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相关的专业论文_第1页
与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相关的专业论文_第2页
与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相关的专业论文_第3页
与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相关的专业论文_第4页
与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相关的专业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与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相关的专业论文 混凝土出模强度是混凝土从模板下露时强度。控制混凝土出模强度是保证滑模施工质量和安全的关键。滑升时混凝土出模强度太低出现混凝土流坠、跑浆现象;若混凝土出模强度太大,混凝土与模板间粘结力大使混凝土被拉裂、划痕、疏松,混凝土外观质量不密实、不美观。延长施工周期,给施工单位和 _商带来损失。滑动模板工程技术规范(GB50113- xx)规定初滑时待一层混凝土强度达到0.2- 0.4MPa 或混凝土的贯入阻力达到0.30- 1.05kN/cm,提升千斤顶 1- 2 个行程,并对滑模装置全面检查后方可转入正常滑升。对于滑升时混凝土出模强度测定采用贯入阻力试验。 贯入

2、阻力试验指取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用筛子筛出粗骨料,留下砂浆备用。将一根测杆约在 10s 内垂直插入砂浆中 25mm 深度测得杆端单位 _力称为贯入阻力。贯入阻力确定混凝土凝固状态。绘制贯入阻力曲线可以得到最早出模时间及较合适滑升速度。 贯入阻力仪最小分度值为 5kN,最大荷载测量值不小于 1kN.测杆承压 _有 100、50、20mm三种。在每根测杆距端部 25mm 处刻上一圈标记;试模采用圆柱体,高度为 150mm.试模采用不吸水刚性材料制作;捣固棒直径16mm ,长约 500mm ,一端为半球形;标准筛孔径为5mm ;吸液管用来吸收砂浆表面泌水。 在滑模施工现场取代表性混凝土,用标准筛筛出粗

3、骨料,留下砂浆备用。砂浆搅拌均匀,装入试模当中。要求砂浆表面距离试模上口不少于 10mm.振捣密实,采用振捣器振捣。将砂浆试件置于实验室标准养护。一般砂浆试件施工养护 2h 进行贯入阻力试验。测试前 5min 吸取表面泌水。根据砂浆凝固情况选择合适测杆。将测杆与砂浆试件表面接触。在 10s 时间内以均匀压力将测杆压入砂浆试件中 25mm.记录贯入阻力仪指针读数,测试时间及混凝土龄期。测试频率为每小时测一次。每试块测三个点。当测得贯入阻力达到 2.8kN/cm可不再继续测量。一般不少于 6 次。每次测点尽量避开已测点。两个测点间间距宜大于 2 倍测杆直径且大于 15mm.同时测点不能太靠近试块边

4、缘,规范规定大于 25mm. 4.1 仪器设备及技术参数 本工程采用是 HG- 80 型混凝土贯入阻力测定仪。最大贯入力 100N,贯入深度25mm,贯入速度为 2.5mm/s,贯入针截面分 100mm、50mm、20mm.最小分度值为 5N,示值误差为10N.仪器采用贯入针固定,试料容器向上运动实现贯入阻力测试。 4.2 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材料物理化学性能如下:水泥选用大厂生产旋窑水泥,P042.5R 普通硅酸盐水泥;细骨料选用质地坚硬、洁净、级配良好天然中、粗河砂,质量要求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石标准中规定。细度模数为2.7,堆积密度为 1550kg/m,表观密度为 2600kg/m. 粗骨

5、料选用强度高、吸水率低、级配良好粗集料,选用最大粒径为 20mm、连续粒级且级配良好、堆积密度1600kg/m、表观密度 2650kg/m花岗岩碎石。 减水剂采用 ART- JR1 型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高减水率满足各种标号高性能混凝土施工要求;增强效果明显,混凝土 3- 7 天抗压强度提高 30%- 100%,28 天抗压强度可提高 40%- 70%;混凝土和易性好,不易产生泌水、离析现象,脱模后混凝土外观质量好;极低碱含量,不含氯离子,对钢筋无腐蚀作用,改善混凝土耐久性;产品 _无污染,性能稳定, _贮存不分层,冬季不结晶。拌和水,根据原料容易获取、成本较低原则选用自来水。 本工程采用

6、C30 混凝土,根据不同滑升速度和当地气温情况,制定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如表 1 所示。泵送混凝土坍落度在 90- 110mm. 将混凝土的拌合物用直径 5mm 方孔筛振动筛筛出粗骨料,留下混凝土中砂浆,将砂浆搅拌均匀后装入上口内径为 160mm,下口内径为 150mm,高 150mm 刚性不吸水圆柱型金属圆筒。试件表面距上口约 10mm.用振动台振捣约 3- 5s,振捣密实,表面抹光,圆筒上加盖。将试件放在与施工条件相同环境中标准养护。 养护 2h 后进行贯入阻力试验。测试前 5min 将砂浆表面泌水吸干。将贯入阻力测定仪放置在一个平整平台上,将待测砂浆试件放在仪器底盘上。装上贯入针,调节贯入针

7、刚好和砂浆试件表面接触。调节仪器指示针在零度位置。启动工作按钮,试件容器开始上升进行贯入阻力运动,压力表看到指针变化,10s 后试件上升 25mm,即贯入针进入到最深位置。压力表上数值即贯入阻力。每个砂浆试块测试三个点,每个测点避开前一测点,测杆间距要大于测杆直径 2 倍且大于 15mm.测点与试块边缘不能靠近。 取三个测点平均值作为计算结果。每隔 0.5h 测试一次至贯入阻力达到 2.8kN/cm. 对 C30- 1、C30- 2、C30- 3、C30- 4、C30- 5、C30- 6、C30- 7 试件进行贯入阻力试验,以混凝土贯入阻力为纵坐标,混凝土龄期为横坐标,绘制贯入阻力曲线见图 1

8、 所示。 由图 1 得到 C30- 1 混凝土贯入曲线上可以得到混凝土初凝时间为 192min,混凝土终凝时间为 316min,混凝土最佳出模时间为 192- 244min;C30- 2 贯入阻力曲线上可以得到混凝土初凝时间为 193min,混凝土终凝时间为322min.最佳混凝土出模时间为 193- 246min;C30- 3 贯入阻力曲线上可以得到混凝土初凝时间为 264min,混凝土 终 凝 时 间 为 393min, 最 佳 混 凝 土 出 模 时 间 为264- _min;C30- 4 混凝土贯入阻力曲线可以得到C3003 混凝土初凝时间为 192min,混凝土终凝时间为353min

9、.混凝土最佳出模时间为 192- 247min;C30- 5 贯入阻力曲线上可以得到 C3004 混凝土初凝时间为184min,终凝时间为 360min,混凝土最佳出模时间为184- 247min;C30- 6 贯入阻力曲线上可以得到 C3005混凝土初凝时间为 176mim,终凝时间为 366min,混凝土最佳出模时间为 176- 248min;C30- 7 贯入阻力曲线上可以得到混凝土初凝时间为 175min,混凝土终凝时间为351min.混凝土最佳出模 175- 250min. 由于施工现场条件复杂,混凝土龄期受施工时天气、气温影响较大,对利用混凝土贯入阻力来测定混凝土出模强度结果造成影

10、响。因此理论上可行,但这种方法较适宜实验室。现在已有学者研制出混凝土初龄期强度测试仪,能够在施工现场直接测定混凝土的初期强度。 滑模施工是由多工种配合,连续施工,快速成型施工工艺。偏差一旦形成很难消除。必须加强对施工过程监测。借助监测信息,妥善进行施工管理。从现场监测数据来看效果较好,偏差能够及时消除,控制在规范规定范围之内。对设计及施工合理性进行反馈和评价。 1朱缨。大直径筒仓滑模施工中的漏斗后浇技术J .建筑技术,xx(12):908- 909. 2王振辉,杜红军,段春勇。简仓滑模平台吊拉施工方案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xx(25):210- 211. 3顾荣华。连体筒仓滑模的几项新技术

11、J .建筑技术,xx,33(8):582- 584. 在我国建筑行业混凝土技术的应用比较广,其技术也是比较成型的,混凝土主要成分是沙子、水泥、水、石子、水和添加剂按需要按一定比例调和而成。在建筑行业中离不开混凝土技术,本论文对混凝土技术进行分析,能为在建筑等行业进一步应用混凝土技术起到理论指导作用。 1.1 混凝土材料的选择 混凝土的主要成分是水泥,水泥的型号就有很多种,在建筑行业中混凝土材料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混凝土选择是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施工单位在混凝土的时候越不是价钱越高的越好,施工单位要根据设计单位设计要求进行合理选择,在混凝土的成分含量选择也要根据设计单位需求要选择,绝对

12、不能偷工减料,这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比如骨料是影响混凝土质量因素,设计单位要求是进口骨料,而施工单位用的是国产骨料,这对混凝土的强度有很大影响,年久以后对工程质量有很深远的影响,因此要根据要求进行混凝土材料选择。 1.2 混凝土的配比 国家对混凝土成分的比例有一定的要求,有的施工单位为了省钱,没有按成分比例要求就行调配,促使混凝土结构不稳,时间长了,混凝土会出现裂痕,对工程质量有一定影响,严重可能促使楼房倒塌等现象发生。 1.3 混凝土的搅拌过程 混凝土搅拌的质量对于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混凝土材料的选择、配合比的确定对其搅拌质量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施工人员如果不能按

13、照正常的比例对混凝土进行搅拌,或者搅拌过度都会对混凝土的强度产生影响。如果在混凝土搅拌的过程中加入过多的水,或者不合比例的添加剂,就会在混凝土搅拌的过程中形成水泡或者过度粘结等现象,当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就会由于水泡的存在而产生很多气孔,对混凝土结构的强度产生影响。 1.4 混凝土的施工和养护 在建筑行业中应用混凝土施工,是有一定技术的要求,比如在施工过程中,要稳定、连续的浇烧,浇筑和振捣不合理,促使混凝土施工质量有很大影响。在保证混凝土施工的质量,要进行合理的养护,尤其工程比较大,浇筑体积比较大的时候,更需要合理的进行保养,保养不到位会促使混凝土出现裂痕,对外观有影响,更重要对质量产生很大影响,

14、严格说这是不合格产品。 2.1 对混凝土原材料和配比进行合理控制 混凝土的原材料选择,科学成分配比对混凝土施工质量要重要影响,对原材料选择要严格把质量关,要有专门负责人进行选材料选择,要终身负责制。混凝土的成分要科学的进行调配,按国家建筑行业标准,设计单位的具体要求,要严格遵守标准进行调配,保证混凝土的质量,这是保障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 2.2 混凝土的施工操作 混凝土施工操作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范的要求,不能为了追赶工期而匆匆施工,或者盲目选择施工材料而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 对于混凝土的施工,要严格按照科学的规划与 _,确保每一步骤的操作都达到施工标准的要求,才能开始下一步骤的施工

15、,如混凝土强度在没有达到 1.2PMa 时,不能在混凝土结构表面施加重力,否则会对混凝土结构产生压力,导致其稳定性受到影响。 2.3 模板质量的控制 模板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环节,混凝土施工也有模板,模板的选择对工程质量有很大影响,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平、空洞、不密实等现象都与混凝土的模板有一定的关系,混凝土的强度没有达到标准,混凝土的支撑力受到很大影响,可能与钢筋不能结合,对工程质量有一定影响,因此一定注重模板质量控制。 2.4 混凝土施工和养护措施 在混凝土搅拌的过程中,水泥和水会产生水化反应,在这种应力的作用下容易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混凝土裂缝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混凝土

16、结构表面的水分蒸发速度较快,刀子和结构表面的温度与内里结构温差较大,所以要预防裂缝的形成,就需要对浇筑完成的混凝土采取科学的养护措施。首先要对混凝土结构表面的水分蒸发速度进行控制,通过洒水或者铺设保温膜等方法,降低混凝土结构表面和内里的温度差;其次对混凝土结构的连接位置进行格外注意,避免新旧混凝土接缝位置出现不融合的现象;最后,要对混凝土结构所处的温度环境进行有效的控制,避免变化过大的温差对混凝土结构产生不良影响。 2.5 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施工现在管理,土木工程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更需要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对管理人员要提高责任心,对施工人员要加强安全教育,在保障工程质

17、量的同时,一定要加强人员的安全管理,安全管理要放在第一位。在施工质量管理中,要严格把关,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混凝土的比例调配、施工的工艺 _、工程的管理、工程的验收,都要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进行,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工程质量。 总之,混凝土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应用比较广泛,混凝土技术也是土木工程中比较成熟的技术之一,在混凝土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要严格保障质量关,混凝土的质量对整个工程质量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在混凝土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把质量关,保障混凝土质量,对整个土木工程项目至关重要。混凝土技术在实践过程中要不断 _与创新,适应现在土木工程技术的发展,混凝土技术的发展能为建筑行业发展

18、起到促进作用。 _: 1 向超 . 高温沙漠地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J. 建筑技术 . xx(01) 2 席亚煜 , 刘爱武 , 谢开嫣 . 山西国际贸易中心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J. 建筑技术 .xx(01) 3 曹力 , _京 , 黄敏虎 .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温度控制 J. 北京水利 . xx(05) 4 _ . 浅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温度控制 J. 当代建设 . 2000(05) 5 迟培云 , 杨旭 , 李金波 . 大体积混凝土的冬季冷法施工技术 J. 低温建筑技术 . 2000(03) 在地震灾害中,建筑的破坏往往伴随居高不下的伤亡率,而我国是全球地震灾害最多的国家之一,大约有 7

19、成以下的城市属于 7 度以上的地震带,这些城市中抗震设防水平较低的建筑物,或者由于设计、施工等原因造成的建筑结构失误,均有可能因为结构抗震能力不足而发生不同程度的地震灾害。譬如近几年国内陆续发生的“汶川 _”、“雅安 _”等,均从侧面反映出建筑抗震鉴定的现实性意义。在国内和国际上,已经有很多业内学者专家就建筑抗震设防问题,对其抗震性能的鉴定评价进行了深入研究,譬如国内“抗震概念设计”的鉴定理念,就已落成建筑结构的总体布置的宏观检测,从多个视角对整体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进行综合性衡量。另外也有部分学者探讨了地震动参数鉴定取值的问题,并指出现行抗震鉴定标准目标比较低,认为有必要采用两级鉴定的方法,找

20、出抗震鉴定标准中不足之处。笔者认为,现行的抗震鉴定标准尚存不足之处,有必要就抗震鉴定的程序、内容、评级层次、评级标准等继续展开深入剖析,以明确具体的建筑抗震鉴定方法。 综合以上土木工程抗震设防的现实性意义分析结果,在此将以某建筑土木工程为例,在了解该工程抗震设防现状的基础上,依次从安全性、使用性和可靠性的角度,深入剖析该工程抗震设防的施工标准及方法。 2.1 案例工程 某建筑工程采用箱型基础结构,即在地基的轴线位置,设缝将地基分为 _的两个箱基。该建筑总共 12 层,以框架-剪力墙结构为主,建筑物总长度 34m、总宽度 14.08m、结构房屋高度 25.65m、地下层高 5.1m、出屋面设备层

21、层高 3.68m、X 向主要柱网尺寸 9m、Y 向主要柱网尺寸 3m.后来经过改造,大部分结构功能出现了变化,从而使得内部的局部结构活荷载增大,譬如电梯的增设、管线楼板洞的设置等,按照现有的相关规范,重新加固改造了这些结构。工程以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和建筑抗震鉴定标准为加固改造施工依据,具体的工程鉴定内容为:1硂)使用性鉴定,地下室 外观和强度、地下室顶板钢筋保护层厚度、硂 硂上部结构 外观质量、混凝土强度、构件尺寸、梁柱构件钢筋配置、 碳化深度、砌筑砂浆强度、围护墙外观质量、建筑整体倾斜、预制楼板结构性能。2)安全性鉴定,基础、楼板、上部承重结构、结构侧向位移、结构整体性、围护结构、框架

22、梁、框架柱、填充墙体的承载能力、构造、位移变形、裂缝。现场通过检验,发现建筑结构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其中包括柱类结构问题、梁类结构问题、构件钢筋锈蚀问题、屋面保护层锈涨开裂问题。 2.2 工程抗震设防标准及方法 本工程的抗震设防标准,以建筑抗震鉴定标准和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作为建筑工程抗震的鉴定标准依据,但由于这些标准内容分散,如果 _应用,可能无法胜任复杂建筑抗震鉴定的需求,为此笔者对这些标准进行重新 _,提炼出本工程抗震设防的施工方法: 标准及方法一:针对构件、子单元、鉴定单元,安全性抗震设防可分为四级标准,一级标准是建筑结构符合安全基本标准,并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二级标准是建筑结构的

23、安全性略低于安全基本标准,不会明显影响结构的正常承载;三级标准是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不符合安全基本标准,明显影响结构的正常承载,整体的承载力也明显较低;四级标准是建筑结构的.安全性极不符合安全基本标准,并严重影响结构的承载水平,需要即刻采取措施加固处理。在进行加固处理时候,要重点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一方面是使用质量过关的施工材料,另一方面是强化结构施工技艺水平,在原有的工程质量基础上,重修已经出现裂缝的结构部位。 标准及方法二:针对构件、子单元、鉴定单元,使用性抗震设防可分为三级标准,一级标准是建筑结构符合使用性基本标准,不会影响结构功能的正常使用,不需要采取措施处理;二级标准是建筑结构的使用性略

24、低于使用性基本标准,但对建筑结构的功能使用不会造成明显影响,视情况采取措施处理;三级标准是建筑结构的使用性不符合使用基本标准,并明显影响建筑结构的使用功能,亟需采取措施处理。在本工程的建筑使用性方法,已经危及到住户的正常生活,譬如墙体裂缝有漏水迹象。对此,我们不仅需要找出构建、子单元和鉴定单位的适用性问题,而且要围绕问题提高其使用性基本标准,予以针对性整改,譬如预埋线管位置裂缝的防治,在水井区域,由于埋设了多根线管,该位置有应力集中迹象,并容易诱发裂缝。笔者认为在布置线管的时,要设置垂直于管线的加强钢筋网,其中钢筋网两端锚入的长度,至少为 30cm,同时避免线管辐射的立体交叉,尽量用线盒收纳。 标准及方法三:针对构件、子单元、鉴定单元,可靠性抗震设防可分为四级标准,一级标准是建筑结构符合可靠性的基本标准,不会影响结构功能的正常使用,而且不需要或者仅需要处理部分构件;二级标准是建筑结构的可靠性略低于可靠性基本标准,对建筑结构的承载功能和使用功能不会造成明显影响,仅需要对部分影响结构安全的构件进行处理;三级标准是建筑结构的可靠性不符合基本标准,并明显影响建筑结构的承载功能和使用功能,亟需采取措施处理;四级标准是建筑结构的可靠性不符合基本标准,并严重影响建筑结构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