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虾育种创新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完结版_第1页
青虾育种创新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完结版_第2页
青虾育种创新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完结版_第3页
青虾育种创新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完结版_第4页
青虾育种创新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完结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青虾育种创新基地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编号:2016ZX-05项目名称:青虾育种创新基地主管部门:农业部承担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建设地点: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大浦村承担单位负责人:徐跑 编写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编写时间:2016年1月委托单位: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编制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报告签发:王新鸣 研 究 员报告审定:李 天 研 究 员报告审核:任 琦 高级工程师项目负责人:杨怀宁 工 程 师项目参加人:任 琦 高级工程师 鲁 杏 高级工程师陈佳庆 高级工程师 李 雪 工 程 师 陈晓静 高级工程师 杨怀宁 工 程 师 彭 飞 工 程 师项目编写人联系方式

2、: 杨怀宁承担单位: 淡水渔业研究中心项目参加人:徐 跑 研 究 员 戈贤平 研 究 员万一兵 会 计 师 邴旭文 研 究 员傅洪拓 研 究 员 徐 生 工 程 师龚永生 副研 究 员 蒋速飞 助理研究员华 忠 研究实习员 熊贻伟 助理研究员乔 慧 助理研究员 张文宜 助理研究员 项目联系人:徐生 电话II目 录 第一章 项目总论2一、项目提要2二、可行性研究的范围与依据5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6第二章 项目背景8一、项目由来8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9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2第三章 项目建设单位情况18第四章 功能定位、目标任务及需求20一

3、、功能定位20二、目标任务21三、国家或社会对科研工作或服务的需求预测22四、主要服务方式与方法22第五章 建设规模和科研技术路线23一、建设规模23二、工艺技术路线25三、仪器设备方案28第六章 项目选址56一、选址原则56二、建设地点与建设条件57第七章 工程方案60一、总平面布置图60二、建筑工程61第八章 土地、规划、环境影响、安全与资源节约65一、土地和规划65二、环境影响65三、安全生产67四、消防68五、节水、节能69第九章 项目组织管理、劳动定员和培训71一、项目组织管理71二、劳动定员72三、人员培训72第十章项目实施进度安排73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74一、投资估算7

4、4二、资金筹措84第十二章 效益分析84一、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84二、风险分析85第十三章工程招标85一、概述85二、项目招标范围85三、项目招标组织形式与方式86第十四章 结论及建议86一、结论86二、建议87附表: 1、项目总投资估算表;2、建设单位基本情况表;3、项目建设内容投资一览表;4、项目选址和建设条件表;5、项目招标投标事项申请表;6、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承担项目统计表;7、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获奖成果;8、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统计表;9、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已发表学术论文统计表; 附图:1、建设项目位置图;2、建设单位平面图;附件:1、建设单位事业单位法人证书;2、建设单

5、位组织机构代码证;3、编制单位事业单位法人证书;4、建设单位土地使用权属和房屋所有权证明;5、建设单位技术成果、专利技术证明及嘉奖证明。IV项目情况摘要表项目名称主管部门承担单位建设规模起止年限资金来源主要建设内容青虾育种创新基地农业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新建泵房80平方米,水处理设施6600平方米,选育培育区池塘改造38亩,选育培育钢筋混凝土水池650平方米,进排水系统800米,围栏网改造700米及电力、道路附属工程改造,购置仪器设备21台(套)。两年,20162017年中央投资新建泵房80平方米,水处理设施6600平方米,选育培育区池塘改造38亩,选育培育钢筋混凝土水池650

6、平方米,进排水系统800米,围栏网改造700米及电力、道路附属工程改造,购置仪器设备21台(套)。总投资1084.58万元。第一章 项目总论一、项目提要1、项目名称青虾育种创新基地2、项目主管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3、项目建设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4、项目建设地点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大浦村5、建设目标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的科研力量为基础,开展青虾种质资源、遗传背景、育种技术、良种培育、良种产业化配套技术等研究;建立青虾育种材料创新体系,筛选优良育种材料;综合运用传统生物学和现代生物技术手段,构建青虾育种技术体系;开展青虾多性状复合育种,培育优质、高产、抗逆的优良新

7、品种,并进行良种的示范推广,提高青虾良种覆盖率,促进青虾养殖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通过项目实施,建成一个装备先进、设施完善、集科研和中试示范于一体的现代化青虾育种创新基地。6、建设内容与规模项目建设地点为项目申报单位下属的大浦科学试验基地(青虾育种专用基地),该基地已被批准为江苏省省级青虾良种场,现有规模245.81亩。建设的青虾育种创新基地内容包括新建泵房80平方米,水处理设施6600平方米,选育培育区池塘改造38亩,选育培育钢筋混凝土水池650平方米,进排水系统800米,围栏网改造700米及电力、道路附属工程改造,购置仪器设备21台(套)。7、建设期限与进度项目计划2016年1月开始,201

8、7年12月建成,项目建设期限为2年。2016年2月6月完成项目的初步设计及概算,并报上级部门审批。2016年7月2016年10月完成规划许可、完成招标工作、施工许可等行政审批手续。2016年11月2016年12月土建安装工程开工建设。2017年1月2017年9月完成泵房、池塘改造、进排水系统、附属设施等建设,并完成仪器设备的招标采购工作,并安装调试到位。2017年10月2017年12月项目竣工验收,项目总结,工程结算审核,财务审计等,依托单位组织初验,初验合格后报请上级主管组织项目竣工验收。8、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本项目计划投资总计1084.58万元。其中,建安工程,494.83万元;仪器设备

9、购置21台(套),471.1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86.04万元;项目基本预备费,32.61万元。按照2016年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水产良种项目申报指南资金安排要求,农业部直属单位承担的项目全部由中央投资解决,该项目拟申请中央投资1084.58万元。9、投资年度使用计划本项目总投资1084.58万元,2016年拟投入资金425.5万元,主要用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项目初步设计、泵房和水处理设施选育培育池塘等的建设以及设备购置等;2017年拟投入资金659.08万元,主要用于泵房和水处理设施、选育培育池塘建设以及场区配套工程、仪器设备的购置、安装调试和项目验收等。10、项目组织与管理项目建设

10、期间,由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成立青虾育种创新基地建设领导小组,统一指挥项目的建设,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领导小组成员由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主任、党委书记、分管副书记、科研处、财务处、后勤处和有关研究室业务人员等组成。项目建成后,创新基地实行主任负责制,全面负责各项工作的实施。负责制定与实施研究发展方向与目标、工作的安排、科研人才的引进及队伍建设。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做到管理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业务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可在不受行政干预下独立从事工作。11、运行费用与效益分析青虾育种创新基地每年的运行费用需要100万元,由研究中心承担的相关项目经费和良种销售支撑。青虾育种创新基地建成后,作为公共平台每

11、年可节约科研成本约50万元,良种销售每年可产生经济效益约20万元,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项目实施将提高承担单位青虾遗传育种研究和新品种开发的能力、水平以及现有良种的亲本质量,同时通过向社会提供青虾良种,提高良种覆盖率,增加农民收入,社会效益巨大;养殖良种青虾不会增加环境污染,并且由于良种青虾抗逆能力较强,可减少病害的发生和鱼药的使用,减少水产养殖对水体的污染,生态效益显著。12、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该项目符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全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条件建设规划。项目建设所利用的技术均为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有关课题研究获得的最新成果,技术先进、成熟、可靠。项目建设的社会经济条件良好,项目

12、承担单位具有较好的经济技术基础;项目整体设计合理,运行机制健全,可操作性强。通过条件建设,有助于提高我国青虾育种技术水平及良种的产出,推动青虾养殖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通过项目实施,创新基地将建设成为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培育科技创新成果、凝聚高水平科技人才的重要阵地,促进渔业科技国际交流与合作,推进渔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本项目提出的建设方案合理、技术路线成熟、先进、可行,可操作性强,建议尽快立项。二、可行性研究的范围与依据1、编制范围本报告对项目提出的理由及过程、项目建设单位、项目功能定位及需求、项目建设规模和科研技术路线、项目选址、工程方案、环境影响、安全与节能、项目组织管理与进度安

13、排、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效益费用分析等方面进行研究与论证,提出结论性意见,为决策者提供最后决策依据。2、编制依据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3农业部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4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中发20121号);5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6农业部全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条件建设规划(2012-2016年);7农业部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发展规划(2010-2015);8农业部农业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9农业部

14、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10农业部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规定;11农业部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申报审批管理规定;12农业部关于农业环境学科群创新能力条件建设规划(试点)编制指南(内部);13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14农业部农业建设项目投资估算内容与方法;15农业部2016年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水产良种项目申报指南。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1。 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名 称单位规模备注一建设内容(一)建安工程1泵房平方米802水处理设施平方米66003选育培育区池塘改造亩384进排水系统米8005围墙防护网米7006附属工程/(二)

15、仪器设备购置211银质梯度梯度PCR仪台/套22台式多功能冷冻离心机台/套13显微注射系统台/套14多色梯度荧光定量PCR仪台/套15高压-普通水平电泳仪系统台/套16化学发光凝胶成像分析系统台/套17小型台式冷冻离心机台/套18明场光学显微镜台/套29体式镜台/套110微量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台/套111高端安全型烘箱台/套112安全柜台/套113高压蒸汽灭菌锅台/套114恒温振荡培养箱台/套115超纯水仪台/套116超低温冰箱台/套117生物分离纯化系统台/套118水质监控设备台/套119自动投喂系统台/套1二总投资万元1084.581建安工程万元494.832仪器购置万元471.103工

16、程建设其他费万元86.044预备费万元32.61三资金筹措1中央投资万元1084.582地方配套第二章 项目背景一、项目由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渔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水产品产量和规模居世界第一。我国水产品产量占到全世界总产量的1/3以上,渔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上升到10%,渔业已从一个小产业发展成为农业经济的重要产业,水产养殖面积达780公顷,约4000万人口以渔业为生,1302万人从事渔业生产。我国水产养殖业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主要得益于科技进步对产业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确保农产品有效供

17、给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物质基础。必须立足发展国内生产,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保障农产品供求总量平衡、结构平衡和质量安全”。农业部实施发展现代农业“十大行动”,将健康养殖业推进行动、转变养殖观念、调整养殖模式、加快增长方式转变、做大做强水产养殖业列为重要内容。农业种为先,良种是我国21世纪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物质基础。2011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种业已成为各级政府全力支持和重点发展的领域。青虾是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虾类,自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养殖以来,其养殖技术水平、养殖规模和经济效益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但仍存在许多制约产业发展的问题。承担单位中国水产

18、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在国家、省(部)等项目的支持下,开展了青虾育种研究,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培育了杂交青虾“太湖1号”新品种,并进行了大规模的应用,在促进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产业对良种的需求是不断发展的,要提高青虾养殖的产量和品质,进一步提升青虾养殖业的效益,减少养殖过程的环境污染,实现青虾养殖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开展持续的良种选育,不断推出更多更好的新品种,并进行良种的规模化繁育和推广应用。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青虾,学名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广泛分布于我国内陆各地淡水或低盐度水体,是目前我国规模化养殖的淡水虾中唯一的本土

19、品种。青虾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青虾养殖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青虾作为水产主导品种之一和水产名优品种,在我国水产养殖业中占有重要地位:(1)青虾产业范围广、规模大,是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据中国渔业年鉴统计,2013年全国有21个省市自治区进行青虾养殖,年总产量25.1万吨,产值超过200亿元。华东地区的江、浙、沪、安徽等省市是青虾的主养区,其中江苏省养殖规模最大,年养殖规模200多万亩,养殖青虾年产量约10多万吨。青虾养殖业是我国淡水养殖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2)经济价值高,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方面作用突出。青虾肉质细嫩

20、、味道鲜美,老百姓爱吃而且常吃,导致价格高而坚挺,并呈不断上升之势。目前商品规格青虾(120头/斤以上)市场销售价高达200多元/公斤。青虾养殖效益也十分显著,依池塘条件和管理技术不同,主养每亩利润2500-8000元,高的可超过1万元;河蟹塘套养青虾,每亩可增收500-2000元。青虾作为名优品种,养殖效益高,致富效果好,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突出的作用。(3)青虾养殖池水质普遍优于水源水质,环境效益极其显著。青虾具有自相残杀习性,该习性表现为处于脱壳阶段的软壳虾极易被非脱壳期的同伴吃掉,导致养殖过程的存活率大幅度下降。目前,青虾养殖池塘普遍种植水草,为软壳虾提供隐蔽空间,其结果不但

21、大幅度减少的自相残杀、提高了存活率,而且形成了水体的立体利用,减少了池塘底部虾的密度,在提高养殖产量的同时大幅度改善了水质。由于青虾特殊的生物学习性,养殖过程对水草依赖度极高,养殖户因经济利益驱动会自发种植水草,在增产增效的同时,大幅度改善水质,青虾养殖池塘的水质普遍优于水源水质,产生了巨大的环境效益。(4)市场需求旺盛且持续增长,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青虾营养丰富,老少皆宜,人人爱吃,为水产品中的上品,市场需求十分巨大。青虾不仅受到国内消费者的亲睐,而且是重要的出口产品,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青虾出口到国外。近10年以来,全国养殖青虾年产量逐年增加,还有相当数量的野生青虾捕捞上市,但市场价格长期

22、居高不下并出现逐年上升之势。主要原因是青虾消费量(包括消费者数量和人均消费量)不断增加,导致供不应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作为名优水产品的青虾其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增长。因此,青虾养殖业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巨大,前景十分广阔。项目承担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通过10多年的攻关,培育了杂交青虾“太湖1号”新品种,实现了青虾育种零的突破;同时在青虾遗传学研究、种质资源调查、育种技术创新、良种产业化技术研发等方面取得一系列原创性突破,推动了青虾遗传育种领域的科技进步。与此同时,杂交青虾“太湖1号”新品种进行了大规模的示范推广,累计推广面积已超过200万亩,产生

23、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突破了种质退化对青虾养殖的制约,实现了青虾养殖业的复苏和发展,青虾养殖业呈现出良好的势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青虾养殖业对良种的需求不断发展,对良种性状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现有的良种若干年后可能被淘汰,即使是生命力持久的良种,也难免存在不足之处,育种工作是没有止境的。青虾产业不可能靠杂交青虾“太湖1号”一个新品种包打天下,持续的良种选育是必不可少的。未来在育种目标选择方面,既要注重生长性状,又要兼顾抗逆、抗病、品质、高饲料转化率等方面的选育,在保证产量稳定增长的同时,显著提高产品的质量安全和营养品质,为渔业增产、渔民增收和渔业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另一方面,青虾育种

24、技术也存在很多的制约和不足。在选育技术方面,由于青虾具有脱壳等生物学特性,同时养殖过程中有“秋繁”的习性(导致多代同堂),给活体标记、养殖对比等造成严重困扰,选育过程活体标识和亲本溯源难题至今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在良种培育方面,迄今还没有选育品种;生长和抗逆性状是几乎所有经济物种的选育目标性状,如何进行多性状聚合选育是一个普遍存在的技术难题。因此,进一步开展青虾育种技术的创新和持续的良种选育是十分必要的,而在青虾养殖最集中的江苏省建立青虾育种创新基地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不仅育种工作基础好, 而且有利于良种的产业化。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项目申报单位具有良好的遗传育种工作基础项目承担单位中国水产

25、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长期从事水产遗传育种的研究与开发,迄今已有30多年,拥有良好的水产遗传育种工作基础。在鲤鱼、罗非鱼、青虾等育种领域处于国内同行业的先进或领先水平,先后培育了建鲤、奥尼罗非鱼、“夏奥1号”奥利亚罗非鱼、杂交青虾“太湖1号”、福瑞鲤、“中威1号”罗非鱼共6个通过国家级审定的水产新品种。据不完全统计,建鲤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000万亩,占全国鲤鱼养殖总产量的50%以上,已成为群众十分喜爱、在鱼类产品中占重要地位的养殖对象,目前正在进一步向广大中西部地区、低洼盐碱地区水面推广。以“夏奥1号”奥利亚罗非鱼及奥尼罗非鱼为核心,通过“产、学、研、管”协同攻关,支撑了我国罗非鱼养殖产量

26、全球第一、加工出口全球第一、产业链规模全球第一的地位。杂交青虾“太湖1号”是国内外人工培育的首个青虾新品种,也是世界上首个淡水虾蟹类新品种。2009年以来,该新品种已实现了大规模的推广应用。(1)项目申报单位承担的青虾遗传育种相关项目 项目申报单位先后承担国家、省、部、市等下达的与青虾遗传育种有关的项目50多项,其中作为主持单位承担的有关科研项目40项,主持的与青虾遗传育种相关的项目如下:序号项目名称项目来源1高产优质青虾新品系选育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2青虾优质高效养殖技术研究和示范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3青虾新品种选育技术研究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4青虾池塘高效生态养殖技术集成

27、与示范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5青虾4个性别相关基因的功能及相互作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6青虾促雄腺性别调控基因的筛选、克隆及功能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7日本沼虾Mnfoxl2基因在早期性别分化及雌雄生长差异中的作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8膜结合血红蛋白在日本沼虾低氧应激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9青虾杂交后代的中间试验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10杂交青虾“太湖1号”规模化繁育及高效健康养殖技术的集成与示范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11青虾优良品系的规模化繁育和产业化示范农业部农业科技跨越计划12青虾的品种改良研究江苏省“十五”攻关13青虾新品系的选育江苏

28、省“十一五”高技术(农业)14优质高产抗逆青虾新品种的选育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农业部分15杂交青虾“太湖1号”规模化繁育及高效健康养殖技术的继承与示范推广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农业部分16青虾精巢发育调控基因的鉴别、克隆及表达研究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17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的青虾种质资源和功能基因挖掘江苏省水产三新工程18青虾新品种选育江苏省水产三新工程19应用遗传育种新技术开发青虾新品种江苏省水产三项工程20青虾新品种开发利用与示范推广江苏省水产三项工程21选育青虾规模化扩繁与养殖示范江苏省水产三项工程22青虾无公害标准化养殖技术开发与推广江苏省水产三项工程23青虾良种选育及规模化生态养殖技

29、术研究与示范推广江苏省水产三项工程(招标)24杂交青虾“太湖1号”的保种和繁育江苏省水产三新工程25青虾性别决定机制及性别控制技术研究中央级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6青虾生殖发育相关重要基因的功能研究中央级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7青虾精巢均一化构建及表达序列标签分析中央级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8青虾种质资源库的建设中央级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9青虾选育关键技术的研究中央级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30青虾性腺抑制激素和蜕皮抑制激素基因的克隆及其与性状的关联分析中央级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31杂交青虾“太湖1号”高效生态养殖技术的研究及种质衰退规律的评估中央级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32青虾雄性化相关microRNA的筛选

30、及功能研究中央级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33青虾性成熟相关基因的筛选及功能研究中央级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34青虾品种选育研究水科院科研基金35淡水良种繁育、生态养殖和深加工生产技术开发无锡市农业重大科技专项36青虾良种的选育及良种虾苗的规模化生产无锡市农业科技攻关计划37青虾优良品系的选育无锡市科技发展资金38无公害水产养殖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无锡市创新中心建设39青虾的选育和推广无锡市产学研40太湖流域青虾遗传多样性研究上水大部重点实验室 (2)项目申报单位青虾遗传育种相关的研究进展主要科技创新:首次开发了青虾分子标记并筛选了性状和性别相关标记,构建了遗传连锁图和精巢cDNA文库,开发了EST序列,克隆

31、了基因并分析了基因表达,填补了青虾遗传学基础研究的多项空白,为良种选育提供了遗传背景支撑。系统调查了我国主要江河、湖泊野生青虾及养殖青虾的遗传多样性及其遗传结构,为育种材料筛选、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等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国际上首次突破了沼虾类种间杂交技术和青虾种内杂交、选育、脱卵、受精卵离体孵化、周年全人工繁育等7项育种技术,初步建立了青虾育种技术体系。培育了世界上首个淡水虾蟹类新品种-杂交青虾“太湖1号”,培育种内杂交、家系选育优良品系2个,首创了“优质野生青虾种质开发利用技术”,为品种更新奠定了基础。突破了青虾雌雄批量分拣、保种扩繁、规模化育苗、高效生态养殖等良种养殖关键技术,构建了良种养

32、殖技术体系,并组装为主养、虾蟹套养等多种可行的养殖模式,为成果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成果示范推广:项目成果进行了大规模的示范推广,范围涵盖江苏、安徽、浙江、上海、湖北、天津等省(市),总计示范推广约2500万亩,实现利润420多亿元,新增利润超过130亿元;近五年(20112015),成果示范推广面积累计1610.87万亩,实现利润310.25亿元,新增利润95.67亿元。通过项目实施,培养了人才队伍,促进了学科的发展,推动了科技进步;促进了青虾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提升了产品质量。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3)项目申报单位青虾遗传育种研究取得的成果通

33、过项目实施,培育新品种1个;申请专利39项,其中已授权专利14项,获软件著作权1项;发表核心期刊以上论文80多篇,其中SCI 论文29篇;出版著作5部;先后获得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等12项成果奖励。经农业部科教司组织的专家鉴定,青虾育种研究成果总体水平处于国际领先。2、项目申报单位具备具有相关的人才队伍项目申报单位在长期的遗传育种工作中,已形成了一支力量较强、结构合理的水产育种人才队伍,具体组成如下:遗传育种科研人员构成总数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其他人员博士硕士学士25913312111与此同时,建有“农业部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和养殖生物学重点开放实

34、验室”;拥有以水产动物遗传育种为主要研究方向的水产养殖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及博士后流动站;在读研究生人数维持在20人左右。3、具有较齐全的仪器设备和较完善的试验示范基地项目申报单位育种相关仪器设备较为完善,拥有大型仪器设备40多台(套),包括Life Technologies高通量离子流基因分析系统(ION PROTON)、安捷伦核酸分析仪、Simon全自动蛋白质表达分析系统(Simon Protein Simple)、贝克曼CEQ8000遗传分析系统、贝克曼 J-30I型高速冷冻离心机、OLYMPUS基因注射/细胞核移植显微操作系统、BTX ECM 2001电穿孔仪、OLYMPUS BX

35、61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仪、YSI便携式多参数水质测定仪(YSi Proplus)、德国MMM CO2培养箱、测鱼板、分子杂交炉等。建有室内水族实验室、1500平方米水泥池(100个水泥池)、800平方米温棚和250亩的青虾育种基地。4、项目建设地点现有规模、业务用房、设施设备和人员规模项目建设地点为项目申报单位下属的大浦科学试验基地(青虾育种专用基地),已被批准为江苏省省级青虾良种场。现有规模252.31亩,其中购买建设用地6.5亩,租赁30年的试验池塘245.81亩。建有509平方米综合楼、300平方米实验楼和120平方米的仓储用房。现有设施包括微孔增氧系统1套、叶轮式增氧机15台、60K

36、W供电、15KW备用发电机1台、自来水、电话、宽带等。基地常驻人员8人,其中硕士2名,技术工人6名,另有季节性临时工若干,此外还有大量科研人员、在读研究生和在读本科生在基地开展科研工作。综上所述,项目申报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在青虾育种工作基础、技术储备、人才队伍、研究条件、基地建设等方面,均具有良好的基础和较强的优势。因此,建设青虾育种创新基地是可行的。第三章 项目建设单位情况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成立于1978年,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集科学研究、教育培训、成果转化和信息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水产科研机构。2002年11月,被国家科技部、财政部和中编办确定为非营利

37、性科研机构,进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八五”期间,研究中心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农业科研综合实力百强研究所”; 在农业部发布的“十一五”全国1077个农业科研机构科研综合能力排名中,研究中心位居第26名,渔业领域位居全国第2名。中心现有在职职工195人,其中科技人员150人,研究员26人,副研究员36人。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突出贡献专家5人,国家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2人,院首席科学家4人,国家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2名;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26人。中心成立以来,获得国家、部省和市级成果奖励179项,其中国家级8项,省部级56项。发表学术论文2500多篇,学术著作115本。受理国家专利3

38、25项,获得专利授权235项;育成了6 个国家级水产养殖新品种;制定标准15项,其中国家标准7项、行业标准8项。根据我国渔业和渔业经济对科技创新的要求,围绕渔业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结合中心的学科优势和发展,确定了水产养殖基础生物学和遗传育种、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种质资源保存、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渔业资源调查评估与管理、渔业重大病害预警与控制、水产养殖容量和健康养殖、水产养殖对象营养学和渔业经济信息等8个重点学科。中心是农业部淡水渔业与种质资源利用综合性重点实验室和学科群建设依托单位,建有农业部淡水鱼类遗传育种和养殖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内陆渔业生态环境和资源重点开放实验室;拥

39、有生物技术研究室、遗传育种研究室、渔业环境保护研究室、大水面增养殖研究室、水产养殖研究室、水产病害与饲料研究室和渔业经济和信息研究室等7个研究室。中心于1993年与南京农业大学共同成立的“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为水产养殖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拥有水产养殖学和水生生物学2个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渔业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个水产养殖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培养了40多名博士、320多名硕士研究生和1100名本、专科毕业生。作为中心重要组成部分的亚太地区综合养鱼研究和培训中心,自1981年起连续承担国家援外技术和官员培训项目,至今已为127个国家和地区培训了1886名水产技术和管理人才。与

40、多个国际组织、研究机构及大学开展合作,建立了FAO水产养殖及内陆渔业研究和培训参考中心、国际水产遗传改良中心、中匈鱼类免疫药理学和中美淡水贝类种质资源保护及利用国际联合实验室等国际合作平台。主办的科学养鱼是我国发行量最大的水产杂志之一。创办的“中国渔业信息网”是我国建立最早的渔业信息网站。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进程中,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正以崭新面貌锐意进取、加快发展,力争用5-10年的时间,在淡水渔业相关的应用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方面接近或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建成国内外公认的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我们热切希望与国内的院校和水产研究院所开展更为广泛的交流与合作,通过资源的共享达到优势互补、

41、共同提高的目的,共同为把我国建设成一个真正的渔业强国而努力奋斗。第四章 功能定位、目标任务及需求一、功能定位(一)定位青虾育种创新基地以青虾遗传育种为核心,既是科研基地和育种基地,同时也是良种产业化基地。在科研方面,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的科研力量为基础,开展青虾种质资源、遗传背景、育种技术等研究,以筛选育种材料和创新育种技术;在育种方面,开展青虾多聚合选育,培育优质、高产、抗逆的优良新品种;在良种产业化方面,开展良种保种、扩繁、配套养殖技术等产业化技术研发,并进行养殖示范,为成果推广应用提供支撑。(二)功能 1.突破青虾育种技术的制约和不足在选育技术方面,由于青虾具有脱壳等生物

42、学特性,更具有养殖过程“秋繁”的习性(导致多代同堂),给活体标记、养殖对比等造成严重困扰,选育过程活体标识和亲本溯源难题至今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在良种培育方面,迄今还没有选育新品种;生长和抗逆性状是几乎所有经济物种的选育目标性状,如何进行多性状聚合选育是一个普遍存在的技术难题。青虾育种创新基地将在研究青虾遗传背景和生物学习性的基础上,开展育种技术创新,综合运用传统生物学和现代生物技术手段,构建青虾育种技术体系。2.满足产业对青虾良种不断增长的需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青虾养殖业对良种的需求不断发展,必将对良种性状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现有的良种若干年后可能被淘汰,即使是生命力持久的良种,也难以满

43、足产业对良种越来越高的要求,育种工作是没有止境的,持续的良种选育是必不可少的。青虾育种创新基地未来在育种目标选择方面,既要注重生长性状,又要兼顾抗逆、抗病、品质、高饲料转化率等方面的选育,为产业提供更多更优的新品种,在保证稳产稳定增长的同时,显著提高产品的质量安全和营养品质,为渔业增产、渔民增收和渔业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3.为良种的产业化应用提供支撑育种的最终目的是推广应用,为产业服务。但要实现良种的产业化,还需要突破其保种技术、规模化繁育技术和配套养殖技术,才能保持和充分发挥良种的优良性状。青虾育种创新基地将开展良种保种、扩繁、配套养殖技术等产业化技术研发,并进行良种的养殖示范,为成果大规

44、模推广应用提供支撑。二、目标任务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的科研力量为基础,开展青虾种质资源、遗传背景、育种技术、良种培育、良种产业化配套技术等研究;建立青虾育种材料创新体系,筛选优良育种材料;综合运用传统生物学和现代生物技术手段,构建青虾育种技术体系;开展青虾多性状复合育种,培育优质、高产、抗逆的优良新品种,并进行良种的示范推广,提高青虾良种覆盖率,促进青虾养殖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在3年内,建成一个装备先进、设施完善、集科研和中试示范于一体的现代化青虾育种创新基地,大幅度提升青虾遗传育种设施设备条件和研究水平,并形成结构合理、实力雄厚的青虾遗传育种人才队伍;未来5年内,培育青虾优良

45、品系3个,其中1个通过农业部良种审定,申请青虾育种相关专利10项以上,青虾遗传育种总体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同时进行规模化的良种示范推广,为产业发展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三、国家或社会对科研工作或服务的需求预测青虾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是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虾类和名优水产品种。据中国渔业年鉴公布,目前全国养殖青虾年产量约25.1万吨,还有相当数量的野生青虾捕捞上市,但仍供不应求,市场价格长期居高不下并出现逐年上升之势。青虾养殖业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方面优势突出,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随着青虾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现有新品种无法满足产业越来越高的要求和多样化的需求。青虾育种创新基地

46、建成后,将为青虾养殖业提供更多更优的新品种及其配套产业化技术。由于青虾经济价值高,市场销售畅,广大养殖户和养殖企业迫切需要青虾良种,因此推出生产性状优良的新品种,将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和旺盛的市场需求。青虾新品种预期市场份额可达到50%以上,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巨大。四、主要服务方式与方法(一)新品种授权开发将新品种委托给企业或良种场,授权其开展规模化繁育和示范推广,提高良种覆盖率,推动产业发展。(二)技术服务良种配套养殖技术通过集中培训和现场指导,无偿提供给广大养殖户,促进良种的推广应用。第五章 建设规模和科研技术路线一、建设规模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大浦村,总规模为252.31亩

47、,其中建设用地6.5亩,试验池塘245.81亩。建设用地:共6.5亩,系项目承担单位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从宜兴市丁蜀镇大浦村购买的集体土地,土地性质为建设用地,拥有土地使用权证。试验池塘:大浦245.81亩,系租赁宜兴市丁蜀镇大浦村集体土地,土地性质为农业用地,签约租期30年(附协议书)。青虾育种创新基地的建设内容包括新建泵房80平方米、水处理设施6600平方米、选育培育区改造池塘38亩、选育培育区配套新建钢筋混凝土选育水池650平方米、进排水系统800米、围墙防护网改造700米,供电、道路等附属工程。具体详情如下:1、新建80平方米泵房功能:基地水塘供水。建设内容:泵房为基地提供水动力来源,负责

48、将水处理设施中净化完的水泵送给基地种质保存池塘,选育培育池塘,扩繁生产池塘等。泵房共两座,单栋建筑面积4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0平方米,为1层砖砌体结构,简单装修。泵房中配套22KW自吸泵2台,配套20米DN200镀锌管。2、水处理设施功能:负责过滤厂区池塘水。建设内容:水处理设施(池塘)总面积6600平方米,池塘中栽种水生植物以达到过滤净化水效果,水生植物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之15即990平方米,水生植物需种植在网箱中,配套网箱30个,网箱规格4米X8米。 3、选育培育区池塘改造38亩功能:用于苗种选育。建设内容:池底清淤,池埂修复,混凝土钢丝网护坡38亩配套新建钢筋混凝土选育水池650平

49、方米。选育培育区池塘需配置50个养殖选育网箱,网箱规格4米X8米。另配置一口200米深水井。4、改造800米进排水系统功能:池塘进水、排水建设内容:改造通达每个池塘的进排水系统,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各自独立、互不干扰。池塘进排水系统800米,采用砖砌明沟。5、围栏网改造700米。功能:维护基地。建设内容:基地围墙防护网改造,采用2.5米高热镀锌防护网,含基础改造改造共700米。6、附属工程场区配套工程:供电线路改造750米、更换基地内的老旧配电箱19套、道路(砼路面浇筑)2000平方米、改造路灯26盏等。7、购置仪器设备21台(套)原有仪器设备不能满足新增研究业务,需要增购相关研究方向仪器设备。

50、二、工艺技术路线项目承担单位多年从事青虾遗传育种研究,具有良好的工作基础,已培育了通过国家级审定的新品种杂交青虾“太湖1号”。青虾育种创新基地建成后,一方面将开展青虾新品种的培育,另一方面将进行杂交青虾“太湖1号”以及后续新品种的保种、扩繁和示范推广,为产业服务。1、青虾新品种的培育收集不同来源(地区)的野生青虾群体,采用微卫星等分子标记进行系统的遗传多样性调查,评估青虾种质资源状况,在此基础上,通过养殖试验进行进一步的生产性能评估,筛选出优良的野生群体;对青虾的遗传背景进行较深入的研究,包括性状相关分子标记的筛选、遗传图谱构建、QTL定位、功能基因克隆、DNA序列测定等,为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奠

51、定基础;对现有的青虾育种技术进行创新、优化和完善,综合利用传统生物学和现代生物技术手段,构建青虾育种技术体系;通过不同地方群体之间的(种内)杂交,筛选优良杂交组合,通过优质、高产、抗逆等多性状BLUP家系选育及分子辅助选育,培育优良新品系及优良育种材料;优良杂交组合和优良新品系申报农业部良种审定,获得青虾新品种,优良育种材料则可用来构建选育的基础群体,开展进一步的选育;进行新品种产业化配套技术研究,并进行示范推广,推动产业发展。技术路线图如下:遗传背景研究优良野生群体遗传多样性调查创新、优化育种技术体系性状相关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QTL定位、功能基因、DNA序列等构建基础群体良种审定不同地区

52、的野生青虾群体综合应用多性状BLUP家系选育、分子标记辅助选育等技术进行选育种内杂交优良育种材料新品种现有青虾育种技术优良品系优良组合生产性能评估筛选示范推广产业化配套技术研究2、杂交青虾“太湖1号”的保种、亲本扩繁和示范推广(1)保种技术工艺路线由于青虾寿命仅1年左右,每年都需要传代,为了减少传代过程中的性状衰退,采取如下措施:多池塘保种:分5个以上池塘进行保种;亲本挑选:每年繁殖季节,选择规格大、体质健壮、活泼有力、无病无畸形的个体作为亲本,进行传代;亲本交换:挑选好亲本后进行池塘间交流,即每个保种池塘均从另一个保种池塘引进30%的亲本,与本池塘亲本混合后再进行繁殖,而且不同年份从不同的保种池塘引进,避免重复从某一保种池塘引进;注意隔离:用于保种的池塘需严格清塘晒塘,进出水严格过滤,防止野杂虾混入或亲本外流;种质监测:在保种、扩繁过程中,按全国原良种审定委员会通过的“太湖1号”种质标准定期对良种进行种质检测,不合格的及时淘汰,以确保种质不混杂。通过上述保种措施,在保种区始终维持一个亲本库,除部分用于继续保种传代外,其余部分用于扩繁生产对外供应的生产用亲本。(2)选育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