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二次调查培训教材_第1页
全国第二次调查培训教材_第2页
全国第二次调查培训教材_第3页
全国第二次调查培训教材_第4页
全国第二次调查培训教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全国农村土地调查培训教材第一阶段:数据采集与处理DOM时,依我们采用的是综合调绘法,是基于数字正射影像数据提取,当数据源为 据影像特征,参照已有的土地利用数据库等数据或资料进行内业解译。具体工艺流程见图基于数字正射影像数据提取工艺流程图我们采集的模式是以村为单位来进行采集的,下面是介绍的内业采集方法和注意事项:1.各要素数据采集与处理1.1 基础地理要素1.1.1 测量控制点测量控制点采用基于外业电子数据或者矢量数据转换等方法采集。矢量测量控制点。 矢量完成了后保存一个为“村名 +测量控制点”的文件名。1.1.2 行政区a) 采用统一下发的省、市(地) 、县级行政区域;b) 采用各县(市、区)

2、确定的乡级行政区域;1.1.3 行政区界线1、采用统一下发的国界线,省、市(地) 、县级行政区域界线;2、采用各县(市、区)确定的乡级行政区域界线;3、采用统一下发沿海滩涂界线及海岛界线等应注意的地方:1、当提供界线数据为北京 54 坐标系时,需转换为国家标准的西安80 坐标系。2、因为矢量化的模式是按村的模式进行的,所以在矢量化村的界线时会有和临村共 边的情况,同时里面也包括了线状地物,这时我们得先协议好怎么采集,谁采集 共边的地方,避免重复采集数据。3、当行政界线为跳绘时,应按线状地物的位置采取;当线状地物宽度变化大于20%时需分断采集,当线状地物遇到了分支或图斑边界的情况时,线状地物必须

3、断开分 段采集。4、行政界线遇到三个村及以上相交情况,需在村相交处断开采集。5、行政界线遇到任何图形相交处需增加结点 , 这样有利于以后拓扑检查错误。6、 界线与协议书、实地、底图保持一致,如果移位大于图上0.3mm否则重新调绘。7、 村界线采集完毕后,把村界数据保存文件名为“村名+村界线”。注意:不管用什么软件生产做数据过程中记得随时保存,由于数据底图比较大和数据 量比较大等原因,所以一定要经常保存数据,避免数据丢失。以上做的必须严格按照全国 二次调查规程及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要求来做。1.1.4 等高线和高程注记点 :a) 高程注记点和等高线数据应是测绘部门验收合格的数据;b) 高程注记点数

4、据采集一般应选择基于外业电子数据或矢量数据转换方法。1.1.5 坡度图坡度图采用统一下发的省、市(地) 、县级坡度图;1.2 土地利用要素1.2.1 线状地物的采集 :可在测量控制点、村界线文件的基础上继续采集线状地物,当线状地物采集完成了后 可对线状地物进行属性输入,在此可输入线状地物编号、地类编码、地类名称、宽度(如 线状地物权属为国有,应将线状地物权属改为国有) ,因权属单位可通过村界线文件统一 赋值,然后把地类图斑保存为文件名为“村名 +线状地物”;应注意的地方:1、线状地物遇到行政界线或图斑边界交接点需断开2、同地类线状地物宽度变化大于 20%时,需分段采集 !3、同一宽度的线状地物

5、部分与行政界线重叠时,需要分断采集4、线状地物采集过程中如果是单线的线状地物,且影像比较清晰的可根据影像进行采 集, 采集影像的中心线。5、为水系的线状地物应按水流方向进行采集。6、 线状地物宽度大于等于 2mnm勺,按照图斑调查,线状地物宽度小于图上2mnm勺, 采集中心线,用单线符号表示 , 称为单线线状地物。7、采集线状地物后要输入线状地物勺宽度和权属性质等信息。8、桥梁、河流、道路之间勺关系处理好。 (现在好像对桥梁勺上图要求没有明确)9、对原土地利用数据库中勺线状地物宽度不准确勺、线状地物不全、线状地物遗漏等 情况,我们需记录下来后去外业补测回来采集。 (调绘方法及要求要严格按照全国

6、二次调 查规程来做)10、影像没有显示或影像不够清晰、或者由于比例尺比较小无法直接解译、以及被阴 影、云影所遮盖而未成像勺地物,需要表示勺地物,需要按其位置、形状、范围补测到调 查底图上。11、线状地物勺权属单位 1 为必填,当该线状地物属两侧勺单位共同所有时,权属单 位代码 2 为必填。+线状地物”。12、线状地物勺扣除图斑编号 1 为必填,当线状地物需要从两个图斑扣除面积时,扣 除图斑编号 2 为必填,扣除比例为 0.5 。否则扣除图斑编号 2 为空,扣除比例为 1。13、线状地物采集完毕后,把线状地物数据保存文件名为“村名注意:不管用什么软件生产做数据过程中记得随时保存,由于数据底图比较

7、大和数据 量比较大等原因,所以一定要经常保存数据,避免数据丢失。以上做的必须严格按照全国 二次调查规程及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要求来做。1.2.2 地类图斑的采集 :可在测量控制点、村界线、线状地物文件的基础上继续采集地类图斑,此时不用采集 于线状地物、界线重合的地方,只需要把于线状地物和界线重合的地方用拷贝方法生成。 只需要采集没有于线状地物和界线重合的地方就可以了,村内的图斑边线采取完毕后,然 后把图斑边线构成面状的地类图斑;接着可以进行输入属性工作,其中输入的有地类编码、 权属性质等属性,然后把地类图斑保存为文件名为“村名 +地类图斑边界”;和资为了充分利用第一次土地调查、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等

8、调查成果,对已有的数据 料,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合理继承可用数据和资料,如图斑的地类和范围、权属单位代 码等;地类图斑要素采集应以 DO噱像特征为依据,原有土地利用地类图斑和线状地物等界线可根据情况使用;要素不得自相交和重复数字化;在完成编辑、修改后,所有数据层数 据结构应符合建立拓扑关系的要求;应注意以下几点:1、由于我们是按照村的模式来采集数据的,所以我们采集完后需要进行权属单位接边 处理;2、 图斑最小上图面积: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为图上4.0mm,耕地、园地为6.0mm2, 地、草地等其他地类为 15mm2。3、地类编码和名称按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GB/T 21010-2007 执行;4、图

9、斑以村为单位统一顺序编号。变更图斑号在本村最大图斑号后续编;5、依据调查底图、外业调查成果及相关资料,确定地类界线;6、当地类图斑为飞入地时 , 实际座落单位的代码不同于权属单位的代码;7、对原土地利用数据库中的地类界线位置不准确的、影像不够清晰、地类界线不全、 地类界线遗漏等情况,我们需记录下来后去外业补测回来采集。8、对影像没有显示或影像不够清晰、或者由于比例尺比较小室内无法直接解译、以及 被阴影、云影所遮盖而未成像的地类或界线,又够面积上图单独画斑的,需要按其位置、 形状、范围补测到调查底图上。地类图斑采集完毕后,把地类图斑数据保存文件名为“村名+地类图斑边界”。注意:不管用什么软件生产

10、做数据过程中记得随时保存,由于数据底图比较大和数据 量比较大等原因,所以一定要经常保存数据,避免数据丢失。以上做的必须严格按照全国 二次调查规程及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要求来做。1.2.3 零星地物的采集 : 可在测量控制点、村界线、线状地物、地类图斑文件的基础上继续采集零星地物,村 内的零星地物采取完毕后,可以进行输入属性工作,其中输入的有地类编码、权属性质等 属性,然后把零星地物保存为文件名为“村名+零星地物”;1、零星地物在二次调查中原则上是可不调查的,各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进行 调查。2、只对耕地中的非耕地、非耕地中的耕地且实地面积大于100M2 (0.15 亩) 的零星地物进行调查

11、和实地丈量其面积。将面积记载在农村土地调查记录手簿上,内业面积量 算时扣除。1.3 基本农田要素基本农田根据提供的资料在 DOME进行叠加对其进行采集,具体的采集方法根据不同 的情况而定。a) 采集方法 根据已有基本农田数据源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数据采集。具体如下:1) 基本农田数据源是电子数据时,采用矢量数据转换法进行采集;2) 基本农田数据源是图件数据时,采用扫描矢量化法进行采集;b) 采集要求1) 收集的基本农田资料应保证其合法性;2) 要全面收集基本农田规划、划定、调整与补划资料;3) 基本农田保护图件扫描数据是基本农田数据数字化的基础,数字化要素与扫描数据上同名地物的位移不得大于

12、图上0.2mm当基本农田扫描数据上的地物边界与本次土地调查地物边界发生矛盾时,如能确认是同名地物因数据来 源不同造成的界线偏差,在外业核实的基础上,可以依据外业调查进行核准; 否则,仍应以扫描数据上的地物边界为准;基本农田数据采集完毕后,把基本农田数据保存文件名为“村名 +基本农田”。1.4 地物补测1.4.1 调查底图采用国家统一下发的调查底图。1.4.2外业调查底图制作我们在进行外业补测前,首先得制作外业调查工作底图,有目标、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查。主要步骤如下:1、 将已有的调查资料、统一下发的行政区域界线与DOh叠加套合;2、对调查底图进行内业解译,对解译过程中不能准确判读的地类及界线进行

13、重点标注;3、多源数据融合处理,制作外业调查工作底图。外业调查工作底图制作的流程图见下图。叠加套合内业解译11!模糊信息标绘不一致信息标绘多源信息融合工作底图输岀外业调查工作底图制作流程图1.4.3实地调绘的基本程序1、设计调绘路线在外业实地调查核实前,首先要在室内设计好外业调绘路线。调绘路线以即要少 走路又要不至于漏掉要调绘的地物为原则,并做到走到、看到、问到、画到(四 到)。2、确定站立点为了提高调绘的质量和效率,按计划路线调绘时,要向两侧铺开,尽量扩大调绘 范围。3、核实、调查 站立点确定后,要抓住地物的特点。核实、调查应采取“远看近判”的方法,即 远看可以看清物体的总体情况及相互位置关

14、系,近判可以确定具体物体的准确位 置,将地类的界限、范围、属性等调查内容调绘准确。4、边走边调绘 根据调查底图比例尺,建立实地地物与影像之间的大小、距离的比例关系,在到 达下一站点途中,可边走、边看、边想、边判、边记、边画,在到达下一站点后, 再进行核实。5、询问 在调查过程中应向当地群众多询问,一是及时发现隐蔽地类,如林地中被树木遮 挡的道路,山顶上的地类,山沟深处有无耕地、居民点等重要地类;二是核实注 意地理名称或依据名称寻找实地位置;三是通过询问确定工矿企业及各种调查内 容的国有或集体权属性质。1.4.4 补测方法1、简易补测法2、仪器补测法1.5 底图标绘及手簿填写1、外业调查完成后,

15、调查底图应完整标绘出全部调查信息,包括行政界线、权属界线、 地类及其界线、线状地物及宽度、补测地物,以及编号和注记等。2、编号统一以行政村,对地类图斑、线状地物分别按从左到右、自上而下由“1”顺序编号。补测地物的编号在顺序号前加“ B”。3、农村土地调查记录手簿应记载图斑序号、图斑预编号、地类、权属,以及有关 线状地物权属、宽度等信息。地物补测应绘制草图,并在备注栏予以说明。1.6 内外业数据整合1、 界线按照外业实地调查的实际情况下,参照调查工作底图,在计算机上以DO噱像 特征为依据,在不改变原始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的情况下在进行微调整,做到了与协 议书、实地、底图一致。2、 地类图斑按照外业

16、实地调查的实际情况下,参照调查工作底图,在计算机上以DOM 影像特征绘制,得到最终的地类图斑的地类、权属等信息。线状地物按照外业实地调查的实际情况下,参照调查工作底图,在计算机上以DO噱像特征绘制,得到最终的线状地物位置、宽度、权属等信息。DOM3、零星地物按照外业实地调查的实际情况下,参照调查工作底图,在计算机上以影像特征绘制,得到最终的零星地物位置面积等信息。第二阶段:数据入库2数据入库前准备2.1 数据接边由于我们是按照村进行采集数据的,所以这时的数据接边,也就是检查与本村相邻村 的数据(含背景村界、线状地物、测量控制点、图斑边界、零星地物) ,我们可以通过软件 自动接边也可以通过手工操

17、作接边工作,接边时应注意:多层数据之间的空间关系和拓扑 关系。 当我们把所有的数据接边处理完成后,检查了数据的所有错误等,然后保存各自村数据。2.2 行成行政区矢量化时已经采取了村界文件,但是此村界只能作为背景村界,主要作用是出图、表 示线状图斑的归属情况,而真实村界应为封闭图块,可计算辖区面积,统一对行政界线内 的线状图斑、面状图斑等统一赋行政村名等。操作方法如下:从前面矢量文件中,把所有的行政界线和测量控制点文件读出文件读出后,对所有的村界线进行检查,如采集的图形有错误,我们这时通过程序会 将错误检查出来,并通过程序将其修改正确,错误修改后再次检查来保证数据的正确性。 (将完全无误的村界线

18、保存出来一份和村数据导入在一起保存一个“村数据”文件)通过 软件的线转面,即可将线结合成为封闭的面, (具体的根据实际软件的功能操作)这时我们 就可以对面状的行政区赋属性,通过软件对行政区属性里的标识码(BSM)、要素代码(YSDM 、行政区代码(XZQD) 行政区名称(XZQMC控制面积(KZMJ输入,标识码(BSM)在数据库以行政区为单位,对所有的图斑里的BSM统一编号不能重复且是唯一值,这里不需要手工输入,入库后软件自动赋值;要素代码(YSDM)可以通过软件批量赋; 行政区代码(XZQDM在现有行政区划代码的基础上扩展到行政村级,即: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乡级代码 +村级代码,位数为 19

19、 位。完成了后我们保存文件为“行政村界”2.3 生成面状地类图斑和赋属性2.3.1 生成地类图斑打开 “村数据”文件,提取背景村界、线状地物、测量控制点、零星地物、地类图斑边界,保存所选取的图块为过程文件,命名为“村名+过程数据”,对所有图形进行检查,确认无误后,全选所有图形,利用软件上的线转面功能,即可将线结合成为封闭的面,这样生成的地类图斑面文件,然后通过软件对图斑的标识码(BSM卜要素代码(YSDM)地类编码(DLBM卜地类名称(DLMC)权属性质(QSXZ)属性输入;标识码(BSM)在数据库以行政区为 单位,对所有的图斑里的 BSM统一编号不能重复且是唯一值,入库后软件自动赋值;要素

20、代码(YSDM可以通过软件批量赋;地类编码 (DLBM卜地类名称(DLMC)属性都是根据内业判 图或者外业实际调查出来的结果输入;权属性质(QSXZ)根据实际调查的结果输入也可以通过软件批量输入。导入“行政村界”文件,通过软件进行空间属性拷贝,将行政村界的行政区代码(XZQDM)行政区名称(XZQMC)拷贝到图斑内的地类图斑的座落单位代码(ZLDWDM)座落单位名称(ZLDWMC内,然后将地类图斑内的座落单位代码(ZLDWDM)座落单位名称(ZLDWMC拷贝到地类图斑内的权属单位代码(QSDWDM)权属单位名称(QSDWMC)当该地类图斑为飞入地时 , 实际座落单位的代码不同于权属单位的代码;

21、需把有飞入地的地类图斑 找出来并修改。2.3.2 合并地类图斑用软件的自动融合功能,将被线状地物分开的同地类的地类图斑,对权属单位代码(QSDWDM)图斑编码相同的地类图斑规则的,对图斑自动进行融合;也可以手工根据地类 相同,而且在同一个权属单位内,进行逐个选取对需要合并的图斑进行合并,和并完成了 后,通过软件对地类图斑的图斑预编号(TBYBH)、图斑编号(TBBH)进行赋属性,图斑预编号(TBYBH)为外业调查时的编号,图斑编号(TBBH)为数据库中的编号,与图斑预编号可能不一致。因为图斑编号统一以行政村为单位,对地类图斑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由1 开始顺序编号,且本村内不能重复。图斑面积(T

22、BMJ)和图斑地类面积(TBDLMJ都为椭球面积,所以这个只能把数据入库后, 通过软件计算出椭球面积后,软件自动回填到相应的字段。以上属性都为二次调查必须输入的属性字段,并将地类图斑单独存储,文件名为:“村名 +地类图斑”。将“村名 +过程数据”(包含背景村界、线状地物、零星地物)、“行政村界”和“村名+地类图斑”导到一起存储。名命为“村名+入库数据”这样就为最后的入库图形数据。2.4 地类界线打开“村名 +地类图斑”文件,利用软件上的面转链功能,将生成出来的链的属性改成 地类界线,并将地类界线单独存储,文件名为:“村名+地类界线”。将“村名 +地类界线”和“村名 +入库数据”数据文件导一起存

23、储,名命为“村名 +入库数据”2.5 线状地物赋属性打开前面的“村名 +入库数据”文件,由于我们在前面采集时已经对线状地物的地类编码(DLBM卜地类名称(DLMC)宽度(KD)属性已经赋值,接着通过软件对线状地物的标识码(BSM卜要素代码(YSDM、线状地物预编号(XZDWYBH)线状地物编号(XZDWBH)权属性质(QSXZ)赋属性。标识码(BSM)在数据库以行政区为单位,对所有的图斑里的BSM统一编号不能重复且是唯一值,入库后软件自动赋值;要素代码(YSDM)可以通过软件批量赋;线状地物预编号(XZDWYBH为外业调查时的编号,线状地物编号(XZDWBH为数据库中的编号,与线状地物预编号可

24、能不一致。因为线状地物编号统一以行政村为单位,对线状地物按从上到 下,从左到右由1开始顺序编号,且在本行政村内不能重复,权属性质(QSXZ)根据实际调查的结果输入,也可以通过软件批量输入。通过软件进行空间属性拷贝,将行政村界的行政区代码(XZQDM、) 行政区名称 (XZQMC)拷贝到线状地物的权属单位代码1(QSDWDM1)权属单位名称1(QSDWMC内,注:线状地物的权属单位代码1(QSDWDM1)权属单位名称1(QSDWMC为必填,当该线状地物属两侧的单 位共同所有时,权属单位代码2(QSDWDM2)权属单位名称2(QSDWMC为必填。线状地物的扣除图斑编号 1 (KCTBBH1、扣除图

25、斑权属单位代码1(KCTBDWDM属性输入,扣除比例为1。注:线状地物的扣除图斑编号1(KCTBBH1、扣除图斑权属单位代码1(KCTBDWDM为必填,当该线状地物需要从两个图斑扣除面积时,扣除图斑编号2(KCTBBH2、扣除图斑权属单位代码 2(KCTBDWDM为必填,扣除比例为 0.5。否则扣除图 斑编号 2 为空,扣除比例为 1。线状地物面积(XZDWMJ为椭球面积,所以这个只能把数据入库后,通过软件计算出椭球面积后,软件自动回填到线状地物面积(XZDWMJ的字段里。以上属性都为二次调查线状地物必须输入的属性字段,并将线状地物单独存储,文件 名为:“村名 +线状地物”。将更新了的“村名

26、+入库数据”(包括背景村界、行政村界、测量控制点、地类图斑、 地类界线、线状地物、零星地物)保存。2.6 零星地物赋属性打开“村名 +入库数据”文件,由于我们在前面采集时已经对零星地物的地类编码(DLBM卜地类名称(DLMC)、权属性质(QSXZ)属性已经赋值,接着通过软件对标识码(BSM)、要素代码(YSDM)面积(MJ)赋值;标识码(BSM)在数据库以行政区为单位,对所有的图斑里的BSM统一编号不能重复且是唯一值,这里不需要手工输入,入库后软件自动赋值;要素代码(YSDM可以通过软件批量赋;面积 (MJ)通过外业测量的面积手工输入; 通过软件进行空间属性拷贝,将行政村界的行政区代码(XZQ

27、DM、) 行政区名称 (XZQMC)拷贝到零星地物的权属单位代码(QSDWDM)权属单位名称 (QSDWM内;通过软件进行空间属性拷贝,将地类图斑的图斑编号 (TBBH)拷贝到零星地物的座落图斑编号 (ZLTBBH)内。以上属性都为二次调查零星地物必须输入的属性字段,并将线状地物单独存储,文件 名为:“村名 +零星地物”。将更新了的“村名 +入库数据”(包括背景村界、行政村界、测量控制点、地类图斑、 地类界线、线状地物、零星地物)保存。2.7 基本农田数据将采集的“村名 +基本农田”通过软件生成基本农田保护片,基本农田块和基本农田图 斑,具体的根据不通的地方要求和软件了实现。2.8 元数据 元

28、数据可以在所有数据采集完入库后通过软件来手工录入编辑获取,对元数据的编辑可以利用原已有的元数据及资料数据,应按照国土资源信息核心元数据标准要求对其 元数据进行相应的补充、修改及完善。2.9 其它数据准备 以上介绍的为农村的基础要素、土地利用要素、基本农田要素、元数据的数据准备,其它的要素数据准备这里就不具体讲解了,具体做法根据当地的情况而定。2.10 数据库准备 在数据都准备好了后,我们需要对数据库进行配置,这里就不多讲了,因为数据库是 根据不同的软件配置要求来建设的。3.数据入库3.1 数据入库流程 数据入库前要检查采集数据的质量,检查合格的数据方可入库。数据检查主要包括矢量数据几何精度和拓

29、扑检查、属性数据完整性和正确性检查、图 形和属性数据一致性检查、接边精度和完整性检查等; 数据入库主要包括矢量数据、 DEM 数据、 DOM 数据、元数据等数据入库。最后进行系统 运行测试。具体流程见下图。3.1矢量数据入库前面采集数据是按照村来做的,这里也可以按照村为单位来入库,当然也能把所有的村数据都采集完了所有的村一起入库,这里我们讲的还是以村为单位入库,打开“村名+入库数据”(包括背景村界、行政村界、测量控制点、地类图斑、地类界线、线状地物、零 星地物),利用第二次农村土地利用信息系统管理软件依据按照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规程等相关标准确定检查项,包括:矢量数据几何精度和拓扑检查、属性数

30、据完整性 和正确性检查、图形和属性数据一致性检查、接边完整性检查等,对发现的错误及时修正, 当所有错误都处理了后,通过第二次农村土地利用信息系统管理软件入库,这时数据库就 更新了,把本村矢量化的数据成功入库了,接着把另外的村按照同样的方法入库,直到所 有的行政区数据都入库完成。3.2基本农田数据利用第二次农村土地利用信息系统管理软件自动生成基本农田的保护片、保护块、保护 图斑数据。3.3 DE嗽据入库DEM数据按分图幅或分区域入库,批量转入DEM数据。3.4正射影像数据入库影像数据分图幅或分区域入库,批量转入影像数据。3.5 元数据入库利用第二次农村土地利用信息系统管理软件,导入各种元数据。3.6 行政区融合利用第二次农村土地利用信息系统管理软件的工具,根据低一级的行政界(图斑)自 动融合出上一级的行政界,现在我们数据库里面已经有了地类图斑和行政村界了,可根据 地类图斑层融合出街坊界或行政村界;根据街坊界可融合出街道界;根据行政村界可融合 出乡界等。县级及以上界线由国家统计下发。3.7 生成分幅根据行政区的建成,利用第二次农村土地利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