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工作面管理制度_第1页
采煤工作面管理制度_第2页
采煤工作面管理制度_第3页
采煤工作面管理制度_第4页
采煤工作面管理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泸县富银煤矿有限公司采煤工作面管理制度目录一、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 . 3二、顶板动态监测和分析制度 . 13三、采煤工作面支护质量检查制度 . 12四、采煤工作面变化管理制度 . 14五、作业规程编制、审批、复审、贯彻、实施管理制度 . . 19六、采煤工作面机械设备运行、维修、保养制度. 21七、乳化泵站管理制度 23八、文明生产管理制度 . 25九、工作面支护材料设备配件备用制度 27、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为进一步加强顶板管理工作,杜绝顶板事故的发生,满足安全生产的 需要,依据煤矿安全规程 、回采操作规程、掘进操作规程及上级有 关要求,特制定本规定。我公司井下采煤工作面和拆除、安装工

2、作面及在用 巷道都必须严格按照本规定,做好顶板管理工作。(一)、管理机构及主要职责1、为确保本规定的严格执行,公司成立顶板管理领导组,负责组织、 协调顶板管理的各项工作,检查、落实、考核本规定的执行情况。组 长: 矿 长副组长:生产副矿长成 员: 总工程师、安全副矿长、副总、生技科长、安全科长、通风科 长及各采煤队队长2、生技科长负责全公司巷道支护设计及顶板支护管理工作,负责采煤 工作面地质构造的预测预报和探放水工作。3、生技科技术员负责井下巷道支护及矿压的监督管理,同时贯彻执行 公司和上级技术主管部门有关巷道支护设计、规定,并结合我公司实际,指 导施工巷道各类作业规程、补充措施的编制工作,监

3、督检查其执行情况,协 调解决执行中的支护问题。4、安全科负责监督检查顶板管理措施的贯彻执行,并组织各业务部门 定期进行检查,对顶板事故进行分析和责任认定。(二)顶板动态检测和分析 为掌握矿压的基本规律,加强采煤煤工作面支护质量管理,强化安全生 产标准化意识,突出支护质量是采煤工作面安全生产的保证,杜绝支护事故 的发生,综合分析矿山顶板控制问题,建立健全顶板动态监测、分析和处理 责任制,特制定制度如下:1、监测组织成立以生产副矿长为组长,生技科长为副组长,采煤队队长及当班队长 为成员的支护质量领导小组。成立以采煤队技术员为组长,当班班长为成员 的支护质量监测执行小组,负责对工作面支护质量进行监测

4、。特殊条件下由 总工程组织召开支护质量会议,研究因顶板岩层变化加强支护管理的措施, 并提出改善支护方式的建议,监督支护质量的班监工作,采煤队主管技术员 对支护质量监测资料进行收集汇总。要求当班监测信息,以及为消除隐患所 采取的措施在下一班班前会上就与工人见面。2、回采工作面支护质量监测内容(1)单体液压支柱阻力观测利用 KJ216 矿压监测系统,对工作面进行矿压监测。工作面每 10 米在 支柱上布置一台压力监测分站,由区队派专人进行监测支柱的的初撑力、工 作阻力,并做好记录。(2)支柱活柱缩量观测用钢卷尺测量支柱的活柱下缩量。(3)、回风巷的矿压观测回风巷超前支护范围内单体液压支柱阻力观测:

5、利用增压式压力表分别 测量回风巷、机巷超前支护范围内支柱的工作阻力,掌握其变化情况,以便 分析围岩变形时的支柱阻力变化情况。3、监测要求及标准(一)工作面支护1)工作面控顶范围内,顶底板移近量按采高不大于 100mm/m。2)工作面顶板不出现台阶下沉,铰接顶梁接顶严实。3)梁端至煤璧顶板冒落高度不大于 300mm。4)支柱初撑力不低于规定值的 80%(不低于 11.5MPa)。5)支柱要排成直线,垂直于顶、底板,迎山有力(二)安全出口与端头支柱1)机头、机尾严禁空顶,支柱支撑力不低于 11.5MPa。2)工作面上、下出口的两巷,超前支护必须用单体支柱和铰接顶梁, 超前距离距煤壁不小于 20m。

6、3)上、下回风巷自工作面煤壁超前 20m范围内,高度不低于1.6m,有0.7m 宽人行道, 上、下端头支柱前移完成后,应及时打好加密柱,防止矸石 窜入工作面及安全出口,切顶加密柱柱距为 0.4m。4)超前支护支柱支撑力不低于 11.5MPa。(三)煤璧机道1 )煤壁平直,与顶底板垂直。2)及时打好跟机支柱, 跟机支柱与采煤机后滚筒的距离一般不超过 10m, 停机时要及时跟上,端面距不大于 500mm前梁接顶严实。3)当端面距超过500mn时,靠煤壁要支设点柱,柱距间距 3-5m。4. 监测内容及分析1 )采煤工作面必须进行顶板动态监测。2)采煤队自行抽调和培训测压人员进行测压。3)测压人员应分

7、别对工作面的顶板移近量、支柱阻力、活柱下缩量及 顶板破碎度等进行监测并进行记录。4)监测人员应配备必要的工具及仪表,并负责对仪表及监测工具的维 护保养,保证仪器、仪表的灵敏可靠。5)监测人员应及时整理分析监测资料,掌握监测进度,并将监测分析 结果及时向技术部门汇报,为安全生产服务。6)根据不同监测目的,对所测数据进行细致整理并进行数理统计分析, 提出所测工作面矿压规律的认识,并以此分析控制顶板或改进支柱等措施。(三)、顶板分类1、坚硬顶板。没有直接顶,或有直接顶也较坚硬,顶板不能自然冒落, 悬顶距离达2刀以上,即使采用常规挑顶手段,挑冒顶高度也达不到采高的 1.5 倍。2 、复合顶板。这种顶板

8、是直接顶较薄易冒落,能随放随冒,冒落高度 小于采高的1.5倍,易冒直接顶上部岩层坚硬,采动后易冒直接顶与上部岩 层间易离层,拉架后冒落不同步,产生不同步下沉。3 、破碎顶板。这种顶板裂隙发育,煤层采动后顶板暴露时间极短,用 现有一般支护手段还来不及支护就冒落, 其破碎易冒厚度大于或等于采高的 1.5 倍。4 、稳定顶板。除上述三种情况外,其余的为稳定顶板。这种顶板能自 然冒落,一般不出现悬顶,即使局部出现悬顶,采用常规的挑顶手段能使其 冒落充分。(四)、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技术基础工作1 、在机采工作面采区设计前,要有地质部门提供的详细地质资料,对 工作面的煤层赋存、煤质硬度、煤层倾角、夹石、断

9、层构造、顶底板岩性、 水文地质、瓦斯涌出量、瓦斯动力、无煤带、火成岩侵入带及有无炭柱等要 全面探明、查清。2 、各矿的矿压观测小组,要加强机采工作面矿压观测工作,逐步摸清各煤层机采工作面的矿压显现规律,分析研究液压支柱的 工作状况,为安全生产和今后支柱选型提供科学依据。3 、每个采煤队要配备采煤技术人员,负责收集工作面顶板压力情况和有关地质资料,认真 分析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并制定有效的顶板管理措施。4、各矿采煤工作面必须建立工作面技术档案。记载地质构造带、围岩变化带、积水区域、 掘进和开采影响范围内采空区、老巷等情况,为下分层开采提供支护设计依 据。5 、每个采煤工作面,都应根据本煤层和邻近

10、采区的地质和矿压观 测等资料,确定采煤工作面的顶板管理方法、支护方式,作为编制采煤工作 面作业规程的依据和内容。凡没有矿压观测资料和支护设计的作业规程,不 得审批。6 、矿井应制定采煤工作面支护质量、顶板监测及矿压观测预报制度, 并认真执行。矿压观测资料的收集处理应及时反馈,指导生产,并定期进行 顶板压力预报。 7 、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老顶来压、过断层、过破碎 带、过老窑、工作面收尾等,必须事先拟定周密的安全技术措施,经矿总工 程师批准后执行。分管生产的副矿长应组织安全、生产、技术部门人员和区、 队长到现场指挥,直至处理完毕为止。8 、采煤工作面在停产或节日放假前必须对工作面加强支护,缩到最

11、小控顶距,防止顶板来压,造成垮冒。(五)工作面初次放顶管理1、采煤工作面要编制专门的初次放顶设计,报矿总工程师审批。设计 中对炮眼位置、炮眼距离、深度、角度、装药量、放炮方式、放顶步距等都 要做具体规定。2 、在初次放顶前成立生产副矿长为组长,矿、区队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初放领导小组的初次放顶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必须跟班现场指挥,直到初次放顶工作结束。3 、初放期间,两个端头必须备足支护材料,防止端头来压。4 、打眼装药过程前后,必须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防止垮冒伤人。单体支柱架设在煤岩稳定处。5 、液压支柱接顶并使之达到初撑力,严格杜绝空顶,防止初次来压后发生冒顶事故。6、初次放顶期间,两巷出

12、口处及超前支护区内,应严格加强支护,确保安 全出口畅通。(六)正常回采顶板管理1、煤层复合顶板、破碎顶板、稳定顶板顶板管理(1)煤层复合顶板、破碎顶板、稳定顶板即采煤工作面向前推进后, 由于直接顶、老顶抗压强度低,直接顶、老顶随采随落,在回采过程中采 用自然跨落法管理老空顶板,充填回采后空间的顶板。(2)加强工作面矿压观测,技术人员科学分析监测数据,掌握工作面推进情况,及时上 图,准确预报来压情况。(3)回采期间加强端头和超前支护,单体柱布设严格按照规程设计执行。(4)加强液压系统的检修维护,保证支柱支撑质量;严格控制采高,保证顶底板平直。(5)做好工作面防滑工作,调整好工作面伪斜角,防止输送

13、机上蹿下滑。调整时不得连续推机 头或机尾,防止挤架、咬架、倒架。(6)采煤工作面煤层倾角大于20时,沿工作面倾斜方向要设置防止块煤滚落的防护网,防护网的个数和间 距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2 、煤层坚硬顶板顶板管理(1)煤层坚硬顶板采煤工作面必须设专业挑顶小组挑顶,施工人员和钻机台数按作 业规程配齐,并有一名队长负责挑顶工作,质量检查人员对挑顶质量要按 作业规程检查,挑顶工作未达到作业规程规定标准必须返工。否则,采煤 工作面不准前进。(2)缓倾斜煤层坚硬顶板采煤工作面第一次放顶步距要适当加大,一般不应小于 3米,同时适当降低采高。放顶步距及采高 的大小应在初次放顶的专门措施中详细规定。(3)工作

14、面不得发生倒柱现象,生倒柱现象及时补齐。(4)对工作面顶板破碎区段,及时背上冷拔丝金属网和半圆木,确保推进中顶板不大面积的垮冒,诱发冒顶 事故。 (七)、两个安全出口顶板管理1 、回采工作面的两个安全出口,其宽度均不小于 0.7米,高度不低于 1.6米,出口内无杂物,保证通风、行人、运输畅通无阻。2 、采煤工作面端头支柱选择液压支柱与单体铰接梁配套支护。3 、采煤工作面所有安全出口与巷道连接处20米范围内,必须加强支护,安全出口的顶板要 完好,严禁有空顶、空帮现象。(八)、超前支护 1 、采煤工作面超前支 护的单体液压支柱初撑力必须保证达到规定要求。每班应有专人进行检查, 作好记录,并纳入工程

15、质量班评估内容。2 、严禁使用漏液、损坏、失效的液压支柱。3 、采煤工作面回风巷必须有能对巷道帮、顶离层进行监测的仪器,要有专人定期观察,并记录在案。(九)、防止片帮、冒顶1 、液压支柱必须接顶。顶板破碎时必须超前支护。在处理液压支柱上 方冒顶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2 、采煤机采煤时必须及时移柱。采煤与移柱之间的悬顶距离,应根据顶板的具体情况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超过规定距离或发生冒顶、片帮时,必须停止采煤。支柱的初撑力不小于 额定值的80%顶板破碎时必须超前支护。在处理液压支柱上方冒顶时,必 须制定安全措施。3 、人员在采煤工作面煤壁侧作业(钻孔、检修煤 机等)时,制定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

16、必须指派专人对人员施工区域的煤 壁侧和顶板进行敲帮问顶、处理松动岩石、煤块后,再进行有效支护,防止片帮伤人。必要时要加设防护网。4 、采煤工作面必须做到煤壁直、底板平,不留伞沿,采高符合操作规程规定。特殊情况下,必须制定专门 的安全技术措施。5、在已发生片帮的地段,要停止割煤,立即采取措施,加强端面维护, 防止因片帮增加端面空顶面积而发生冒顶。(十)过断层顶板管理1 、采煤工作面过断层时,要根据两巷和工作面断层顶板情况进行挑顶 或卧底,减缓断层处巷道或工作面倾角。2 、如断层面与工作面夹角小暴露面积大,条件允许时调整工作面方向,减少工作面推进时受断层影响 的长度。 3 、适当降低采高,煤岩壁要

17、浅打眼、少打眼、超前放震动炮 或注水软化,结合手刨镐,在支柱前方打钢梁,对顶板进行超前支护,减 少片帮冒顶现象发生。4 、增加断层处支护强度,加打戗柱、加密锚杆等。5 、过断层期间,工作面断层区域严禁放煤作业。6 、工作面过断层时应注意断层水的透出,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采”的原则。(十一)、回撤顶板管理 1 、回撤工作面支柱前,必须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 施。2 、回撤通道要保证顶板完好,支护有效。锚网支护质量要符合规 定。3 、每次撤柱前,必须先清理好退路,确保退路畅通无阻。出柱过 程中,降柱工作由支柱工完成,其他人员协同作业,同时密切注意观察顶 板情况,确认顶板稳定后再将支柱一次降到位。及时

18、检查、支护支柱撤除 后的顶板。 4 、要边撤柱边检查顶板条件,顶板随采随冒的回撤工作面 靠近采空区一侧,要补打一排单体,及时加强支护,防止因支护不及时而 导致顶板破碎,从而给撤柱带来困难。5 、回撤通道内单体支撑点要稳 固,防止单体倒下伤人,单体卸压孔要朝向采空区,回收单体时、必须密 切注意顶板变化情况。6 、严禁人员在支柱倾倒一侧作业、逗留。7 严禁在无支护情况下作业。二、顶板动态检测分析制度为掌握矿压的基本规律,综合分析矿山顶板控制问题,建立健全顶板动 态监测、分析和处理责任制,做好顶板管理工作,特制定制度如下:1、采煤工作面必须进行顶板动态监测。2、采取自行抽调和培训测压人员组建测压组。

19、3、测压组人员应分别对工作面的顶板移近量、支柱阻力、活柱下缩量 及顶板破碎度等进行监测并进行记录。4、监测人员应配备必要的工具及仪表,并负责对仪表及监测工具的维 护保养,保证仪器、仪表的灵敏可靠。5、监测人员应及时整理分析监测资料,掌握监测进度,并将监测分析 结果及时向技术部门汇报,为安全生产服务。6、根据不同监测目的,对所测数据进行细致整理并进行数理统计分析, 提出所测工作面矿压规律的认识,并以此分析控制顶板或改进支柱等措施。三、采煤工作面支护质量检查制度为加强采煤工作面支护质量管理,强化质量标准化意识,突出支护质量 是采掘工作面安全生产的保证,杜绝支护事故的发生,结合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

20、及考核评级办法、煤矿安全规程制定本制度:一、检查组织采区成立以生技科长为组长,主管技术员为副组长,队长及带班组长为 成员的支护质量领导小组。成立以主管技术员为组长,安全班长和质量验 收员为成员的支护质量检查执行小组。对工作面支护质量进行检查。特殊 条件下由总工程师组织召开支护质量会议,研究因顶板岩层变化加强支护 管理的措施,并提出改善支护方式的建议,监督支护质量的班监工作,采 区主管技术员对支护质量检查资料进行收集汇总。要求当班检查信息,以 及为消除隐患所采取的措施在下一班班前会上就与工人见面。二、回采工作面支护质量监测内容(1)支柱阻力观测利用增压式压力表观测支柱工作阻力的变化情况。在工作面

21、沿工作面长 布置观测线,由采煤队派人进行监测支柱的的初撑力、工作阻力,并做好 记录。(2)顶板下沉量和支柱活柱缩量观测用钢卷尺测量支柱的活柱下缩量。2、顺槽的矿压观测顺槽超前支护范围内单体液压支柱阻力观测:利用增压式压力表分别测 量回风巷、机巷超前支护范围内支柱的工作阻力,掌握其变化情况,以便 分析围岩变形时的支柱阻力变化情况。三、要求及标准(一)工作面支护1、工作面控顶范围内,顶底板移近量按采高不大于 100mm/m2、工作面顶板不出现台阶下沉,铰接顶梁接顶严实。3、梁端至煤璧顶板冒落高度不大于 300mm4、支柱初撑力不低于规定值的 80% (不低于11.5MPa。5、支柱要排成直线,垂直

22、于顶、底板,迎山有力(二)安全出口与端头支柱1、机头、机尾铰梁必须成对使用,对柱距 0.7m,排距1.0m,铰梁始终覆盖住机头、机尾,严禁空顶,支柱支撑力不低于11.5MPa2、工作面上、下出口的两巷,超前支护必须用单体支柱和铰接顶梁,超前距离距煤壁不小于20m3、 上、下回风巷以及集中运输巷自工作面煤壁超前20m范围内,高度 不低于1.6m,有2m宽人行道,。4、超前支护支柱支撑力不低于 6.5MP&四、采煤工作面变化管理制度为了加强采煤工作面安全生产的变化管理,掌握现场变化情况,实现主 动超前预测变化、科学减少变化、有效控制变化,真正把变化落实在基层、 落实在现场、着重在人员、时段、三工、

23、环境变化四个方面抓好管控,实 现变化情况下的安全生产。人员变化(一)增加新工人1、由职工学校进行工作面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相应安全资证后, 方可持证上岗。2、由班组长及队组技术员组织学习相关工作面规程及在用措施,不少 于72学时,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从事井下施工作业。3、由队组安排签订师徒协议,以师带徒,同工同酬,督促其尽快熟悉 技能确保能够独立上岗作业。(二)离岗返岗人员1、离岗返岗人员是指外出培训、事假等离岗十天以上人员。2、离岗返岗人员上岗前,必须由队组传达学习在用措施(如有新规程 需要学习要一并学习),并由本人签字确认。3、队组分管领导或矿组长必须向其交待本班组施工现场安全重点和注

24、意事项。(三)借调人员1、本工作面内借调人员由借用单位组织学习规程、措施,并经考试合 格后,方可上岗作业。2、跨工作面借调人员,必须由职工学校进行工作面技术培训,经考试 合格取得安全资格证后,方可上岗工作。二、时段变化(一)季节变化针对夏季炎热,工作面温度高,湿度大,相关技术员应制定相应的措施。并严格执行重要节假日1、地面必须安排到少一名管理干部负责调度、值班。2、队组负责人要加强现场安全监督检查,确保安全关键部位不失控。3、对重点工程要有矿领导在现场带班作业,指挥安全生产,并做好安 全关键把关。4、停产检修或规定长假期间如有必须重点工程作业则需要有矿级领导 管理干部指挥安全生产,并做好安全关

25、键把关。(三)生产班关键时段控制中、夜班及早班下半班、交班时间,现场跟班干部、班组长、验收员、 安全员加强检查验收,把住安全关。三工变化队组每天要进行排查,变化内容按性质分级列表记录,排查人员有签名 工艺变化生产现场工艺变化,由技术人员及验收班组成员进行分析,提出预案, 并由技术主管根据现场情况编制针对性安全技术措施,组织职工进行学习 和考试。工序变化生产现场工序变化,由主管队组长进行安排,做好工序调整工作。工具变化使用的工具发生变化,经由当班班长进行组织协调,如有缺失,及时上 报补齐,现场工具使用人员必须正确操作及施工,现场工具使用人员有权拒绝使用质量不合格工具。四、环境变化生产部门管理人员

26、要对工作面进行超前分析可能出现变化的问题,有针 对性措施,明确责任人,并分析记录。施工环境变化1、回采期间面临着过断层、煤层厚度的变化、工作面倾角大、顶板来 压,根据条件变化要针对性的编制专项技术措施,确保回采期间的安全生 产。2、根据目前工作面压力显现情况分析,随工作面推进,顶板初次来压, 矿技术部门超前预想,超前制定安全技术措施,确保将工作面回采期间压 力大带来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工作面倾角大,支柱制定防倒措施。3、采煤人员进入施工地点前,必须经过班队长验收合格,并在现场安 全确认。4、采煤技术主管负责组织职工进行新的规程、措施学习和考试,并传 达相关措施。5、施工前,各工种岗位必须先检

27、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汇报,正常 生产必须有矿级管理干部跟班。(二)地质条件变化1、工作面出现地质变化时,现场跟班干部向矿调度室和单位值班领导 汇报,单位要及时向职能部门汇报。2、采煤技术主管根据现场会纪议纪要,编制针对性安全技术措施。3、米煤技术主管负责组织参加施工人员学习措施,并进行签名确认。4、职能部门要及时向分管总要程师汇报,总要程师组织相关部门、单 位技术人员召开现场会,研究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并形成纪要。5、安全科要加强现场安全监管,并监督安全技术措施在现场落实兑现, 确保地质变化条件下的安全生产。(三)单项工程施工1、单项工程开工前,必须由分管总工程师以上领导牵头,安全生产部 门

28、及施工单位参加,对其进行会审,并形成纪要。2、施工单位技术主管负责组织所有参加单项工程的人员进行学习,考 试合格。3、施工单位技术主管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并经会审批准,签名确 认。4、安全生产部门加强现场管理,坚决执行“安全第一”原则,确保所 有单项工程安全可靠。5、新工作面向县煤管局提交审批,并经审查批准后方可开工。6、施工现场明确指定施工负责人和安全负责人。五、作业规程编制、审批、复审、贯彻、实施管理制度为进一步规范作业规程,加强矿井作业规程管理力度,提高职工安全技 术水平和综合素质,从而保障安全和健康,为此特制定作业规程编制、审 批、复审、贯彻、实施管理制度。一、作业规程是煤矿“三大规

29、程”之一,是煤矿最基本的规程,涉及所 有工作、岗位的操作人员,对矿井安全生产至关重要。二、作业规程必须符合规程规定和技术规范要求,符合煤矿标准,在每 项工程开工前由技术人员结合实际情况编制作业规程,做到以一工程一规 程,并能指导工作。三、作业规程编制完成后送安全矿长、生产矿长、机电矿长审签后,由 矿技术负责人审批,矿长批准后实施。四、作业规程审批人员审批必须通读全文,并严格按安全规程的规 定进行审批,有依据不充分、不正确的作业规程不予批准,不能指导生产 施工、作业的作业规程不予批准。五、不予审批的作业规程,由工程技术人员重新按照要求编制,直到符 合要求为止。六、审批人员要有一定的安全生产理论知

30、识和实践经验,在审批过程中 有义务向编制人提出意见,并帮助其改进和完善。七、作业规程每月复审一次,根据现场地质情况变化制定修改措施。八、作业规程一经审批后生产矿长必须认真组织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 行贯彻学习,参加学习人员必须签字,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按批准的作业规 程作业,任何人不得更改。九、在施工过程中发生情况变化时,必须对作业规程进行修改和补充,修改后的作业规程必须由原审批人员进行审批,批准后必须严格按其施工。十、该作业地点的所有作业人员必须学习作业规程,并进行考试,未参 加考试或考试不及格者不得下井作业。十一、作业规程的编制人,审批人必须对审批后的作业规程负责若因技 术问题发生的事故或其它问

31、题,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严肃查处。十二、作业规程贯彻学习后必须存档保存。六、采煤工作面机械设备运行、维修、保养制度 一、设备的合理使用:1、根据生产特点与生产任务合理配置设备,设备的功率要与区队的生产 任务相适应,既要避免“大马拉小车”,负荷不足。也要避免“小马拉大车” 超负荷运作现象。2、安装设备的场地要符合规程要求,如果发现凸凹不平、积水、淋水等 现象必须进行妥善处理,达到规定标准后再进行安装。新安装的设备必须经 过检验、调试、试运转后才能移交使用。3、为确保设备在良好状态下运行,设备的操作和维修人员,必须经上岗 前技术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4、要为设备运转创造良好的运行条件,要搞好文明

32、生产,设备清洁。还 要安装必要的防护、保安、防潮、防冻、通风、散热等装置,并按照规定适 时加注润滑油油脂。二、设备的维护与保养:1、提高安装质量,为生产与检修创造条件。在安装设备前,应认真做好 设备的检查、试验工作,达到要求后方可下井安装。设备安装好后,要认真 履行交接手续,并按照设备完好标准严格验收,凡达不到规定标准要及时修 理与更换,避免设备带病投入运转。2、正确处理生产与检修的关系,既要保证生产的需要,又要保证检修的 人力、物力,以保证设备的完好率。3、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通过调查研究,掌握设备运转时的磨损规律, 加强设备的早期诊断与维护保养,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同时做好设备的班检工作,做

33、到有计划的检修。4、合理使用设备,坚持正规循环作业。要根据设备的性能与使用条件合 理使用,严禁野蛮操作。要通过科学手段组织正规循环作业,及时进行设备 的维护与保养。交接班时要安排一定的检修时间。5、实行责任操作制度,单人操作的设备实行单人单机制,多人操作设备 实行机长负责制。操作人员要按照规定的保养期限、保养项目和作业范围进 行设备保养。6、实行巡回检查制,由专人对设备的重点部位和易损部位进行巡回检查。7、实行交接班制度。交接班时,上班人员要对下班人员交待设备运转状 况及注意事项。8实行事故分析制,对发生的机电事故要进行分析,查出原因,采取措 施,预防事故重复发生。9、对操作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

34、培训,不断提高其技术业务素质和操作水 平,确保设备检修质量。七、乳化泵站管理制度为加强乳化液泵站的管理,更好地为采煤生产服务特制定本制度乳化液泵站管理规定1 、必须按照操作规程操作。2 、保持好泵站工业卫生。3 、按时完成领导交办的临时性工作。二、乳化液泵站司机操作规程(一)启动前的准备和检查1、检查各部件是否完好无损,表针是否回零,各接头是否松动,手动部分 是否灵活,过滤器是否堵塞,吸、排液管是否曲折和被挤压。2、检查润滑油量是否在油标红线以上,绿线以下,油质是否变质。3、液压箱内注入浓度为23%勺乳化液,液位应在液标管2/3以上。4、打开手动卸载阀,拧开泵头放气螺丝至出液为止,然后拧紧。5

35、、点动电机,看转向是否与转向箭头方向一致,否则更正。(二)启动经上述工作后,即可正式启动,并慢慢关闭手动卸载阀,使泵压力逐渐上升 到规定压力20MPa使泵投入正常运行。(三)停泵1、先打开手动卸载阀,使泵空载运行。2、切断电源停止运转。3、对泵站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或汇报有关单位。(四)注意事项1、泵站司机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并持有合格证后方可操作机器。2、泵站运行中声音是否正常,有无漏液现象,压力是否符合要求,卸载阀 是否灵活准确。3、随时补充乳化液,使液面保持在液标 2/3以上,液压箱不能敞盖作业。4、观察泵体温度变化,不得超过 65 C,观察润滑油耗量,如须补充应补入 适量油脂。5、 泵站司机必须保证泵站正常运转,泵站压力不得低于18MPa6、泵站司机必须配备有深度浓度配比检测仪,随时检查乳化液的配比浓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