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第九单元教学计划_第1页
三年级数学上第九单元教学计划_第2页
三年级数学上第九单元教学计划_第3页
三年级数学上第九单元教学计划_第4页
三年级数学上第九单元教学计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非常有趣的数学活动,也是逻辑思维训练的起始课。逻辑推理能力是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很重要的能力。本单元主要要求学生能根据提供的信息,借助集合圈进行判断、推理,得出结论,使学生初步接触和运用集合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材试图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简单事例,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这些问题,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初步培养学生借助几何直观思考问题的意识。 单元教学要求:1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感受集合的思想,感知集合图的产生过程。2能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集合的思想,进而形成策略。 3渗

2、透多种方法解决重叠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单元课时安排: 1 集合1课时 2 练习二十三1课时 第一课时 集合教学内容: 集合。(教材第104、第105页)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感受集合的思想,感知集合圈的产生过程。 2能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集合的思想,进而形成策略。 3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重叠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感知集合的思想,并能初步用集合的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对重叠部分的理解。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

3、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老师先给大家出一道脑筋急转弯:两位妈妈和两位女儿一同去看电影(每人都得买一张票),可是她们只买了3张票,便顺利地进了电影院。这是为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猜测各种可能性,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表自己的高见。 师:“大家的猜测都有自己的道理,但答案到底是什么呢?暂时老师还不想告诉你们,我想,通过下面的活动,大家一定能自己找到答案的。”(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教学例1。1方法一。师:学校准备从每个班中选几名热爱运动的学生参加体育训练,为下学期的校运动会做准备。下面是三(1)班参加跳绳、踢毽比赛的学生名单。(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第104页表格) 师:数一数,参加跳绳的有几位同学?参加

4、踢毽的有几位同学? 生:参加跳绳的有9人;参加踢毽的有8人。 师:那么,参加体育训练的一共有几位同学?你会计算吗? 学生可能回答: 一共有17人,9+8=17(人)。 可是,参加这两项活动的没有17人呀。 我发现有的人两项活动都参加了。 应该是一共有14人参加了,算式是9+8-3=14(人)。 师:到底怎么回事呢?为什么有人说一共是14人呢?为什么要减去3呢? 生:因为有3个人重复了。 生:因为这3个人既参加了跳绳,又参加了踢毽。 生:因为跳绳的9人里面有这3个人,踢毽的8人里面也有这3个人,所以计算的时候就不能是9+8=17(人),还应该减去3人,所以是9+8-3=14(人)。 生:因为9+

5、8就把这3个人重复算了,也就是多算了一遍,所以要减掉3人。 师:同学们的发言真是精彩,报名参加校体育训练的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呢? 生:14人。 2方法二。 师:为了能使同学们更方便地看清楚,我们把一项活动演示一遍,请班里的14名同学分别对应的替代其中一人,自己选一个替代的对象吧。 班内的14名学生分别选定自己要替代的人。 师:请报名参加跳绳的同学站到讲台的左边,报名参加踢毽的同学站到讲台的右边。 “参与报名”的学生活动,站到相应的位置。 师:杨明、刘红、李芳你们怎么还不站好呀? 生:不知道站哪边。 师:哦?为什么?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生:因为他们两项运动都参加了,站左边不行,站右边也不行。

6、师:请同学们来说说,他们应该怎么站比较好?该和左边的圈在一起,因为他们也参加了跳绳的呀。 生3:那我还说中间的还可以圈到右边一起呢,他们还参加了踢毽啊。 师:那就按你们说的试试吧。 学生动手试着画图,并向全班同学展示。 4.方法四。 师:看图,说说每一部分分别表示什么? 生:左边,表示只参加跳绳的;右边,表示只参加踢毽的;中间,表示既参加跳绳又参加踢毽的。 师:你能列式计算这两个小组的人数吗? 生:9+8-3=14(人) 生:(83)+3+(9-3)=14(人) (三)总结提升师:同学们今天表现都很出色,谁愿意来说说今天有什么收获?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学生自由交流各自的收获。课后请大家留心观察,

7、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还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板书设计: 集合 跳绳的学生 踢毽的学生 丁旭 陈东 王爱华 杨明 刘红 于丽 周晓 朱小东 赵军 马超 徐强 李芳 陶伟 卢强 两项都参加的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练习二十三教学内容: 练习二十三。(教材第106、第107页)教学目标: 1使学生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进一步感知集合图的价值,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教学重、难点: 重点:进一步感知集合图的价值,培养学生用不

8、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难点: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上节课学习的借助集合图分析问题的方法你学会了吗?有什么感想?生:用画图的方法解决问题更容易理解。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大家掌握的情况怎么样。师:阅读下面的文字,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第107页第6题) 生:知道了3个小朋友比赛写出带“春”字的成语的个数分别是多少。 师:读完题,你觉得怎么样呢? 生:这道题的信息很多,有点乱。 师:对于这样的问题,你想怎样分析解答呢? 生:也许画图可以帮助我们分析题意吧。 师:用你喜欢的方法分析理解之后尝试解答。

9、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问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 求小刚和小佳一共写出多少个成语,首先要找出与这两个人所写成语有关的条件:“小刚写出了15个,小佳写出了8个”,且“小佳写出的8个成语小刚都写出来了”,可以画图表示为 小刚 写出 小佳写出的8个 的15个 所以小刚和小佳一共写出的成语个数是15个。 要求小刚和小红一共写出了多少个成语,同样首先要找出与这两个人所写成语有关的条件:“小刚写出了15个成语”,“小红写出了10个”,且“小红写出的成语中有5个小刚也写出来了”。也就是说他们两人写出的成语中有5个是重复的,可以画图表示为小刚写的 小红写的 15个 10个 都写出的5个 所以说小刚和小红一共写出的成语个数是15+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