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作文状物红旗渠不朽的丰碑1000字_第1页
初三作文状物红旗渠不朽的丰碑1000字_第2页
初三作文状物红旗渠不朽的丰碑1000字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三作文状物红旗渠,不朽的丰碑_1000字走进“人工天河”红旗渠,徜徉在“青年洞”景区,在秋风习习中眺望四处景色,漫步在堤坝上,看着潺潺的河流,望着连绵起伏的山峰,感受着红旗渠的宏伟壮丽,真是心旷神怡;那绵延数千里红旗渠上一块块人工凿成的、有角有棱的、裸露出道道白印的青石,都是修渠人钢铁般意志和不屈精神的真实写照!当红旗渠展现在世人面前时,当林县人民铸就这一丰功伟绩时,我的心中不禁为他们的壮举而感到震撼,一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它是红旗渠精神,这看似简简单单的十六个字,却深深地烙在我的心中,永不忘怀。这种精神于勤劳勇敢的林县人民,这种精神于十万名人民群

2、众!红旗渠精神是一面鲜红的旗帜,它引导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不懈奋斗,积极进取;红旗渠精神是一座不朽的丰碑,激励着人们继往开来取得一次又一次成功!将思绪再调转回1960年,林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寒冬酷暑,每天起早贪黑地工作。他们没有向贫困的生活环境低头,没有对自己身处的环境有任何抱怨;在十年漫漫的日日夜夜里,他们住在山崖帐篷里,宿在山洞里,一日三餐吃的是咸菜,啃的是馒头,没有工具,他们就自己动手制作,遇到困难迎韧而上;他们凭着铁锤、钢钎和双手,奋战于太行山悬崖绝壁之上,险滩峡谷之中,逢山凿洞,遇沟架桥,开山劈路,克服重重困难,到1969年胜利完成,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全长

3、1500公里的红旗渠。“青年洞”、“夺丰渡槽”、“南谷洞水库”、“红英汇流”、“渠首”等等,一个个响当当的耳熟能详的名字,一项项工程凝聚着修渠人心血和汗水、彰显着林县人民无比创造力和智慧!林县人民为修筑红旗渠付出的汗水与辛劳是世人瞩目的。当时的自然环境十分恶劣,缺乏机械设备和技术水平,自然灾害也给林县人民的修筑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和巨大的困难。尽管这样,林县人民没有被困难所打倒,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建造修筑工具,党员干部带领着群众不屈不挠,以大无畏的精神和胆识与天和地战斗。全县人民团结一心,齐心协力建造工程,男女老少齐上阵,每个人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近十年的时间中,将这条举世闻名的“人工天

4、河”连在了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之间,完美的诠释在世人眼前。20世纪70年代,周恩来总理曾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 红旗渠精神被誉为“中华民族之魂”,是一座不朽的丰碑!它弘扬了共产党为人民所想,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它是党和人民智慧的结晶;体现了林县人民吃苦耐劳,不怕牺牲无私奉献,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是林县人民精神的体现!“山碑”二字是1990年前国家主席李先念题写的。碑就是山,山就是碑。将山碑二字刻在青年洞口的山崖上,激励着子孙后代永远不忘当年修建红旗渠,继承和发扬红旗渠精神。红旗渠精神是我们每个青少年都应该学习的,我们应该把它发扬光大,因为这是我们这个时代应该拥有的一种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红旗渠精神是人民精神美好的体现,凝聚着我们,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