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教案_第1页
七律长征教案_第2页
七律长征教案_第3页
七律长征教案_第4页
七律长征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学设计方案课题:21 七律 长征教时:1课时设计者:日期:2015.5教学目标:1.通过对诗句的理解,感受中国工农红军英勇无畏、乐观向上的革命精神。2.理解二、三句诗的意思并体会蕴含的思想感情。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制定依据:教材分析:七律长征是一首中国革命的不朽史诗,革命乐观主义的不朽之作,深刻表达了毛泽东的艺术风格和高昂气概。本文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一、了解长征历史。从1931年到1934年,在毛泽东同志正确路线指引下,红军取得了四次反“围剿”的伟大胜利。以后,由

2、于王明的错误路线排斥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造成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1934年10月,红军不得不离开中央苏区根据地,从福建的长汀、宁化和江西的瑞金等地出发,开始长征,北上抗日。其他红军部队也被迫离开原来的根据地,先后开始长征。长征途中,1935年4月,党中央召开了遵义会议,重新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结束了王明路线的统治,从此,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从胜利走向胜利。党中央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现已撤销省的建制)、甘肃、陕西等十一个省(见线路图)。在整个长征途中,红一方面军在毛主席指挥下,四渡赤水,巧渡金

3、沙江,强渡大渡河。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历尽艰苦,击溃了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根据地。1936年10月,第二、四方面军也到达陕北,与第一方面军会合,长征胜利结束。二、创作背景。遵义会议之后,毛泽东诗兴豪迈。长征途中的千山万水和激烈壮阔的战斗,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令他的思绪自由驰骋。他多次为红军的英勇而慨叹,多次赋诗言志。1935年9月28日,在全军排以上干部大会上,毛泽东即席朗诵了这首诗。三、关于七律。七律即七言律诗的简称。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一般逢偶句押平声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一韵到底,当中不换韵。 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

4、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先要符合读音平仄相对的格律上句某字位是平声,下句对称字位就必须是仄声;反之,上句某字位是仄声,下句对称字位就必须是平声。然后,必须符合词性、词义对称的格律,即对称字位的字词只能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如有违律,则不能算律诗。四、诗作艺术手法。首联以直白的词汇、豪迈的语势,总领全诗,高度概括出红军在长征中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革命气概。“不怕”两字表现出红军面对长征过程中的千难万险,全无惧色,顶天立地。“等闲”两字则将困难轻轻一瞥,加深了对“不怕”的表述,表现出红军藐

5、视困难、从容不迫的自豪感。“千山万水”以静写动,高度概括了长征遇到的艰难险阻。颔联承接“千山”。采用了先扬后抑的方式,先用“逶迤”和“磅礴”的夸张手法极言山势险峻,后用“细浪”和“泥丸”比喻手法言其渺小。扬抑之间体现红军的伟大。“腾”与“走”的拟人动态描写,使静止的山有了生气,大山与红军灵动起来。可谓想象超绝,用语新奇,境界广阔。颈联承接“万水”。一“暖”一“寒”既写出了天气情况,又写出了心理感受。既表达了红军渡过金沙江的喜悦,又表现了夺取泸定桥的惊心动魄,足见红军的神勇无比。一“拍”一“横”,一动一静,对仗工整、自然。尾联描述了长征的最后历程。翻越“千里雪”的岷山,其困难程度超过“逶迤”的五

6、岭和“磅礴”的乌蒙山,但是这时由于胜利在望,心情舒朗,“喜”由心生,眼中望去的风雪交加路也变得美不胜收了。最后以“开颜”收篇,写出了红军翻过雪山后一片欢腾的喜悦之态,同时预示了长征的最后胜利。诗中对张牙舞爪、穷凶极恶的敌人不置一字,视之若无。这种傲视山川的夺人之势就是一代伟人的胸怀,也是毛泽东的艺术风格,更是毛泽东诗词的魅力所在。学情分析对于现在小学生来说,长征不过是一个遥远的故事,有的甚至前所未闻,基于这样的事实,怎样拉近学生与历史的陌生感,让学生通过短短的56个字体会出如此深厚的思想感情是教学的难点。另外,学生虽以学习了不少古诗,但对于七律这种独特的体裁,仍需作进一步的了解。有什么:1.本

7、节课的授课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他们具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与习惯,并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易于在形象思维与兴趣方面启发引导。2.他们已经初步掌握了诗的学习方法与技巧。缺什么:长征的内容在时这时空上具有高度的跳跃性,它距离小学生的现实生活达71年之久,尽管是五年级的学生,对长征的情况也不甚了解,他们读这首诗时难以感受想象那逝去的艰苦岁月,因此在学习时学生把握诗中的思想感情有一定的难度。提升点:基于以上认识,本人查了大量的图文资料与影视资源,让学生有一定的长征情境中学习。鉴于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1.通过对诗句的理解,感受中国工农红军英勇无畏、乐观向上的革命精神。2.理解二、三句诗的意

8、思并体会蕴含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当代著名诗人雷雁抒在一首诗中这样写道:“孩子,这个词语对于你们,是不是已经陌生?因为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那时,你们的爸爸也许还没有出生。这个词是用血和火写成的。铁流滚滚,蜿蜒过中国版图上十二个省;从井冈山到陕北,闪闪红星照耀着艰苦的历程。”这个词就是长征(板书:长征)2.关于长征,你知道有多少?请你用自己的话来介绍一下长征。随机出示长征线路图课件,适时补充相关资料。3.“毛泽东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这了纪念这段伟大的征程,在长征即将胜利结束时,

9、毛泽东挥毫写下了这首七律长征。4.介绍七律:这里的七律,就是七言律诗,是诗的一种格式,指的是每句七个字,每首八句,一、二两叫作首联,三四两句叫作颈联,五六两句叫做颔联,七八两句叫作尾联,其中偶数句押韵,三、四两句和五、六两句要对偶。5.今天就让我们循着伟人的足迹,走进历史,走进长征。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出示长征线路图,有利于学生直观地了解长征这一历史事件,加深印象。二、检查预习1.检查朗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读出感情,读出气势。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

10、/尽/开颜。2.初步了解七律诗。学生试读,齐读全诗。交流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三、核心推进1.统观毛泽东的这首七律长征,都是围绕着两句话来写的,你知道是哪两句吗?(1)远征难、远征难,究竟难在哪里,从这两句话中你有没有感受到难?从哪里感受到?(2)面对如此险恶的自然环境,让我们来看看红军是如何来克服的。(五岭山脉乌蒙山这些山像大山一样挡住红军去路。让人望而生畏。想问一下你爬过山没有?那是一种怎样的感觉?请你说说你爬山时的感受。一座低矮的山你就那么吃力,那面对高耸、连绵的五岭、乌蒙红军是怎么做的呢?(3)指导朗读2.除了要爬山,红军还要涉水。他们是如何来面对的。让我们看下面两句。你知道红军是如何渡

11、过天险金沙江的吗?如此险恶的金沙江危机重重,怎么会让我们感到“暖”呢?让我们一起去追忆这一段历史。讲故事补充资料。(渡过江是靠着红军战士的“机智勇敢”。)另一条天险大渡河呢。大渡桥上唯一一座桥就是泸定桥,而且上面的木板已经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了十几根光溜溜的铁链,看了使人心惊胆寒,让我们走进硝烟中一起去感受一下。欣赏视频。从这段视频,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红军是靠着“奋勇向前,不怕牺牲的精神”渡过了天险大渡河。再读五六二句,体会对仗。红军长征途中只仅仅遇到这几个困难吗?这些只不过是长征途中几个比较有代表性,其实还有许多困难,如爬雪山,过草地,攻打天险腊子口,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红军的英勇无畏。3.

12、(说话训练)现在,红军队伍战胜了一路的千难万险,胜利就在眼前,毛泽东同志感叹到,你能想想得出红军战士即将胜利会师的喜悦情景吗。(说话训练)指名说学生说自己爬山的感受。交流看后感受。学生练习说话。出示图片,与细浪对比,在对比中突现红军战士不怕困难、藐视困难的精神。播放视频飞夺泸定桥,再现历史场景,直观感受红军的英勇、不怕牺牲。四、拓展延伸1.多么伟大的壮举啊,二万五千里,漫漫征程,靠着奋勇无畏,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的精神,不仅战胜了险恶的自然环境,而且战胜围追堵截的敌人,完成了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伟大壮举,让我们一起拿起书本,再来读一读这首七律,感受红军的精神。2.指名背诵。3.毛主席的这首诗赞颂了红军队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一直为后人所传诵,现在已经编为歌曲,让我们一起来倾听由这首七律谱写的歌曲。感受一下他所带给我们的精神。播放歌曲。4.正如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