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回填土施工方案.doc_第1页
基坑回填土施工方案.doc_第2页
基坑回填土施工方案.doc_第3页
基坑回填土施工方案.doc_第4页
基坑回填土施工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坑回填土施工方案 工 程 名 称: 希派创意城施工单位(章):吉林宏辉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 项目经理: 项目技术负责人:编 制 人:审 核 人: 编制时间: 会 签 单会 签 部 门意 见负责人签字生 产技 术质 量安 全建设单位意见: 单位公章: 负责人签字: 日期:基坑回填土施工方案一、概况:希派创意城地下1层,地上23层,基坑平面为矩形,基坑四周均做了深基坑支护,基坑底口距筏板基础边1m到3m,基坑上口距建筑物外皮水平距离35m。基坑挖土及地下室施工期间,在基坑的西南角、北部、以及东南角等处均有水从支护侧壁上的排水导流管流出。此水为泥岩层与粘土层交界处的砂层水。根据挖土和基

2、坑支护期间对此砂层水的长期观察,水层的涌水量相当稳定,基坑日涌水量 100m3/d(专家论证时给定的涌水量)。基坑面积较大,上口尺寸为153.3m98.5m,下口尺寸为136.3m881.5m 。且西侧的挖土坡道及其坡道入口处还有约3000平米的受雨面积,下雨时的雨水也将流入基坑内。结构设计在每栋主楼各设一处伸缩后浇带,主楼与纯地下室、裙房间设有沉降后浇带。设计要求伸缩后浇带可在砼施工45天后浇筑;沉降后浇带则在高层主体砌筑完毕后方可浇筑;设计抗浮设防水位为-8.300m(绝对标高212.50m),要求人工降水应在主体结构施工至8层以上,且地下室顶覆土完成后方可停止;设计说明中要求:“基础顶面

3、以上2.0m范围内应采用粘性土回填,位于设备基础、地面、散水、台阶等之下的回填土,应采用2:8灰土进行分层夯实,每层厚度不大于300,压实系数不小于0.94”。综合以上原因,在地下室基础土方开挖后,直至地下室土方回填完毕、建筑未达抗浮设计要求(主体完成8层)之前,均需进行基坑降水。当4层地下室主体工程完成后,即可进行基坑土方回填,以便解决施工场地狭小的问题,便于安全防护和文明施工的管理。二、施工难点、要点: 1、沉降后浇带浇筑按设计要求,根据施工进度,大约需在明年下半年方可浇筑,期间需解决外侧回填土的挡土、以及发生沉降后后浇带处可能的漏水等问题。 2、在地下室顶板土方未填和主体施工未达8层以前

4、,使地表雨水和砂层水尽可能少的渗入基底,避免产生浮力,确保建筑物的安全。 3、施工升降电梯位置位于回填土上,要保证电梯安全,使回填土沉降均匀,并尽量使沉降量达到最小。 4、土方回填量较大,作业面狭小,与主体施工发生交叉作业,要解决施工安全防护与施工场地相互影响问题。 5、最为关键的是尽可能的减缓肥槽水通过泥岩缝隙渗入基底的水量和速度。 6、当回填土后,四周水位将上升,要预防沉降后浇带处垫层受承压水破坏,需要采取降水措施。三、施工期间降水排水: 1、从2013年4月 1 日 至 2014年 9 月30日在基坑挖土、支护期间,为解决基坑渗水、雨水问题,实际采用了临时挖集水坑,使用泥浆泵,并安排固定

5、的抽水工人、维护电工 人、机械工等,24小时进行人工排水作业,随时移动场地内的水管,并随基坑深度的增加,更换大功率、大扬程的水泵,来保证土方和支护的正常进行。 当支护基本完成、基底垫层施工前后,在现场涌水量大且底部较宽敞的地方,共挖了集水坑 5 处,集水坑深1.5m,四周采用240宽红砖、M10水泥砂浆砌筑,位置、尺寸见附图1。在集水坑内按照施工井点降水的方法设置了高扬程清水泵、每处单独布置D50焊管从集水坑至地表外侧的排水沟、装备自动控制箱实线水泵的自动启闭排水,并安排专人维护,实现24小时的排水(降水),保证了基坑四周渗出水及大气降水能及时排出。 四、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地下室土方回填期间的

6、主要施工顺序为: 膨胀带、后浇带处理外墙基层处理(观测管柔性套管安装)拆除外架,上部防护搭设,搭设施工通道、泵管支撑桁架观测管埋设、外墙防水层施工(随回填进度)阀板顶面以下回填浇筑C15封底砼300厚、养生两侧施工缝填白黏土集水坑处回填砂石、封底砼、白黏土填缝设置室内排水泵、管砌筑降排水井、安设铁降水管封底砼以上各工序(回填、外墙防水、外墙防水保护层)循环施工。4.1 膨胀带、后浇带的处理 设计膨胀带可在顶板浇筑砼后45天后浇筑;在达到浇筑条件后尽早浇筑,以保证室外回填进度不受影响。4.1.1沉降后浇带按设计需约明年下半年才能浇筑,为挡住外围回填土及水,沉降后浇带外侧采用下图做法,与外墙同时浇

7、筑:4.1.2 在后浇带处墙外的底板顶面浇筑200厚砼板:4.1.3 外墙防水时在其外侧做防水,并按图纸设计及防水工艺要求做好防水附加层。4.2 外墙防水基层处理设计外墙防水为CPS-CL 高分子强力交叉膜的反应自粘结型防水卷材,采用1.5厚2层。粘贴前应处理好基层,特别是砼接茬处,当抹灰或修补时应采用刮胶浆或1:1水泥砂浆进行修补,不得采用密实度不够的砂浆修补,防止造成防水层下形成联通的竖向或水平透水通道,留下漏水隐患。在防水施工前,应按设计图埋设并整理好测压装置及穿墙套管: 上图中原设计柔性防水套管为D50,2013年9月图纸变更为DN100,因此需要在外墙上用水钻钻出D150孔洞,然后放

8、入防水套管、四周填以膨胀砼。靠近内外墙皮约5cm深左右,采用克漏王分3层进行封堵。4.3 拆除外架,搭设上部防护,搭设施工通道桁架、泵管支撑桁架外架拆除应在外墙基层处理,以及膨胀后浇带浇筑并拆模后进行。首先应做好上部防护,即将上部挑架底部做成硬防护并全封闭,侧面满挂密目安全网。在一层搭设水平安全挑网,作为第二道防护,挑网采用密目网,使用 6m长钢管。临边设置1.2m高护栏。拆除外架的同时,将影响回填土的四周所有架子拆除(原搭设的上下人坡道随填土进度拆除)。拆除外架后,及时制作安装泵送管及人行通道的桁架,以免影响地面以上正常施工。泵管支架、施工通道做法、位置见图。B塔泵管架设置在南面轴和轴处,A

9、塔设置在北面轴处;人行通道设置在东面和西面地下一层H轴J轴间车道出口处。4.4 外墙防水层施工在外墙基层处理好后,从底部开始随回填土的进度,由下向上施工。卷材竖向铺贴,尽量减少裁剪卷材后的搭接,达到即能保证质量又能节省卷材的目的。外墙防水层施工做法详见外墙防水施工专项方案。防水层施工完毕并经甲方、监理验收后,按图纸设计砌筑保护层。保护层砌筑从封底砼以上开始,每次砌筑高度应1.5m 。回填前墙体自由高度最高不得超过3m ,砌筑应随回填进度进行。4.5 在外墙防水施工完成约3m左右高度后,首先要进行阀板顶面以下回填土的回填。此时位于基坑西南角和西北角的集水坑位置先不回填,留作集水及抽水,其它的集水

10、坑可先回填,当侧壁有水流下时,可在外侧靠近边坡支护留排水沟。回填期间,安排使用电镐按设计尺寸凿掉护壁,并清理泥岩接触面的松散泥岩。集水坑内及水量较大部位采用砂石回填。4.6 封底砼做法按照变更图纸及建设单位工作联络单(2013-GC-C-012),底部封底做法见下图所示施工做法为:将边坡支护底脚处清理到未被水泡软的泥岩层,在筏板基础周边按设计要求夯填到筏板基础顶面,并凿除护壁露出原岩,然后浇筑300mm厚C15混凝土隔水层,混凝土采用56m臂长的混凝土汽车泵进行浇筑。振捣密实后上,并在终凝后浇水养护。当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将两侧砼接缝处用白黏土填缝。由于长春室内很难找到塑性指数大于17的粘性

11、土,仅在九台市找到一处白粘土矿,经取样并经有经验的化验室检测,其塑性指标符合设计要求,见附件液塑限试验检测报告,按目前施工方案,白黏土需:填缝长度(延米)*每米用量1000 * (0.2*0.2) = 40 立方(填缝厚度平均按20cm计算)。局部、集水坑处、砼施工缝处增加用量 10立方 合计共约需50立方 重量约为50*1.7= 85吨原态白黏土为较干土粉及块状,塞缝前应至少提前一天先加水,人工制成橡皮泥形态,然后人工进行塞缝、脚穿胶靴踩实、踩严。4.7 在室外回填的同时,-4层内的集水坑应清理好,并预备排水泵,观察设计底板排水管内水的流量,并密切注意当室外水位上升后,管内水流量的变化。当室

12、外水位上升后,可能会通过测压管、后浇带处向内渗漏水,同时雨水也将流向室内集水井。在地下室集水坑内,设置固定的水泵并设置自动装置进行排水,水泵坑处应做好维护及安全防护,设自动感应灯照明。4.8 当其他部位的封底砼和填缝处理好后,利用最短的时间,用砂石填掉西南角和西北角的集水坑,砼与回填砂石间铺塑料布,然后从一侧浇筑封底砼并振捣密实,当表面有水冲刷时,要覆盖塑料布,浇筑高度要高于其他部位约100左右,与先浇筑的砼搭接长度300。 当原集水坑填掉后,将排水泵放置在预先做好的泵坑内抽水。4.9 砌筑降排水井、安设铁降水管 拟在封底砼上、基坑四角各设置一口降水井,下部采用砖砌加以固定,上部采用螺旋焊接钢

13、管,直径400,直达地面。井内各设置高压水泵一台(扬程60m,功率15.5千瓦),地面设自动控制仪。降水井与降水井间采用填碎石连通。 当地下室沉降后浇带浇筑后,撤除水泵等设备,井内灌以C15砼封严。 具体做法见下图:降水井位置尽量靠边,尽量不影响回填土的运土通道。排水井做法:排水井下封底砼在2m*2m范围内配双层双向HRB 12200钢筋网,排水井采用M10水泥砂浆,红砖砌筑成内径0.8米的圆井,先砌二皮370mm放脚,然后砌240mm;水井砌砖丁缝留孔渗水。排水井四周1000mm宽,500mm高回填20mm40mm碎石,并用土工布将碎石和回填土隔开。井内安装400mm钢管,底部2m高打透水孔

14、,孔径10mm,管壁厚度5mm,外侧包裹纱网,钢管和井壁间填20mm40mm碎石。4.10 土方回填土方回填至现地表(高程217.5m左右),大致约5.5万立方(附图2:基坑尺寸实测图)。拟投入的土方机械机械名称规格数量备注挖掘机斗容量 1.5立方2台取土处装车挖掘机斗容量 1.5立方1台卸土处平整、倒运装载机11台倒运土方吨翻斗容量1立方2土方倒运自卸汽车15立方10辆土方运输抓斗2立方2台向基坑卸图铲运机5立方2台机械倒运蛙式打夯机4台局部夯实考虑立体交叉作业、施工工作面及减缓肥槽水渗透的问题,对217.5标高以下的回填土采取分层分段的施工方法,每1.5m高为一个施工层,基坑四面每面分为2

15、个施工段,每个施工段间的高差不能超过一个施工层高,要求同一施工层的各个施工段都完成,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个施工层的施工。回填均从西面进土,先将回填土运至基坑坡道处,然后主要用5立方斗容量的铲车将土运至施工作业处,吨翻和小铲车配合土方倒运,再用人工和勾机摊平、每层虚铺厚度300mm,推平后用打夯机夯实;回填土各施工段接茬部位留成踏步茬。回填期间在回填土的局部位置临时挡水并集水,使用泥浆泵将所集泥水抽出,尽可能避免所填土方浸水,以利回填土夯实。回填中注意所选土方应为素土,并在倒土时尽量避免集中倒土产生土块堆积,形成靠墙和靠支护边缘透水通道。四周回填土标高基本可在一个水平上,有水渗入和留集水

16、坑的部位应稍低,使雨水和边坡渗出的水能流向集水坑。集水坑深度约1m左右,坑内放置泥浆泵。随回填进度,按照图纸要求先做墙面防水、然后再做防水保护层、随后进行土方回填。循环往复直至回填至现有地表标高217.5标高。当主体施工完毕后,再根据设计标高将外墙防水、保护层及回填土回填到位。4.11 土方回填施工方法1)、工艺流程基槽底地坪上清理检验土质分层铺土、耙平夯打密实检验密实度 。2)根据设计图纸及工作联络单要求,建筑物外围四周217.00标高以下素土回填。位于设备基础、台阶、散水、地面下做2:8灰土回填。施工时均匀分层铺设,分层夯实,灰土每层虚铺厚度不大于300m,用蛙式打夯机夯实,压实系数不小于

17、0.94。1) 施工前,作好水平高度的标志,在基坑的边坡上每3米钉上灰土的木橛,在地下室外墙上用油漆划出每次灰土的回填位置和水平标高度控制点。2) 严格控制灰土和素土的含水率,测出土的最佳干容重,记录好分层夯填的施工干容重,其压实系数不小于0.94,每层回填土或灰土干容重经验收合格后,方可继续施工。3) 回填土应分层铺摊。每层铺土厚度应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能确定。一般蛙式打夯机每层铺土厚度为200250mm;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4) 回填土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5) 基槽回填应在相对两侧或四周同时进行。 回填土每层填土夯实后,应按规范规定进

18、行环刀取样,测出干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下一层的铺土。8)回填沙石部位的施工方法:先将沙石按配比进行搅拌均匀,然后铺摊夯实的步骤和方法与回填土相同4.9质量要求1)灰土的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要求,土质符合设计要求。2)灰土的配料均匀正确,分层铺摊的厚度符合施工要求,夯压的遍数和密实质量符合设计要求,灰土表面无松散,不起皮。分层留槎的位置和方法正确,接差密实、平整。3)灰土回填施工时必须保证每层灰土夯实后都测定土的质量密度,符合要求后才能铺摊上层灰土。在试验报告中,注明土料种类、配合比、试验日期、层数、结论、试验人员签字等内容。密度未达到设计要求的部位,均应有处理方法和复查结果。4)严格控制生石灰的熟化,避免引起拱裂。5)认真做好计量工作,灰土拌合要均匀,含水量要有保证。6)检验点数量:室内回填每50100m2不少于一个检验点,室外每50m应不少于1个,本工程的检验点按50m一个。7)取样的垂直部位为每层土表面下23厚度处。夯打坚实的灰土声音轻脆。8)必须有灰土试验报告和地基隐蔽验收报告、工程地质报告。9)对拌和2:8灰土的土质中不得含有机杂质,雨雪块及冻土块。10)分层厚度200300蛙式打夯机四遍夯实,按照规定取样合格后进行下步施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