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地理第一轮课时双基达标检测题25_第1页
2019届高考地理第一轮课时双基达标检测题25_第2页
2019届高考地理第一轮课时双基达标检测题25_第3页
2019届高考地理第一轮课时双基达标检测题25_第4页
2019届高考地理第一轮课时双基达标检测题2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C.太阳辐射量D .年降水量课时作业(二十五)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的发展阶段一、单项选择题(2018重庆模拟)读某区域示意图,回答12题。1. 图示区域中,区域界线划分的主要依据及其属性是()A .河流、明确的B.湖泊、模糊的C.交通线、模糊的D .山脉、明确的2. 根据图示信息分析,该区域最适宜发展的是 ()A.化学工业B .建材工业C.电子工业D .纺织工业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区域界线沿山脊线划分,行政区界线 明确。第2题,由图可知该地有高校园区,科技发达,有飞机场和高 速公路,交通便捷,有森林公园,环境优美,适宜发展电子工业。答案: 1.D 2.C气候生产潜力是指一个地区光、 热、水

2、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度。下图示意中国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 读图, 回答34题。圈例地区界国界主米強生产辭力(kgflirti3)3. 影响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A .纬度位置B .大气环流C.地形因素D .海陆分布4. 在中国东北地区,与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规律基本一 致的指标是()解析:第3题,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甲地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等值线向北凸出,表明甲地数值比同纬度大,主要是因为甲 地是平原,其东西两侧是长白山和大兴安岭。 受纬度影响的等值线主 要呈东西走向分布;甲地和两侧所受气压带和风带相同, 且都是季风 区;受海陆分布影响的等值线大致与海岸线

3、平行。第 4题,本题主要 考查东北气候要素的分布特征。积温大小反映热量多少,东北地区跨纬度较广,热量总体由南向北递减,受地形因素(三面环山,中间是平原)的影响,与同纬度地区相比,中部平原地带的热量条件好于东 西两侧的山地,即中部热量等值线向北凸出。答案: 3.C 4.A读某区域发展过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56题。区域发展晚期区域笈廉早期区戦发展中期()产业结构优化,第区域内联系逐渐加5. 从上图及所学知识可知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区域核心不断缩小,外围空间不断扩大 三产业比重逐渐提高网络系统不断完善强,与区域外联系逐渐减弱B .D .A .C.6. 在区域发展晚期()区域发展处于不高科技核心区域的发

4、展速度明显高于外围空间 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明显减小B . D .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A .C.解析:第5题,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其网络系统不断完善,且第三产业比重也逐渐提高,因而本题选B项。第6题,区域发展晚 期,核心区域的发展速度趋缓,而外围空间的发展呈加速趋势;区域 处于整体协调发展状态;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明显减小;高科技成为 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答案: 5.B 6.C(2018湖南联考)区域差异是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基础。 读下图回 答78题。7. 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A .土壤、水源B.光热、降水C.风向、地势D .地形、河流8. 关于甲、乙

5、两地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地河流多有凌汛现象B .乙地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C.甲地河流水流急,水能丰富D .乙地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解析:根据图示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以看出,甲是西欧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第 8题,甲地区降水 冬季气温在0 C以上,地形较为平坦,河流流量稳定, 乙地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河流水位、流量受气乙是中亚地区。第7题,西欧地区受西风带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较多,光照和热量条件不足。中亚地区深居 亚欧大陆内部, 季节分配均匀, 没有凌汛现象。温影响较大,季节变化明显。答案: 7.B 8.D2他恬年产业酷构435?第-产业昌霸二产

6、业H第三产业2(X)2年就业结构2碗 年产讪结掏0%(2018大连模拟)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 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2006就业銷构9. 关于该省产业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 .第一产业产值降低,说明农业地位下降 B .第二产业产值比重明显上升,依然占主导地位C.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上升D .经济发展迅速,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10. 关于该省经济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A .扭转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的局面,突出农业的主导地位B .注重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C.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改变其就业人口比重下降的局面D .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限制第一产业,压缩第二产业

7、,扶持 第三产业解析:第9题,由图可知,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均下降,但产值比重下降并不意味着产值降低。 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明 显上升,依然占主导地位。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上升,产值比重 略有上升。说明该省的经济发展迅速,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第 10题,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二产业的产值比重会逐步下降,第 三产业的比重会逐步上升,因而在今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要优化产业 结构,合理发展三次产业。答案: 9.A10.B(2018临沂质检)下图反映了我国东部某区域土地利用状况的变 化过程,回答11 12题。卜卜命林地 说耕地 花卉储菜用地X河腕村庄 O小城钳中尊城市大城市11. 有关图中从

8、阶段I到阶段皿的叙述,正确的有 ()图中河流的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小 图中城市人 口比重增加,乡村人口比重减少图示区域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图中河流夏季流量减少,冬季流量增大A .B .C.D .12. 从阶段皿到阶段W的发展过程中, 影响图中农业生产空间结 构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A .政策B .交通运输C.劳动力D .市场解析: 第11题,图中从I到皿阶段,林地面积减少,森林涵养水源的能力变差,河流的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小;村庄 由小城镇发展为中等城市,说明城市人口增加。第12题,从皿到W时期,靠近城市的农业用地由耕地变为花卉及蔬菜用地, 是城市人口 增加,市场扩大的结果。答案

9、: 11.A12.D二、综合题13.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下图为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阶段二煤才村搏 MML 业6化学工W ifefT 业的示意图。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银閒 如鱼路席述处睹 o自熔悴沪就 m胞(1) 阶段一该地区工业发展的主要优势是 该地区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是。(2) 简述阶段二时期该地区工业城市的发展对当地环境产生的不禾U影响:,从阶段二到阶段三,该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主要有: 工业结构的调整:O工业布局的调整:生态建设:O其他方面:解析:O本题突出读图分析能力的考查。结合图例,阶段一主要开发煤

10、炭资源;阶段二伴随着煤炭资源的开发,相关的工业迅速发展,城市化发展较快。对照阶段二和阶段三可分析整治措施。答案:(1)矿产资源丰富 工业化(2)环境污染加剧资源过度开采湿地破坏煤炭、钢铁、机械、化学工业数量减少;出现新兴电子工业 钢铁、机械、化学工业等传统工业向城市东北方向河流下游移动,并 趋于集中 建立自然保护区、绿化防护带交通、科技、城市功能区合理调整等14. (2018聊城模拟)枣庄地处鲁南,京杭大运河台儿庄段从南部 穿过,68.5公里的河道,35平方公里的流域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枣庄是一个因采煤而兴起的城市,曾经为国家经济的复苏和振兴作出 过重大贡献。但是,作为一个老能源工业基地,

11、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经 济体制的转型,面临着许多类似地区相似的问题。近年来,枣庄的工 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建材、电力、化工、纺织已在工业生产总 值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经过环境治理,枣庄面貌焕然一新,现为 全国煤城中有名的卫生城市,也是一座充满活力,独具魅力的新兴旅 游城市。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 枣庄市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哪些阶段?(2) “作为一个老能源工业基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的 转型,面临着许多类似地区相似的问题。”试分析这些问题可能是哪 些?近年来,枣庄已发生了很多可喜的变化,要继续取得更大的 发展,应加强哪些方面的工作?解析: 资源型老工业基地都经历过因资源而兴起的辉煌,又面临着因生产结构单一,资源枯竭,污染严重的问题而需转型等问题。 调整产业结构与布局,消除污染,美化环境,大力发展科技与第三产 业是其必由之路。答案:(1)枣庄的发展经历了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工业化阶段,现正向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转变。(2) 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结构偏重,资源消耗过多,部分资源 面临枯竭;生产设备老化,技术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