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青岛市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_第1页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青岛市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_第2页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青岛市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_第3页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青岛市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_第4页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青岛市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青岛市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收稿日期:2009-12-19第一作者简介:李淑娟,女,1977年6月出生,籍贯:山东省汶上县;汉族;工作单位: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职称:讲师; 学位:博士;研究方向: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电话e-mail:;通讯地址:山东省青岛市香港东路23号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系(266071)。*资助项目:青岛市社科规划研究项目(编号:QDSKL080201)资助“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中国海洋大学文科发展基金青岛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编号: H07

2、YB05)中国海洋大学区域旅游开发管理研究所科研项目“青岛滨海生态旅游开发规划研究”。李淑娟 孟芬芬 李航(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中国青岛 266071)摘要:本文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探究青岛市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比较优势和限制性因子,以此为旅游决策提供依据。通过定量分析青岛市的生态环境承载力、资源空间承载力、居民心理承载力和经济承载力等各个分量,得出了青岛市的综合环境承载力。结果表明,青岛市的资源空间承载力和居民心理承载力比较大,而在污水处理及供电供水等方面则承载力相对不足。综合各分析结果可知,青岛市旅游接待已出现超载。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一些指导性建议,以此来促进青岛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3、。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旅游环境承载力;青岛市中图分类号:F592青岛市拥有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古迹与建筑、休闲求知健身和购物六大类,涵盖36种基本类型1,为青岛市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资源基础。2008年奥帆赛在青岛的举办为其腾飞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2007年青岛市游客接待量达到了3367万人次,收入突破400亿元。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旅游业“双刃剑”效应也日益突显,尤其在旅游旺季,资源、能源、空间、交通、环境等各个方面都面临着巨大压力。旅游业的发展不能仅仅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更应该注重长期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因此要把旅游活动限定在旅游环境承载力范围之内,只有这

4、样才能谋求青岛市旅游业与社会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1.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构成体系旅游环境承载力是在某一旅游地理环境(指旅游环境系统)的现存状态和结构组合不发生对当代人及未来人有害变化(包括环境美学价值的损减,生态系统破坏,环境污染,适宜度减弱等过程)的前提下,在一定时期由旅游地所能承受的旅游活动强度2。旅游环境承载力体系是由生态环境承载力、资源空间承载力、心理承载力和经济承载力四部分组成3。本文依据这个体系对青岛市旅游环境承载力各分量进行定量的分析4。1.1生态环境承载力(ecology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EECC)生态环境系统本身有一定的自净

5、能力,但这种自净能力是有阈值限度的,一旦超出了这个限度就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旅游生态环境承载力是指在维持生态环境不被破坏的条件下,某一旅游地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量,在现实中通常转换为旅游人数加以衡量。其函数为: EECC=min(WECC,AECC,SWCC,EECC) (1) 函数中,EECC的大小取决于四个分量值,WECC(water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是指水环境承载量(以水面为主要旅游环境资源,取WECC=污水日处理能力/人均污水产生量,不以水面为旅游景点或不构成主要环境因素,则取无穷大);AECC(air environmental car

6、rying capacity)是指大气环境承载量(产生大气污染时,AECC=区域大气环境容量/人均废气产生量,不产生大气环境污染的旅游活动类型,可取无穷大);SWCC(solid waster carrying capatity)是指固体废弃物作用产生的承载量(SWCC=固体废弃物日处理能力/平均每人每天产生固体废弃物量,到偏远地区旅游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可以视为被环境自然净化,取无穷大);EECC (earth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tity)是指自然植被(土壤)承载量(EECC=总绿化面积/平均每人所需绿地面积)。1.2资源空间承载力(resource envi

7、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RECC)旅游者消费旅游资源表现为在一定时间内对一定空间场所的占有,为了保障旅游者的消费质量和保护旅游资源就需要在时间和空间上对旅游者的数量加以限制,资源空间面积所能容纳的最大游人数即为资源空间承载力,其计算公式为5:日周转率资源空间总面积人均基本空间标准面积RECC= (2) 1.3居民心理承载力(psychology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PECC)心理承载力是指居民和游客所能忍受的拥挤程度,实际上心理承载力与资源空间承载力具有一定的一致性3。开展旅游活动必然会对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

8、传统文化等带来一定的冲击,还可能造成交通拥挤、物价上涨、治安不稳定、环境污染等问题,因而过多的旅游负面效应会使社区居民对发展旅游产生排斥心理。社区居民的心理承载力反映了当地居民对旅游者及其旅游活动的理解和支持程度6,为了获得居民对发展旅游的支持,可持续地发展旅游业要求旅游目的地接待的游客数量必须限定在社区居民心理感知接受的范围之内,对于远离居民点的旅游目的地居民心理承受力可视为无穷大。1.4经济承载力(domestic economy carrying capacity,DECC)经济承载力是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外部条件,是指满足游客食住行等基本生活条件的物资供给,主要包括酒店床位、副食供应、水、

9、电、交通等诸多方面的供应水平所能承载的旅游者人数,其函数为: DECC=min(DECC1,DECC2,DECCi) (3)函数中,DECCi为第i种要素供给量形成的经济承载分量,DECCi=Si /Di ,Si是指第i种要素的日供给量;Di 是指第i种要素的人均需求量7。1.5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综合实现旅游环境承载力基本上是由上述4个方面组成的。这4个方面并非相互独立,而是相互之间有着微妙的联系。根据最低量定律,最小限制因子决定了整个旅游环境承载力,其数学模型可表示为: TECC=min(EECC,RECC,PECC,DECC) (4)2.青岛市旅游环境承载力分析本文根据来青旅游者旅游行程的安

10、排规律和区位关系,选取了青岛市内四区及崂山区、黄岛区、城阳区为研究对象,依据上述理论来探究青岛市的旅游环境承载力,充分挖掘青岛市旅游环境承载力现状暴露出来的问题,并以此指导青岛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2.1青岛市生态环境承载力(EECC)由函数(1)可知,生态环境承载力是由大气、水、自然植被和固体废弃物这四个分量的承载力决定的。2007年,青岛市大气环境质量优良率达到91.2%,达到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标准。青岛市区人口272万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19平方米,如果以国家园林城市标准中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平方米为基准8,那么青岛市自然植被承载量EECC= 201.67(万人/日)。截至2007年底

11、,青岛市的17座污水处理厂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可达68万吨/日,青岛市全年生活污水排放量为22318.64万吨,则日污水产生量为0.22吨/人,由此可得出青岛市的水环境承载量WECC=37.1(万人/日)。青岛目前固体废弃物处理能力约为3200吨/日,按平均每人每天产生1.0公斤的固体废弃物量计算,固体废弃物承载量SWCC= 48(万人/日)。由函数(1)得,青岛市的生态环境承载力为:EECC=min(WECC,AECC,SWCC,EECC)=min(37.1,无穷大,48,201.67)=37.1(万人/日)可见,大气、自然植被并不是生态环境承载力的限制因子,青岛市居民和游客产生的大量污水和固体

12、废弃物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才是最大的,因此应加强对污水和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一方面可以加大对污水、固体废弃物处理能力的投资力度,扩建污物处理厂的规模,提高污水和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处理能力和循环利用水平;另一方面要扩大宣传,加强环保力度,提升市民和旅游者的素质,消除这些因素对青岛市旅游环境承载力的限制。2.2青岛市资源空间承载力(RECC)青岛市内的景点众多,为了从整体上把握青岛市资源空间承载力,本文借鉴专业旅游规划中,社区居民及游人的基本空间需求进行探讨。各主要景点(区)的相关数据如表1:表1 2008年五一期间青岛主要景点(区)相关数据Table 1 The data of the main a

13、ttractions in Qingdao during the May Day holiday in 2008主要景点(区)接待量Mi(万人次)景区面积Si()人均基本空间标准面积Ei(/人)日周转率Vi(次)海滨风景区70.391 845 000202青岛海底世界5.567 30053青岛极地海洋世界4.1747 000153青岛啤酒博物馆0.46 000103银海国际游艇俱乐部0.24-中山公园35730 000303崂山风景区(主要景点)7.31 610 0001501金沙滩景区181 050 000152唐岛湾景区5.7960 0006672森林野生动物园0.741 220 0006

14、672红岛蛤蜊节5.9-注:数据来源于大众旅游网青岛/province/qing-dao-shi-161/。参照荆门市龙泉公园总体规划中提及的标准/info/lr.asp?id=2858&kind9。表1数据带入公式(2)计算可得,青岛市主要景点(区)的资源空间容量为44.3万人/日,因为选取的是青岛市主要景点加以衡量,考虑到没有统计到的样本,青岛市景点(区)资源空间承载力应该是大于44.3万人/日的,即RECC44.3(万人/日)。通过计算可以看出青岛市的旅游资源空间承载力比较大,仅“前海一线”“前海一线”的景

15、点包括表1中的海滨风景区、青岛海底世界、青岛极地海洋世界、青岛啤酒博物馆、银海国际游艇俱乐部和中山公园。的海滨风景区(点)的日容客量就为28.43万人,这为青岛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足够的资源空间保障。2.3青岛市居民心理承载力(PECC)“旅游活动社区居民态度”之间一般呈现此消彼长的关系,就青岛而言,虽然发展旅游对文化、交通、物价等方面造成一定的冲击,但是总体上益还是大于弊的。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伙伴城市,青岛市正焕发着无穷的魅力,这大大提升了青岛市民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对青岛发展旅游业持欢迎态度。由于心理承载力与资源空间承载力具有一定的一致性3,根据青岛市资源空间承载力的计算,可估

16、算出青岛市居民心理承载力应该是大于45万人/日的,即PECC45(万人/日)。由此可知,青岛市居民的心理承载力是很大的,尚未表现为限制性因素。即便如此,相关部门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也应该注重消除旅游业带来的负面影响,努力提高普通市民的收入水平、加大物资的调度供应、扩大宣传教育力度,从而保障居民心理承载力不成为未来旅游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2.4青岛市经济承载力(DECC)依据相关旅游研究,经济承载力一般取供水能力(DECC1)、供电能力(DECC2)、宾馆床位(DECC3)和交通运输能力(DECC4)四个要素加以衡量,而诸如主副食供应等因其弹性较大一般不列入限制性经济因素。供水能力(DECC

17、1):2007年青岛平均供水量为88.07万立方米/日,海水日利用量达200多万立方米,其中用于旅游活动的供水约为15万立方米/日,考虑到青岛过夜旅游者用水量较大,按供水标准取500升/人日,则青岛市供水承载力DECC1=30(万人/日)。供电能力(DECC2):青岛市目前拥有青岛电厂和黄岛电厂两家发电企业。2007年青岛市全年发电量为155.3亿千瓦时,加之外网补给,全年实际用电量为236.42亿千瓦时。按照青岛市平均每人每天3.2度电来算,青岛市供电承载力DECC2=36.4(万人/日)。宾客床位(DECC3):由于奥运效应的带动,2008年青岛星级酒店数量已达180家,能提供6万张床位,

18、经济性酒店激增至220家,拥有床位数6.5万张,家庭旅馆床位数发展到15万张,此外度假村、汽车旅馆、青年旅社等一些住宿接待机构也能提供3.5万张床位,因而青岛市的床位承载力DECC3=31(万人/日)。交通运载能力(DECC4):2007年五一期间,通过航空、铁路、公路、水路等方式来青的客运量达到218.92万人次。通过公路来青旅游的自驾车超过20万辆次,平均每辆车载3人,则共有60万人自驾车出游。青岛市旅游交通运载力DECC4=41.3(万人/日)。由函数(3),可得出青岛市旅游环境的经济承载力:DECC= min(DECC1,DECC2, DECC3,DECC4) = min(30,36.

19、4,31,41.3) = 30(万人/日)供水能力已成为青岛旅游环境承载力的限制性因子,淡水资源的短缺严重限制了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作为三面环海的城市,青岛应当贯彻“靠海吃海”的思想,做到“开源”,加强海水综合利用的产业化建设及海水淡化技术的投资和应用,同时提倡大生活用水,将海水作为城市的替用水直接用于日常生活中。另一方面要“节流”,提高市民和企业的节水意识,加强水资源的二次利用,发展循环经济。2007年青岛市电力供需虽然基本平衡,但应该看到电力供给正在成为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潜在限制性因子。2008年由于电煤资源紧缺,市网供电负荷已严重不足,电力供应正面临着严峻挑战。因此,应该提升青岛两大电厂的

20、供电能力,加强省外和省内电网对青岛电网的补给。同时把那些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迁出青岛市外,培养公众的节能意识,从而为青岛市健康、全面地发展旅游业奠定基础。受奥运效应影响,旅游旺季来青旅游的人数成直线上升趋势,然而在郊区住宿、市区交通和泊车等方面仍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因此,应加大郊区旅游接待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以延长游客在青的停留时间。市区交通道路应当适度拓宽,相应增加旅游景点的泊车位数量,进一步规范旅游车辆的流通线路和停放,从而加大青岛市内车流畅通度,提高旅游交通承载力。2.5青岛市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综合实现由函数(4)得,青岛市的旅游环境承载力为:TECC=min(EECC,RECC,PECC,

21、DECC) =min(37.1,44.3,45,30) =30(万人/日)所以,青岛市的旅游环境承载力为30万人/日,2007年旅游者平均在青逗留天数为3.5天,因而得出青岛市的综合环境承载力为8.57万人次/日。2007年,青岛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367万人次,平均日接待量为9.22万人,相对于8.57万人次/日的综合环境承载力而言已经超载。2008年五一期间来青的游客达到117.46万人次,平均日接待量为39.15万人,更是远远大于8.57万人次/日,属于严重超载。除了接待超载,青岛旅游还存在着明显的季节性,每年的5月份到10月份,旅游旺季接待量占了全年的70%以上,由此可知,青岛市旅游景

22、点大部分时间都在超载运行。旅游景点的超载运行不仅会降低旅游者的游览质量,还会使旅游资源遭到破坏甚至导致旅游生态环境系统失衡,因此相关政府管理部门要采取切实措施提升青岛市旅游综合环境承载力,平衡“纵与横、热与冷”的不协调现象。加快旅游开发和扩建工程,扩大新旅游景点的宣传,对热点景区实行严格的日旅游人数控制,实行景点差价和季节差价,用市场手段来调节旅游者在景点之间、季节之间分布不均的问题。今后青岛市还应加强旅游淡季的市场促销力度,尤其是加强会议旅游、文化旅游等季节性不明显的旅游产品促销,将开发的重点向淡季倾斜,努力缩小淡旺季之间的差异,实现景点之间、季节之间的均衡发展。3.结论旅游环境承载力可以较

23、好地衡量一个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和潜力,是判断地区旅游产业是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通过对青岛市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发现,青岛市目前的旅游环境承载力已经超载,并通过对旅游环境承载力分量值的计算得到了青岛市旅游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和限制性因子。提高青岛市的综合旅游环境承载力需要政府部门、旅游主管部门、旅游景区、社区居民乃至旅游者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保护与发展的有机结合,达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效益最大化,最终实现青岛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References):1精彩的“撑杆跳”:青岛旅游业发展状况及前景思考N.青岛日报,2006-6-21.Wonderful “pole vault”

24、: Thanking of Qingdao tourism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N. Qingdao Daily, 2006-6-21.2崔凤军.风景旅游区的保护与管理M.2001年第一版.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72.Cui Fengjun. The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scenic areaM. The first edition in 2001.Beijing:China tourism press, 2001.72.3崔凤军.论旅游环境承载力持续发展旅游的判据之一J.经

25、济地理,1995,(1):105109.Cui Fengjun. Concerning tourism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one of the foundation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 Economic geography, 1995,(1):105109.4李江天,甘碧群.旅游生态环境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6):3439.Li Jiangtian,Gan Biqun. Research on calculation method of Tourism ecologi

26、cal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J. Journal of 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2006,(6):3439.5王建军,王叶峰,迟国泰.大连市旅游环境承载力实证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7,28(3):1317.Wang Janjun,Wang Yefeng,Chi Guotai.Empircal study on tourism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of Dalian cityJ.Journal of Dalian University of

27、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2007,28(3):1317.6梁智,王碧含.旅游目的地社会心理承载力的实证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9):18.Liang Zhi,Wang Bihan. Empirical research on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of tourism destinationJ. Journal of Beiji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2006,(9):18.7孙睦优,王叶峰.旅游环境承载力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以秦皇

28、岛是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24(2):6972.Sun Muyou,Wang Yefeng.Tourist environment bearing capacity and the sustainable tourism developmenta case stydy of Qinhuangdao cityJ.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005,24(2):6972.8园林局. 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园林绿地三大指标EB/OL. /3396/2009_3_12/3396_76629_12368477114

29、32.html.Bureau of Parks and Woods.”Standards of National garden city” three indexes of Gardens and greenbeltsEB/OL./3396/2009_3_12/3396_76629_1236847711432.html.9 荆门市规划管理局规划编制科. 荆门市龙泉公园总体规划EB/OL. . Planning office in bureau of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of Jin

30、gmen city. Master plan of Longquan park in Jingmen cityEB/OL. . Research on Tourism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of Qingdao based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LI Shu-juan, MENG Fen-fen,LI Hang(Management School,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Qingdao 266071,China)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comparative advantages and limiting factors of touris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