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作文读后感金华双龙洞名字的由来1000字_第1页
六年级作文读后感金华双龙洞名字的由来1000字_第2页
六年级作文读后感金华双龙洞名字的由来1000字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六年级作文读后感金华双龙洞名字的由来_1000字双龙洞位于双龙景区洞前村附近,海拔约520米。双龙洞是风景区的代表性景点,由内外两个大洞及一个耳洞组成。外洞洞厅高达710米,面积有1200平方米左右,高敞轩旷,可容千人,气温常年保持在15左右,是炎夏游人休息乘凉的最佳之处。外洞与内洞相距仅5米,有一巨大石屏相隔,仅留长10米,宽3米多的地下河水道。水道水面离地下河顶灰岩仅有0。30米左右的间隙,进内洞须仰卧小舟而入。宋代叶芳的诗句“一水穿开岩底石,片槎引入洞中天”,明代屠隆的诗句“千尺横梁压水低,轻舠仰卧入回溪”,都是这进洞情景的真实写照。如此进洞方式为国内外所罕见。内洞比外洞更大,有效使用面

2、积约20XX-2200平方米。洞内地下河由冰壶洞至双龙洞的通道而下,沿内洞北侧的洞底蜿蜒流出。在自北往南高出地下河水面5-10米的堆积平台上,钟乳纵横,千姿百态。有“双龙蟠顶”、“仙人帷帐”、“五百罗汉”、“倒挂蝙蝠”、“彩云遮月”、“天马行空”、“海龟探海”、“龟蛇共生”、“青蛙盗仙草”、“寿星与仙桃”等数十处景观。双龙洞外洞与内洞中的历代摩崖石刻无数。现保存完好的最早石刻为五代后晋非丘子的题诗金华洞,距今已一千多年。 早在宋代之前,双龙、冰壶、朝真三洞合称“金华洞”。在唐代杜光庭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三十六洞天中被称为“金华山金华洞元洞天”。直至宋哲宗元佑六年秋天,这三个洞才正式分别命名。据明

3、嘉靖金华县志载:“元佑六年秋八月,太守张寿偕僚属楼雨于北山三洞,因名其在上者曰朝真,中曰冰壶,下曰双龙。衢州从事金安世书为三碑。”明万历金华府志亦载:“金华洞其洞有三:巍然在上,去天若尺五者,曰朝真;洌然在中,有泉若击鼙之声者,曰冰壶;豁然在下,有石若白龙之升降者,曰双龙。”至于“双龙”的得名,历来有三说。其一,宋代著名学者方凤在金华洞天记中认为“双龙”在内洞:“伛偻踏水入内洞有形蜿蜒,头角须尾,凡二,屈蟠隐见,爪尖皆白,石如玉,所谓双龙也。”现代作家叶圣陶的记金华的两个岩洞也持此说:“内洞的景物,首先当然是蜿然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其二,明代嘉靖二十七年任金华知县的郑东白,在其金华记游中认为这升降之龙在外洞洞厅:“洞门轩豁如大厦石盖如砥错,有石乳下垂,如龙升降状。”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在其浙游日记中也持此说:“外洞。轩旷宏爽,如广厦高穹而石筋夭矫,石乳下垂,作种种奇形异状,此双龙之名所由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