品总面积10%2轻微生长霉菌的菌落断续蔓延或松散分布于基质表面,霉菌生长占试验样品总面积的30%以下。3中量生长霉菌较大量生长和繁殖,占试验样品总面积的70%以下。4严重生长霉菌大量生长和繁殖,占试验样品总面积的70%以上。5.6合格判据(不同产品应有不同的长霉要求规定,比如什么产品,什么部位,什么材料等长霉等级不应超过哪一级?具体判断合格的要求视不同产品而定。根据以往的经验基本上要求不超过2级。) 5.7试验中断

5、处理5.7.1若试验中断于试验期的前7天,试验则应重新进行。5.7.2若试验中断于试验期的7天以后,则应按下列规定进行:5.7.3试验箱内温度升高时,有下列情况之一,试验应重新进行。a.温度升高达40b.温度超过31达4h以上。c.对照样品上的霉菌因超温影响有衰退现象d.温度升高期间相对湿度降低到50%以下除上述情况外,应及时恢复试验条件,并从中断点起继续试验。5.7.4试验箱温度降低,相对湿度仍符合标准,对照试验样品上生长的霉菌未发现有衰退迹象,可恢复试验条件,并从温度降低至低于规定的容差点起继续试验。5.7.5试验箱内相对湿度降低时,有下列情况之一,试验应重新进行。a.相对湿度降低到50%

6、精品.b.相对湿度降低到70%以上达4h之久c.对照样品上的霉菌相对湿度降低而产生了衰退现象除上述情况外,相对湿度稍有偏低,应及时恢复试验条件,并从中断点起继续试验。6试验项目霉菌试验7试验应力7.1试验条件7.1.1试验周期若试验样品仅作外观检查时,试验周期为28d ,若试验样品需进行性能测试时,试验周期为84d。7.1.2试验温度与湿度试验在温湿度交变循环条件下进行,每24h循环一次。前20h,保持温度301、相对湿度对湿度不得低于90。在以后的4h中,保持温度251、相对湿度不得低于95%最少2h,用于温湿度变化的时间最长为2h。变化期间温度保持在2431之间,相对湿度不得小于90。7.1.3试验菌种根据gjb150.10-86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霉菌试验中规定的五种菌种。试验前应对试验用菌株进行检验,不得使用不纯、变异或超过培养或保存时间的菌株,菌种名称及编号见表1。表1 试验菌种序号菌种名称菌种编号1黑曲霉 aspergillus niger3.39282黄曲霉 aspergillus flavus3.39503杂色曲霉 asprygillus versicolor3.38854绳状青 penicillum funiculosum3.38755球毛壳霉 chaetomium globosum3.4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