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章 齿轮传动设计 (2)_第1页
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章 齿轮传动设计 (2)_第2页
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章 齿轮传动设计 (2)_第3页
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章 齿轮传动设计 (2)_第4页
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章 齿轮传动设计 (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1 概述,52 齿廓啮合基本定律,53 渐开线及渐开线齿廓,54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各部分名称及几何尺寸计算,55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56 渐开线齿轮的切齿原理和齿轮的变位原理,57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58 直齿圆锥齿轮传动,59 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及计算准则,5-10 齿轮材料及热处理,5-11 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及计算载荷,5-12 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5-13 齿轮的构造,5-14 齿轮传动的润滑和效率,第五章 齿轮传动设计,51 概述,作用:传递空间任意两轴(平行、相交、交错)的旋 转运动和动力,或将转动转换为移动。,结构特点:圆柱体外(或内)均匀分布有大小一样 的轮齿

2、。,优点:,传动比准确、传动平稳。,圆周速度大,高达300 m/s。,传动功率范围大,从几瓦到10万千瓦。,效率高(0.99)、使用寿命长、工作安全可靠。,可实现平行轴、相交轴和交错轴之间的传动。,缺点:要求较高的制造和安装精度,加工成本高、不适宜远距离传动(如单车)。,要求: 运转平稳、足够的承载能力。,平面齿轮传动 (轴线平行),外齿轮传动,直齿,斜齿,人字齿,圆柱齿轮,非圆柱齿轮,空间齿轮传动 (轴线不平行),按相对运动分,按齿廓曲线分:,直齿,斜齿,曲线齿,圆锥齿轮,两轴相交,两轴交错,蜗杆蜗轮传动,交错轴斜齿轮,准双曲面齿轮,渐开线、摆线、圆弧、抛物线齿轮,按速度高低分:,按传动比分

3、:,按封闭形式分:,齿轮传动的类型,应用实例:提问参观对象、SZI型统一机芯手表有18个齿轮、炮塔、内然机。,高速、中速、低速齿轮传动。,定传动比、变传动比齿轮传动。,分类:,内齿轮传动,齿轮齿条,开式传动 闭式传动,-裸露、灰尘、易磨损,适于 低速传动。,-润滑良好、适于重要应用;,曲线齿圆锥齿轮,斜齿圆锥齿轮,准双曲面齿轮,设计:潘存云,共轭齿廓:一对能实现预定传动比(i12=1/2)规律的啮合齿廓。,52 齿廓啮合基本定律,即: i12 1/2O2 P /O1P,齿廓啮合基本定律: 互相啮合的一对齿轮在任一位置时的传动比,都与连心线O1O2被其啮合齿廓的在接触处的公法线所分成的两段成反比

4、。,设计:潘存云,如果要求传动比为常数,则应使O2 P /O1P为常数。,节圆:以O2 、O1为圆心,过点所作的圆为节圆 。,由于O2 、O1为定点,故P必为一个定点。,两节圆相切于P点,且两轮节点处速度相同,故两节圆作纯滚动。,a=r1+r2,中心距:,2.齿廓曲线的选择,理论上,满足齿廓啮合定律的曲线有无穷多,但考虑到便于制造和检测等因素,工程上只有极少数几种曲线可作为齿廓曲线,如渐开线、其中应用最广的是渐开线,其次是摆线(仅用于钟表)和变态摆线 (摆线针轮减速器),近年来提出了圆弧和抛物线。,渐开线齿廓的提出已有近两百多年的历史,目前还没有其它曲线可以替代。主要在于它具有很好的传动性能,

5、而且便于制造、安装、测量和互换使用等优点。本章只研究渐开线齿轮。,设计:潘存云,53渐开线及渐开线齿廓,一、 渐开线的形成和特性,条直线在圆上作纯滚动时,直线上任一点的轨迹,2.渐开线的特性,渐开线上任意点的法线切于基圆纯滚动时, B为瞬心,速度沿t-t线,是渐开线的切线,故BK为法线,B点为曲率中心,BK为曲率半径。 渐开线起始点A处曲率半径为0。,BK发生线,,发生线,基圆rb,kAK段的展角,设计:潘存云,设计:潘存云,渐开线形状取决于基圆,基圆内无渐开线。,当rb,变成直线。,离中心越远,渐开线上的压力角越大。,定义:啮合时K点正压力方向与速度方向所夹锐角为渐开线上该点之压力角k。,r

6、brk cosk,顺口溜: 弧长等于发生线, 基圆切线是法线, 曲线形状随基圆, 基圆内无渐开线。,设计:潘存云,二、渐开线齿廓的啮合特性,要使两齿轮作定传动比传动,则两轮的齿廓无论在任何位置接触,过接触点所作公法线必须与两轮的连心线交于一个定点。,两齿廓在任意点K啮合时,过K作两齿廓的法线N1N2,是基圆的切线,为定直线。,i12=1/2=O2P/ O1P=const,工程意义:i12为常数可减少因速度变化所产生的附加动载荷、振动和噪音,延长齿轮的使用寿命,提高机器的工作精度。,两轮中心连线也为定直线,故交点P必为定点。在位置K时同样有此结论。,1.渐开线齿廓满足定传动比要求,设计:潘存云,

7、2.齿廓间正压力方向不变,N1N2是啮合点的轨迹, 称为啮合线,由渐开线的性质可知:啮合线又是接触点的法线,正压力总是沿法线方向,故正压力方向不变。该特性对传动的平稳性有利。,啮合线与节圆公切线之间的夹角 ,称为啮合角,实际上 就是节圆上的压力角,设计:潘存云,3.运动可分性, O1N1PO2N2P,由于上述特性,工程上广泛采用渐开线齿廓曲线。,实际安装中心距略有变化时,不影响i12,这一特性称为运动可分性,对加工和装配很有利。,故传动比又可写成: i12=1/2= O2P/ O1P,= rb2 /rb1,基圆半径之反比。基圆半径是定值,设计:潘存云,1.名称与符号,齿顶圆 da、ra,齿根圆

8、 df、rf,齿厚 sk 任意圆上的弧长,齿槽宽 ek 弧长,齿距 (周节) pk= sk +ek 同侧齿廓弧长,齿顶高ha,齿根高 hf,齿全高 h= ha+hf,齿宽 B,分度圆人为规定的计算基准圆,表示符号: d、r、s、e,p= s+e,法向齿距 (周节) pn,= pb,54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各部分名称及几何尺寸计算,2.基本参数,模数m,齿数z,出现无理数,不方便为了计算、制造和检验的方便,分度圆周长:d=zp,称为模数m 。,于是有: d=mz, r = mz/2,人为规定: m=p/只能取某些简单值,,一般z17,当z17时,若用范成法加工齿轮,则会产生根切现象。,设计:潘存云

9、,根切的后果: (1)削弱轮齿的抗弯强度;,(2)使重合度下降。,设计:潘存云,模数的单位:mm,它是决定齿轮尺寸的一个基本参数。齿数相同的齿轮,模数大,尺寸也大。,0.35 0.7 0.9 1.75 2.25 2.75 (3.25) 3.5 (3.75) 第二系列 4.5 5.5 (6.5) 7 9 (11) 14 18 22 28 (30) 36 45,设计:潘存云,设计:潘存云,分度圆压力角,得:iarccos(rb/ri),由 rbri cosi,定义分度圆压力角为齿轮的压力角:,对于同一条渐开线:ri ,i ,b0,由d=mz知:m和z一定时,分度圆是一个大小唯一确定的圆。,规定标准

10、值:20,由dbdcos可知,基圆也是一个大小唯一确定的圆。,称 m、z、为渐开线齿轮的三个基本参数。,对于分度圆大小相同的齿轮,如果不同,则基圆大小将不同,因而其齿廓形状也不同。,是决定渐开线齿廓形状的一个重要参数。,或rbrcos,,arccos(rb/r),dbdcos,一对相互啮合的齿轮, m 、必须分别相等。,正确啮合条件,设计:潘存云,齿轮各部分尺寸的计算公式:,齿顶高:ha=ha*m,齿根高:hf=(ha* +c*)m,全齿高:h= ha+hf,齿顶圆直径: da=d+2ha,齿顶高系数:ha*,齿根圆直径: df=d-2hf,顶隙系数: c*,分度圆直径: d=mz,=(2ha

11、* +c*)m,=(z+2ha*)m,=(z-2ha*-2c*)m,正常齿: ha*1 短齿制: ha*0.8,正常齿: c*0.25 短齿制: c*0.3,设计:潘存云,基圆直径:,法向齿距:,标准齿轮:,一个标准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参数的值确定之后,其主要尺寸和齿廓形状就完全确定了。,=mzcos,=db/z,=mcos,=pcos,统一用pb表示,m 、ha* 、c* 取标准值, 且e=s的齿轮。,db=dcos,pn=pb,设计:潘存云,3. 标准中心距a,对标准齿轮,确定中心距a时,应满足两个要求: 1)理论上齿侧间隙为零,2)顶隙c为标准值。 储油用,此时有: a=ra1+ c +rf

12、2,=r1+ha*m,=r1+ r2,为了便于润滑、制造和装配误差,以及受力受热变形膨胀所引起的挤压现象,实际上侧隙不为零,由公差保证。,s1-e2=0,c=c*m,+c*m,+ r2-(ha*m+c*m),=m(z1+z2)/2,设计:潘存云,两轮节圆总相切: a=r1+ r2,=r1+ r2,两轮的传动比: i12 = r2 / r1,r1 = r1 r2 = r2,在标准安装时节圆与分度圆重合。,= r2 / r1,必须指出: 1.分度圆和压力角是单个齿轮就有的;而节圆和啮合角是两个齿轮啮合后才出现的。,2.非标准安装时,两分度圆将分离,此时由:, ,提问:有可能 吗?,设计:潘存云,1

13、)一对轮齿的啮合过程,轮齿在从动轮顶圆与N1N2 线交点B2处进入啮合,主动轮齿根推动从动轮齿顶。随着传动的进行,啮合点沿N1N2 线移动。在主动轮顶圆与N1N2 线交点处B1脱离啮合。主动轮:啮合点从齿根走向齿顶,而在从动轮,正好相反。,B1B2 实际啮合线,N1N2 :因基圆内无渐开线 理论上可能的最长啮合线段,N1、N 2 啮合极限点,阴影线部分齿廓的实际工作段。,理论啮合线段,4.连续传动条件,B1终止啮合点,B2 起始啮合点,设计:潘存云,2)连续传动条件,一对轮齿啮合传动的区间是有限的。要保证齿轮连续转动,则在前一对轮齿脱离啮合之前,后一对轮齿必须及时地进入啮合。,为保证连续传动,

14、要求:,实际啮合线段B1B2pb (齿轮的法向齿距),,定义: = B1B2/pb 为一对齿轮的重合度,一对齿轮的连续传动条件是:,为保证可靠工作,工程上要求:,从理论上讲,重合度为1就能保证连续传动,但齿轮制造和安装有误差,即: B1B2/pb1,1,采用标准齿轮,总是有: 1故不必验算。,设计:潘存云,5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1.斜齿轮的共轭齿廓曲面,考虑齿轮宽度,则直齿轮的齿廓曲面是发生面在基圆柱上作纯滚动时,发生面内一条与轴线平行的直线KK所展成的曲面。,直齿轮:啮合线啮合面 两基圆的内公切面,啮合点接触线,即啮合面与齿廓曲面的交线。,啮合特点: 沿齿宽同时进入或退出啮合。突然加载或卸载

15、,运动平稳性差,冲击、振动和噪音大。,斜直线KK的轨迹斜齿轮的齿廓曲面,螺旋线渐开面,b 基圆柱上的螺旋角,KK线上每一点都产生一条渐开线, 其形状相同而起始点不在同一条母线上,设计:潘存云,齿面接触线始终与K-K线平行并且位于两基圆的公切面内。,设计:潘存云,啮合特点:,接触线长度的变化: 短 长 短,加载、卸载过程是逐渐进行的传动平稳、冲击、振动和噪音较小,适宜高速、重载传动。,在端面内,斜齿轮的齿廓曲线为渐开线,相当于直齿圆柱齿轮传动,满足定传动比要求。,设计:潘存云,设计:潘存云,2. 斜齿轮的基本参数,1)斜齿轮的螺旋角,将分度圆柱展开,得一矩形,有:,tg=d/l,定义分度圆柱上的

16、螺旋角为斜齿轮的螺旋角 。,判别方法,设计:潘存云,法面内的齿形与刀具的齿形一样,取标准值。,2)端面与法面间的参数换算,将分度圆柱展开,得一矩形,,pn=ptcos,可求得端面参数与法面参数之间的关系:,mn=mtcos,tgn = tgt cos,分度圆直径: d=zmt=z mn / cos,中心距: a=r1+r2,可通过改变来调整a的大小。,3.一对斜齿圆柱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啮合处的齿向相同。,外啮合 : 1-2,mn1=mn2 ,n1 =n1,mt1=mt2 ,t1t2,一对斜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除了模数和压力角应分别相等外,其螺旋角必须匹配。,= mn (z1+ z2) /2

17、cos,内啮合:12,3)斜齿轮传动的几何尺寸,不论在法面还是端面,其齿顶高和齿根高一样:,h*an法面齿顶高系数, han*1,c*n法面顶隙系数, c*n0.25,ha=h*anmn hf= (h*an+c * n) m n,设计:潘存云,4. 斜齿轮传动的重合度,直齿轮:,斜齿轮:,的增量: L/pbt,分析图示直齿轮和斜齿轮在啮合面进入 啮合(B2 B2)和退出啮合(B1 B1)的情形。,b tgb /pbt,+ ,若 b100,20 mn2 则:,L /pb,(L+L)/pbt,b tg/pt,5.45,设计:潘存云,5. 斜齿圆柱齿轮的当量齿数,用盘铣刀加工斜齿轮时,加工沿法面进行

18、,要求斜齿轮法面内的齿形与所选铣刀的齿形近可能接近。选择铣刀组号的依据是直齿轮的齿数,因此,有必要知道一个齿数为z的斜齿轮法面内的齿形与多少个齿的直齿轮的齿形相当,该直齿轮作为选刀号的依据。,定义:与斜齿轮法面齿形相当的直齿轮,称为该斜齿轮的当量齿轮,其齿数称当量齿数。,过分度圆C点作轮齿的法剖面得一椭圆,以C点曲率半径作为当量齿轮的分度圆半径。,rv ,得: zv 2rv /mn,斜齿轮不发生根切的最少齿数: zmin=zvmincos3,d/mn cos2,zmt/ mn cos2,z/ cos3,椭圆长半轴: a=d/2cos,短半轴: b=d/2 由高数知,C点的曲率半径为:,a2/b

19、,=d/2cos2,若=20 zvmin =17,zmin=14,齿槽,设计:潘存云,设计:潘存云,6. 斜齿轮的主要优缺点,啮合性能好、传动平稳,噪音小。,同时啮合的轮齿数多,承载能力高。,zmin 17 ,机构更紧凑。,缺点是产生轴向力,且随增大而增大,,一般取820。,采用人字齿轮,可使2540。,常用于高速大功率传动中(如船用齿轮箱)。,设计:潘存云,5-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及计算准则,轮齿折断,失效形式,一般发生在齿根处,严重过载突然断裂、疲劳折断。,轮齿折断,1.失效形式,齿面接触应力按脉动循环变化当超过疲劳极限时,表面产生微裂纹、高压油挤压使裂纹扩展、微粒剥落。点蚀首先出现在节线处

20、,齿面越硬,抗点蚀能力越强。软齿面闭式齿轮传动常因点蚀而失效。,齿面点蚀,5-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及计算准则,潘存云教授研制,接触失效形式常表现为:,疲劳点蚀,后果:减少了接触面积、损坏了零件的光滑表面、降低了承载能力、引起振动和噪音。,机械零件的接触应力通常是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在载荷重复作用下,首先在表层内约20m处产生初始疲劳裂纹,然后裂纹逐渐扩展(润滑油被挤迸裂纹中将产生高压,使裂纹加快扩展,终于使表层金属呈小片状剥落下来,而在零件表面形成一些小坑 ,这种现象称为渡劳点蚀。,轮齿折断,失效形式,齿面点蚀,齿面胶合,高速重载传动中,常因啮合区温度升高而引起润滑失效,致使齿面金属直接接触而

21、相互粘连。当齿面向对滑动时,较软的齿面沿滑动方向被撕下而形成沟纹。,措施: 1.提高齿面硬度,2.减小齿面粗糙度,3.增加润滑油粘度低速,4.加抗胶合添加剂高速,5-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及计算准则,设计:潘存云,轮齿折断,失效形式,齿面点蚀,齿面胶合,齿面磨损,措施:1.减小齿面粗糙度,2.改善润滑条件,磨粒磨损,跑合磨损,跑合磨损、磨粒磨损。,5-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及计算准则,设计:潘存云,轮齿折断,失效形式,齿面点蚀,齿面胶合,齿面磨损,齿面塑性变形,5-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及计算准则,齿轮传动的计算准则,闭式的软齿面:,主要失效为,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计算、校核齿根的弯曲疲劳强度。,闭式的

22、硬齿面:,主要失效为,按齿根的弯曲疲劳强度设计计算、校核齿面的接触疲劳强度。,开式齿轮传动:,主要失效为,只按齿根的弯曲疲劳强度设计计算。,齿面点蚀,,轮齿折断,,齿面磨损,,5-10 齿轮材料及热处理,常用齿轮材料,优质碳素钢,合金结构钢,铸钢,铸铁,热处理方法,表面淬火,渗碳淬火,调质,正火,渗氮,一般用于中碳钢和中碳合金钢,如45、40Cr等。表面淬火后轮齿变形小,可不磨齿,硬度可达5256HRC,面硬芯软,能承受一定冲击载荷。,1.表面淬火,-高频淬火、火焰淬火,2. 渗碳淬火,渗碳钢为含碳量0.150.25%的低碳钢和低碳合金钢,如20、20Cr等。齿面硬度达5662HRC,齿面接触

23、强度高,耐磨性好,齿芯韧性高。常用于受冲击载荷的重要传动。通常渗碳淬火后要磨齿。,调质一般用于中碳钢和中碳合金钢,如45、40Cr、35SiMn等。调质处理后齿面硬度为:220260HBS 。因为硬度不高,故可在热处理后精切齿形,且在使用中易于跑合。,3.调质,4. 正火,正火能消除内应力、细化晶粒、改善力学性能和切削性能。机械强度要求不高的齿轮可用中碳钢正火处理。大直径的齿轮可用铸钢正火处理。,渗氮是一种化学处理。渗氮后齿面硬度可达6062HRC。氮化处理温度低,轮齿变形小,适用于难以磨齿的场合,如内齿轮。材料为:38CrMoAlA.,5. 渗氮,特点及应用: 调质、正火处理后的硬度低,HB

24、S 350,属软齿面,工艺简单、用于一般传动。当大小齿轮都是软齿面时,因小轮齿根薄,弯曲强度低,故在选材和热处理时,小轮比大轮硬度高: 2050HBS,表面淬火、渗碳淬火、渗氮处理后齿面硬度高, HBS 350,属硬齿面。其承载能力高,但一般需要磨齿。常用于结构紧凑的场合。,详细数据见P161或机械设计手册,齿轮传动的精度等级,制造和安装齿轮传动装置时,不可避免会产生齿形误差、齿距误差、齿向误差、两轴线不平行误差等。.,误差的影响:,1.转角与理论不一致,影响运动的不准确性;,2.瞬时传动比不恒定,出现速度波动,引起震动、 冲击和噪音影响运动平稳性;,3.齿向误差导致轮齿上的载荷分布不均匀,使

25、轮齿提 前损坏,影响载荷分布的不均匀性。,国标GB10095-88给齿轮副规定了12个精度等级。其中1级最高,12级最低,常用的为69级精度。,按照误差的特性及它们对传动性能的主要影响,将齿轮的各项公差分成三组,分别反映传递运动的准确性,传动的平稳性和载荷分布的均匀性。,设计:潘存云,设计:潘存云,5-11 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及计算载荷,一、直齿圆柱轮齿上的作用力,圆周力:,径向力:,法向力:,小齿轮上的转矩:,P为传递的功率(KW),1-小齿轮上的角速度,,n1-小齿轮上的转速,d1-小齿轮上的分度圆直径,,-压力角,1、各作用力的大小,为了计算轮齿强度,设计轴和轴承,有必要分析轮齿上的作用

26、力。,、各作用力的方向,()圆周力t 在主动轮上是阻力,它与其 旋转方向相反,在从动轮上是驱动力,它与其旋转方向相同。(主反从同),(2)径向力r分别指向各自的轮心。,3、各作用力之间的关系,t1= - Ft2,r1= - Fr2,设计:潘存云,设计:潘存云,二、 斜齿圆柱齿轮上的作用力,圆周力:,径向力:,轴向力:,轮齿所受总法向力Fn可分解为三个分力 :,圆周力Ft的方向在主动轮上与运动方向相反,在从动论上与运动方向相同;径向力指向各自的轴心;轴向力的方向由螺旋方向和轮齿工作面而定。,长方体底面,长方体对角面即轮齿法面,F=Ft /cos,Fr = F tgn,1、各作用力的大小,、各作用

27、力的方向,()圆周力t 在主动轮上与其旋转方向相反,在从动轮上与其旋转方向相同。 (主反从同),(2)径向力r分别指向各自的轮心。,3、各作用力之间的关系,t1= - Ft2,r1= - Fr2,(3)轴向力a可利用“主动轮左、右手定则”来判断,对主动轮,左(右)旋用左(右)手,以四指弯曲的方向表示主动轮的旋转方向,则大拇指的指向表示主动轮所受的轴向力的方向。,a1= - Fa2,设计:潘存云,三、直齿圆锥齿轮上的作用力,小齿轮齿宽中点分度圆直径:,假设力集中作用在轮齿中点分度圆处。,AB=(b/2)sin1,dm1= d1-2AB,=d1-bsin1,1、各作用力的大小,设计:潘存云,Ft的

28、方向在主动轮上与运动方向相反,在从动论上与运动方向相同;,圆周力:,径向力:,轴向力:,轴向力Fa的方向对两个齿轮都是背着锥顶。,轮齿所受总法向力Fn可分解为三个分力 :,sin1=cos2,cos1=sin2,径向力指向各自的轴心;,当1+2 = 90 时,有:,Ft1 =Fa2,Fa1 =Ft2,于是有:,c,、各作用力的方向,()圆周力t 在主动轮上与其旋转方向相反,在从动轮上与其旋转方向相同(主反从同)。,(2)径向力r分别指向各自的轮心。,3、各作用力之间的关系,t1= - Ft2,a1= - Fr2,(3)轴向力a从小端指向大端。,r1= - Fa2,设计:潘存云,四、计算载荷,上

29、述法向力为名义载荷,理论上沿齿宽均匀分布,但由于轴和轴承的变形,传动装置制造和安装误差等原因载荷并不是均匀分布,出现载荷集中的现象。图示轴和轴承的刚度越小,齿宽b越宽,载荷集中越严重。,Fn-名义载荷,受力变形,制造误差,安装误差,附加动载荷,此外轮齿变形和误差还会引起附加动载荷,且精度越低,圆周速度越高,动载荷越大。,载荷集中,计算齿轮强度时,采用,用计算载荷KFn代替名义载荷Fn以考虑载荷集中和附加动载荷的影响,K-载荷系数,设计:潘存云,齿轮强度计算是根据齿轮可能出现的失效形式来进行的。在一般闭式齿轮传动中,轮齿的失效主要是齿面接触疲劳点蚀和轮齿弯曲疲劳折断。齿面疲劳点蚀与齿面接触应力的

30、大小有关,而齿面的最大接触应力可近似用赫兹公式进行计算。,一、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齿面接触强度计算,赫兹公式:,“+”用于外啮合,“-”用于内啮合,实验表明:齿根部分靠近节点处最容易发生点蚀,故取节点处的应力作为计算依据。,节圆处齿廓曲率半径:,齿数比: u= z2 /z1 = d2 /d1 1,得 :,中心距 : a=(d2 d1)/2,或 : d1 = 2a /(u 1),= d1(u 1)/2,5-12 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在节点处,载荷由一对轮齿来承担:,ZE弹性系数,代入赫兹公式得:,引入齿宽系数:d=b/d1,得设计公式:,当一对齿轮的材料,传动比以及齿宽系数一定时,由齿面接触强度所

31、决定的承载能力,仅与中心距a或齿轮得分度圆有关。分度圆直径分别相等的两对齿轮,不论其模数是否相等,具有相同的承载能力。,模数m不能成为衡量齿轮接触强度的依据。,当配对齿轮的材料不同时,公式中的系数也不同。,重合度系数:Z=0.85 0.92,一对钢制齿轮:,许用接触应力:,Hlim -接触疲劳极限, 由实验确定,SHlim -为安全系数,查表 确定。,ZN -为接触疲劳强度的寿命系数,一般取。, -为工作硬化系数,查图确定。,齿轮的接触疲劳极限Hlim,齿轮的接触疲劳极限Hlim,设计:潘存云,二、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弯曲强度计算,假定载荷仅由一对轮齿承担,按悬臂梁计算。齿顶啮合时,弯矩达最大值

32、。,分量F2产生压缩应力可忽略不计,,弯曲力矩: M=KFnhFcosF,危险界面的弯曲截面系数:,弯曲应力:,危险截面:齿根圆角30 切线两切点连线处。,齿顶受力:Fn,可分解成两个分力:,F1 = Fn cosF F2 = Fn sinF,-产生弯曲应力;,-压应力,小而忽略。,hF和SF与模数m相关,,轮齿弯曲强度计算公式:,故YFa与模数m无关。,弯曲应力:,对于标准齿轮, YFa仅取决于齿数Z,取值见图。,YFa 齿形系数,考虑应力对的影响,引入重合度系数和应力修正系数Sa,并令FS=YFaYSa,计算时取: 较大者,计算结果应圆整, 且m 1.52,一般YF1 YF2, F1 F2

33、,引入齿宽系数:a=b/d1,得设计公式:,公式中:“+”用于外啮合,“-”用于内啮合。,在满足弯曲强度的条件下可适当选取较多的齿数,使传动平稳。在中心距a一定时,z增多则m减小,da减小,节省材料和工时。,式中:,许用弯曲应力:,弯曲疲劳极限Flim由实验确定。,SFlim为安全系数,查表确定。,因弯曲疲劳造成的轮齿折断可能造成重大事故,而疲劳点蚀只影响寿命,故:SFSH,YST为应力修正系数,一般取。,Y为寿命系数,一般取。,YX为尺寸系数,一般取。,齿轮传动设计时,按主要失效形式进行强度计算,确定主要尺寸,然后按其它失效形式进行必要的校核。,软齿面闭式齿轮传动: 按接触强度进行设计,按弯曲强度校核:,硬齿面闭式齿轮传动: 按弯曲强度进行设计,按接触强度校核:,开式齿轮传动:按弯曲强度设计。,其失效形式为磨损,点蚀形成之前齿面已磨掉。,齿轮的弯曲疲劳极限Hlim,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是按轮齿的法面进行的,其基本原理与直齿轮相同。但是,斜齿轮的重合度大,同时啮合的轮齿较多,轮齿的接触线是倾斜的,在法面内斜齿轮的当量齿轮的分度圆半径较大,因此斜齿轮的接触强度和弯曲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