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0tEAF-LF-VD 冶炼轴承钢的工艺优化左秀荣 张庆才 顾文俊 李广田 阎立懿 李立新Optimization of 30 t EAF-LF-VD Steelmaking Processfor Producing Bearing SteelZuo Xiurong, Zhang Qingcai and Gu Wenjun(Beiman Special Steel Co Ltd, Qiqihaer 161041)Li Guangtian, Yan Liyi and Li Lixin(Northeastern University)1 试验条件及目的冶炼设备为北满特钢 30 t EBT 电弧炉
2、与 40 t LF/VD 精炼炉。工艺 流程为:电炉熔化、氧化一偏心炉底出钢一钢包合金化一进 LF炉一升温 及精调成分一进VD炉一出炉、浇注。全系统的优化是根本目的,而系统 内各单元的优化是服务系统优化的 “,把LF、VD看成系统中的单元, 寻求合理的工艺参数,改善过程的技术经济指标,对过程作系统分析并 建立数学模型。2 逐步回归分析与模型的建立LF/VD主要功能是通过吹氩、精炼渣精炼、真空等手段获得纯净钢 水。钢中氧含量是影响轴承钢疲劳寿命的最重要因素 2。首先选取氧含 量为因变量。 根据生产工艺过程选取 15 个变量进行筛选。 精炼渣组成固 定、LF/VD过程中吹氩量及吹氩压力分别固定,均
3、不选入自变量。以 92 炉GCr15的冶炼工艺参数作为分析研究的基础数据。通过逐步回归得到经验模型如下:艺0 =-1.5155 t lf-1.8700 t vd+8.3579Xc-12.9329X Si+8.87613XMn-5.6116XCr+7.4574P+62.2706(1)式中 工0 熔检氧含量/ x 10-6 ;Xsi入LF钢水硅含量/%;t LF入 LF 钢水温度(x 10-2)/ C;Xm 入LF钢水锰含量/%t vd入 vd钢水温度(x 1o-2)/ r;Xcr入LF钢水铬含量/%Xc入LF钢水碳含量/%;PVD中最低真空度/( x 1.33)Pa3最优工艺参数确定3.1 LF
4、精炼时间控制工0与Ta回归模型如下: 艺0 =3.7579 X 10-3Ar-0.5300TAr+27.6440式中 TaLF吹氩加热时间/min。Ta=70.5 min图1示出Ta分布状态。从图中可看出LF最长吹氩加热时间为115min,最短为40 min,平均为73.6 min,且近75%分布于6090 min。根据图1,确定LF吹氩加热时间为6575 min。图1LF精炼时间分布状态图Fig.1 Distribution diagram of refining time in LF process3.2 喂Al制度工O与Xsai回归方程如下:艺O =1.4455 X 10-2X2sai-
5、0.7188Xsai+18.5867式中 Xsai钢水酸溶铝含量/ X 10-3%Xsai min =24.9根据Xsai分布状态图,Xsai最大值为40,最小值为11 ,平均值为27; 近80%勺Xsai分布于2035之间。出VD炉后喂Al量应使成品钢中Xsai 达到2030尽量接近25。3.3 温度制度3.3.1 出钢温度制定从回归方程(1)可看出入LF钢水温度、入VD钢水温度越高,越有利 于降氧。图2为出钢过程钢水温降分布状态图。最低温降为85 C,最高温降为145 C,平均温降为115 C,而温降分布率峰值也处于此值。约 85血降在105135 C之间。图2出钢温降分布状态图Fig.2
6、Distribute n diagram of tapp ing temperature decreme nt考虑初炼炉和钢包所能承受温度及出钢温度过高出钢过程二次氧化 严重等因素,出初炼炉钢温定为 1 6201 630 C,按出钢过程平均温 降119 C,则入LF钢水温度约为1 500 C。3.3.2 入VD炉温度制定图3为VD过程温降分布图,近80%勺温降在90110 C范围内,根 据GCr15熔点和镇静、浇铸过程中降温,出 VD炉温度应为1 510 C左 右,VD过程降温按100 C计算,则入VD炉温度应在1 6001 620 C 之间。图3 VD过程温降分布图Fig.3Distribu
7、tio n diagram of temperature decreme nt in VDprocess图4为LF/VD过程温度走向图,3条曲线分别为温度平均值和范围 值。可见入LF、入VD炉钢水温度波动较大,应严格按以上制定的工艺 温度操作,提高温度的稳定性,确保标准化操作。图4 LF/VD过程温度走向图Fig.4Temperature variatio n in LF/VD process3.4合金加入制度粗调合金成分控制合理,能减轻 LF/VD的调合金任务,实现精炼炉 脱硫、脱气、去夹杂功能。从 式可看出,入LF钢水成分即粗调成分,Si、Cr越高,Mn越低 越有利于降氧。为此制定 Si、
8、Cr按规格中限调整,Mn按规格下限调整。 3.5真空及供氩制度真空操作的目的是去气、脱氧、去夹杂及防止吹氩时钢液裸露发生 二次氧化。从(1)式可看出,在现有设备条件下真空度越高脱氧效果越好。根据Sundberg 3吹氩搅拌能公式:=0.0062 X QX (t 1+273)X 1-(t g+273)/(t 1+273)+ln(p 2/p 1) /M1(2)式中搅拌功率/wt-1 ;p2,p1钢包底部和真空室压力/Pa;Q氩气流量/L.min-1;tg,t1氩气和钢水温度/C;M钢水量/t 0从(2)式可看出,真空吹氩搅拌可进一步促进脱氧过程,此时随 P1 的降低应减少氩气流量 Q保持恒能搅拌,
9、防止溢渣。4试验结果按上述工艺参数冶炼轴承钢,氧含量见表1,其中氧含量平均值为10.49 X 10-6,波动范围8X 10-614X 10-6。夹杂物级别见表2o表1轴承钢氧含量分布表(47炉)Table 1Distributi on of oxyge n content in beari ng steel (47heats)氧含量/ X 10-6| w 9 |w 10 |A7| w 13 II| w 15 |p20|试验工艺艺0分布/%29.1754.1764.585.83100100原工艺工O分布/%20.2144.2352.69|2.2293.12100表2轴承钢夹杂物级别Table 2
10、In clusi on rate in beari ng steel工艺检验批数ABCD细粗|细粗细粗细|粗试验工艺1380.100|0.410.20|0.1200回0原工艺1260.169|0.640.38|0.39冋00.1065结论LF精炼时间应控制在 6575 min。(2) 出VD炉后喂铝量应使成品钢中酸溶铝量达到0.025%。(3) 出初炼炉时钢水温度为1 6201 630 C,入VD炉钢水温度为1 600 1 620 C。(4) 粗调成分Si、Cr按规格中限调整,Mn按规格下限调整。作者简介:左秀荣,女,32岁,工程师。1990年东北大学钢铁冶金系毕 业;1999年东北大学硕士毕业。从事钢的炉外精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事业启航》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泰山科技学院《市场营销学B》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市宝坻区普通高中2025届高三下期末质量调研(一模)英语试题含解析
- 辽宁省沈阳市四校协作体2025年高三5月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试题语文试题理含解析
- 2021-2022学年甘肃省白银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 江西省南昌市重点高中2025年高三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 那曲地区聂荣县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小升初数学试卷含解析
- 喀什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桥梁施工技术A》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网络营销师职业资格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医疗卫生执业考试试卷及答案
- 南京雨花石知识讲座
- 高流量氧疗的应用与护理
- 动火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 国开《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管理》形考任务3-磁盘存储与文件服务实训
- 【财务报表分析国内外文献综述1200字】
- GA 1814.4-2023铁路系统反恐怖防范要求第4部分:重点场所
- (23)-9.3《艺术学概论》第九章第三节 艺术批评的维度与方法
- 罐车装卸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 出口企业首次申报核查情况表
- 诉讼财产保全
- 江苏省对口高考历年真题分类汇总(数学)(职教高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