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八年级地理学期导学计划 4_第1页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学期导学计划 4_第2页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学期导学计划 4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期导学计划一、导学进度表时间( 至 )导学内容课时数备注(练习)12.253.1学习课本第1章(难点章节、重点章节)2本节练习册23.043.08学习课本第1章(难点章节、重点章节)11本节练习册33.113.15学习课本第1章(难点章节、重点章节)11本节练习册43.183.22学习课本第1章(难点章节、重点章节)2本章单元测试卷53.253.29学习课本第2章(难点章节、重点章节2本节练习册64.014.05学习课本第2章(难点章节、重点章节2本节练习册74.084.12学习课本第2章(难点章节、重点章节2本节练习册84.154.19学习课本第2章(难点章节、重点章节2本节练习册94.2

2、24.26复习,迎接期中考试11本节练习册单元测试卷104.295.03期中考试11改正错题本节练习册115.065.10第3章第一节:快速发展的经济第3章第三节: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11本章第二、三节练习册125.135.17第3章单元检测及试卷讲评2单元测试卷135.205.24第3章第一节:多彩的四川第3章第二节:崛起的四川2本章第一、二节练习册145.275.31第3章单元检测及试卷讲评2单元测试卷156.036.07第4章1本章练习册166.106.14第4章2176.176.21第4章2186.246,28复习落实2197.017.05复习落实220注:月考和半期考试学校统一安排2

3、122二、学生情况分析该班是2015级,共有学生 人,其中男生 人,女生 人。通过七年级地理教材的学习,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具备了初步的读图、分析、判断的能力。对世界概况有了一定地了解。但由于我不是地理专业毕业,教学中也许存在不少误区、盲区,学生知识没有形成系统。再加上学生自身条件等 多方面原因造成练习、测试都很不到位。有不少学生好动、贪玩,精力不集中,学习方法欠恰当,因而学习成绩不够理想。面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师要加强思想教育,做到因人因材施教。三、导学内容分析1. 学习任务、目的、要求本年度教学以中国地理为主,主要的地理教学任务:主要是学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

4、的自然资源、中国的区域地理。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主要学习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民族,介绍了我国的领土情况、行政区域的划分、人口概况及其政策、民族的基本情况、我国的民族政策。第二章:中国自然环境。介绍了我国地形、气候、河流的基本情况,介绍了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并指出了不足。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介绍了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特点、分布、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第四章:中国经济:介绍了区域地理的划分。2.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该部分内容在整个初中阶段的地理课程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除了其中考内容多以外,其内容本身对于学生丰富地理素养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对于整体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具有举

5、足轻重的作用。3. 教材重点、难点和关键重点:第一章;第二章;第四章第一、二、三、四节;难点: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与第二章:中国自然环境4. 教改设想和教研专题教学设想:a、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范围,并对区域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b、在地形图上识别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c、阅读我国的经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e、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我国的疆域和人口分布特点。 g、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h、举例说出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i、举例说出影响区域农业或工业发展的地理因素。 k、根据材料,运用分析、

6、对比的方法,归纳区域内主要地理差异。 o、根据资料分析区域主要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所造成的后果,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p、举例说明区域环境和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v、收集区域地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筛选和分类,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区域基本地理特征,并与相关地区进行比较。 y、召开地理专题讨论会,对某一专题进行探讨。例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和主要整治措施,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状况等。 z、搜集有关资料,讨论我国某一地区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成就。总之,在本学期的地理教学工作中,要改变以前老师讲得多,学生被动接收的教学现状,要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全新的地理教

7、学理念进行教学,教师的作用在于“导”,给学生以最大的学习活动空间,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地理学科的学习主人。教研专题:在地理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积极能动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四、提高导学质量的措施1、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学会读图、填图,从宏观上了解地理单元的知识。2、进行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数据的强化记忆,对地理知识进行必要的储备。3、强化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4、开设校本课程,教育学生热爱家乡,建设美好的家园。5、以课改的精神和要求指导教学。特别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6注重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整合:教学活动应该是由教学内容、学生、教师、教学环境整合而成的系统,不仅要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应注重师生共同探究新知识的过程,重视学生学习的经历和经验,关注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过程,通过学习情境的创设、实践环节的开发和学习渠道的拓宽,丰富学生的经历和经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统一。7、要特别注重学习方法的研究和指导,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勤于钻研、辛勤劳动,精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