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代烃教学课件_第1页
卤代烃教学课件_第2页
卤代烃教学课件_第3页
卤代烃教学课件_第4页
卤代烃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 卤代烃本章要点:卤代烃的取代反应;卤代烃的消除反应;亲核取代反应机理、消除反应机理,竞争反应;亲核取代反应和消除反应的立体化学。一、卤代烃的基本概念1,卤代烃的分类按烃基分类卤原子与饱和碳原子连接;卤原子连接在饱和碳原子上的卤代烃一级卤代烃(伯卤代烃):碳原子上连有一个烃基;二级卤代烃(仲卤代烃):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烃基;三级卤代烃(叔卤代烃):碳原子上连有三个烃基。卤原子与不饱和碳原子连接:卤代烯烃与卤代苯,卤原子连接在不饱和碳原子上。卤原子与烯丙基、苄基连接:烯丙基卤代烃与卤苄,卤原子连接在不饱和碳原子的邻位饱和碳原子上。按卤原子分类氯代烃、溴代烃、碘代烃等。2,卤代烃的命名两种观点 以

2、含有卤原子的最长碳链为主链; 选择最长碳链时不考虑是否含有卤原子; 3-氯甲基戊烷or.2-乙基-1-氯丁烷 3-(chloromethyl)pentane系统法命名时,卤原子总是取代基,不视为官能团;习惯法命名时,有时视卤原子为官能团,如叔丁基氯等。 氯(代)苄 or 苄基氯3,碳卤键的结构特征碳-卤键的极性: 10-30cm 6.472 6.072 5.971 5.471卤原子电负性大,碳卤键是极性键,a-碳原子上带有部分正电荷,容易受到给电子试剂作用,发生亲核反应。二、卤代烃的性质化学反应 1,取代反应卤原子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取代的主要反应有 羟基取代卤原子(水解反应,卤原子转换成羟基,

3、一种制备醇的方法) 碱性水溶液中反应,活泼卤代烃(叔卤代烃、烯丙式卤代烃、苄卤代烃)容易反应。 烷氧基取代卤原子(醇解反应,卤原子转换成烃氧基,制备醚的方法)反应称为williamson缩合,引入烃氧基的试剂通常是醇钠,醇钠是强有机碱,也是有效的亲核试剂。醇解反应是制备混合醚的重要方法,醚的两个烃基分布来自于醇(醇钠)和卤代烃。但两个烃基中有一个是叔碳烃基的话,这个烃基不能来自于卤代烃,因为三级卤代烃与醇钠作用容易得到烯烃;两个烃基中有一个是苯基的话,这个烃基也不能来自于卤代烃,因为卤代苯不能与醇钠作用,除非苯环卤原子的邻、对位上有一个甚至一个以上硝基。 氨基取代卤原子(一种制备有机胺混合物的

4、方法) 反应得到不同取代的胺,是混合物,使用大大过量的nh3可以使反应主要得到rnh2。 氰基取代卤原子(制备腈及羧酸的方法)氰化钠(钾)作为亲核试剂与卤代烷反应得到腈,多出一个碳原子;这个腈经过水解可以得到羧酸或酰胺。其它取代反应巯基取代:khs/醇水溶液炔基取代:炔钠2,卤代烃取代反应历程亲核取代反应模式亲核试剂:具有给出电子对能力的化合物分子或离子如h2o、oh、nh3、ro、cn、rcc-、诸如此类的lowis碱; 双分子反 sn2历程进攻试剂对卤代烃分子中的a-碳原子(正电荷中心)作用,进攻伴随卤离子的离去;经过一个过渡态,完成取代反应。动力学特征:反应速率与卤代烃和亲核试剂二者的浓

5、度相关;立体化学特征:有旋光性的卤代烃经水解反应得到的醇仍具有旋光性,并伴有空间翻转(walden转化);a-碳原子上的取代基越大、溶剂的极性越大,越不利于双分子反应。例:用碘化钠的丙酮溶液与卤代烃反应,是较为典型的sn2历程的反应:对下列卤代烃的反应活性顺序为:3-溴丙烯(烯丙式卤代烃) 1-溴丁烷 2-溴丁烷后二者的差别在于a-碳原子上的取代基对进攻试剂的阻碍,1-溴丁烷小,2-溴丁烷大。单分子反应 sn1历程反应条件下,碳卤键断裂,卤离子离去,产生一个碳正离子中间体,并立即结合进攻试剂,完成反应。动力学特征:生成碳正离子的一步慢,是限速步骤,反应速率表现只与卤代烃的浓度有关;立体化学特征

6、:产物发生外消旋化;产物复杂性:有生成烯烃的副反应及生成重排产物的可能(凡经历碳正离子历程的反应都有这种可能)。例:用硝酸银的乙醇溶液与卤代烃反应,是典型的sn1历程的反应:对下列卤代烃的反应活性顺序为:3-溴丙烯 2-溴丁烷 1-溴丁烷后二者的差别在于形成正碳离子的难易,2o碳正离子比1o碳正离子更稳定。硝酸银的乙醇溶液与卤代烃的反应用于鉴别不同氯代烃时,能立即反应生成沉淀是叔卤代烃、烯丙式卤代烃、卤代苄(容易生成正碳离子);不会生成沉淀的是烯式卤代烃、卤代苯(碳-卤键很难断开);较慢或加热才能生成沉淀是仲卤代烃(慢)、伯卤代烃(加热)。 不同卤原子取代的卤代烃,对于取代反应的活性不同;活性

7、序:ri rbr rcl rf。卤代烃分子结构特征与反应活性位阻作用:伯卤代烃背面进攻的位阻较小,不利于形成碳正离子而有利于发生双分子取代反应(sn2);叔卤代烃背面进攻的位阻大,不利于亲核试剂从背面进攻,且碳-卤键相对较弱,有利于形成碳正离子,有利于发生单分子取代反应(sn1),烯丙式卤代烃和苄卤代烃也容易形成碳正离子。电子效应:碳原子上烃基越多电子云密度增大越多,不利于亲核试剂进攻、有利于碳正离子稳定;伯卤代烃易发生双分子取代反应(sn2),叔卤代烃易发生单分子取代反应(sn1);烯丙式卤代烃和苄卤代烃易生成稳定的碳正离子,也易发生单分子取代反应(sn1) 。 反应条件的影响高的温度、极性

8、大的溶剂有利于单分子反应,相反的条件有利于双分子反应。因为温度高有利于碳卤键断裂;溶剂极性大有利于碳正离子中间体稳定。3,脱去卤化氢的反应(消除反应)卤代烃与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共热,会失去卤化氢(b-h和卤原子)得到烯烃。从分子中失去取代基的反应称为消除反应。卤代烃失去卤化氢的活性顺序:叔卤代烃 仲卤代烃 伯卤代烃。乙烯式卤代烃在强烈的条件下也能失去卤化氢得到炔烃。仲卤代烃 叔卤代烃札依采夫规律:由卤代烃分子中脱去卤化氢时主要得到双键上含烃基多的烯烃。 两种消除反应历程单分子消除(e1):卤原子离去得到碳正离子,继而脱去bh;双分子消除(e2):碱性试剂进攻bh,在bh离去的同时卤原子离去;4

9、竞争反应反应物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可能发生不同的反应,这些反应称为竞争反应。取代反应与消除反应是一对竞争反应。影响反应竞争的因素进攻试剂进攻试剂碱性强,有利于b-位质子离去,有利于发生消除反应;进攻试剂亲核性强,有利于卤原子离去,有利于发生取代反应。溶剂溶剂极性弱,有利于产物烯烃稳定,有利于发生消除反应;溶剂极性强,有利于极性产物稳定,有利于发生取代反应;b-碳原子上有吸电子基的卤代烃与亲核试剂的反应时,进攻试剂碱性强,容易发生消除反应。在许多经历碳正离子中间体的反应中,都有发生消除反应的可能;竞争的单分子反应 卤原子离去即产生一碳正离子,进而若发生 b-进攻发生取代反应,若发生h+离去发生消除

10、反应。有利于生成碳正离子中间体的卤代烃容易发生单分子反应。进攻试剂的影响:进攻试剂碱性强,有利于b-位质子离去,有利于发生消除反应;进攻试剂碱性弱、亲核性强,有利于发生取代反应。温度高有利于单分子反应。在单分子历程中,常发生碳正离子的重排,由稳定性较低的正碳离子重排成稳定性较高的正碳离子。竞争的双分子反应亲核试剂进攻在a-碳原子上发生取代反应,若亲核试剂作为碱与b-氢原子作用,则发生消除反应。a-碳原子上取代基大且多,不利于取代,有利于消除;b-碳原子上有吸电子基时,b-氢原子的解离趋势增大,有利于消除;进攻试剂的碱性强有利于消除,进攻试剂的亲核性强有利于取代;溶剂的极性强,有利于取代,溶剂的极性弱有利于消除;反应温度高有利于消除。竞争反应总结取代与消除都是在lewis碱作用下完成的,不同的卤代烃及不同的反应条件分布有利于取代和消除反应,产生反应竞争。单分子反应(如三级卤代烃)的竞争取向与进攻试剂的碱性关系较大;双分子反应(如一级卤代烃)的竞争取向与卤代烃分子的烃基结构、反应温度、溶剂极性、进攻试剂碱性和亲核性等相关。卤代烃分子中烃基结构的影响:进攻试剂的影响:溶剂影响:4,与金属镁的反应产物是烃基镁卤化物(grignard试剂、格氏试剂)。卤代苯与卤代烯烃也能由于制备格氏试剂,只是由于反应需要加热,通常不用沸点低的乙醚,而是用四氢呋喃(thf)。格氏试剂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