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民商诉讼我国国际民商事诉讼管辖权制度的改革与完善_第1页
国际民商诉讼我国国际民商事诉讼管辖权制度的改革与完善_第2页
国际民商诉讼我国国际民商事诉讼管辖权制度的改革与完善_第3页
国际民商诉讼我国国际民商事诉讼管辖权制度的改革与完善_第4页
国际民商诉讼我国国际民商事诉讼管辖权制度的改革与完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国际民商诉讼我国国际民商事诉讼管辖权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国际民商诉讼改革一、引言放眼当今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界,使用频度最高的话语莫过于“民 事审判方式改革” 了。但在国内民事诉讼制度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的 今天,对国际民商事诉讼制度改革进行呼吁者却寥寥无几。当然有观点认为,涉外民事诉讼是内国民事诉讼的一部分, 内国民事诉讼改革 一旦大功告成,国际民商事诉讼的改革势必随之完成。 这是一种先国 内,后国际,或者视国际和国内为一体的观点。笔者认为,这是一种 简单而错误的认识,国际民商事诉讼制度的改革是国内民事诉讼制度 改革的切入点。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我国正积极稳妥地推进经济体 制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其中比较关键的一环是法律制度的 完备并且跟上国际发展的潮流,如若众多的投资者对我们的法律陌生 或心存疑惧,这无疑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因此,我国的法 律,特别是涉外法律应该采取“国际标准”进行立法或参照“国际标 准”进行改革。从总体上看,我国的国际民商事诉讼制度还远远不能说成熟或完 备,在一些方面仍存在不足。比如在国际民商事诉讼中,法院管辖权 的确立具有重大意义。一方面国际民事案件管辖权的存在是一国法院审理有关国际民事案件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国际民商事管辖权的 确定常常会影响实体法的适用,从而直接影响有关案件的审理结果, 并最终影响到当事人权利义务关系。所以国际间争夺管辖权的斗争十

3、分复杂和激烈。而我国民事诉讼法关于管辖权的规定, 只有简单的四 个条文,因此在国际民商事诉讼管辖权制度方面尚须研究与完善。本文将仅就如何完善我国国际民商事诉讼管辖权立法, 以及如何在国际 民商事管辖权问题上贯彻合理性原则提出自己粗浅的看法。二、我国国际民商事诉讼管辖权的根据一国国际民商事管辖权的根据是一国国际民商事诉讼管辖权制 度的核心。一个国家对国际民商事案件管辖权的确定, 取决于它所采 用的管辖根据。所谓管辖根据,系指一个国家的法院有权审理具有涉 外因素的民商案件的理由,是国际民商事案件的法律关系同法院地国 家存在的某种联系。基于主权原则,每一个国家都可以根据不同的理 由将对国际民商事案件

4、的管辖权赋予本国法院。 因此,不同国家的法 院的国际民商事管辖权的根据便各不相同, 甚至完全冲突。关于我国 法院国际民商事管辖权的根据,主要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 讼法及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司法解释之中,也散见于其它一些法律 法规。总结起来,我国涉外民事诉讼管辖权的根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 方面:一)属地管辖属地管辖权也称以“地域”为基础的管辖根据,是指国际民商事 案件的司法管辖权以一定的地域为管辖根据, 由该地域所属法院行使 管辖权。这是世界各国所普遍采用的管辖根据之一。 也是我国涉外民 事管辖权的主要根据。 作为我国国际民商事管辖权的根据的 “地域”,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因素:1、被告住所地或

5、经常居住地所谓被告住所地, 在我国是指被告的户籍所在地。 经常居住地则 是指被告离开自己的住所最后连续居住满一年的地方。 根据中华人 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 22 条的规定,对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提 起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以公民为被告时,如其住 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时, 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又根据该 法第 237 条的规定,上述规定不仅适用于国内民事诉讼, 同样也是我 国法院行使国际民商事管辖权的根据。 值得注意的是, 原告住所地在 某些特殊情况下(主要是指对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居住的人提 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 ,亦可成为我国法院行使国际民商事管辖 权的根据。2

6、、标的物所在地或被告财产所在地以标的物所在地或被告财产所在地作为法院行使管辖权的根据 是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一种做法,我国也不例外。在我国,该原则主 要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 243 条之中。我们通过对 该条的考察, 不难发现, 以标的物所在地或财产所在地作为我国法院 行使管辖权的根据要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限制: 在适用时应受到被 告住所地的限制, 只有当被告在我国领域内没有住所时, 才允许以标 的物或被告财产所在地作为管辖权的根据;上述“地域”为管辖根 据只适用于合同纠纷或其它财产性的权益纠纷, 也就是说不具有财产 内容的人身性质的争议,如人格、身份权、亲权等纠纷只能以住所地 为管辖权

7、的根据; 该管辖根据只适用于基于有形财产权 (包括动产 及不动产权益)而产生的争议,而因无形财产而产生的争议均不适用; 以被告财产所在地为管辖根据还强调该财产能被扣押方所使用, 也 应意味着若被告在拟行使管辖权的法院所在国中的财产是依法不能 扣押或价值过分低于争议标的金额时, 不宜以财产所在地为行使管辖 权的根据。3、法律事实发生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 243 条及其它一些法律法 规及有关司法解释,法律事实发生地作为我国法院行使管辖权的根 据,一般发生在合同、侵权等债的关系领域,而一般不适用于物权性质的争议。法律事实发生地,不仅仅指行为发生地,而且包括行为结 果地。只要行为或结果中

8、有一项是发生在我国领域的, 就认为我国法 院有管辖权。通常而言,法律事实发生地包括合同签订地、合同履行 地、侵权行为地、侵权结果地,等等。同样必须明确的是,以法律事 实发生地为我国涉外管辖权的根据是以被告在我国领域内无住所为 前提的。简言之, 我国现行法律确定的属地管辖权制度中, 是以住所地或 经常居住地根据为主, 而辅以标的物所在地或财产所在地、 法律事实 发生地的一种立法模式。(二)协议管辖协议管辖也称以“当事人意志”为基础的管辖根据。是指国际民 商事诉讼的双方当事人在争议发生之前或之后, 用协议的方式来确定 他们之间的争议应由何国法院来管辖, 从而使被选择的法院对双方争 议的案件享有排他

9、性的管辖权的制度。我国民事诉讼法第 244 条 对协议管辖作了明确的规定。该管辖根据实质上是“契约自由”原则 在国际私法领域中的自然延伸。但我们必须注意到,我国民事诉讼 法在确认协议管辖的效力的同时, 也对其作出了诸多限制性的规定,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当事人范围上,强调只有涉外合同 关系中的当事人或者涉外财产权益法律关系的当事人才有合意选择管辖法院的权利; 2、在选择法院的范围上,强调当事人只能选择与有关的法律关系有实际联系的国家的法院作为管辖法院;3、在法院管辖权的范围上,强调当事人只能在法院任意管辖权的范围进行选 择,不得违反专属管辖的规定; 4、对法院级别管辖作了限制,强调

10、 涉外民事经济关系中选择我国法律管辖,应遵循我国民事诉讼法 有关级别管辖的规定。(三)应诉管辖应诉管辖也称以“当事人出庭应诉”为基础的管辖根据。是指国 际民商事诉讼的双方当事人没有订立选择管辖法院的书面协议, 也没 有达成口头协议, 只是一方当事人在一国法院起诉时, 另一方当事人 出庭应诉进行实质性答辩或反诉, 据此受案法院推定该当事人已承认 或默示同意受该国法院的管辖。我国民事诉讼法第 245 条对应诉 管辖作了明确的规定。长期以来, 大量的著文认为: 协议管辖从形式上分为明示协议管 辖和默示协议管辖。笔者认为,这种分类值得商榷,因为“默示协议 管辖”与协议管辖不仅在形式上不同, 而且在实质

11、上也存在不同。“默 示协议管辖”实为法院的推定权,这与其说是在推定被告的意思,不 如说是法律强行规定的权威意志,其性质是一种“公法”权力而非当 事人的“私法”权利。在美国,此类管辖的理论基础是“最低限度联该管辖系”说即一般出庭“构成法院地与当事人之间的充分联系” 制度的根本目的和宗旨在于全面贯彻受案法院所属国的民事诉讼法, 维护法院地国的诉讼秩序和利益。由此可见, “默示协议管辖”实质 上并不属于协议管辖的范围, 而是与协议管辖无关的另一类管辖制度 即“应诉管辖”。(四)专属管辖专属管辖也称以“国家利益”为基础的管辖根据。社会生活中形 形色色的争议中, 有一些争议与某国的重要政治利益、 国家机

12、构的利 益或国家的公共政策密切相关, 如果不规定自己享有独占的审判管辖 权,该国就有失去保护有关权益的可能性, 其国家主权就有可能受到 挑战。因此,几乎所有国家都规定了专属管辖。我国也是如此。我国 有关专属管辖的规定主要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 34条、第246条中,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因不动产 纠纷提起的诉讼; 因沿海港口作业中发生的纠纷; 因继承遗产纠 纷提起的诉讼;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履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同、 中外合作勘探开发自然资源合同发生纠纷而 提起的诉讼。综上所述,我国涉外民事诉讼管辖权必须按以下顺序加以确定:专属管辖,协议管辖,被告住所地

13、或经常居住地法院管辖,标的物所在地或财产所在地及法律事实发生地法院管辖。应诉管 辖。上述顺序具有法律约束力,只有在没有第一顺序的管辖根据时, 才能按第二顺序的管辖根据确定管辖法院, 如此类推。 同一顺序如多 个管辖法院时,各法院均有管辖权。三、我国国际民商事诉讼管辖权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民事交往日益频繁, 国际民商事争议亦随 之不断增加, 各国为了维护本国国家及公民的利益, 往往扩大本国法 院的管辖权,从而不可避免地出现对同一国际民商事案件两个或两个 以上的国家都主张管辖的情形。 这种国际民商事管辖权的冲突, 不仅 妨碍了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有效保护,而且影响了国家之间的正常交 往

14、。因此,各国在制定和完善本国国际民商事诉讼管辖权制度时,不 仅要从本国利益出发, 还应本着国际礼让的原则, 将自己的管辖权限 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方能尽可能地减少管辖权冲突所引起的不利后 果。我国加入 WTO,意味着我国与国际社会的全面合作的开始或深 化。在国际民商事诉讼管辖权制度的完善中, 就应本着即坚持维护国 家主权,又尽量减少冲突的原则, 参照有关国际条约或国际惯例及发 达国家中业已存在的一些成熟做法, 对我国国际民商事诉讼管辖权制 度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完善, 方能满足我国入世后的法律要求。 本文拟 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完善我国国际民商事诉讼管辖权制度的构想:一)完善属地管辖制度1、规范住

15、所地的确认制度以被告住所地为管辖根据是各国普遍采用的一个方法, 但各国对 有关住所地的确认制度各不相同。 在理论界, 关于住所地的认定主要 由两个因素构成:一是长住的意图;二是久住的事实。而在我国,住 所地指当事人的户籍所在地。且不说户籍制度是我国独有的一种制 度,其它国家没有相应的法律概念。 仅就我国现行户籍制度的发展趋 势而言,我国的户籍制度正在不断的软化,可以预计在不久的将来, 户籍制度将不复存在,以户籍所在地为管辖根据便会成为无本之源。 从国际立法实践角度而言, 从20世纪 50年代开始,也出现了以惯常 居住地代替住所的倾向。莫里斯曾指出: “有可能这样,如果住所地 不能很好地改进,

16、惯常居住地作为一项连结因素和管辖因素最终将取 代它”。鉴于上述原因,我国现行的关于确认住所地的制度已不适于 时代的要求。有必要重新确立我国有关住所地的认定标准。 笔者认为, 1979 年 5 月美洲国家在蒙得维的亚签订的美洲国家关于国际私法 中自然人住所的公约 对完善我国的住所地确认制度, 有较好的借鉴 意义。该公约第2条规定:自然人的住所应依下列顺序予以确认: 惯常居所所在地; 其主营业所所在地; 在无上述所在地的情况下, 其单纯的居所所在地; 在无单纯的居所所在地的情况下, 其人所在的地方。2、减少过分管辖的倾向在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第 243 条中所规定的可供扣押的财产所在 地法院的管辖权、

17、 代表机构所在地法院的管辖权以及合同签订地的管 辖权均存在过分管辖的倾向。对于财产所在地法院的管辖权, 在我国很少成为争议的焦点, 但 国际上对该问题却有相当激烈的争论。有些国际条约如 1968 年布 鲁赛尔公约就明确地将财产所在地的管辖权列入了“黑名单” ,即 将其列入了禁止行使管辖的依据。 主要理由是财产所在地管辖对于原 告来说虽然具有不少好处, 但对被迫到与案件缺少联系的法院应诉的 被告来说,却是相当的不公平。所以,即使是在采用财产所在地这一 管辖依据的国家, 目前通常也对该管辖权的行使施加两个方面的条件 限制,一是案件与财产所在地有密切联系, 二是财产价值与诉额应达 到一定的比例。 根

18、据美国最高法院的规则, 财产所在地管辖权也必须 满足“最低联系”标准,如果仅有财产在法院地而无其他联系时,则 财产所在地不再足以构成对与财产无关的诉讼行使管辖权的依据。 笔 者认为,我国法院在以可供扣押的财产在我国为依据行使管辖权时, 也应考虑必要的限制,如充分的联系以及财产价值与诉额的均衡等, 切不可受利益的驱使不正常地扩大法院的管辖权, 以免损害国际民事诉讼中被告当事人的正当利益因外国公司的代表机构在我国活动而对外国行使管辖权时,也必须考察外国公司与在我国进行的活动联系的程度是否足以使其受到 我国法院管辖。一般而言,一国法院通常仅能就外国公司代表机构在 法院国境内活动引发的争议而对外国公司

19、行使管辖权, 而不能审理与 该代表机构活动无关的外国公司的其他案件。 这样既可防止对外国公 司的不当管辖,也可以防止外国公司因通过其代表机构实施的活动而 逃避管辖。对于以合同缔结地为行使管辖依据, 各国态度并不一致。一些国 家如英国对此持肯定态度。由合同缔结地法院管辖的理论依据是 “场 所支配行为”,但在现代社会,由于交通的发达,合同签订地的选择 往往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并不一定与合同本身有密切的联系。 如果不 考虑是否存在其他的联系因素,仅以偶然选择的合同缔结地为基础行 使管辖权,就很可能是过分的管辖。我国对于国内合同案件并没有规 定合同缔结地的管辖权,但对于涉外合同案件则规定了可以由合同缔

20、结地的法院行使管辖权,这显然有扩大我国管辖权的倾向。(二)扩大协议管辖的应用承认当事人协议选择管辖法院的权利,不失为一种预防国际民商事案件管辖权冲突的可行办法。在国际交往中发生的国际民商事案件,往往涉及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 相关国家常常根据某一合理 因素主张国际民商事案件的管辖权。然而对于同一国际民商事案件, 相关国家的利益或大或小, 其管辖根据也有强有弱, 承认当事人协议 选择管辖法院的权利, 实际上是允许当事人根据案件所涉及的各方面 情况,选择在他们看来最合适、最方便的法院来处理案件,这样就排 除了与案件有关的其他国家的法院的管辖权, 从而解决了国际民商事 管辖权的冲突问题。因此,协议

21、管辖为全世界所普遍接受。 1965 年 海牙协议选择法院公约第 5条第 1款即规定:“除非当事人间另 有约定外,只有被选择的某个法院或某几个法院享有管辖权” 。而 1997 年海牙国际私法会议常设局提出的 为准备有关民商事案件的国际管 辖权与外国判决效力公约的预备草案第 4 条则对协议的形式作了 规定。该条规定,合意管辖协议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达成:a、以书面或以书面文本证明的任何其它通讯方式;或 b、口头的并以书面确认 或能以书面文本证明的任何其它通讯方式确认的方式;或 c 、符合 当事人通常遵守的习惯的形式, 或他们意识到或本应意识到在特定的 贸易或有关商业中, 这种形式是当事人对具有相同性质

22、的合同所通常 遵守的形式。美国的冲突法第二次重述 、法院选择示范法,意 大利国际私法制度改革法案 ,日本的民事诉讼法等国家的法 律规定也与上述公约或草案的规定大同小异。我国民事诉讼法第 244 条对协议管辖作出如下规定: “涉外合同或者涉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 事人,可以用书面协议选择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法院管辖。 ” 但相比较而言, 我国有关协议管辖的规定的限制过多, 这不利于最大 限度地发挥协议管辖的积极作用。据此,笔者认为,完善我国国际民 商事诉讼管辖权制度的焦点在于尽量减少对协议管辖的不适当限制,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将协议管辖的争议的性质扩大到除专属管辖之外的一切争议。 只要不属

23、于专属管辖的范围, 都允许协议管辖, 而不能将协议管辖限 定在财产性质的争议上:2、将“管辖协议”的形式扩展为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它一 切合理的形式, 而不再局限于书面形式。 这不仅仅是与国际的普遍做 法协调一致的要求,也是协调我国国内法的客观要求。因为“管辖协 议”不管其在形式上是表现为合同中的一个条款抑或是一个独立的协 议,其性质归根到底都是合同,而我国的合同法明文规定,合同 的形式可以是书面形式、 口头形式或其它形式, 理所当然“管辖协议” 也应可通过口头形式或其它形式建立。(三)有条件地禁止平行诉讼原则。除协议管辖之外, 专属管辖、 属地管辖因各国法律规定的管辖根 据不相同,都会出现

24、“平行诉讼”的问题。所谓平行诉讼,又称“双 重起诉”,包括以下两种情形:其一是相同当事人的诉讼,即同一原告在内国和外国法院就同一争议对同一被告提起诉讼: 其二是相反当 事人的诉讼,即同一诉讼标的, 内国法院的原告在外国法院又成为被 告。因平行诉讼而引起的管辖权冲突是国际民商事诉讼管辖权冲突中 最常见的情形。我国的立法中并没有有关平行诉讼的管辖权确定的规 定。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 问题的意见的第15条和第 306条涉及到了这一内容, 其第15条规 定:“中国公民一方居住在国外,一方居住在国内,不论哪一方向人 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国内一方住所地的人民法院都有权管辖。

25、 如果 国外一方在居住国法院起诉, 国内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的, 受诉人民 法院都有权管辖。”第 306 条则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和外国法 院都有管辖权的, 一方当事人向外国法院起诉, 而另一方当事人向中 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可予受理。判决后,外国法 院申请或当事人请求人民法院承认和执行外国法院对本案作出的判 决、裁定的,不予准许,但双方共同参加或签订的国际条约另有规定 的除外。”可见,我国的司法实践是肯定平行诉讼并片面强调本国法 院管辖权的。这种法律安排无论在实践中还是理论上都存在不合理之 处。如与国内民事诉讼中的平行诉讼制度不协调 (我国国内是禁止平 行诉讼的);不利于

26、当事人权利的保护和国际民商事关系的稳定;浪 费国家的诉讼资源, 增添当事人的讼累; 不利于国际司法协助的顺利 进行等等。而且,这种规定与国际上处理平行诉讼的普遍做法也是背 道而驰的,同时也与我国与其它国家之间对平行诉讼方面的条约实践 相矛盾。目前,国外解决平行诉讼问题的实践大致有三种类型。第一,英 国的具体实践是,在“重复诉讼”中,一般中止本国诉讼或命令原告 中止外国诉讼,或令原告在国内、外国诉讼中选择其一;而在“对抗 诉讼”中,则很少中止本国诉讼。在美国,外州或外国的平行诉讼一 般不能阻止一州法院的诉讼,只有此前的终局判决才具有这种效力, 但平行诉讼是法院裁量是否中止诉讼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在原告很 明显能获得前一诉讼的所有救济的情况下, 为避免给被告造成不必要 的麻烦,法院通常中止后一重复诉讼,第二,德国、瑞士、奥地利等 大陆法系国家的做法, 通常以一定的条件, 即外国法院的判决能在内 国得到承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