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区域地理 第2单元 世界地理 第6讲 东南亚 南亚-印度_第1页
高中地理 区域地理 第2单元 世界地理 第6讲 东南亚 南亚-印度_第2页
高中地理 区域地理 第2单元 世界地理 第6讲 东南亚 南亚-印度_第3页
高中地理 区域地理 第2单元 世界地理 第6讲 东南亚 南亚-印度_第4页
高中地理 区域地理 第2单元 世界地理 第6讲 东南亚 南亚-印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成才之路 区域地理,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新课标版,世界地理,第二单元,第六讲东南亚南亚印度,第二单元,考纲解读: 1结合地图能够分析东南亚、南亚的自然地理特征。 2结合矿产图,分析印度工业发展的区位条件及工业的分布。 3根据东南亚、南亚气候特点,分析农业地域类型。 命题趋势: 1利用东盟、泛亚铁路、湄公河流域开发,黄岩岛等信息材料考查相关知识。 2以班加罗尔为例,分析新兴工业区的区位,一、东南亚 1位置与范围 (1)十字路口的位置 地处_与大洋洲、_ 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位于_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2)范围 包括 _和_两部分

2、。 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是_,跨两大洲的国家是_ _,亚洲,太平洋,马来半岛,中南半岛,马来群岛,老挝,西亚,印度尼,2地形:中南半岛是_、_,大河下游和河口为冲积平原;马来群岛上多山地,沿岸有狭窄平原,多火山、地震。 3主要河流:图中河流主要有_、湄南河、_ _、_等。 4气候: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5地震、火山多的原因:东南亚处在_火山地震带和_火山地震带之间,多火山、地震,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是_,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湄公河,萨尔,伊洛瓦底江,地中海喜马拉雅,环太平洋,印度尼西亚,温江,6丰富的物产 (1)农业:农业地域类型以_和_为主。主要国家农作物分布如下,水稻种植业,种

3、植园农业,稻米,橡胶,蕉麻,椰子,棕油,椰子,2)矿产:主要矿产是石油和锡,石油主要在_和_,锡矿主要在_。 二、南亚 1地理位置 (1)经纬度位置:主要位于035N以及60E97E之间,北回归线和80E从中间穿过。 (2)海陆位置:位于亚洲的南部,临_、阿拉伯海、_。 (3)国家:与我国接壤的南亚国家有4个,分别是_、巴基斯坦、_、不丹,不接壤的有3个,分别是_、斯里兰卡、_,印度尼西亚,文莱,马来西亚,印度洋,孟加拉湾,印度,尼泊尔,孟加拉国,马尔代夫,2地形与河流 (1)三大地形区 (2)三条河流:_河、_河、_河,喜马拉雅,印度河,恒河,200,德干,恒,印度,布拉马普特拉,三、印度

4、1主要农作物及分布,水稻,沿海地区,小麦,恒河上游地区,灌溉水源充足,棉花,德干高原西北部,东北部,2.迅速发展的民族工业 (1)资源与工业 矿产主要有煤、铁、锰等,主要分布在_ _。工业城市及工业部门:_,以_工业为主,_,以_工业为主。 (2)高新技术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尤其是软件产业。 图中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为_,德干高原的东北,加尔各答,部,麻纺织,孟买,棉纺织,班加罗尔,1我国以前常说的“下南洋”中的南洋指哪里? 2“旅游天堂新马泰”中的新马泰为何闻名于世? 3“南亚”与“南亚次大陆”是同一概念吗? 4乞拉朋齐为何有“世界雨极”之称? 答案:1.南洋就是现在的东南亚,“下南洋

5、”中的南洋主要指现在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国家。 2.“新马泰”指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这里不仅有丰富的热带自然风光,而且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以及丰富的物产,便捷的交通,丰富的旅游资源,成为世界旅游热线,3“南亚”与“南亚次大陆”所指的范围不同。“南亚”是由南亚大陆部分和附近印度洋中的岛屿共同构成,包括七个国家。“南亚次大陆”是指从喜马拉雅山脉西段和中段的南侧到印度洋之间的广大地区,也即南亚的大陆部分。由于喜马拉雅山脉等山地的阻隔,使南亚大陆部分成为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因而称之为“南亚次大陆”。 4受西南季风和地形影响,乞拉朋齐年平均降水量超过11 000mm,因此有

6、“世界雨极”之称,1.位置 东南亚处于“十字路口”的位置。这里自古就是东西方各国相互交往的要道。500多年前,我国著名航海家郑和下西洋。近代,这里进一步发展成为世界海运和航空运输的枢纽之一。尤其是马六甲海峡被日本人称为“海上生命线”。 2.地形 东南亚地形可分为两大部分:中南半岛上山河相间、纵列分布;马来群岛上则是地形崎岖,多火山。这样的地形分布与板块构造运动有密切关系,东南亚位置与地形地质,东南亚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板块相互碰撞挤压使得亚欧大陆南部形成了一系列的褶皱山脉,巨大的山谷之间发育了一条条南北向的河流。这些山、河多与我国西南部山河相连。而在海洋中的马来群岛上,

7、受两大板块碰撞影响,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使得岛屿上地形崎岖,平原狭小。同时,火山活动也使得许多地区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1.自然环境,东南亚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自然和经济差异,2.经济差异,南亚地区受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及河流状况的影响,水旱灾害频繁,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1地理位置的影响 南亚地处热带,半岛伸入印度洋,大气运动强烈,同时水汽来源充足,易形成较多的降水。 2.地形地势的影响 南亚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印度洋来的水汽被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雨水大部分汇集到中部低平的平原地区,造成汇水区域过于集中,而地势较高地区的水量又难以满足需求,南亚地区水旱灾害频发的原因分析,3.气

8、候特点的影响 南亚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69月份,其他月份降水较少,69月易出现洪灾,而其他月份易出现旱灾。 4.河流状况的影响 南亚地区的河流较少,主要是印度河、恒河,分洪泄洪能力较差,造成径流量变化大,汛期水量过大,旱季水量又不足。 其中孟加拉国洪涝问题最为严重,其原因主要有:(1)地势北高南低,处于西南季风迎风坡,多地形雨;(2)南部恒河三角洲地势低洼,排水不畅;(3)地处孟加拉湾顶端,受海潮影响不利于洪水入海,1.印度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 有利条件:耕地面积广,大部分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正常年份西南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不利条件:时常发生水旱灾害,这与西

9、南季风的强弱关系密切,印度的经济发展,2.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3.主要工业部门及其分布,4.印度的微电子工业 目前印度已形成了相当规模、轻重工业都较发达的工业体系,近年来,航空航天及计算机软件等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令世界瞩目,其原因分析如下: 印度曾为英国殖民地,英语成为其第二语言,并且普及率高,借助该优势,可畅通地从发达国家取得高新技术信息,加强了信息交流。 印度的“强国梦”使政府非常重视科学教育投入,提高高素质教育的普及,加强高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储备。经过几年的发展,印度的科技人员数量已仅次于美国、俄罗斯,位居世界第三。班加罗尔已成为全球第五大信息科技中心和世界十大“硅谷”之一,读图,回答下列问

10、题: 湄公河是一条国际河流。2008年3月3日,围绕加强资源、能源合理利用,扩大贸易市场等问题,湄公河流域有关国家领导人召开了第三次经济合作会议,考点剖析1东南亚自然地理条件,1)湄公河在图上的数码是_,它在中国境内被称为_江,最终流入_海。 (2)该流域所在半岛的地形特征是_分布,这种地形分布特征是在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强烈挤压抬升和流水的_作用下形成的。 (3)我国下列各省区中,与湄公河流域开发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贵州省B云南省 C青海省 D西藏自治区 (4)我国与流域内其他国家加强经济合作的重要意义是:_,解析】湄公河在中国境内叫澜沧江,从中国流经中南半岛,注入南海。中南半岛受板块

11、挤压和流水侵蚀,形成了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形特征。中国与湄公河流域各国的经济合作,对于西部开发、各国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区域经济共同繁荣都有重要意义。 【答案】(1)澜沧南 (2)山河相间侵蚀(切割) (3)B (4)有利于我国西部地区的开发;有利于流域内各国国际大通道的建设;有利于流域内各国资源优势互补与市场共享;有利于流域内各国经济共同发展与繁荣,下图中A、B地区为高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考点剖析2印度的经济发展,1)简要说明A、B高原地形的差异。 (2)A、B高原同属季风气候区,比较两高原夏季风的异同。 (3)简述A、B高原能源、矿产资源及工业部门的主要差异。 (4)地下水污染是B高

12、原的环境问题之一,简要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解析】第(1)题,从图中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知A为德干高原,形成年代古老,侵蚀严重,海拔较低,起伏和缓。B高原为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海拔较高。第(2)题,A高原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而B高原既受西南季风影响,又受东南季风影响。第(3)题,A高原煤、铁、锰丰富,发展了钢铁、机械工业,B高原有色金属、水能、煤丰富,发展了冶金、化学、能源工业等。第(4)题,B高原地下水污染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有关,也与本地喀斯特地貌有关,答案】(1)A(德干)高原海拔较低,起伏和缓。B(云贵)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崎岖。 (2)A、B高原都受西南季风影响,并带来丰沛的降水。

13、B高原除受西南季风影响外,还受东南季风影响;西南季风对A高原的影响大于B高原。东南季风的形成主要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西南季风的形成主要受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影响,3)资源差异:A高原煤、铁、锰资源丰富,煤与铁资源组合具有优势;B高原有色金属、水能、煤资源丰富,能源与有色金属资源组合优势明显。 工业部门差异:A高原以钢铁、机械工业为主;B高原以有色金属冶炼、化学、能源工业为主。 (4)石灰岩地区渗漏强(地表水向地下水转化迅速);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一、单项选择题 (2015安徽高三联考)东南亚、南亚国家自然地理环境优越,物产丰富多样,具有经济发展的良好条件。

14、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东南亚与南亚地理特征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农业生产具有良好的水热条件 B大部分地区属高原地形,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C河流众多,水量丰富,均自北向南注入印度洋 D利用丰富的石油资源,重点发展石油化工工业,2下列关于东南亚与南亚地理特征不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南亚以白色人种为主,而南亚以黄色人种为主 B东南亚适宜天然橡胶生长,而南亚有利于棉花种植 C南亚产业属于资源密集型,而东南亚产业属于技术密集型 D南亚是世界上华人、华侨聚集之地,而东南亚华人、华侨相对较少,答案:1.A2.B 解析:第1题,两区域都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雨热同期,利

15、于农业生产。东南亚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马来群岛地形崎岖,以山地、丘陵为主,中南半岛上的河流自北向南注入印度洋,有些注入太平洋(如湄公河、红河)。南亚石油资源并不丰富,不宜重点发展石油化工工业。第2题,东南亚纬度低、热量高、受冷空气影响小,适宜于天然橡胶的种植,东南亚有利于棉花种植。其他选项:南亚以白色人种为主,东南亚大部分属黄色人种;东南亚国家属发展中国家,其产业只有一小部分属技术密集型,东南亚也是华侨、华人聚集之地,3(2015云南昆明)下列关于东南亚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南半岛受热带雨林气候影响,多对流雨 B大部分地区属高原地形,地势平坦 C河流众多,均自北

16、向南注入印度洋 D是世界上橡胶、油棕等热带经济作物的最大产地 答案:D 解析:中南半岛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A错误;大部分地区属于山地地形,地形起伏较大,B错误;中南半岛东侧河流注入太平洋,C错误。该地区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为世界著名的热带经济作物的产地,盛产橡胶、油棕等,D正确,2015广东东莞)湄公河是东南亚著名的河流,从18世纪开始,就成为波西米亚们的大地圣经。2012年9月21日,备受关注的“105”湄公河惨案庭审在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顺利结束。完成45题。 4关于湄公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源于我国云南省 B在我国境内叫怒江 C流经五个国家 D三角洲地区是世界著名的稻米产区,5在世界

17、上,东南亚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因为它位于() A五海三洲之地 B亚洲各国到达美洲的必经之地 C两大洋两大洲的十字路口 D欧洲各国石油输入的咽喉要地 答案:4.D5.C,解析:第4题,湄公河发源于我国青藏高原,其上游为我国的澜沧江,共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6个国家,其下游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夏季高温多雨,且人口稠密为世界著名的水稻种植业区。第5题,“五海三洲之地”形容西亚北非地区,A错误;东亚太平洋国家到达美洲不经过东南亚,B错误;连接亚洲和大洋洲,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故C项正确;欧洲各国进口石油从中东向西到达欧洲,不经过东南亚地区,D错误,二、综合题 6下图为“东南亚部分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简要概括苏门答腊岛的自然地理特征并填入下表中。 (2)根据图中信息概括苏门答腊岛聚落的分布特点并简述主要原因。 (3)若修建连接甲乙两城的铁路,在施工上有哪些有利和不利的自然条件,4)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巴厘岛发布了“巴厘岛路线图草案”,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