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_第1页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_第2页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教学目标:1、把握诗作者的情感和浪漫主义风格;2、背诵全诗;3、感悟作者在诗歌中抒发的情怀。教学重点:把握诗的第三段梦境的内涵,理解诗歌的主旨。教法学法:诵读法、点拨法教学难点:认知诗歌中景与情的关系,理解诗歌主旨教学用具:多媒体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中国古代诗歌浩如烟海,尤其说起“话别诗”,我们很容易会想到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这首送别诗中有深情的劝慰,却不因远别而悲伤,表现了诗人真挚的友情和旷达的胸怀。今天我们来学习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一首话别诗梦游天姥吟留别。二、整体感知(一)析题梦游天姥吟留别1:内容:梦游天姥2:形式:吟(诗体名,歌行体当中的一种。内容多

2、有悲愁感叹之意,形式比较灵活,如同散文中的随笔,可不拘一格。如游子吟)3:内容:别东鲁诸公点拨:歌抒情、文载道、诗言志。这是一首和曲而唱的歌行体诗他抒情;这是一篇形式自由的文他载道;这是一首表达理想的诗他言志。(二)朗读课文品味语言、感知内涵1、朗读诗歌:学生齐读全诗纠正字音,并结合注释强调读音及意义2、学生朗读第一段(节奏轻快雄浑有力)思考:诗人描写天姥山的神奇和高大的四个句子是哪四个?找出几个生动传神的动词。体会夸张、对照的写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连-横拔-掩倒-倾神往充满神秘色彩、明知理想难以实现但还要知难而进。)3、集

3、体朗读第2段(感情充沛语调适合)思考:“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诗人在第二段开头用了一个“之”字代哪些内容而引出了他神往的梦境。大胆想象,试述“梦”的过程。找出表现诗人梦游时兴奋不已的词及梦醒后的情感。(代第一段内容。梦前-梦中-梦后飞丰富的想象大胆夸张。理想之梦:A浪漫:邀明月为伴、著谢公之木屐、登青云之梯-追求。B:神奇:天马行空、日月同辉、霓为衣、风为马、虎鼓瑟、鸾回车、仙如麻理想。梦后-失落。)4、集体朗读第三段点拨:“梦游天姥”,诗人极尽想象,直到眼前烟消云散,诗人才又回到了现实之中。梦后的诗人有何感叹?让我们一起来读诗文的最后一部分。思考:你们是如何理解反映诗歌主旨的这饱蕴诗情的两行

4、诗句的?这一切在你的心目中看出了诗人怎样的艺术形象?长安是帝王之都,是李白一生的向往,在这里感觉官场生活亦不过如此,外戚专权,同僚争权,诗人无意留恋,诗人宁愿选择自己的生存空间,选择放鹿青崖,踏寻名山,释放浪漫与率直,还要寻找“安社稷、济苍生”理想。(有儒家风范道家风骨)这一切在我们的心目体现出了一位傲视权贵却又才华横溢的诗人形象,诗人气质不俗,潇洒浪漫,富于幻想,对自由充满向往。那么从哪里我们又读出了诗人是在与人“留别”?(别君去兮何时还)三、主旨: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四、艺术探究(详见板书)1、诗风浪漫想像丰富夸张大胆2、借景抒情梦由、梦境为结尾抒情张本3、虚实相生梦境的虚现实的实五、作业1背诵课文2思考练习四板书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梦前:谈语睹神往梦中:梦由之梦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