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回填土施工方案_第1页
完整回填土施工方案_第2页
完整回填土施工方案_第3页
完整回填土施工方案_第4页
完整回填土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 录 1 . 1编制依据 1 . 1.1施工图纸 1主要规范、规程1.2 . 1建筑概况 . 2 1回填土计划 . 3 1施工准备 . 4 1 . 4.1材料准备 2 . 4.2施工设备、机具准备 2 . 5回填施工 4回填土实验 . 6 4 . 质量标准7 4 . 7.1质量保证措施 5应注意的质量问题及防止措施 . 7.2 5 . 8成品保护措施 5安全技术措施9 . 1编制依据 1.1施工图纸 图 纸 名 称 图 纸 内 容 设 计 单 位 建施(地下室部分)高邮市文体中心一期全民健 扬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施工图纸身中心 结施(地下室部分) 1.2主要规范、规程 规范、规程名称

2、规范、规程编号号序 GB50007-2011 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204-2002 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011-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 GB50202-200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4 GB50108-2008 地下室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5 GB50300-200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6 建筑概况2 +本工程结构形式:基础部分为桩基承台(预应力管桩)防水板 -A上部结构:区为框架核心筒;CB、区为框架结构 3回填土计划土方回根据设计要求本工程室内地面和基槽回填土均采用素土分层夯实。由于工期较紧, 填之后进行施工较有利施工进度。 4.

3、施工准备 4.1材料准备;素土粒径土:填土内有机质含量不超过素4.1.1 515mm,灰土中的土粒径不得大于 50mm不得大于的回填土超出上述范围,需要过筛后方可回填。5%,如果有含水量:填土土料含水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夯实质量,土在夯实碾压时过湿,会出4.1.2因此此时土的密度不会增加;现软弹现象,对很干的土进行夯实时显然也不能把土充分压实。最少夯实遍数和土壤以得到符合密实度要求条件下的最优含水量、在夯实前须先做击实试验,干密度。土料含水量以手握成团,落地开花为宜。当含水量过大,应采取翻松、晾干、换土回 填、掺入干土等措施;回填土过干,则应进行洒水润湿。 土的最优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参考表 表4

4、-1 变动范围 土的种类序号 3)t/m重量比) 最大干密度(最优含水量(%)(1.8081 砂土 12 1.88 1.582 粘土23 1.70 191.853 12粉质粘土 15 1.95 粉土4 1.6122 1.80 16 4.2施工设备、机具准备 1、装运土方机械有:铲土机、自卸汽车、推土机、翻半斗车等。 2、机具准备如下图: 机具准备 表 4-2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1 回填土夯实20 振动打夯机 台2 20 手推车辆3 4 用于灰土套 20mm筛子(16) 5 木耙把 10 5 铁锹(尖头及平头) 45 把 6 5 根 靠尺2m 碾压振动碾 7 T 5 回填施工5 5.1

5、施工工艺清理基坑(槽)底防水保护层检验土质分层铺土、耙平夯打密实检验密实度修整找平验收 5.2基槽清理 回填土前应将清理基坑(槽)大的砼块、木材、小型连接件、建筑垃圾等杂物,排除积水。 5.3保护层 防水保护层采用30mm聚苯板,聚苯板应沿回填土逐步粘贴,分层安装,用胶泥或胶带固 定在外墙防水层上。严禁把聚苯板一次性粘贴过高或直接到顶,长时间容易出现脱落和破碎。5.4检验土质 5.4.1首先检查土料种类和质量以及石灰材料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应严格控制粒径的要求。检验回填土的种类、粒径是否符合规定,清除回填土中草皮、垃圾、有机土等杂物。 5.4.2回填土前应对土料进行击实试验,以测定最大干

6、密度、最佳含水率。土的含水量一般以手握成团、落地开花为适宜。当土的含水量过大时,应采取翻松、晾干、风干、换土回填、掺入干土或其他吸水性材料等措施;如土料过干,则应预先洒水湿润。 5.5土质 宜优先利用基槽中挖出的土,但不得含有有机杂质。回填土应用砂质粘土或灰土或中粗砂,且优先利用素土分层夯实;夯实密度和含水量应符合规定。严禁采用建筑垃圾土和淤泥土回填。 5.6土方倒运 5.6.1地下室素粘土回填土施工前先安排送土汽车,将土运到基坑(槽)边,沿基坑(槽)边缘使用挖掘机或推土机向内回填;当回填土方接近坑(槽)的外墙或柱梁边时,应使用人工倒运铺摊,避免土方落到防水层上,从而破坏防水层或聚苯板保护层。

7、 5.6.2承台及拉梁基础素粘土回填土施工前先安排送土汽车,将土运到基坑(槽)边,沿基坑(槽)边缘区使用挖掘机回填土。由于承台及拉梁基础回填土平面积较大,挖掘机无法一次性回填,需在距离墙边边坡位置修筑临时道路,以便农用自卸汽车转运土方进出。如土方无法以自卸汽车转运直接倒入,否则会对挡土墙产生侧压力破坏,形成安全隐患;应先将回填土倒在临时路上,用挖掘机将土二次转运入待回填区。 5.7布土、摊土 1)回填土应分层铺摊,均匀摊平。应在回填作业前做好高程桩或小线控制回填土厚度、平整度。 2)机械打夯机每层虚铺厚度不大于250mm分层厚度;人工打夯处不大于200mm。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回填土应相对两侧

8、同时进行。分段填夯时,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每层接缝处应作成斜坡形,上下层错缝水平距离不小于1.0m。上下层灰土错缝水平距离不小于500mm。接缝不得留在墙角。 分段回填时的阶梯留置示意图 5.8夯实 摊平后的回填土须立即夯实。夯打遍数应根据设计要求的干土质量密度或现场试验确定,一般不少于三遍。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连,行行相连,纵横交叉;夯行路线应由四边向中。用振动打夯机夯实时,夯前对夯土应初步平整,夯机依次夯打,均匀分布,不留间隙。并且严禁采用水浇使土下沉的 “水夯”法。距结构较近的范围内,应由人工铺摊夯实,以免破坏防水保护层或成品结构。 5.9、检验密实度 每层回填土均应按规范规定检测其

9、回填夯实后的密实度;若经检验,密实度仍达不到要求时,应继续夯,直到达到要求为止。达到要求后,方可进行上一层的回填土。 5.10、修整找平验收 填土全部完成后,应进行表面拉线找平,凡高出允许偏差的地方,及时依线铲平,凡低于标准高程的地方应补土夯实。 6回填土实验 按照规范要求回填土实验内容为密实系数(干密度、含水量、击实试验、求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量)其中环刀取样时,取样点应位于每层2/3的深度处。 2取1400m点。 场地平整时按规范要求每7质量标准 7.1质量保证措施 7.1.1地下室顶板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7.1.2回填的土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 7.

10、1.3回填土必须按规定分层夯压密实。取样测定夯压实后的干土质量密度。土填方压实后的干容重应有90%以上符合要求;其余10%的不合格干土质量密度的最低值与设计值的差不3。0.08g/cm 应大于7.1.4填土施工过程中应检查排水措施、每层填筑厚度、含水量控制和压实程序。 7.1.5填方施工结束后应检查标高、边坡坡度、压实程度,检查标准参照表7-1 土方工程质量检验标准(mm) 表7-1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项 序场地平整 检查方法 检测项目 基坑 号目 人工 机械 30 标高 1 50 -50 水准仪 主控 项目0.93 不小于 按规定方法 分层压实系数2 一般 项目1 2 回填土料 分层厚度及含

11、水量实验取样的原土,土层、土质 必须相同取样检查 水准仪分层厚度为实验结果控制含水量250mm 3 表面平整度 20 20 30 靠尺、水准仪7.2应注意的质量问题及防止措施 回填土施工过程中容易在以下环节出现问题,因此要针对这些薄弱环节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坚决杜绝问题的产生。 7.2.1回填土质和工艺不合格:回填土不过筛,不按要求测定土的干质量密度,这样无法保证土的夯实质量;土料和熟石灰没有认真过标准斗,或将石灰粉花洒在土的表面,拌和也不均匀,这样会造成回填土地基软硬不一致。因此务必认真对待回填土过筛,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土质检查。 7.2.2回填土夯、压不密实:由于虚土铺规定厚度,压夯遍数不够,

12、有漏夯等,将来会造成回填土下沉。因此,要求回填土虚土不要超过250mm,压夯时要一夯压半夯,分层夯实。回填土每层都应测定夯实后的干土质量密度,检测时认真取土样,详细填写试验报告,确保试验结果准确,结果符合设计要求才能铺填上层土。若土过湿造成“橡皮土”现象,应将橡皮土挖出,重新换好土再予夯实。 8成品保护措施 8.1回填土作业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以免地基土或已填的土受冻。 8.2在雨、雪、低温、强风条件下,室外或露天场所不宜进行回填土作业。 8.3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设有足够的照明设施,防止铺填超厚。 8.4施工时注意对外墙防水层的保护,防止撞坏或位移。 8.5回填土每阶段施工完后

13、,应临时采取覆盖岩棉被保温,防止过夜面层冻胀,第二天回填前如有冻结部位必须挖除后重新回填。 9安全技术措施 9.1施工人员进场,必须经过入场教育并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9.2预防触电事故发生。电源电箱必须设分级保护,电工操作人员持证上岗。 9.3脚手架、机具设备必须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手推车卸料时应有挡车措施,不得用力过猛或撒把。9.49.5振动电源电缆必须选用橡套软电缆,长度不得超过50米。电源开关至电机段的缆线应沿扶把穿软管敷设固定。 9.6振动大皮带轮及固定套不得轴向窜动.偏心块必须连接牢固。 9.7打夯机应用单项开关,手握部位应有绝缘保护。 9.8所有临时用电必须由电工接至作业面,其他人员禁止乱接电线。机电设备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并按规定使用好个人防护用品,戴好绝缘手套,其它非操作人员禁止操纵机电设备。 9.9合理调配劳动力,防止操作人员疲劳作业,严禁酒后操作,以防发生事故。 9.10夜间作业,作业面应有足够的照明;同时,灯光不得照向场外,影响马路交通安全及居民休息。 9.11作业前,应对工作面进行清理,排除障碍,搬运打夯机到沟槽中作业时,应使用起重设备,上下槽时选用跳板。 9.12无论在工作之前还是在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