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师发展之道与术_第1页
历史教师发展之道与术_第2页
历史教师发展之道与术_第3页
历史教师发展之道与术_第4页
历史教师发展之道与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历史教师发展之道与术,嘉兴教育学院 戴加平 2017.05 宁波市姜山中学,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形而上者为道,价值观:道不同,不相为谋,术,发展有,术,从十从八从丶,十八般武艺一点通,形而下者为器为术,技艺、策略、手段,道,术,基于专业,价值引领,一、历史教师发展之道,道之一:志向,职业认同感与使命感,普通高中教育是面向大众的、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基础教育,是为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为每位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全面发挥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历史教师的使命,历史教师要有“观乎天文,以察事变;观乎人文,

2、以化成天下”的胸襟,志存高远,耐得寂寞,做一个有人文志向的教育工作者,用历史智慧去唤醒学生的人文良知,用教育的光辉去照亮学生的心路旅程。 -特级教师朱世光,中学历史教师的基本使命,固有使命:传递民族精神,新使命:培育公民意识,涵养有思想力和行动力的现代公民,1983年2月26日,中国青年报,人民教师的光荣责任,职业认同感与使命感,1997年的发问,既然历史是民族精神的积淀,那么毫无疑问,中学之所以要开设历史课,首先是为了完成民族精神的传递,是为了通过历史知识的传递而实现对学生的道德、情感和审美教育。历史学科的独特价值就在这里,历史学科的根应当扎在这里,也只能扎在这里,你往何处去? 中学历史学科

3、的现状与前景透视,近年来,历史教学的改革已渐成为一股世界性的潮流。我们面临的危机恰好说明,守旧毫无出路,依赖考试等于等待死亡。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中学历史学科的功能 “早一日变计,早一日转机”。为了中学历史教学的前途,更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再艰难的起步也要开始,再艰巨的任务也要完成。 让我们为中学历史学科之根从考试回移到民族精神的传递上而早日变计罢,我的工作目标,努力前行,通过影响我身边的团队并充分地依靠他们的力量,逐步地 改变嘉兴的历史课堂 影响浙江的历史课堂 贡献全国的历史课堂,始终如一的志向,成为一名优秀历史教育工作者,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生活,就可以容忍任何一种生活。 尼采,戴老师那

4、时风华正茂,充满激情。他把历史课作为一门伟大的事业在经营。上课时声情并茂。我现在还记的他讲述拿破仑时的情景。 -87届毕业生刘建仁博客留言,始终如一的志向,人,应懂得自身之局限,有所选择,有所放弃。曾担任过嘉兴一中团委书记、校办公室主任和教科室主任;嘉兴市教研室副主任;省一级重点中学秀州中学挂职副校长。但旨趣始终是在历史教育上,始终把工作重心放在历史教育上,不但用力,而且用心,坚守:志向,一、历史教师发展之道,道之一:志向,道之二:心胸,超越功利 懂得感恩 携手登高,道之二:心胸 超越功利,不贪近功, 不求速效,教育者, 非为已往, 非为现在, 而专为将来。 蔡元培,教育 事关共和国之未来,人

5、民教育家陶行知,千教万教, 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 学做真人,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教师专业发展是有规律的,入职适应期 成熟胜任期 高原平台期 成功创造期 退职回归期,名教师成长五阶段,不贪近功, 不求速效,如何看待“洋思模式”、“杜朗口模式”,道之二:心胸 懂得感恩,做一个善于合作的人,我们的“关键先生,学生 同伴 “贵人”,做一个善于合作的人,与学生的合作 与同事的合作 与教育管理者的合作 与家长的合作,道之二:心胸 携手登高,主动置身于专业团队中,我们已身处团队时代,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的专业发展不是靠排他性竞争,而是靠 “教师团队” 的成长,华东师大课程所钟启泉教授,一个人可以走

6、得比较快, 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团体的集体智慧高于个人智慧, 团体拥有整体搭配的行动能力。当团 体真正在学习的时候,不仅团体整体 产生出色的成果,个别成员成长的速 度也比其他的学习方式为快,彼得圣吉,组织学原理已证明: 团队更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专业团队的优势,共同的目标,习惯的养成,思想的撞击,竞争与互助,取长和补短,2001.10 - 2011.10,永恒的团队 永恒的精神 永恒的友情,三名省特级教师 八名嘉兴市名教师 九名嘉兴市学科带头人 六名省教坛新秀 八人次获全国历史优质课一等奖 十一人获省高中历史教学比赛一等奖,嘉兴市高中历史教师团队概况,公益性优秀学科基地网站: 嘉兴市高中历

7、史学科基地网站,基地成功地担当起全市高中历史学科的“教学辐射中心、课程改革实验中心、教师学习资源中心”这一重任,其影响力已幅射省内外,历史老师们极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库,一、历史教师发展之道,道之一:志向,道之二:心胸,道之三:见识,顺应时代潮流,顺势而进,很多人输就输在,对于新兴事物,马云,第一看不见,第二看不起,第三看不懂,第四来不及,1987年4月,我购买到刚刚翻译出版的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学(第一分册认知领域),并有机会与头角初露的聂幼犁先生进行探讨。 基于这样的前沿研读,结合着已有所关注的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理论,我开始了为期整整十年的高中历史最优化教学实验,最优化教学”实验系列报告,1

8、988年:关于历史年代的记忆,1989年:关于教学内容的分类与识记,1991年:高效益的教与学之路,1992年:对个体学习最优化的探索与思考,1996年:文科班女生历史教学探索,1998年:我的最优化教学之路,2000年:高中历史最优化教育简论,1997年,一个人的发问,我们已身处 “教育+互联网”时代,机遇与挑战 并存,一、历史教师发展之道,二、历史教师发展之术,术之一:自主研修,每个人都守着一扇只能从内开启的改变之门,不论动之以情或晓之以理,我们都不能替别人打开这扇门,美国作家弗格森,自觉的专业修炼,教师不是 “被塑造” 而是 “自我塑造” 的,专业阅读 课堂教学 论文撰写(微讲座) 课题

9、研究,四合一,嘉兴教育学院 戴加平 2015年1月6日,我们是否也有这样一个十年? 帝国定型的历史视角与现实观照,新型帝国”,新在何处,以有限空间 用无形力量 谋无限发展,美国作为一个帝国主要不是以有形的土地而是以无形的贸易或者影响力作为疆域,因而也具有了无远不至,无孔不入的潜能。 徐弃郁帝国定型,对世界,2015年第4期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战略性阅读,系统阅读,原典阅读,前沿阅读,比较(批判性)阅读,原典研读:对事业前行方向具有重要意义,给刚参加学校工作的教师的几点建议 请你记住,教育这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 为了上好一节课,你是一辈子都在备课的。只有每天不

10、断地补充自己的科学知识,你才有可能在讲课的过程中看到学生们的脑力劳动:占据你的注意中心的将不是关于教材内容的思考,而是对于你的学生的思维情况的关心,原典阅读:融入原点,品味学术,对经典的研读使我对教育的宗旨与目的有了本源性认识,我们这本大教学论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并使基督教的社会因此可以减少黑暗、烦恼、倾轧,增加光明、整饬、和平与宁静,我们对于国家的贡献哪里还有比教导青年更好或更伟大的呢?因为整个国家的基础是什么呢?当然是青年的发展,前沿阅读:占领专业发展制高点,比

11、较(批判性)阅读: 拓宽学术视野,增强批判思维能力与学术创造能力,所有历史著作都必定受历史学家个人经历的影响。 -巴勒克拉夫语,对重要的阅读主题,有意识地选取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作者所写的著作,以此了解对同一主题不同视角的观察与认识,中国近代史 中华书局1979年版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红旗出版社82年版 陈旭麓:近代中国八十年 上海人民出版社83年版 陈旭麓:中国近代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蒋廷撰:中国近代史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版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世纪出版集

12、团2009年版,比较性阅读,教师“在自己的工作中分析各种教育现象,正是向教育的智慧攀登的第一个阶梯”,“要让教师学会从事创造性的研究凡是感到自己是一个研究者的教师,最有可能变成教育工作的能手。,基于课堂教学的研究,苏霍姆林斯基,特级教师 朱世光,教学与科研是教师行走在事业之路上的两条腿,不以教学为重,则是教师丢缺本业;没有科研,教师则难以发展,更妄谈成为名师和人师,论文: 日常教学下的蛋,1987年4月,我购买到刚刚翻译出版的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学(第一分册认知领域),并有机会与头角初露的聂幼犁先生进行探讨。 基于这样的前沿研读,结合着已有所关注的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理论,我开始了为期整整十年

13、的高中历史最优化教学实验,基于教学发展的研究,苏霍姆林斯基著给教师的建议 孙立仁主编微格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傅道春编著 教学行为的原理与技术 刘显国编著课堂提问艺术 周勇主编说课、听课与评课 王增祥著教学诊断,教书是一项“技术活,教师的解放之道: 砺行教育科研,育人毕竟是最精细也应当是最专业化的工作。虽然只靠科学不能解放工人,但如没有科学的昌明,工人不可能获得真正的解放。同样道理,教师的解放固然不能只寄希望于教育科研,但如果没有教育科研的勃兴,教师的解放恐怕也就难以真正实现,一、历史教师发展之道,二、历史教师发展之术,术之一:自主研修,术之二:团队研修,交流、砥励、合作,我们需要提出重大的教育

14、教学问题,需要对话的机会,需要被肯定,需要一个能鼓舞和支持我们教育教学思想的集体。它可以培养我们最深的信念,可以真正地帮助我们振奋精神,社会大转型,教育大变革,工作室同窗之情让我品味到了关心与情谊的内涵。在你很忙的时候你也能想到别人叫做关心,在长时间里保持这样一种状态叫做情谊。田师经常挂在嘴边的就是与兄弟姐妹们在一起的幸福,起先我领会的不深刻,如今这情已沁入我心。想起我的第一次讲座,第一篇论文发表,第一场优质课,第一张试题,田师、戴师、朱师、霞、洪俊等都给了我无私的帮助,记得桐乡海宁优质课比赛,霞还不忘QQ提醒,专门请人叮嘱,情感是我研修的第二大感悟,如何才能携手登高,建立共同愿景”一个缺少全体衷心共有的目标、价值观与使命的组织,必定难成大器。 彼得圣吉,三大意识:团队、主体、专业,团队”意识:团结互助地参与团队组织的各类研修活动,以期“携手登高,合作共赢,专业”意识:进行专业阅读,参与专业研讨,提升专业水平,主体”意识:规划好专业发展目标,主动、深度地承担团队各项工作,不做围观者,一、历史教师发展之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