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制版实训总结报告_第1页
PCB制版实训总结报告_第2页
PCB制版实训总结报告_第3页
PCB制版实训总结报告_第4页
PCB制版实训总结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JIU JIANG UNIVERSITYPCB制版实训报告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班级:B1111学号:21111060120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实习时间:2012-11-12 至 2012-11-16实训地点: 电子信息实验楼PCB制版实训一、实习的意义、目的及作用与要求1 .目的:(1) 了解PCB设计的流程,掌握PCB设计的一般设计方法。(2) 锻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3) 提高实际动手操作能力。(4) 学习团队合作,相互学习的方法。2 .要求:(1) 遵守实习纪律,注意实习安全。(2) 按时、按要求完成各项子任务。(3) 及时进行总结,书写实习报告。(4) 每人必须做一快PCB板。

2、3、意义:(1) 提高自身能力,完成学习任务。(2) 掌握一种CAD软件的使用。(3) 了解前沿技术。(4) 就业的方向之一。PCB制版的历程1. 绘制原理图2. 新建原理图库3. 新建元件库封装4. 导入元件封装库及网络列表5. PCB元件布局6. PCB布线7. 打印PCB图8. 制作电路板三、元件库的设计 1原理图元件库的制作;1)打开新建原理图元件库文件 *.LIB2)新建原理图元件a 、放置引脚,圆点是对外的端口。b 、画元件外形。c 、修改引脚属性。 名称 引脚数(必须从 1 开始并且连续) 隐藏引脚及其他信息3)修改元件描叙默认类型、标示、元件封装4)、重命名并保存设计。 若还需

3、要新建其他元件,可以 工具 新建元件a独立元件b、复合元件含子元件5)设计中遇到的问题,怎么方法解决的 制作原理图元件库比较简单,因此在制作过程中没有出现什么问 题。但是在制作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在放置引脚,圆点是对外的端口,并且注意 修改引脚数应从 1 开始。6)设计的原理图元件库截图2.元件封装库的制作;1)打开新建的元件圭寸装库。2)添加焊盘、调整焊盘的位置、修改焊盘的属性。焊盘可置于任意层利用标尺或坐标工具定位焊盘焊盘命名必须与原理图元件 NUMBE相同3)画元件外形必须在Top Overlayer 层操作4)设置参考点编辑/设置参考点5)重命名、存盘。6)设计中遇到的问题,怎么方法解决

4、的A 、在元件封装库的制作过程中,对焊盘的左右距离没有按标准调好,后 来问了同学,就把距离按标准调和。B 、在做完元件封装库的制作之后,对文件进行了重命名,可是忘记了进 行保存,后老师检查之后才发现这个问题。C 、应注意焊盘的间距与实物引脚间距相同,内部标号与原理图标号一致,保证实际引脚与原理图引脚对应。7)设计的元件封装库截图图1RB.2/.4封装图2RB.2/.4封装注:电解电容参数:外径:160mil,焊盘间距:90mil焊盘外径:52mil,孔:28mil按键开关参数:长:320mil,宽:250mil线宽:10mi,中间圆直径、水平:250mil,垂直:175mil焊盘大小,外径:7

5、8mil,孔:78mil四、原理图的绘制1)、添加原理图元件库。Desig n Explorer 99 SELibrarySchMiscella neous Devices.ddbProtel DOS Schematic Libraries.ddb2)、摆放元件从元件库选择元件查找元件3)元件调整X,Y,SPACE拖动删除多余元件4)连接电路 防止重叠、交叉,端点连接NetlablePower ground5)修改元件属性元件的封装元件命名元件参数或标称值6)电路检查及创建网络表Tools/ERC checkdesign/creat Netlist7 )绘图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的A 、刚开

6、始画图时,心里很乱,没有思路,而且当时对哪些元件放在个元件库 不是太熟悉, 又以为上午就必须画完, 所以心里就更加的慌了, 因此画图的速度 比较慢,画图也总是出错。我觉得这样不行,并且得不偿失,因此我就让自己先 停下来,休息一会,再慢慢调整心态,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同时对原理图进行大 致的了解,让自己的脑海里有个大致的轮廓。B、在对原理图进行ER*查之后,发现很多错误,经过反复的改正,尝试以及老师的帮助下解决了这些问题。如:对电路的注释不能用“Net ”来注释,只能用画线工具栏内的“T”,否则会报错,而在芯片的引脚上的节点可以用“Net”C、在引脚上的网络标号报错,经过重新对网络标号进行放置,并

7、且上下对 齐,解决了这个问题。D在一些的连线上报错,有些是线与引脚之间连得太近了,以致于线与引 脚重复了,有些直接是两根线重复了。 经过重新连线, 并把一些重复的线段删除, 就解决了这个问题。E、在开关的网络标号上出现问题,开始怎么修改还是不能解决,后在老师 的帮之下, 才知道原来同名的网络标号必须也要一一对应, 并且在修改开关的属 性的时候把开关的属性改成了网络标号名,以致于同名的网络标号不能一一对 应,所以会报错。 后重新放置网络标号并且修改成对应的网络标号名, 这样就是 同名的网络标号名一一对应了,也就解决了问题。经过自己慢慢的摸索,老师的指点,以及自己不放弃不急躁的心态,终于把原理绘制

8、成功了。当看到检查报告上没有出现错误报告时,心里真的很高兴, 更有种自豪感,因为我做到了,我克服了那些困难,解决了出现的问题。当同学 向我请教的时候,心里更是开心,因为我可以把我学到的告诉同学们, 让他们也 能够学到更多。8)原理图截图图1SCH.2/.4原理图五、PCB实际制作过程1 绘制原理图 添加原理图元件库。Desig n Explorer 99 SELibrarySchMiscella neous Devices.ddbProtel DOS Schematic Libraries.ddb2)摆放元件从元件库选择元件查找元件3)元件调整X,Y,SPACE拖动删除多余元件4)连接电路防止

9、重叠、交叉,端点连接NetlablePower ground5)修改元件属性元件的封装元件命名元件参数或标称值6)电路检查及创建网络表7)Tools/ERC check desig n/creat Netlist8)原理图截图图2 SCH2/.4原理图9)在对原理图进行检查之后,没有错误2 导入元件封装库1)打开PCB文件2)导入元件封装库Design Explorer 99 SELibraryPcbGenericFootprintAdvpcb.ddb b 、导入自建元件封装库* 若做修改,需重新导入3) 导入网络表及查错常见问题: 1、无封装或封装名错。2 、元件没有连接上。* 修改原理图后

10、需要重新创建网络表。3. PCB 元件的布局( 70mm*35mm)1) 设置PCB规则(必须首先完成此工作)a 、单面板布线:Design/Rule/Routing/Routing LayersTop Layer:Not usedBottom Layer:Anyb 、修改布线宽度Design/Rule/Width ConstraintMax :0.8mm;Min:0.4mmPre :0.6mm2) 自动布局 ( 自动元件摆放,成功率不高 )Tools/auto place3) 手工调整及布局基本规则a. 尽量按电路图中各元件的相对位置放置,电路图中相邻的元件,在摆 放时尽量靠近。b. 元件摆

11、放横平竖直,尽量对齐。需要调节或需要散热的器件必须留出 较大空隙或放在电路板边沿。c. 勿重叠,留出一定间隙,d. 不要太靠近边缘e. 输入输出端口放在板子的边沿部分。4) 其他a 、灵活隐藏或使用丝印层。Tools/Preferences/ShowHide/Stringb、边自动布线边调整布局。4. PCB布线1)启动自动布线Auto Route/AII/Route All2)布线的修改与调整a 、修改不理想的布局(拖动、翻转)。b 、修改不理想的布线(多余或连接复杂)。c 、加粗必要的连线。d、调整修改警告信息(相邻太进或出现交叉)。3)添加标注文字(包括汉字)、修改文字的高度与粗细4 )

12、补泪滴、敷铜补泪滴:Tools/Teardrops修改敷铜网格大小Place/Polygo n pla neGrid SizeTrack Width图 1PCB.2/.4PCB 图5. 打印PCB图1 )新建打印文件并选择要打印的PCB设计图2)EDIT/Insert Printout3)添加调整各设计层A 、 Bottom Layer,B 、Keepout Layer,C 、MultiLayer4)其他设置Show holes 、 Mirror Layer 、 Black and white6、实际制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是如何解决的A 、无法将元件封装库导入,尝试好几遍都无法成功。后老师说

13、是 Winds7 系统的电脑都无法完成这个操作, 因为元件封装库无法导入, 后面的很多操作就 无法完成,着急了好一会。后在老师的建议下,我把文件复制到电脑是XP系统的同学的电脑上, 在他的电脑上完成元件封装库导入的操作, 然后再复制到自己 的电脑上,顺利完成了下面的操作。B 、在进行自动布局、自动布线之后,PCB图的线路很复杂而且不美观。因 此我尝试对元件进行多次布局, 多次布线,并选择交叉线最少, 线的数量最少的, 比较美观的PCB图。在这过程中也没有遇到什么大的问题, 主要是在对元件进行布局与布线的 过程中,不能怕麻烦,更不能粗心与急躁,要认真细心的把元件的布局布好,并 且使之稍微美观一点

14、。7 、手工制版过程1)电脑设计PCB图并打印。2)敷铜板处理。A 先裁减合适大小的板子,并用砂纸打磨,清除表层污迹。B 表面用少量双氧水擦洗,处理后成乌紫色。C双氧水腐蚀性较强,做好保护工作3 )热转印。A温度一般控制在 130度左右。速度 60-70 之间。B转印之前,先将板子和图纸稍做预热3)腐蚀。A 一般通过热转印处理一到两次,正反两个方向。B 稍微冷却,在完全变凉之前轻轻撕下转印纸。4 )清洁、钻孔。A用有机溶液清洗或用砂纸磨去油墨,钻孔B表面用松香水做防氧化处理。5 )后期处理,上漆,加防氧化层。6 )实际制成的PCB板截图7、在手工制版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是如何处理的在实际制版过

15、程中,打印的PCB图纸,在对图纸进行热转印的操作时,图 纸不能完整的印在板子上,有一个地方断线了,后因为时间的原因。就在老师的 帮忙之下,将油墨与酒精混合,涂在有缺失的地方,最后将之拿在热转印上进行 加热,是酒精挥发,这样做就是保护缺失的地方不被腐蚀。六、实习总结与心得在实训之前就听到CAD老师说起PCB制板,但是一直都不知道真正的PCB 板是什么样的,它又是如何制作的。带着疑惑怀着好奇的心情,真正开始了为期 一星期的PCB制板实训,在这一星期里,我收获了许多,通过实践,让我的动手 能力有了提高,我觉得这一星期我没有浪费。本次实训的任务是在前第一第二天实习的基础上根据电路图绘制印制电路 板图,

16、首先要求我们对电路图有深刻的理解, 然后在符合客观实际的情况下,根 据实验设计要求的有关规定,完成PCB板的制作。在初次完成之后再做进一步的 处理,使其更科学,更方便,实用性更高。本次实训中我们亲自实践了整个PCB的制作过程,初步掌握了实际生产中PCB板的制作技术。从绘制电路原理图到设 计PCB板,从印制电路板的钻孔到最后的腐蚀、清洗、烘干,在这里面的每一个 步骤都在自己的一次次的实际操作中变得清晰简单。根据老师发下来的原理图进行绘制,原理图绘制完成之后,对原理图进行 ERC检查,才发现原来绘原理图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不是简简单单用线把 元器件之间连接好就行的,有很多错误我们用肉眼是无法发

17、现的, 比如:有些线 是重复的,网络标号没有对齐等等。因此在绘图中我们必须细心,认真,多检查 错误,正确对待出现的每一个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才能绘出正确的 原理图,才能交出完美的答卷。实际手工制版我觉得是让我最觉最开心最期待的过程,因为通过一步一步的操作,我即将看到真正的实际作品。我期待自己亲手制作出来的PCE将是什么样 的,在这期待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收获的喜悦,也明白了,要有收获就必须努 力,即使过程并不顺利,可能会遇到很多自己想不到甚至是解决不了的问题,但是我们应该始终相信自己,坚信自己的信念,不放弃,不焦躁。用心做每一步, 我相信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通过这次实训,还让我知

18、道了怎么根据电路图设计简单印制电路板,懂得 了一些基本的设计要求,为以后的社会实践打下了牢靠的基础; 也懂得了在学习 工作中不要急于求成。更重要的是要有细心,还要小心。这是很重要,比如,进 行PCB图纸热转印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对板子先进行预热,同时要把图纸平铺并 且展开,不能有褶皱,否则在热转印的时候无法将原理图完整的印在板子上,这样不但此次的热转印操作失败了而且还浪费了材料, 可能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击 自己的自信心与热情。所以说无论是在做哪一步的操作时都要小心, 在每一个细 节上细心。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制板过程中,每一个步骤都应该遵守它 的操纵规则,我们应把操纵规则指导书的要求牢记在心,不仅在电子制造行业里, 在其他的各个行业中都有它的规则要求,对于我们即将涉入社会工作的大学生来 说,遵守行业规则是我们的基本素质。通过本次实习使我能够从理论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