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专题3 月是故乡明 1 漂泊的旅人 3 肖邦故园 苏教版必修1_第1页
高中语文 专题3 月是故乡明 1 漂泊的旅人 3 肖邦故园 苏教版必修1_第2页
高中语文 专题3 月是故乡明 1 漂泊的旅人 3 肖邦故园 苏教版必修1_第3页
高中语文 专题3 月是故乡明 1 漂泊的旅人 3 肖邦故园 苏教版必修1_第4页
高中语文 专题3 月是故乡明 1 漂泊的旅人 3 肖邦故园 苏教版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肖邦故园,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作为肖邦的同胞,作家雅-伊瓦什凯维奇对肖邦怀有深深的敬意,他以肖邦故园为切入点,介绍了作曲家肖邦故居的历史和现状,追叙了肖邦不平凡的一生,尤其着重表现了肖邦对祖国的眷恋那种无法割舍的深沉的爱,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1.雅-伊瓦什凯维奇(18941980),波兰当代杰出的诗人和小说家,也是非常优秀的散文家。他的散文自成一格,自然流畅,真切中见精神,朴素中有华彩。作品有草莓红色的盾牌荣誉和赞扬等,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2.弗雷德里克肖邦(18101849),波兰伟大的音乐家。自幼喜爱波兰民间音乐,七岁时就写出了波兰舞曲,八岁登台演出,不满二十

2、岁已成为华沙公认的钢琴家和作曲家。在他二十九岁那年,德军攻占波兰,以后肖邦一直漂泊异国,大部分时间在法国度过,直到长眠于巴黎的拉雪兹公墓,但他的心脏被运回祖国。在国外的日日夜夜,肖邦无时无刻不思念着祖国,他创作了很多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钢琴作品,以此抒发自己的思乡情、亡国恨。肖邦的音乐成为波兰人最有力量的音乐,就像“藏在花丛中的大炮”,向全世界宣告:“波兰不会亡!” 肖邦被称为“浪漫主义的钢琴诗人”。为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音乐家,波兰自1927年起,每五年在首都华沙举行一次“国际肖邦钢琴作品比赛”,这是国际上水平最高、影响最大的钢琴比赛之一,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1.注字音,背景助读,知识

3、链接,基础梳理,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2.写汉字,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3.释词义 (1)养尊处优:生活在尊贵、优裕的环境中(多含贬义)。 (2)春风得意:指进士及第,也用来形容人官场腾达或事业顺心时扬扬得意的样子。 (3)心荡神驰:心神飘荡,不能控制自己。 (4)荡然无存:空荡荡的什么东西也不存在了。 (5)历尽沧桑:经历了极多的世事变化。 (6)浪迹天涯:到处漂泊,没有固定的住处。 (7)玲珑剔透:形容器物精致,孔穴明晰,结构奇巧(多指镂空的工艺品和供玩赏的太湖石等)。也形容人聪明伶俐。 (8)独具一格:独自具有一种风格。 (9)不解之缘:不能分开的缘分,指亲密的关系或深厚

4、的感情。 (10)有条不紊:有条理,有次序,一点儿不乱,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11)通衢:大路。 (12)缱绻:形容感情好,难舍难分。 (13)蕴藏:蓄积而未显露或未发掘。 (14)茕茕孑立:形容孤孤单单,无依无靠。 (15)荒诞不经:荒唐离奇,不合情理。 (16)命途多舛:指平生经历坎坷,多灾多难。 (17)促膝谈心:形容亲密地彼此交谈心里话,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4.辨近义 (1)置疑质疑 辨析:二者都有“怀疑”的意思。“置疑”,怀疑(多用于否定式),如“不容置疑”。“质疑”,提出疑问。 例:郎平给这队伍带来的影响,也让周苏红感叹:“她的能力毋庸置疑,具有很高的凝聚力和威信

5、。” 李嘉诚首次公开回应“撤资”“不爱国”等质疑,称“令人不寒而栗,深感遗憾”。并表示对中国充满信心,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2)寥寥无几凤毛麟角 辨析:都有“稀少”的意思。“寥寥无几”形容数量极少;“凤毛麟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 例:放眼世界网坛,乃至世界体育舞台,34岁还能统治赛场的寥寥无几。 许多人都可以策划一些不错的营销活动,但能够为公司创造一个全新战略的人才堪称凤毛麟角,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3)浮想联翩想入非非 辨析:都有“想象”的意思。“浮想联翩”指许许多多的联想不断涌现出来。“想入非非”指思想进入虚幻境界,完全脱离实际,胡思乱想。多用于贬义。 例:每当夜幕

6、降临,诸峰剪出片片倩影,“雄鹰敛翅”“犀牛望月”真是形神兼备,令人神思飞翔,浮想联翩。 看了那么多的太空人科幻影片,突然发觉自己也有点想入非非,竟然幻想着自己在太空漫游,目标一,目标二,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目标一】 理解肖邦音乐跟肖邦故园的关系,体会肖邦的爱国情怀。 1.作者在文章的第1段极力描写故园的繁华热闹、充满生机,有何用意? 提示:与故园的颓败、简朴对比,突出表现小屋的不凡和肖邦及其音乐的魅力。 2.本文是如何阐释肖邦的音乐创作与他的故乡和祖国的关系的? 提示:故乡孕育了肖邦,是他音乐创作的源泉,激发了肖邦创作音乐的热情,培养了其爱国情怀。 3.肖邦为什么会成为波兰人民的骄傲

7、? 提示:肖邦音乐创作博大精深,代表了波兰文化艺术的最高水平,成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肖邦的爱国情怀也成为波兰人民骄傲的一部分,目标一,目标二,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目标二】 品味重要词句的含义,并赏析引用、比喻等艺术手法。 1.“他在信中写道:我怀念我的家、我的母亲、我的姐妹。愿上帝保佑她们万事如意!我的艺术何在?我的一腔心血在什么地方白白耗尽了我如今只能依稀记得国内唱的歌。”这里引用肖邦本人的信件中的话语有何作用? 提示:从内容上看,引用肖邦本人话语直接展现了他对祖国故乡的怀念之情,为作者的评述增加了可信度;从表现手法上看,引用和评述两种角度相互印证,使文章更灵活多变,利于读者更全面

8、真实地了解肖邦的思想感情,目标一,目标二,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2.“当我们在他降生的那间凹形小室里看到一只插满鲜花或绿枝的大花瓶,我们就会想到那不是花瓶,而是一个源泉,它喷射出金光闪闪的清流他的音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流。”由“大花瓶”到“清流”运用了何种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提示:(1)联想和比喻。(2)由“大花瓶”展开联想,用“清流”比喻音乐,形象地揭示了音乐的源泉是故园。通过联想和比喻,写出了肖邦故园的一花一草在点燃音乐家创作灵感过程中的作用。说明肖邦享誉世界的作品是与故园和祖国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故园美丽的自然景物,是他创作中不竭的清流和源泉之一,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

9、图解,1.请结合全文分析肖邦、肖邦音乐和肖邦故园对世界的影响。 提示:肖邦的影响主要考虑他的音乐才华和爱国情怀,音乐影响可从其音乐带给人们的享受和精神鼓舞力量入手,故园的影响主要考虑其文化内涵。 参考答案:肖邦:不仅是波兰人民的骄傲,更是世界人民景仰和膜拜的音乐天才。被后世称为神童、“音乐诗人”,是第二个莫扎特,是“始终心怀祖国的爱国者”。 肖邦音乐:后世音乐家创作的清流源泉,能给人以最大的精神享受,更是一尊“藏在花丛中的大炮”,它已经渗透进了波兰民族的最深层,已经成为民族的最坚韧的纽带,成为民族精神的支柱和基础,作为一种斗争武器有不可估量的威力,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肖邦故园:已经不

10、仅是波兰的文化遗产,它已经超越了欧洲,甚至对整个世界产生了极其广泛的影响。伟大的艺术作品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它成为那些客居他乡、漂泊异地者的精神家园和归宿,已经是一个象征,一个符号,一个图腾,被后人所景仰和膜拜,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2.本文作者认为“艺术家的创作,无疑跟各自出身的环境,跟生活周围的景色有着密切的联系”。你是怎样看待艺术与生活的关系的? 提示:回答本题可着重考虑生活环境对人的思想意识的形成、精神文化的熏陶、艺术能力的培养等方面的影响,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参考答案:观点一:童年的生活对人影响很大,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经说过,对于艺术家而言,“无论童年记忆在当

11、时便很重要,还是受后来事件的影响才变得重要,留在记忆中的童年生活是最有意义的因素”。 观点二:生活中的文化氛围很重要,傅聪在第五届国际肖邦钢琴大赛中荣获第三名,因而声名鹊起,当时的评审员、意大利钢琴家阿高斯蒂教授对傅聪说:“只有古老的文明,才能给你那么多难得的天赋,肖邦的意境很像中国艺术的意境。” 观点三:艺术来自生活,生活是艺术的土壤;艺术是对生活的提炼与概括,它既有真实性,又有创造性,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每课一法,微写作,另一个肖邦 佚名 自从青年时代离开波兰,肖邦就一直漂泊异国, 大部分时间在法国度过,直到长眠于巴黎的拉雪

12、兹公墓,被运回故乡的只有他的心脏。出生于华沙 省热那佐瓦沃拉的肖邦,虽然父亲是住在波兰的法国人,但母亲的波兰血统在他身上却始终占着优势。肖邦的音乐无论在外表上如何显现巴黎气质,但内在的精髓却更多地凸显出斯拉夫人的民族特质,“使用一架巴黎钢琴的波兰诗人”是对他的一个比较形象又恰当的描述。超绝的才情让肖邦从不依赖传统形式或手法进行创作,而波兰人特有的民族气质和音乐素材成了他取之不尽的艺术灵感之源。15首波洛涅兹舞曲和56首玛祖卡舞曲是最具波兰气质的音乐作品,他们是英雄的赞美诗,是灵魂的舞蹈,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每课一法,微写作,保罗亨利朗在他的权威音乐史专著中说,“没有肖邦,19世纪下半

13、叶的音乐是难以想象的肖邦的情感幅度广阔得惊人,从轻淡的、太空般的愁绪到灼热的光芒和赞歌般的意气风发。”肖邦的外表和纤弱的体质常常要给人一种阴柔、女性化的错觉,就像那些为数众多的肖邦的肖像画给我们留下的印象。而真正熟知肖邦音乐的人,会意识到只有肖邦好友德拉克洛瓦的肖邦肖像才表现出肖邦的某种内在精神气质。那是另一个肖邦,他让我们常常想探究外表纤弱忧郁的诗人到底哪儿来的英雄主义的悲壮和激昂,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每课一法,微写作,无数个马略卡岛上海风吹拂的夜晚,无数个诺昂庄园田园间散步的黄昏,肖邦从未停止过思念他的故国波兰。无论是在艺术名流会聚的桑夫人的客厅中演奏,还是在西班牙古老修道院的小

14、屋中作曲,肖邦的思绪始终被热那佐瓦沃拉故园的树林和小屋所牵引。乡愁已不是一种情绪,而成为他精神在别处的一种象征;波兰与其说是他念念不忘的故土,不如说是他内心深处为自己建立的一个精神家园。因为这样一种灵魂的独立和精神的超越,肖邦才成为肖邦那个无愧于时代英雄称号的诗人肖邦,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每课一法,微写作,思维训练 1.请从文章中简要概括肖邦的情感特点。 参考答案:从“肖邦的情感幅度广阔得惊人,从轻淡的、太空般的愁绪到灼热的光芒和赞歌般的意气风发”一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肖邦丰富而多变的情感,并不像他的普通的肖像画所表现出的那样柔弱、纤细;我们还可以感受到因为强烈的爱国情怀所表现出来的

15、英雄主义的悲壮和激昂。 2.文题“另一个肖邦”的含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从肖邦音乐所表现出来的不同风格以及流露出的丰富情感,我们认识了“另一个肖邦”,这个肖邦的身上有着浓烈的波兰气质,对波兰有着令人震惊的热爱,这是与其纤细柔弱的外表所不相符合的“另一个肖邦”,也是我们在窥探到其内心世界后所认识的真正的肖邦,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每课一法,微写作,春天去看肖邦 肖复兴 说来真巧,去肖邦故居那天,正好赶上是春分。 肖邦故居位于华沙市区50公里外一个叫作沃拉的小村。车子驶出市区,便是一片开阔的原野,平坦的土地大部分裸露着,还没有返青,到处是一丛丛亭亭玉立的白桦树,一片片的苹果树和樱桃树,油画

16、一样静静地站立在湛蓝的天空之下。再晚一个多星期,田野就绿了,果树都会开花,那样的话,肖邦会在缤纷的花丛中迎接我们了。 老远就看见了路牌:WOLA。虽然是波兰文,拼音也拼出来了,就是我梦想中的沃拉,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每课一法,微写作,肖邦故居的门口很小,里面的院子大得出乎我的想象,虽还是一片萧瑟,但树木多得惊人,深邃的树林里铺满经冬未扫的厚厚树叶,疏朗的枝条筛下雾一样飘曳的阳光,右手的方向还有条弯弯的小河(肖邦9岁时在这条小河里学会游泳),宁静得如同旷世已久的童话,阔大得如同一个贵族的庄园。肖邦的父亲当时只是参加反对沙皇的武装起义,失败后跑到这里变成教法语的一个法国人,破落而贫寒,怎

17、么可能买得起这么大的庄园?我真是很怀疑,无论是波兰人还是我们,都很愿意剪裁历史而为名人锦上添花,心里便暗暗地揣测,会不会是在建肖邦故居时扩大了地盘? 如今,肖邦纪念碑就立在小河前不远的地方,和故居的房子遥遥相望。那是一座大理石做的方尖碑,非常简洁爽朗。上面有肖邦头像的金色浮雕,浮雕下面有竖琴做成的图案,两者间雕刻着肖邦的名字和生卒年月,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每课一法,微写作,那幢在繁茂树木掩映下的白色房子,就是肖邦的故居了。房子不大,倒很和肖邦当时家境吻合。如果房前没有两尊肖邦的青铜和铁铸的雕像,和村里其他普通的房子没有什么两样。它中间开门,左右各三扇窗子,各三间小屋,分别住着他的父母

18、和两个妹妹。如今成了展室,展柜里有肖邦小时候画的画,他的画很有天分,还有他送给父亲的生日贺卡,是他自己亲手制作的。墙上的镜框里陈列着1821年肖邦12岁时创作的第一首钢琴曲的手稿:降A大调波罗乃兹。五线谱上的每一个音符都写得那样清秀纤细,让我忍不住想起他的那些天籁一般澄清透明的夜曲和他那被做成纤长而柔弱无骨一般的手模,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每课一法,微写作,客厅的一侧,有一个拱形的门洞,但没有门框、门楣和房门,空空地敞开着,门洞的后面是一扇窗,明亮的阳光透过窗纱洒进来,将那里打成一片橘黄色的光晕。走过去一看才知道,那里就是肖邦出生的地方,竟然只是一块窄窄的长条,长有五六米,宽却大概连一

19、米都不到,因为中间放着一个大花瓶就把宽的位置占满了。靠窗户的墙两边分别挂着肖邦的教父和教母的照片,墙外面一侧挂着的镜框里放着圣罗切教堂出具的肖邦的出生证和洗礼纪录,另一侧镶嵌着一块汉白玉的牌子,上面刻着三行手写体的字母:弗雷德里克肖邦于1810年2月21日出生在这里。 实在想象不到肖邦出生在这里,家里还有别的房间,为什么他的母亲非要把他生在这样一个憋屈的角落里?命定一般让肖邦短促的一生难逃命运多蹇的阴影,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每课一法,微写作,肖邦只活到39岁,命够短的。在这39年里,只有前9年的时光,肖邦生活在沃拉这里,那应该是他最无忧无虑的时候,以后的岁月里,疾病和情感的折磨,以及

20、在异国他乡的颠沛流离,一直像影子一样苦苦地跟随着他,直至最后无情地夺去他的生命。肖邦的母亲是纯粹的波兰人,富有教养,弹得一手好钢琴,给予他小时候良好的音乐启蒙。肖邦就是在这里和瑞夫纳老师学习钢琴,那一年,他才6岁。8岁的时候,他登台华沙演奏钢琴,引起轰动,被称为“第二个莫扎特”。瑞夫纳说他已经没有什么可再教他的,建议他去华沙。他去了华沙,跟华沙音乐学院的院长约瑟夫埃尔斯纳系统地学习音乐,又是埃尔斯纳建议他去巴黎,他去了巴黎,开创了音乐新的道路。这样两个对于他至关重要的老师,我在他的故居里为什么没有见到他们的照片、画像或其他一些印记呢?也许,是我看得不仔细,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每课一法

21、,微写作,在肖邦故居里迎风遥想肖邦的往事,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一个那么弱小而疾病缠身的人,竟然可以让整个欧洲为之倾倒,让所有的人对波兰当时一个那么弱小一直被人欺侮的国家与民族刮目相看,该是多么了不起。音乐常常能够超越某些有形的东西而创造历史。 走出故居,沿着它的侧门走去,下一个矮矮的台阶,那里草木丛丛,更漂亮而幽静。前面不远就是那条小河,如一袭柔软的绸带,弯弯地缠绕着整个故居,淙淙地流淌着舒缓的音符。忽然,传来一阵钢琴声,听出来了,是肖邦的第一钢琴叙事曲,是从肖邦故居里传出来的。明明知道是从音响唱盘里播放出来的,却还觉得好像是肖邦突然出现在故居里,推开了置放钢琴的房间里的那扇窗子,为我们特意地

22、演奏。 2003年4月3日写于北京,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每课一法,微写作,品读提示用心聆听过肖邦音乐的人在获得艺术享受的同时,恐怕都会对肖邦故居心生向往之情。对热爱肖邦的人来说,肖邦故居无疑是一个圣地。作家肖复兴也不例外,他曾说“肖邦曾经是我的最爱”,“在艺术中,只有音乐最不带功利色彩,以它最为纯正的浪漫主义,与我们的心灵相通相融”。他把自己关于音乐的文章结集出版,书名就是“春天去看肖邦”。聆听肖邦的音乐,瞻仰肖邦的故园,我们会得到心灵的洗礼,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每课一法,微写作,1.倘若此刻我们听到,或者亲自弹奏伟大作曲家临终前的最后一组玛祖卡曲,我们必能从中听到昔日国内

23、歌声的淡淡的旋律。由于他半世坎坷,命途多舛,也由于关山阻隔,有国难投,这一组玛祖卡曲似乎是被万种离情、一怀愁绪所过滤而净化了,跟乡村的质朴相距甚远,但它们无疑是出自故里,跟这片土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运用方向祖国是永远无法忘怀的根。 2.到了肖邦之家,你会亲眼见到,而且确信,作为民族的最坚韧的纽带,作为民族精神的支柱和基础的伟大艺术具有何等不可估量的威力。密茨凯维支的诗,肖邦的音乐,对于波兰人而言,就是这样的支柱。 运用方向伟大的作品具有不可估量的威力;高尚的人格精神是民族的支柱,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每课一法,微写作,学会多角度描写景物 作者从多角度对景物进行了细致的描写。(1)“水面上开满了白色和黄色的睡莲,那扁平的叶子舒展着”,“睡莲映照在明镜般水中的倒影”,“银灰、淡紫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