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_第1页
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_第2页
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_第3页
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_第4页
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通货膨胀描述及分类 通货膨胀的原因 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价格调整曲线 通货膨胀与产量 政府针对通货膨胀的政策 恶性通货膨胀 失业理论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第一节 通货膨胀描述及分类 一、通货膨胀及其衡量指标 1.通货膨胀定义: 通货膨胀:在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中的货币超过经济所需要的数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价格水平全面、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 注意! 物价上升是物价总水平的上升,不是一种或几种。 是持续一定时期的上升,不是一时的上升。 具有相当程度的上升,1-2%为物价稳定。 通货膨胀的衡量: CPI、 PPI 、GDP折算指数,经济学界对通货膨胀定义的解

2、释分为“物价派”与“货币派”。 “物价派”主张用一般物价水平上升来定义通货膨胀。这种观点得到了大多数经济学家的认可,也是一般经济学著作中的用法。 “货币派”则强调物价上升不同于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真正的含义应该是指货币数量的过度增长。 “物价派”与“货币派”的实质分歧在于对物价上升原因的解释。他们都没有否认物价上升是通货膨胀的基本形式,2.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 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是价格(物价)指数。 价格指数:表明某些商品或劳务的价格从一个时期到下一个时期变动程度的指数。 价格指数一般用加权平均数计算,权数的大小根据商品在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确定。 筛选原则:与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关系密切; 销售数量

3、(金额)大; 市场供应保持稳定; 价格变动趋势有代表性; 所选的代表规格品之间差异大,计算价格指数的一般公式: 价格指数=(Ptqt)/ (P0qt) 有三种价格指数: (1)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CPI)又称零售物价指数或生活费用指数,是衡量各个时期居民个人消费的商品和劳务零售价格变化的指标。 (2)生产者价格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PPI )是对给定的一组商品成本的度量。它包括原材料和中间产品。 (3)国内生产总值价格折算指数(GDP折算数)衡量各个时期一切商品和劳务变化的指标,例1:如果1993年某国普通家庭每个月购买一组商品的费

4、用为857元,1997年购买同样一组商品的费用为1174元,则该国1997年消费物价指数? 解:CPI1997=(1174/857)100=137 例2:上例中,如果在1980年相同的一组商品费用为412元,以1993年为基期,则1980年消费价格指数为多少? 解: CPI1980=(412/857)100 =48,通货膨胀率: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用公式表示: t=(PtPt1)/ Pt1 例3:若价格水平1950年为54,1960年为69,1970年为92,1980年为178,则60年、70年和80年的通货膨胀率各为多少? 解: 各年代的通货膨胀率为: 60=(P19

5、60P1950)/ P1950=(6954)/54=27.8% 70=(P1970P1960)/ P1960=(92 69)/69=33.3% 80=(P1980P1970)/ P1970=(17892)/92=93.5,二、通货膨胀的分类 1.按价格上升的速度分类 温和的通货膨胀:每年物价上升比例在10%以内。 奔腾的通货膨胀:年通货膨胀率在10-100%以内。 超级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在100%以上。 2.按照对价格影响的差别分类 平衡的通货膨胀:每种商品的价格都按相同的比例上升。包括工资率、租金、利率等。 非平衡的通货膨胀:各种商品价格上升的比例并不完全相同,3.按照对价格的预期程度分类

6、 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价格上升的速度超出人们的预料或者根本没想到价格会上涨的问题。 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与人们预期的价格上涨幅度相同。这种通货膨胀具有自我维持的特点,有时又被称为惯性的通货膨胀。 4.按照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分类 财政赤字型通货膨胀:主要由于财政出现巨额赤字,导致货币贬值,引起通货膨胀。 银行信贷型通货膨胀:主要由于银行信贷规模过大,货币发行过多,货币超经济发行引起货币贬值,造成通货膨胀,结构调整型通货膨胀:主要由于经济结构不合理,特别是价格结构不合理造成的。 经济过热型通货膨胀:主要由于发展中国家急于 改变落后状况,经济发展过热引起的通货膨胀,表现为投资和消费双膨胀。 外债型通货

7、膨胀:主要由于外债负担过重,外贸逆差过大以及国际国内市场价格相差悬殊所引起的通货膨胀,第二节 通货膨胀的原因 一、通货膨胀的货币数量论解释 货币数量论的观点: 每次通货膨胀都有货币供给的迅速增长。“过多的钞票追逐过少的商品”。 商品的价格水平和货币价值是由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决定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水平与货币数量成正比例变化,货币价值与货币数量成反比例变化。所以,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越多,商品价格水平越高,货币价值越小;反之,亦反是。 美国经济学家费雪提出一个交易方程式(费雪方程) MV=PY 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总支出)物价水平*实际收入(总收入) MV为经济中的总支出,PY为

8、名义收入水平,货币流通速度:V=名义收入/货币供给量 对上式取自然对数,lnM+lnV=lnP+lnY 关于时间t求微分,dM/M+dV/V=dp/P+dY/Y 进一步变形:dp/P = dM/MdY/Y +dV/V 通货膨胀率货币增长率产出增长率流通速度变化率 即由费雪方程可得: 通货膨胀来源于三个方面: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货币增长和产量增长。如果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且收入处在潜在的收入水平上,则通货膨胀的产生主要是货币供给增加的结果。即货币供给的增加是通货膨胀的基本原因,二、需求拉动通货膨胀Demand Pull Inflation 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又称超额需求通货膨胀,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

9、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即过多的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 引起总需求过大的原因有两种解释: 货币主义解释 凯恩斯主义解释(通胀缺口模型) 凯恩斯认为:当经济中实现充分就业时,表明资源已得到充分利用,这时如果总需求仍然增加,就会由于过度总需求的存在而引起通货膨胀。 膨胀性缺口:实际总需求大于充分就业总需求时,实际总需求与充分就业总需求之间的差额,45,o,AD,ADf,Y,K,Ef,Yf,AD,通货膨胀缺口,E2,P1,y1,E1,AD1,AS,AD2,AD3,AD4,E3,E4,1)凯恩斯区域内,总需求增加,不会导致价格上涨,此时资源充足。 2)中间区域,总需求增加后,价格逐渐上涨,是

10、由于劳动、资本等的不足,导致成本提高。即供给瓶颈。该区域的通货膨胀被称为瓶颈式通货膨胀,3)古典区域,充分就业。总需求继续增加,只会导致价格的上涨,收入不变,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三、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Cost- Push Inflation 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成本通货膨胀或供给通货膨胀):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 引起成本增加的原因主要有三种: 1.工资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工资推动的通货膨胀: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造成的过高工资所导致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工资是成本中的主要部分。在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上,由于强大的工会组

11、织存在,工资不是竞争的工资,而是工会和雇主集体议价的工资,并且由于工资的增长率超过生产率的增长率,工资的提高就导致成本提高,进而导致一般价格水平上涨,即工资推动通货膨胀。 工资提高和价格上涨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工资 价格 工资 这样,工资提高和价格上涨形成了螺旋式的上升运动,即工资-价格螺旋。 个别部门工资 工资攀比 全社会工资 美国经济学家哈伯勒认为:“有组织的劳工要求提高工资的经常威胁,这就助成了一种趋势,要走向长期的、断续的或不断的、迂回的或急促的通货膨胀。,2.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价格推动的通货膨胀) 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垄断企业或寡头企业利用市场势力谋取过高利润所导致的一般价格水平持

12、续和显著的上涨。 在不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上,垄断企业和寡头企业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可以操纵价格,把产品价格定得很高,致使价格上涨的速度超过成本增长的速度。 3.进口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进口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在开放经济中,由于进口原材料价格上升而引起的通货膨胀,即输入通胀。一国通胀通过国际贸易渠道影响其他国家为输出通胀,AD,AS,o,y,P,P3,P2,P1,AS1,AS2,AS3,E1,E2,E3,y1,yf,y2,y3,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四、供求混合推动的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根源不是单一的总需求或总供给引起的,而是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如果通货膨胀是由需求拉动开始: 过度需求 价格 工资

13、 成本 价格 这时如果没有总需求的相应增加,工资上升最终会减少生产,增加失业,从而使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停止。只有在成本推动的同时,又有总需求的增加,这种通货膨胀才能持续下去,AS1,AS2,AD2,AD1,A,B,C,P0,P1,P2,y,y0,y1,o,供求混合推动的通货膨胀,五、结构性通货膨胀 结构性通货膨胀: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所出现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 这种理论从各生产部门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劳动市场的结构特征和各生产部门之间收入水平的赶超速度等角度分析了由于经济结构特点而引起的通货膨胀过程。 英国经济学家希克斯对扩展部门与非扩展部门进行了分析,经 济,扩展部门,非扩展部门

14、,扩张,收缩,资源劳动力短缺,资源劳动力过剩,资源价格工资,资源价格工资,攀比,各部门劳动生产率不同: 劳动生产率高的部门 高工资,攀 比,劳动生产率低的部门,美国经济学家托宾分析了劳动力市场结构特征所引起的通货膨胀。 劳动力市场结构的特点是失业与空位并存,这是由于劳动力市场技术结构、地区结构、性别结构等造成劳动力不能迅速流动而引起的,工资能上不能下的刚性,使有失业存在工资不能下降,有空位存在,工资上升,工资总水平上升,通胀,假定A、B分别为生产率提高快慢不同的两个部门,二者产量相等。部门A的生产增长率(y/y)A为3.5%,工资增长率( w/w)A也为3.5%,当部门B的生产增长率(y/y)

15、B为0.5%,而工资增长率( w/w)B因向部门A看齐也达到3.5%时,就使全社会的工资增长率超过生产增长率。全社会工资增长率为: w/w=( w/w)A + ( w/w)B2= 3.5% 全社会生产增长率为: y/y=(y/y)A + (y/y)B 2=(3.5% +0.5%) 2=2% 这样全社会工资增长率超过生产增长率1.5%,工资增长率超过生产增长率的百分比就是价格上涨率或通胀率,通货膨胀率=货币工资增长率劳动生产增长率 六、通货膨胀的持续 通货膨胀不是价格的一次性改变,而是价格水平的持续上升。在大多数情况下通货膨胀有一种惯性。这种情况被称为通货膨胀螺旋。 原因:如果经济中大多数人都预

16、期同样的通货膨胀率,那么,这种对通货膨胀预期就会变成经济运行的现实。即使最初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消除了,它也会由于人们的预期而持续,甚至加剧。在通货膨胀时期: 工资谈判要求保证工资上升与物价水平上涨一致 银行贷款确保一定的实际利率,通货膨胀螺旋,y,超额需求,AD2,AD1,AD0,y,E,通货膨胀螺旋,第三节 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如果通货膨胀相当稳定,完全可以预期,则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很小。这时通货膨胀的唯一影响是减少所持现金量。 通货膨胀对于收入的影响: 实际收入不变:名义收入增长率 = 通货膨胀率 实际收入减少:名义收入增长率 通货膨胀率 实际收入增加:名义收入增长率 通货膨胀率 通货膨

17、胀对财富的影响 实物资产:名义价格随通货膨胀同步提高,实际价值不变。 货币资产:名义价格不变,实际价值随通货膨胀降低。 负资产(负债):名义价格不变,实际价值随通货膨胀降低,通货膨胀不能完全预期,通货膨胀效应: 一、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 1.通货膨胀不利于靠固定的货币收入维持生活的人 受到损失的人:领取救济金、退休的人,白领阶层、公共雇员、靠福利和其他转移支付维持生活的人。:收入落后于物价水平的上升。 受益人:靠变动收入维持生活的人。 2.通货膨胀对储蓄不利 3.通货膨胀有利于债务人不利于债权人 债务契约根据签约时的通货膨胀率确定名义利率,当发生了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之后,债务契约无法更改,实际

18、利率下降,债务人受益,债权人受损。债权人不愿发放长期贷款。只要通货膨胀率名义利率,则实际利率0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例:借贷的名义利率为10%,而通货膨胀率为20%,则实际利率为多少? 解:实际利率=10%20%=10% 4.通货膨胀有利于雇主不利于工人 工资不能随通货膨胀而迅速调整,实际工资下降,利润增加,投资增加。 5.通货膨胀有利于政府不利于公众 国债发行:国家为债务人,公众为债权人 通胀税:通货膨胀提高了名义工资,达到纳税起征点的人增加,进入更高的纳税级次的人增加。 注意!(1)居民是货币收入获得者、金融证券持有者和实际财产拥有者,许多居民是通胀受益者和受损者。 (2)通货膨

19、胀的再分配效应是自发的,二、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 通货膨胀的产出水平随价格水平的变化而变化。 1.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促进产出和就业的提高 温和的或爬行的通货膨胀对产出和就业将有扩大的效应。 总需求 经济复苏 需求拉动通货膨胀 产品价格提高快于工资和其他资源 企业利润 扩大生产 失业 国民收入 2.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引致失业和产出下降,成本推动通货膨胀 原来总需求所能购买的实际产品数量 就业 国民收入,通货膨胀,通货膨胀预期,过度消费需求,储蓄投资减少,国民收入减少,生活费用增加,要求增加工资,减少生产就业,增加存货设备,利率上升,减少存货,生产收缩,3.超级通货膨胀(hyperinflation)

20、导致经济崩溃,当出现恶性通货膨胀时,人们完全丧失对货币的信心,货币就再不能执行交换手段和储藏手段职能。任何有理智的人不愿从事财富的生产和正当经营,而是如何把钱花出去,或进行投机活动。各种正常的经济活动都无法进行,市场经济机制无法再正常进行,经济混乱也不可避免了。 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产出效应(Output effects of Inflation) 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使得产出增加 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使得产出和就业下降 极度通货膨胀使得经济崩溃,第四节 价格调整曲线 一、没有预期的价格调整线 企业是针对所处的市场条件调整价格的。 如果需求增强,且在既定的现行价格下企业生产高于它们认为是适当的水平

21、,它们就会提高价格;当需求减弱,同时企业的生产低于适当的水平,它们就会降低价格。即: 当需求高于潜在产量时,存在价格上涨的压力; 当需求低于潜在产量时,存在价格下跌的压力。 只要收入高于潜在水平,价格就有上升的趋势;当收入低于潜在水平时,价格就有下降的趋势,实际产量y潜在收入或充分就业收入y*,本期价格水平P就会上升;反之,y y*, P就会下降。通货膨胀的压力表示为,一个企业的价格调整是相对于这个企业所认为的通行价格水平进行的。价格调整的原因是改变它的价格和经济中其他价格的相对关系。要掌握准确的通行价格,企业必须对经济中的通行的价格水平做出估计或预测。 假定市场需求增加而企业实际产量高于正常

22、产量时,企业试图把自己的价格提高到通行的价格以上,假定企业对于其产量超过正常产量的每一个百分数,把自己的价格提高到高于它预期的通行的价格的h个百分点,则,常数h为企业对自己经验的依赖程度。 当h=0时,表示企业产品的价格完全依赖于预期的通行价格;当h0时,表示企业会在预期的价格的基础上再结合自己对市场压力的反应来确定其产品的价格。 假定企业预期通行的价格就是上一年的价格,并对所有企业加总,则总价格调整方程,式中,为通货膨胀率;h为正常数。 (2)式表明通货膨胀率与实际收入对其潜在水平的偏离,即与通货膨胀有正向关系,这种关系被称为价格调整曲线。由于(2)式不包含通货膨胀预期,故又称其为没有预期的

23、价格调整曲线。 价格调整曲线表明,通胀是由市场压力形成的,2,1,令P-1预期通行的价格水平,10,5,0,5,10,没有预期的价格调整线,上图:相对于潜在的收入水平越高,通货膨胀率越高,当收入低于潜在水平时,价格调整曲线表明通胀率是负值,或价格水平呈下降趋势,二、有预期的价格调整曲线 假如企业预期到通货膨胀,它们一定预期到通行的价格上涨。如果提高相对价格是必要的,企业就会使自己产品的价格水平的上涨快于通行的价格上涨。则,e为预期的通货膨胀率。 含义:在同等条件下,如果人们认为通货膨胀很严重,就会做出相应的反应,如挤提存款抢购等,这样,通货膨胀被“逼”得上升。预期的通货膨胀率越高,实际通货膨胀

24、率也越高,A,e,10,5,0,5,10,有预期的价格调整曲线,价格调整曲线又被称为菲利普斯曲线,第五节 通货膨胀与产量 一、动态总需求曲线 动态总需求曲线是通货膨胀率与总需求变化之间的关系。可由IS-LM模型推导: 假定消费函数和投资函数均为线性函数的情况下,产品市场均衡条件可表述为: y=(Abr) (1) A为包括财政政策工具在内的自发支出,为乘数。 货币市场均衡意味着对实际货币余额的需求等于供给。在假定货币需求函数为线性的情况下,货币市场的均衡可表示为,2,2)式代入(1)式,则当产品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产量水平为,或,3,3)式表明,总需求水平由自发支出、实际货币余额决定,这两个因

25、素中任何一个变动都将使总需求发生变动,0的参数,A为自发总支出的变化,0的参数,m为货币增长率,o,DAD,DAD,y,动态总需求曲线,动态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即在有关变量和参数已知的情况下,通货膨胀率与总需求水平之间存在着方向相反的关系。动态需求曲线的位置取决于上期产量水平、货币增长率和自发支出变化在内的多种因素,二、动态总供给曲线 动态总供给曲线是指产出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关系的几何表示。由,记=h/y*,则有: = e+(yy*),它被称为动态总供给曲线,DAS,DAS,LAS,A,B,10,5,4,O,y,y,动态总供给曲线,C,短期动态总供给曲线,表示当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保持固定时,通

26、货膨胀率与产量水平之间的关系。 给定预期的通货膨胀率,动态总供给曲线显示通货膨胀率随产出水平的增加而上升。 向右上方倾斜的短期动态总供给曲线反映出通货膨胀率和产出之间的交替关系:为降低通货膨胀率就必须减少产出。 每一条短期动态总供给曲线上,预期通货膨胀率都是固定的,除了与长期总供给曲线相交点之外,实际通货膨胀率与预期通货膨胀率不同。 当实际通货膨胀率与预期通货膨胀率相等=e时,总供给曲线y=y*。长期总供给曲线LAS是短期动态总供给曲线实际和预期通货膨胀率相等的各点的垂直连线。 垂直的长期总供给曲线表明在长期中,产出水平不受制于通货膨胀率,三、通货膨胀与产量,DAD,DAD,DAS,DAS,O

27、,y0,0,E,E1,E2,y,通货膨胀和产量,实际通货膨胀率和产出水平依赖于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的位置。因此,能使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移动的任一因素的变,化都将影响到通货膨胀率和产量的数值,y1,y2,1,2,短期中,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将引起通货膨胀率和产出水平的同时增加。但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将小于货币增长率的增加,因为有一部分货币存量的增加作用在产量增加上了。 短期中,总供给曲线的移动也影响到通货膨胀率和产量水平。预期的通货膨胀率的提高将导致更高的通货膨胀率和更低的产量。 长期中,e=,y=y*,产量固定,y=y-1, =m,因此,在长期均衡时,通货膨胀率等于货币增长率。 总之,经济长期

28、均衡状态的特征是:产量将位于其潜在水平上,通货膨胀率则由货币增长率所决定,四、动态调整 经济中经常会存在一些扰动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因素,当经济偏离长期均衡时,它是如何调整的? 动态总需求方程: y=(m ), 其中y=y y-1 货币增长率m0, 当通货膨胀率= m0时,产量既不增加也不减少;当m0时, 有y0,即如果通货膨胀率超过货币增长率,造成实际货币余额下降时,产量也随之下降。 当 m0时, y 0,如果通货膨胀率低于货币增长率,造成实际货币余额增加时,导致需求和产量都增加,在动态总供给曲线= e+(yy*)中,若将预期约定为适应性预期, 即e = -1,且 = -1 ,则有: = (yy

29、*) 当产量低于充分就业水平时,通货膨胀率降低; 当产量高于充分就业水平时,通货膨胀率上升。 直线= m0和 y=y*将第一象限分为四个区域,在每一区域中,用箭头表示该区域每一点上通货膨胀和产量的联合运动或路径。 在区域中,产量和通货膨胀率都将上升,O,y,y,按产量和通货膨胀划分的区域,m0,A,m0,O,y,y,E,动态调整,E为长期均衡点,也是唯一产量和通货膨胀率都固定不变的点。区A点过热 区滞胀 区萧条 区恢复 区过热 区滞胀趋向长期均衡点E,第六节 政府针对通货膨胀的政策 在宏观经济学中,主要有两种不同思路对付通货膨胀。分歧在于是否值得治理通货膨胀以及如何治理通货膨胀。 两种方案 用

30、衰退降低通货膨胀 使用收入政策 一、用衰退来降低通货膨胀 要降低通货膨胀,可通过使动态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的办法来达到。在政策上,通过实施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现。 两种政策选择:渐进主义与激进主义,1.渐进主义的选择 基本特征:以较小的失业和较长时间来降低通货膨胀率,DAD,DAD,DAD,DAS,DAS,E,E1,E2,E,0,O,y,y,渐进主义的选择,O,O,t,t,0,y,y,渐进主义策略说明,a,b,a)通货膨胀率缓慢地回落到目标水平; (b)这种策略没有对经济与自然失业率偏离太远,2.激进主义的选择 特征:以较高的失业率和较短的时间来降低通货膨胀率,DAD,DAD,DAS,

31、DAS,E,E,0,O,y,y,E1,激进主义的选择,t,激进主义策略说明,激进主义造成了大规模的经济衰退,但通货膨胀率下降也迅速得多。通货膨胀的降低总会以经济衰退为代价。 牺牲率指GDP损失累计的百分比与实际获得的通货膨胀的降低量之间的比率,二、收入政策 政府可通过实际因素达到控制通货膨胀的目的,实际因素,工资与物价控制 道德劝说 改变预期,1.工资与物价的控制(收入政策) 收入政策:政府为了降低一般价格水平上升的速度,而采取的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限制货币工资和价格的政策。 (1)收入政策的目的:影响或控制价格、货币工资和其他收入的增长率,2)收入政策的理论基础: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理论。 在一个

32、货币工资率的增长快于劳动生产率增长的经济中,价格水平的趋势是向上调整,其调整数量等于弥补上述差额所需的数量。 由 W=PMPL P=W/ MPL 若货币工资W的变动比率与劳动边际产品MPL变动比率相等,则产品价格P保持不变。P为符合最大利润时的价格。 若W的增长率大于MPL的增长率,P必然提高,否则工资率的提高就会以牺牲厂商的利润为代价。 在市场竞争不完全的条件下,当通货膨胀发生时,工会和企业会利用垄断力量保持自己的实际收入,所以货币工资和价格继续增长。这种增长威胁到他人的实际收入,因而导致更高的货币工资和更高的价格。所以必须采取收入政策,3)收入政策的手段: 最强硬的措施:对工资和价格进行管

33、制。企业和工会不经政府有关部门同意,不得提高工资和价格。 较为软弱的措施:对工资和价格进行指导。由政府规定工资和价格指导指标,指令工会和企业参照执行。 美国历史上实行过三次收入政策: 第一次: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 第二次:尼克松政府 第三次:卡特政府 三次效果都不理想,4)收入政策所遇到的问题 人为地限制产品和劳务的价格不利于资源有效配置 没有触及通货膨胀的深层原因 控制难以实施,导致不同程度低效率 物价控制持续时间较长,使低于均衡价格的商品发生短缺。 2.道德劝说 通过道德劝说或施加压力使用非正式的工资和物价控制。政府编制物价和工资指导线,希望工人和企业能够遵守,政府以不购买该企业的产品来威胁

34、那些不听从劝告的企业,3.改变预期 打破人们对通货膨胀的心理预期:如果工会和企业坚信每个人都会屈从政府压力,他们就会愿意缓和自己对工资的要求和提价的要求。 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作用也是劝说,中央银行要让每个人都确信它对通货膨胀的强硬立场,这样就可打破通货膨胀预期,工资增长会降低,工资物价螺旋也会打破。从而避免采取紧缩信贷政策对产出和就业方面的负面影响。 如果人们相信政府所采取的打破通货膨胀的任何行动都是成功的,这种预期本身就有助于消灭通货膨胀。如果人们人们认为政策不能奏效,通胀预期就不能被打破,通胀可能就会持续下去。一旦通胀预期发展起来,要想抑制通胀就需花费更高的代价,第七节 恶性通货膨胀 一、

35、恶性通货膨胀的历史考察 恶性通货膨胀:当一国当年通货膨胀率达到1000%以上时,就称该国处于恶性通货膨胀状态之中。它是一种超级通货膨胀。 20世纪的恶性通货膨胀出现在三个时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5个国家:奥地利、德国、匈牙利、波兰和苏联。 1922-1923年间德国,平均每月为322%,最高的1923年10月,价格上升高达2900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旧中国、希腊和匈牙利,1946年匈牙利恶性通胀两个突出特点: 唯一一个20年间经历两次恶性通胀的国家 创下世界最严重的恶性通胀的记录,仅一年中物价上涨了3.81027倍,月平均通胀率达19800%。 20世纪80年代: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

36、、秘鲁等外债危机导致金融混乱,一些国家高通货膨胀记录(每年,资料来源:美多恩不什、费希尔:宏观经济学6版P48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二、恶性通货膨胀的经济原因 所有恶性通货膨胀的共同特征之一是货币供给的大量增加,这是由于政府需要为其巨额预算赤字融资。 货币供给量 通货膨胀 税收实际价值 赤字 通货膨胀导致预算赤字的增加主要通过两个渠道: 税收体制:税收的计算和纳付的滞后。 名义利率效应:通货膨胀使名义利率上升,增加政府的名义付息,从而增加预算赤字。 预算赤字与通货膨胀之间具有一种双向互动关系,巨额预算赤字 发行钞票 快速通货膨胀 财政赤字 如果必须以货币手段融资的赤字非常大,则因此

37、而发生的通货膨胀会发展为恶性通货膨胀。 历史数据:持续地以货币融资的赤字为GDP的10-12%,才会引发恶性通货膨胀。 玻利维亚恶性通货膨胀原因: 过度借贷,利率上升,预算紧缩,发行钞票弥补。 实际国民收入及政府收入降低 政治上的不稳定导致资本外逃 上述因素结合引发通货膨胀螺旋式上升,三、制止恶性通货膨胀的措施 制止恶性通货膨胀需要一系列的特别政策组合,涉及到汇率、公共预算、货币供给及一些针对工资和物价的直接措施。 制止恶性通货膨胀最根本的一步是解决预算问题。在恶性通货膨胀的经济中,经常是一种新货币被引入以取代旧货币,税制也会改革。 异端稳定计划:指在货币财政措施之外,还对工资和物价进行干预。

38、 (1)通胀有着极大的惯性成分,惯性的产生是由于长期劳务合同、工资指数化以及其他基于过去通胀而引入的自动调节工资、物价的机制,这便使通胀得以维持下去,2)在惯性通货膨胀的情形下,只运用正规措施会导致不必要的萧条。即使汇率固定下来,国内物价仍可继续上涨,最终挤压经济中可贸易部门的利润。所以,工资和物价控制是稳定计划的关键因素。甚至主张只须工资和物价控制就足以制止通胀,而正规的财政货币遏止却不起作用。 (3)为制止通胀惯性,在稳定过程开始时设置相互配合的工资和价格上限。这既可以制止通货膨胀又可以改变通货膨胀预期,提高人们对计划的信心。 (4)异端计划缺陷: 工资和物价控制可能成为多余 缺乏管理的可

39、行性会使许多控制失效,控制会使经济中相对价格变得僵硬,造成一部分商品和劳务的短缺。 (5)异端稳定计划的实践: 阿根廷、巴西和秘鲁都失败了,通胀被压下几个月后又卷土重来。 以色列和墨西哥取得了成功。 玻利维亚不使用异端稳定计划消除了高通胀。停止偿还外债和提高税收,使预算资金的流出得以控制;货币发行从极高水平上下降,且汇率被稳定住,启示:严厉的预算调节对于稳定是绝对必要的 单是工资与物价控制不足以遏止通货膨胀 常规的稳定政策之外再辅之以工资和物价控制是否能增加政策效果,尚无明确答案,四、中国转轨时期的通货膨胀,我国4次通货膨胀高峰及其原因,1)1980高峰(6%) 高额的财政赤字。1980年财政

40、赤字为127.5亿元。 货币超额投放。货币流通增长率1980年为22.6,2)1985高峰(8.8%) 信贷规模膨胀银行贷款余额增长率1985年为23.9%。 货币超额投放。货币流通增长率1985年为19.8,3)1988高峰(18.5%) 政策调控导致货币超额投放。为了启动经济,1988年货币流通量增长了31.8%。 通胀预期导致抢购,需求膨胀,引起较高的通胀,4)1994高峰(21.7%) 政策调控导致货币超额投放。为了启动经济,1992年货币流通量增长了43.2%。 投资高增长导致货币超额投放。社会投资增长率93年为12.1,第八节 失业理论 一、失业与充分就业 1.失业的定义与衡量 失

41、业:指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有工作能力,愿意工作并积极寻找工作而未能按当时通行的实际工资水平找到工作的人。 注意: 年龄规定以外的无工作者不是失业者。 丧失工作能力者不计入失业者。 在校学习的不叫失业者。 由于某种原因不愿工作或不积极寻找工作的人不计入失业者,有些未领取失业救济的未登记注册的无工作者,没有被计入失业者。 各国对工作年龄和失业范围都有不同的规定。 衡量经济中失业状况的最基本指标是失业率。失业率:指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公式表示为: 劳动力总数是指失业人数Nu和就业人数Ne之和。例:某国2001年失业人数为200万人,就业人数6500万人,失业率为多少,解,2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

42、并非人人都有工作。先弄清两种失业: 由于社会总需求不足而造成的失业叫周期性失业。 由于经济中某些难以克服的原因而造成的失业叫自然失业。 消灭了周期性失业的就业状态就是充分就业。充分就业与自然失业的存在并不矛盾。实现了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就是自然失业率、充分就业的失业率或长期均衡的失业率。 自然失业率的高低,取决于劳动力市场的完善程度、经济状况等多种因素。各国政府可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自然失业率,失业,3.劳动力参与率 劳动力参与率(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Rate):劳动力人口占工作年龄人口的百分比,人口,工作年龄人口,少年与住院治疗者,劳动力,不属于劳动力,就业,人口

43、与劳动力分类,二、自然失业 自然失业:指由于经济中某些难以避免的原因所引起的失业,在任何动态经济中这种失业都是必然存在的。 自然失业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摩擦性失业Frictional unemployment 摩擦性失业:指劳动力在正常流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失业。 摩擦性失业量的大小取决于劳动力流动性的大小和寻找工作所需要的时间。 由于在动态经济中,劳动力的流动是正常的,所以摩擦性失业的存在也是正常的,2结构性失业Structural unemployment 结构性失业:指因经济结构变化而发生的失业。 供求之所以会出现不一致是因为对某种劳动的需求增加,而对另一种劳动的需求减少,与此同时,供

44、给没有迅速作出调整。这种情况下,往往“失业与空位”并存,这是劳动力市场的结构特点造成的。 3临时性或季节性失业 临时性或季节性失业是由于某些行业生产的时间性或季节性变动所引起的失业。 在农业、旅游业、建筑业中,这种失业最多.这些行业生产时间性或季节性是客观条件或自然条件决定的,很难改变,4技术性失业 技术性失业是由于技术进步所引起的失业。 经济增长过程中,技术进步的必然趋势是生产中越来越广泛地采用了资本、技术密集性技术,越来越先进的设备代替了工人的劳动,这样,对劳动力需求的相对缩小就会使失业增加。 资本品相对价格下降和劳动力价格相对上升也加剧了机器取代工人的趋势,从而也加重了这种失业。 属于这

45、种失业的工人大都是文化技术水平低,不能适应现代化技术要求的工人,5求职性失业 求职性失业:指工人不满意现有工作,离职去寻找更理想的工作所造成的失业。 劳动力市场的不同质 劳动力市场信息是不充分的 这种失业也是劳动力流动的结果,但它又不同于摩擦性失业。因为这种劳动力的流动,不是经济中难以避免的原因引起的,而是工人自己造成的,属于自愿失业的性质。这种失业人口中青年人占的比例最大,因为青年人往往不满现状,渴望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工作,6.古典失业 古典失业是由于工资刚性所引起的失业。 如果工资具有完全的伸缩性,则通过工资的调节就能实现人人都有工作。但由于: 人类本性不愿使工资下降 工会的存在 最低工资法

46、 由于工资刚性的存在,使部分工人无法受雇。这种失业由古典经济学家提出,称古典失业,LD,LS,LS,W0,W1,N0,N2,N1,N,W/P,E,A,B,F,C,E为劳动力市场均衡点,对应实际工资W0 ,愿意工作人数为N1,实际工作人数 N0 ,EF对应的是自然失业率;对应实际工资W1,就业人数N2 ,AC为失业人数,AB为非自愿业,BC为自愿失业,O,各种类型失业,三、总需求不足的失业 (周期性失业 ) 凯恩斯认为这种失业是非自愿的。根据凯恩斯的分析,就业水平取决于国民收入水平,而国民收入又取决于总需求。总需求不足的失业也叫周期性失业,因为总需求不足一般都出现在经济的萧条时期,是周期出现的。

47、用紧缩性缺口来说明总需求不足的失业。 紧缩性缺口:指实际总需求小于充分就业的总需求的差额。 图中:AD0与450线的交点E决定了实际的国民收入水平仅为Y0,Y0Yf,,就必然引起失业。由于Y0Yf ,是AD0ADf造成的。实际总需求与充分就业总需求之间的差额EfK就是紧缩性缺口,它就是造成周期性失业的根源,45,AD,AD0,ADf,O,Ef,E,K,y0,yf,y,紧缩性缺口,凯恩斯认为失业的原因是总需求不足,即有效需求(Effective Demand)不足,总需求与总供给均衡时决定的均衡国民收入小于充分就业时均衡的国民收入。 造成需求不足的原因是三大心理规律的作用: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48、导致消费不足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造成投资需求不足 流动偏好规律使利率的下降有一个最低限度,无法拉开利润率与利率之间的差距以便刺激投资。其结果是总需求不足,出现紧缩性缺口,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增加,但在增加的收入量中,用来消费的部分所占比例越来越少。从而造成了消费需求不足。 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规律:指一定资本增量预期的收益与其供给价格(重置成本)之间的比率递减趋势。投资是为了获得最大纯利润。而这一利润取决于投资预期的利润率(即资本的边际效率)与为了投资贷款所支付利息率。如果预期的利润率越大于利息率,则纯利润越大,投资越多;反之,如果预期的利润率越小于利息率,则纯利润越小,投

49、资越少。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使得利润率与利息率间的差距缩小。 流动性偏好(表示人们喜欢以货币形式保持一部分财富的愿望或动机)即人们对货币的需求,由于货币需求的存在,利息率的下降就有一定的限度,这样也使得利润率与利息率间的差距缩小。也引起投资需求的不足。最终造成总需求的不足,从而引起非自愿失业,即总需求不足失业的存在,四、隐蔽性失业 隐蔽性失业:表面上有工作,实际上并没有对生产做出贡献的人,即有“职”无“工”的人。或者说这些人的边际生产力为零。 当经济中减少就业人员而产量没有下降时,就存在着隐蔽性失业。 五、失业对经济的影响 失业率增加时几乎没有人能从中获益。因为失业率的上升意味着总产量会下降,人

50、们的总实际收入会下降。 对于个人来说,如果是自愿失业,则会给他带来闲暇的享受。但如果是非自愿失业,则会使他的收入减少,从而生活水平下降,一)失业的不利影响 1、失业引起实际社会产量的减少 “奥肯定理” : YtYa(UtU) 2、失业引起人力资本的损失 3、失业增加政府的转移支付支出 4、失业引发种种社会问题 (二)失业的有利影响 1、失业是个人能力得到充分发挥的必要代价 2、失业是劳动力最优配置的必要条件 3、失业有助于提高就业者的工作效率 4、失业作为劳动力的储备可以随时满足社会的需要,三)适度失业 从理论上说,存在一种适度的失业。在这种失业时,社会从失业中得到的好处大于损失,或者至少是得

51、失相当。 适度失业在数量上并不一定等同于自然失业。 各国有不同的适度失业,每个国家要根据自己具体的国情来确定适度失业率。 在现实中,有些国家劳动力短缺,这会给经济带来不利的影响。但就大多数国家来说,失业严重是普遍现象,奥肯定理(Okuns Law,曾任美国总统约翰逊首席经济顾问的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ArtherOKun),研究了失业率变动对实际国民收入的影响,在1960年代提出了奥肯定理。 奥肯定理说明的是失业率与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之间关系的经验统计规律。这一规律表明:失业率每增加1%,则实际国民收入减少2.5%;反之,失业率每减少1%,则实际国民收入增加2.5%。 理解这一规律应注意: 它

52、表明了失业率与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之间是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失业率与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间1:2.5的关系只是一个平均数,是根据经验统计资料得出的。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数字略有不同。 奥肯定理适用于没有实现充分就业的情况,六、解决失业的方法 解决需求不足的失业的方法是运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解决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需要借助于人力政策。 (1)提供职业训练 (2)提供就业信息 (3)反对就业歧视,七、西方经济学派就业理论 1.古典就业理论 以萨伊、马歇尔等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认为: 劳动的需求与劳动的供给都取决于实际的工资水平,劳动的需求与实际工资水平呈反方向变化,而劳动的供给则与实际工

53、资呈相同方向变化。 由于劳动力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工资可以适应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变化而迅速变动。 劳动力市场均衡时所决定的就业量一定是充分就业,大量的、长期的失业量是不可能存在的。 古典就业理论在理论上排斥了失业存在的可能性,而将实际中所存在的失业归结为摩擦性失业和自愿性失业,并且认为这两种失业的存在与充分就业并不矛盾,2.凯恩斯的就业理论 凯恩斯接受了传统经济学的摩擦性失业和自愿失业两个范畴,并提出第三个失业范畴:非自愿失业。 认为在各种形式的失业中,非自愿失业是最重要的,只有消除非自愿失业,才意味着充分就业,资本主义未能实现充分就业的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 为此,必须依靠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直接的

54、干预,才能解决有效需求不足问题,3.供给学派的就业理论 供给学派经济政策的基础是实行供给管理,其政策核心是减税。 税率的提高会使劳动资源流向居民户部门或用于享受闲暇,使劳动供给减少;相反,减税导致实际工资提高,从而会使居民向市场部门提供的劳动增加。 高福利的危害:高额的失业保险津贴制度实际上鼓励了失业者延长失业时间,并诱使雇主和雇员以加剧临时解雇和失业的方式来组织生产。 高失业的原因并非完全是由于需求不足,失业的真正原因是由于政府执行高税收、高失业津贴和最低工资法等政策所造成的对就业有害的刺激和人为的障碍。 主张经济自由,反对政府的不适当干预;削减社会福利支出中的失业保险津贴,严格规定失业救济

55、的发放条件,停办公共服务就业计划,取消最低工资的规定,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4.货币主义的就业理论 现代货币主义的主要代表弗里德曼提出了“自然失业率”的概念。 自然失业率: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的自发供求力量发挥作用时的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也就是一国经济实现了它潜在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最大可能的就业率,就是充分就业情况下的失业率。 自然失业率不是自然的,它不是最优失业率。自然失业率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不仅受到客观经济条件的影响,而且受许多制度性因素的影响。 政府可以通过加强对劳动力管理,改善劳动力市场,减少自然失业率,5.理性预期学派的就业理论 理性预期深化了弗里德

56、曼的自然就业率假说分析,把理性预期引入了失业理论。 劳动力市场具有完全竞争性,工资和价格也是完全浮动的。在价格机制的灵敏调解下,劳动力市场随时可以出清,随时可使劳动力供求达到均衡。因此不会出现劳动力供给的过剩,也就不会出现凯恩斯所说的非自愿失业。 劳动力的供给或就业、失业的抉择是一个产品和闲暇在现实和未来之间的选择过程,其依赖于人们预期的最近和将来的工资。若现实的工资较低被预期为暂时的,人们可能接受按此工资提供的职位,这时失业率就会下降;否则失业率上升。 人们可以合理预期实际就业水平,因而否认工资对失业的调节作用;认为劳动力市场是由就业人数或实际提供的劳动量的变动来调节的,因为人们是根据自己的预期提供劳动的。因此,他们提出了政府不干预的就业政策,6.发展经济学派的就业理论 失业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 发展经济学家假设在经济发展之前,人口的增长快于经济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往往是在“劳动力无限供给”或存在一个“最低生存费用”部门这一基础上进行的,而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不可能是“最低生存费用”这个水平,因此相对于劳动力的需求,劳动供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