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证券投资的产业周期分析_第1页
第九章 证券投资的产业周期分析_第2页
第九章 证券投资的产业周期分析_第3页
第九章 证券投资的产业周期分析_第4页
第九章 证券投资的产业周期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3课 走向多极化,左图反映的世界格局是什么,何时形成,何时结束,1955年 华约的建立,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结束,以美苏为首的两极对峙格局,北约总部,华约总部,了解历史,3)实质:东欧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一、别了,雅尔塔,1.东欧剧变,1)时间: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2)概况: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民主德国、南斯拉夫(P.164图,地理与政治概念上的东欧 地理概念上的东欧指东欧平原,东界乌拉尔山,西滨波罗的海,北临白海、巴伦支海,南毗黑海、亚速海和高加索山,1956年 波兹南事件,波兹南,布拉格,布达佩斯,1968年 “布拉格之春,19

2、56年 匈牙利事件,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政治概念上的东欧,指位于欧洲中、东部和巴尔干地区的苏联、波兰、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等社会主义国家,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波兹南事件中 斯大林塑像被推倒在地,匈牙利事件爆发后, 苏军坦克开进布达佩斯,1956年6月上旬,波兰西部城市波兹南斯大林机车车辆制造厂的工人提出增加工资和降低所得税的要求,在当地未获得满意答复,就派代表团去华沙同机械工业部部长直接谈判,要求又遭拒绝。6月28日,工人们群情激愤,举行大规模的示威游行。波兹南市内发生骚乱,党政机关、警察局和监狱均遭到攻击。波兰政府出动了军队和坦克,才控制

3、了局势。7月1日,波兹南事件结束,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1956年10月23日,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爆发了数十万人参加的大规模游行示威,要求纠正当时匈牙利领导人的严重错误,进行政治经济改革。游行者与保安部队发生武装冲突,整个城市陷于混乱之中。国际帝国主义派遣大批间谍特务进入匈牙利,逃亡在外的地主资产阶级分子也纷纷回国。30日,暴动者攻占布达佩斯市委大楼。各地发生多起残杀共产党人事件。在动乱和武装冲突的局势中,11月初,以卡达尔为首的工农革命政府宣告成立,号召人民捍卫工农政权和人民民主成果,并向苏联求援。苏军开进布达佩斯,平息暴乱。匈牙利事件使国家和人民蒙受巨大灾难,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苏军

4、坦克开进布拉格,南 斯 拉 夫:主要是实行社会主义自治制度,意在通过权 力下放,调动地方、企业和劳动群众的积极 性。 波 兰:借助外资和西方技术的“高速发展战略”。 捷克斯洛伐克:制定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行动纲领,布拉格之春,东欧各国政权更迭时间和新执政者,东欧剧变,东欧剧变的原因,长期受制于苏联,照搬苏联模式 经济发展缓慢,导致经济危机 各国党和政府忽视民主法制建设,内部原因,外部原因,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思想的影响 西方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实质:从根本上否定社会主义,后果,催化了东欧各国的剧变 社会矛盾、民族矛盾日益尖锐 党内斗争尖锐化,2.苏联解体,1)过程:

5、 戈尔巴乔夫改革,八一九事件,起因:邦联制,影响,改变国内政治力量对比, 分离势力急剧增长,苏联完全解体标志: 阿拉木图宣言的发表(1991年,苏联解体后的独联体国家,高度集中的体制积累了许多问题 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原则和方向 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2)原因,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出现“一超多强”的局面,推动着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进程,3)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产生了什么影响,冷战时代结束,国际形势呈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代主题,造成东西方力量失衡,导致国际关系中新的矛盾和冲突(民族矛盾激化、地区冲突加剧、霸权主义横行,使天下并不太平,怎样看待社会主义

6、国家的改革,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特点: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根本特点:消灭剥削制度。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的建立,为生产力发展创造了条件;但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怎样迅速提高生产力,怎样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真正使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各阶级怎样相处等问题,需要实践中才能得到解决。 2.这是前人没有做过的伟大事业,只有在不断的实践和改革中,才能逐渐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二、鼎足之势话西方,1.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 “一超多强”的局面形成多极化趋势的加强,2.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现:世界多极力量的崛起 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俄罗

7、斯国际地位的改善; 中国国际地位与影响的日益提高,材料1: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北约对南联盟空中打击辩解说: “我们现在采取行动,是捍卫我们的价值观念,保卫我们的利 益,推进和平事业。”“结束科索沃的灾难,是我们道德上不可 推卸的义务。我们的坚定立场是科索沃人民唯一的希望。” 材料2:克林顿说:“毕竟我们是世界上唯一超级大国,我们 必须领导革命 建立一个按照美国价值标准建立的世界新 秩序。”原国务卿克里斯托夫说:“冷战 的结束正在使美国的 领导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材料3:(伊拉克战争后)利比亚屈服了。叙利亚在风暴眼中 痛苦挣扎,影响力大不如前。而另一“强者”伊朗也在有条件 地低下顽强的头

8、伴随着埃及、沙特、巴林和卡塔尔等国的 软化,以色列和美国成了新中东政治版图的主导者,美国推行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战争不仅没有消除争端,反而严重干扰了世界的和平和发展,山姆大叔忙“坏”了,美国在世界上的领导作用从未像现在这样重要。如果我们在国外发挥领导作用,就能够通过阻止侵略,促进危险的冲突得以和平解决,从而打开国外市场,帮助民主政权,积极地对付全球各种问题,使美国更加安全和繁荣。 克林顿参与和扩展的国家安全战略,依靠经济、军事实力,以“民主”和“人权”为旗帜,建立“单极世界,资料链接,美国的真实意图是什么,1.美国试图建立“单极世界” (1)原因: (2)表现: 1998对伊拉克空中打击; 1

9、999发动科索沃战争; 2001发动阿富汗战争; 2003发动伊拉克战争,美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26,在尖端科技、全球政治外交影响力等方面独步天下,尤其是美军抢占了新军事革命的制高点,具有绝对超强的军事实力,一超超强的地位显得鹤立鸡群. 环球时报(2003、6、6,1991年1月 ,海湾地区爆发了一场举世瞩目的战争。伊拉克和美国为首十六国 ,双方共出动了约140万兵力,2000架飞机,15000辆装甲车。动用80年代以来最新装备的高科技武器。是二战后卷入国家最多的一次,战况给阿拉伯人民深重的灾难,给世界和平惨烈。投下了短期内难以消除的阴影,北约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1999年3月24日开始,以

10、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人道主义干涉”的幌子,对主权国家南联盟进行了持续78天的轰炸,难民,贝尔格莱德遭导弹袭击,南联盟经济损失达2000多亿美元,北约轰炸南社会党总部大楼,战火中的小女孩,痛失亲人,2003年伊拉克战争,朝鲜战争(19511953年)。总计超过5.4人。 越南战争(19611973年)总计超过5.7万人。 武装侵略多米尼加(1965年4月)。阵亡24人。入侵格林纳达(1983年10月)。阵亡18人。美国利比亚冲突(1986年34月)。死亡2人。入侵巴拿马(1989年)。死亡27人。海湾战争(1991年)。148人阵亡,其它原因死亡:138人,共286人,伤3636人,失踪44人,

11、被俘11人。武装干涉索马里(1993年)。阵亡44人。科索沃战争(1999年36月)。在这场历时78天的战争中,美国无人死亡,北约正式承认一名军人阵亡,同时又附带说明,在“非战斗条件下”死亡约50人。 伊拉克战争:美军至今死亡约3000人,美国二战以来历次战争死亡人数,2.欧共体一体化进程加快 (1)表现: 欧盟成立: 1991年欧洲联盟条约(“马约”) 标志:1993“马约”生效。 1999年,欧元正式启用 努力建立欧洲独立的防务体系 (2)影响: 综合实力增强; 对国际事务有举足轻重影响,3.日本谋求政治大国 (1)表现: 注重日美关系; 与亚洲邻国建立经济分工与合作关系: 1992联合国

12、维持和平行动合作方案: 企图成为军事大国(入常,修改和平宪法) (2)影响: 军事力量膨胀,引起亚洲各国担忧 和疑虑,小泉政府的改革措施,2001年5月,小泉纯一郎就任日本首相以后,曾经先后发表关于修改宪法和集团自卫权的言论,表现出日本在国际政治舞台上角色设定的趋向。“911事件”以后,小泉政府又积极运筹,完成了反恐怖措施法和自卫队修正法以及海上保安修正法等项涉及派遣自卫队走出国门的立法程序,并于11月派出军舰参加美国反恐怖作战。这一切表明,日本正在向着“政治大国”的目标稳步前进,小泉纯一郎,历史的原因 二战后,美国出于自身战略的考虑,对日本实行单独占领,对一些曾经杀害了许多中国人的日本法西斯

13、战犯免于起诉,并保留了日本的天皇制度.法西斯的根子并未肃清,现实的原因 两极格局解体后,新体制的确立缺少硬性的仲裁力量,包括日本在内的许多国家和地区谋求在新格局中的地位和利益,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迅速,成为经济大国,日本不愿接受“经济巨人,政治侏儒”的现实,1.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问题: 2.叶利钦的对策: (1)对外: 全方位外交确保大国地位 (2)对内:车臣问题上强硬措施,三、走出低谷的俄罗斯,1)内容:改组政府、应对车臣问题、加强中央权力。 (2)作用:稳定政局;国际上仍是对美构成挑战的国家,3.普京的务实举措:2000年,俄罗斯国际地位改善的 主要表现及原因,加强与欧盟关系,协调与独联体各

14、国关系,发展与亚太国家关系,直接原因:普京的务实政策 全方位外交政策 自身有利条件,1.第三世界的斗争 (1)第十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 (2)中国人权问题上的斗争 (3)东亚经济形成世界经济的第四极 2.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1)成为政治大国 (2)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世界贸易组织 (3)保持汇率稳定,制止亚洲金融危机恶化,四、风云际会看东方,一超多强,原因,美 国:唯一超级大国,表现,美、俄、日、欧、中,俄罗斯:有政治军事实力,经济实力不足,日 本:经济大国,但国际影响力不足,欧 盟:政治经济地位提高,希望同一声音说话,中 国:综合实力增强,仍是发展中国家,多极化趋势,企图独霸世界,世界格局,

15、多极化趋势的特点,1.和平过渡。它不是通过世界大战而是经过长期“冷战”较量引起的。 2.竞争过度。美、日、欧、中、俄等力量中心存在着互相制约、互相竞争的关系。 3.长期过度。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会轻易退出舞台,必然需要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多极化趋势加强对世界发展的影响,1)有利于发挥联合国的作用;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2)有利于大国关系缓和;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3)使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两个主要趋势;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 (4)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原因,1)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格局中主角力量的消长以及力量对比的变化。 (2)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主角对自己国家利益的考虑及外交政策的调整。 (3)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都和主要国家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和改变相联系。 总之,一种世界格局的形成,是世界上各种力量经过不断消长变化和重新分化组合,从量变逐渐发展到质变,构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均势的结果;一种世界格局的解体,则是这种稳定的均势被打破,再也无法保持下去的具体表现,二战后至今,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历程,1. 从战后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