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企业标准整车质量手册_第1页
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企业标准整车质量手册_第2页
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企业标准整车质量手册_第3页
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企业标准整车质量手册_第4页
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企业标准整车质量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质量手册XXXXX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企业标准批 准 页文件编号:修改次数: 页次:0/76本质量手册是依据GB/T19001-2008 idt ISO 9001:2008 以及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编制,经公司总经理办公会议审定,符合GB/T19001-2008 idt ISO 9001:2008标准要求.本质量手册是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基本准则,是公司全体职工质量活动的法规和纲领性文件,公司所有职工必须遵照执行,也是公司对所有顾客的承诺。它阐述了公司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并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顺序和相互作用进行了描述,从即日起发布实施。遵循本质量手册是公司每一个员工应尽的职责,各级质量管理人员发现违背要

2、求的活动,有权按手册规定予以纠正。任何人未经同意不得以任何形式(翻印、复制)传播。总经理: 年 月 日质量手册XXXX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企业标准编审人员名单文件编号:修改次数: 页次:0/76编制组( 年 月): 审定组( 年 月): 批 准( 年 月):质量手册XXXX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企业标准目 录文件编号:修改次数: 页次:1/76章节内容名称版本/修订状态页次批准页A/01编审人员名单A/02目录A/03-4第一章前言A/05-71.1 公司简介A/051.2 组织机构A/06-7第二章范围与参考A/08-92.1 适用范围A/082.2 手册管理A/082.3 参考标准A/08-9第三章

3、质量方针与质量授权A/010-113.1 质量方针A/0103.2 管理者代表授权A/011第四章质量管理体系A/012-204.1 质量管理体系过程模式A/0124.2 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识别A/013-164.3 文件控制(SP1)A/017-184.4 记录控制(SP2)A/019-20第五章管理职责A/021-285.1 经营策划(MOP1)A/021-245.2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MOP2)A/0255.3 内部沟通(SP3)A/026-275.4 管理评审(MOP3)A/028第六章资源管理A/029-346.1 人力资源管理(SP4)A/029-306.2 基础设施管理(SP5)A

4、/0316.3 生产设备管理(SP6)A/0326.4 工装管理(SP7)A/0336.5 工作环境(SP8)A/034第七章产品实现A/035-587.1 市场营销(COP1)A/035章节内容名称版本/修订状态页次7.2 合同与订单评审(COP2)A/036-377.3 设计和开发(COP3)A/038-437.4 采购控制(COP4)A/044-457.5 生产控制(COP5)A/046-477.6 交付(COP6)A/0487.7 服务(COP7)A/049-507.8 顾客沟通、反馈与处理(COP8)A/051-527.9 产品标识与可追溯性控制(SP9)A/0537.10 产品防护

5、(SP10)A/054-557.11 检验与试验设备控制(SP11)A/056-57第八章测量、分析与改进A/058-708.1 顾客满意度调查(MOP4)A/0588.2 内部审核(MOP5)A/0598.3 过程监控和测量(MOP6)A/0608.4 产品检验与试验(SP12)A/061-628.5 不合格品控制(SP13)A/0638.6 数据分析(MOP7)A/064-658.7 持续改进(MOP8)A/066-678.8 纠正、预防措施(MOP9)A/068-69附录1组织定义A/070-73附录2手册内容与ISO 9001:2008要素对照表A/074-75附录3程序文件清单A/0

6、76质量手册XXXX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企业标准第一章 前 言文件编号:修改次数: 页次:4/761.1公司介绍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座落于上海xxxx,现已拥有轿车底盘厂、轿车车桥厂、汽车底盘厂、重型汽车厂、轻型客车厂五个生产工厂。公司的产品有:轿车底盘系统包括前悬挂总成、后桥总成、副车架总成、减振器等,已形成60万-70万配套生产能力,是大众、通用各系列轿车底盘系统零部件骨干配套企业;整车包括十五吨级的“XX牌”、“XX牌”系列重型车和“ISTANA”轻型商务车。公司注重技术进步,现共有铸造、冲压、电泳涂装、热处理、焊接、金加工、装配等7500台生产制造设备,并有原子吸收仪、三维万能工具显微

7、仪等2000余台检测设备,拥有产品开发中心、试验中心和检测中心。公司坚持以质量为中心的生产经营管理思想,严格遵照“硬、严、狠、实、提高顾客满意程度”的质量方针,树立“质量是xx第一硬指标”的质量意识,推行质量“零缺陷”管理,向顾客提供满足要求的产品和服务。在加强技术开发的同时,建立并完善了技术服务机构,为各地广大顾客提供一流服务。公司以实施“整车与轿车零部件同步发展”为战略方针,并以市场为导向,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轿车零部件和整车制造技术,建成具有自我开发、自我研制、专业化生产的轿车配套和整车生产基地。 地址: 上海XXXXXXXXXX号电话: 021-XXXXXXXXX传真: 021-

8、XXXXXXXXX电挂: 41XX邮编: 2001221.2组织机构图一 行政组织机构图总 经 理技术副总经理商务副总经理生产副总经理人事副总经理研究开发中心总经理办公室人力资源部计划物流部采 购 部营 销 部产品工程部财 务 部信息部轿车车桥厂轿车底盘厂规划发展部质量保证部重型汽车厂审 计 室汽车底盘厂经营战略部轻型客车厂监 察 室销 售 部国际业务部注:虚线框为公司本次整车产品非涉及的认证范围图二 整车质量管理系统图总 经 理管理者代表各部室各 厂质量保证部 整车质量管理科计量科质量工程科技术质量科/质量保证科各 科 领导关系科/生产车间指导、督促、协调关系班 组图三 质量保证部组织机构图

9、质量保证部质量控制科整车质量管理科质量工程科计 量 科质量手册XXXX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企业标准第二章 范围与参考文件编号:修改次数: 页次:6/762.1适用范围2.1.1 公司按照ISO 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识别和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设计、开发、生产和服务的质量管理模式。用作证实其具有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用以向顾客或第三方证实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符合ISO 9001:2008质量体系标准要求。通过体系的有效应用,包括持续改进和预防不合格的过程,从而达到顾客满意。2.1.2 本手册适用于公司整车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和服务全过程。2.1.3 本公司声明在质

10、量管理体系中删减7.5.4顾客财产要求,理由为公司生产装配的整车产品没有顾客提供的零件和物资。2.2手册管理2.2.1 由公司总经理办公室负责组织编写,总经理办公会议审定,经总经理批准、发布。2.2.2 总经理办公室负责手册编号、造册、登记、分发、回收及归口管理。2.2.3 本手册视需要可提供给顾客查阅(必要时也可提供相应程序文件)。2.2.4本手册通过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和管理评审来验证其适用性和有效性,并验证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以及是否达到规定的质量目标。2.2.5当公司经营环境、产品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和ISO等国际标准变动时,将对版本进行修改,届时旧版本即行废止。2.2.6所有内部使用的手册

11、均盖受控章。所有供外部参考的手册均盖非受控或仅供参考章,各部门保管人员应确保手册的完好和整洁,不得擅自复印外传。2.2.7电子档手册的权限:电子档手册,由总经理办公室统一管理。其路径受权限保护,允许文控人员和ISO人员进入,其他用户不可进入。2.2.8 公司各部门若要修改手册的内容,应向公司总经理办公室提出申请,由总经理办公室负责组织修改,管理者代表组织审核,由总经理批准后实施,并由公司总经理办公室对手册进行修改跟踪。2.2.9 手册的解释权归总经理办公室。2.3参考标准2.3.1本公司质量手册以及各项相关的程序文件(B级文件)、作业指导书(C级文件)均引用以下的标准和规定:2.3.1.1GB

12、/T19000-2008 idt ISO9000:2005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2.3.1.2GB/T19001-2008 idt ISO 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2.3.1.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5号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2.3.1.5国家认监委2001年第3号公告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2.3.1.6CNCA02C023:2002机动车辆类(汽车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质量手册XXXX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企业标准第三章 质量方针与质量授权文件编号:修改次数: 页次:8/763.1质量方针3.1.1公司质量方针由公司总经理组织制订,内容要求如下:3.1.

13、1.1与组织的使命、宗旨、企业文化相适应;3.1.1.2承诺组织能够:满足要求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系统的有效性;3.1.1.3能够作为质量目标制定和评审的框架。3.1.2本公司质量方针为:坚持“硬、严、狠、实”的原则,追求零缺陷,持续地为顾客提供一流的产品和至诚的服务并遵循法律法规。硬-质量过硬,增强意识;严-严格管理,行为规范;狠-狠抓质量,预防为主;实-脚踏实地,持续改进。3.1.3质量方针的管理:3.1.3.1总经理及其委托人通过各种宣传方法,如文件发布、会议、告示宣传等形式确保质量方针在公司内部得到沟通和理解。3.1.3.2对质量方针评审,在管理评审会议上对持续的适宜性进行评审。3.1.

14、3.3必要时,对质量方针进行更新、修改。3.2管理者代表授权3.2.1经总经理授权管理者代表履行以下职责和职权:3.2.1.1接受公司总经理的委托,负责建立、健全本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并贯彻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推动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协调处理质量管理体系中的问题;3.2.1.2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所需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3.2.1.3向公司最高管理层报告质量体系的运行情况,以便进行管理评审和改进;3.2.1.4确保公司各部门、各层全体员工,不断提高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3.2.1.5确保加贴强制性认证标志/认证标志的产品符合认证标准的要求,及时向认证机构申报涉及获证产品安全性能的变更;3

15、.2.1.5确保3C认证标志的妥善保管和使用;3.2.1.6确保不合格品和获得3C认证产品在变更后未经认证机构认可,不贴强制性认证标志;3.2.1.7作为公司代表,与外部机构联系和办理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事宜。总经理:年 月 日质量手册XXXX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企业标准第四章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号:修改次数: 页次:19/764.1 质量管理体系过程模式4.1.1 公司依据GB/T19001-2008 idt ISO 9001:2008标准的要求策划和建立形成文件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坚持持续改进,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适宜性和充分性。4.1.2公司运用过程的方法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管理。(质量管

16、理体系过程模式见图四;过程控制环见图五)。增值 信息流图四 质量管理体系过程模式图五 过程控制环4.2 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识别4.2.1 本公司把质量管理体系范畴内涉及过程分为三种类型:顾客导向过程(COP)、管理导向过程(MOP)、支持过程(SP)。图六.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类型图图七.过程方法乌龟图4.2.2本公司以顾客为关注焦点,识别和确定质量管理体系各过程,确定为以下:4.2.2.1识别出8个顾客导向过程,即:与顾客直接相关并体现增值(附加值)的活动a) 。4.2.2.2识别出9个管理导向过程,即:实现组织业务目标进行策划和监控体系有效性、符合性的过程b) 。4.2.2.3识别出13个支持过

17、程,即:实现顾客要求,实现产品实现的资源提供和支持活动。图八 顾客导向过程图4.2.3各过程的定义:COP顾客导向过程、MOP管理导向过程、SP支持过程的识别和确定COP01市场营销MOP01经营策划SP01文件控制COP02合同与订单评审MOP02质量管理体系策划SP02记录控制COP03设计和开发MOP03管理评审SP03内部沟通COP04采购控制MOP04顾客满意度调查SP04人力资源管理COP05生产控制MOP05内部审核SP05基础设施管理COP06交付MOP06过程监控和测量SP06生产设备管理COP07服务MOP07数据分析SP07工装管理COP08顾客沟通.反馈处理MOP08持

18、续改进SP08工作环境MOP09纠正、预防措施SP09产品标识与可追溯SP10产品防护SP11检验.试验设备控制SP12产品检验与试验SP13不合格品控制4.2.4各类过程之间的矩阵关系:COP顾客导向过程COP01COP02COP03COP04COP05COP06COP07COP08MOP管理导向过程MOP01MOP02MOP03MOP04MOP05MOP06MOP07MOP08MOP09SOP支持过程SP01SP02SP03SP04SP05SP06SP07SP08SP09SP10SP11SP12SP134.2.5本公司产品实现过程顺序和相互作用:结束 开始物流控制:采购产品、在制品及成品入

19、库/储存/防护/配送(运输)、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成品交付;采购控制:供应商管理采购过程;采购信息;采购产品验证及索赔。产品实现策划:产品策划;过程策划、质量策划等。质量计划过程设计开发产品设计开发常规产品测量、分析改进:内审;不合格品控制;纠正措施;预防措施;数据分析;持续改进。销售:交付;贮存;防护;市场抱怨;索赔;用户满意。生产控制:过程控制;检验与试验;检验测量设备资源配备:人力;物力;资金等。销售:订单合同评审;顾客沟通。4.3 文件控制(SP1)4.3.1本过程主要负责部门:总经理办公室4.3.2本过程涉及部门:整车厂、各相关部门。4.3.2.1 总经理办公室负责组织公司质量管理体

20、系文件及管理类外来文件的编制/归档整理分发、保管、更改、处置。4.3.2.2 总经理办公室负责公司批产后技术文件档案的归档整理、分发、保管、更改、处置。4.3.2.3 研究开发中心负责试制阶段工程技术文件及产品类外来文件(含产品和质量方面的法律法规)的编制/归档整理、分发、保管、更改、处置。4.3.2.4 整车厂负责产品工艺文件及生产过程中检验文件的编制、归档/保管、使用、更改、处置。4.3.2.5 各部门负责各自内部文件的编制、归档/保管、使用、更改、处置。4.3.3过程输入:4.3.3.1文件需求、申请。4.3.3.2法律法规要求。4.3.4过程输出:4.3.4.1有效使用适宜的文件。4.

21、3.5过程所需资源:4.3.5.1文件柜、档案夹、电脑。4.3.5.2各类控制用章。4.3.6过程绩效:4.3.6.1失效、失控文件的数量。4.3.7过程要求描述:4.3.7.1 公司建立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类型包含:a). 第一层次: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手册,其确定公司质量方向的途径和职责,并确定各流程由谁、做什么、何时做;b). 第二层次:程序文件,确定谁、做什么、何时做;c). 第三层次:支持性文件、规定,确定工作如何做;d). 第四层次:质量记录,作为活动实施的证据。4.3.7.2 公司建立并编制符合本标准的质量手册,手册包含:a). 质量管理体系范围的说明;b). 引用的程

22、序文件;c). 质量管理体系中各过程的相互作用的描述;d). 手册的管理参见本手册“第二章 2.2手册管理”描述。4.3.7.2 针对质量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公司建立文件控制程序,以规定以下内容:a). 各部门建立相关性的程序、规范规定,并进行审核、在发布前,须有授权人批准。b). 公司质量管理体系一、二层次文件发布运行后,在适当时期内,应收集文件执行情况的信息,对其可操作性和有效性进行评审,必要时进行更改并再次得到批准。c). 标识文件现行有效和修订状态。d). 确保文件在使用中清晰、易于识别。e). 文件责任部门应定期汇总文件清单,并确保现场使用文件为有效版本。f). 针对各项适用的外来

23、法律法规,总经理办公室/研究开发中心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评审、确认、建立外来文件清单、并对外来文件及清单进行归档,由总经理办公室控制分发。g). 针对过期文件应予以销毁,如果需要参考过期文件时,过期文件要进行相应的明确标识,以防止误用。4.3.7.3 对质量管理体系管理文件和技术文件有书面版本和电子版本,书面版本以有效签章标识使用,电子版本以网络电子只读版为有效版本。4.3.7.4 电子更改版权经由总经办设定授权进行更改控制。4.3.7.5 在无书面版本文件时,对电子版本文件可打印,只作为工作参考,为非受控文件,分发或更改时不作分发/回收登记。4.3.8本过程相关文件:SH/质B 0401-200

24、4 文件控制程序4.4 记录控制(SP2)4.4.1本过程主要负责部门:总经理办公室4.4.2本过程涉及部门:整车厂、各相关部门4.4.2.1总经理办公室负责组织公司记录表单的策划、建立、更改、涉及可追溯记录的保管、处置。4.4.2.2各部门自行负责本部门记录的使用、保管、处置。4.4.3过程输入:4.4.3.1公司的各项质量记录。4.4.3.2供应商所提供的质量记录。4.4.4过程输出:4.4.4.1记录完整、清晰、易查阅。4.4.5过程所需资源:4.4.5.1文件柜、电脑、档案夹。4.4.5.2公司内外部网络系统。4.4.6过程绩效:4.4.6.1易于获得有价值的记录。4.4.7过程要求描

25、述:4.4.7.1公司制定并实施记录控制程序,以规定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理控制:a).填写要求:要求使用钢笔、水笔或圆珠笔填写记录,不可使用铅笔,内容须确实、完整、清晰。b).标识:使用标识或代码来标识记录,并与相应的程序文件保持一致。c).收集:记录由各填写部门负责收集,并按规定移交总经办档案科或规定的保存部门。d).编目:按记录的类别、部门及日期由总经办档案科或规定的保存部门统一负责编目。e).归档:由总经办档案科和厂档案室将记录进行登记、封存保管便于检索。f).贮存和保管:公司规划有适宜的环境作为记录的贮存,其规划方式为便于存取,防止损坏、变质和丢失。g).保存期限

26、:l 质量管理体系涉及的文件记录保存期限,详见记录控制程序。l 内审和管理评审记录保留三年。l 生产件批准文件、工装记录、采购订单和修订的保存时间为零件在现行生产和服务中规定的在用期再加上一个日历年。l 涉及安全件之记录,存档15年或以上。l 当法律法规或顾客有要求时,质量记录的保存必须符合法律法规或顾客要求,规定的 保存时间为“最短的”保存时间。h).处置:质量记录处理应严格遵守质量记录控制程序进行处理、销毁。4.4.8本过程相关文件:SH/质B 0402-2004 记录控制程序质量手册XXXX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企业标准第五章 管理职责文件编号:修改次数: 页次:29/765.1 经营策划(M

27、OP1)5.1.1本过程主要负责部门:经营战略部5.1.2本过程涉及部门:各相关部门、各厂5.1.2.1经营战略部负责组织制订公司中长期规划,并组织公司级数据的评价、分析、改进。5.1.2.2总经理办公室负责策划和建立公司组织机构,规定各部门职责和权限,制订和监控年度经营目标。5.1.2.3财务部负责制订财务预算计划,并定期编制财务分析报告,确定改进措施和目标。5.1.2.4营销部负责制订和监控销售计划。5.1.2.5设计开发部门负责从整车的安全性考虑,在设计中识别安全特性、规定标注方式。5.1.2.6质量保证部负责组织公司质量目标的建立、实施、监控、改进。5.1.2.7各部门按照公司质量目标

28、建立本部门质量目标,并实施、监控、改进。5.1.2.8人力资源部负责规定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5.1.2.9其他部门以及供方必须充分配合。5.1.3过程输入:5.1.3.1市场调研结果、顾客要求和期望。5.1.3.2企业经营方针。5.1.3.3竞争对手状况和基准。5.1.3.4企业历史业绩5.1.4过程输出:5.1.4.1符合实际情况的业务计划。5.1.4.2符合实际情况的质量目标。5.1.5过程所需资源:5.1.5.1信息资源和分析工具。5.1.6过程绩效:5.1.6.1业务计划(包含质量目标)达成率。a. 5.1.6.2顾客满意度。5.1.6.3员工满意度。5.1.7过程要求描述:5.1.7

29、.1业务计划 a).公司制定并实施业务计划控制程序。b).经营战略部根据营销部通过市场调研的结果及对公司级数据的统计、分析、利用,结合公司内部运作情况,编制中长期业务计划并组织各部门评审、实施、更改、调整。c).各部门根据年度经营目标和中长期业务计划,编制本部门的年度业务计划,编制时应考虑计划的相互影响,在业务计划内容中,适当时应考虑以下方面:l 财务预算规划;l 销售规划;l 生产规划;l 人力资源规划;l 设计和开发规划(新车型和改款车型);l 企业改造规划;l 零部件采购(国产化)规划;l 设施设备规划;l 过程和质量提升规划;l 环境安全规划;d).业务计划必须有时间计划,各项目标和计

30、划的制订以行业基准为基础,并考虑现在和将来的顾客期望。e).各部门对业务计划进行展开,制订工作达成计划并规定监控和测量方法。f).每年底各部门提交业绩报经营战略部,针对有与质量、销售、服务、成本、技术、生产方面有关数据由经营战略部组织进行评审和改进,评审须与竞争对手或行业基础比较。g).人力资源部规定员工满意度调查方法,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调查,以了解员工对公司的期望,采取措施,不断提高员工的满意度。h).财务部策划和制订预防成本、鉴定成本、不良质量成本目标,并定期收集和评价,质量保证部对质量成本运作情况进行分析和组织必要的改进。5.1.7.2产品安全性a).针对产品安全性方面,设计开发部门必须确

31、定具有安全性的零部件或产品,并规定标识。b).人力资源部负责在产品设计和开发、生产过程中,对涉及产品安全性的人员培训。c).涉及产品安全性的各部门必须制订并实施识别产品安全风险规定,识别和估计从设计、加工不当而造成的潜在危害,以便采取必要的措施。风险应从FMEA、负载试验、寿命试验、撞击试验、材料和关键零部件试验、装车试验等方面考虑和分析。d).涉及产品安全性的各部门必须结合风险的影响程度,规定并实施原材料、零部件和整车可追溯性,以减少造成召回的损失。5.1.7.3质量目标a). 质量保证部依据顾客的要求期望、战略规划、业务计划、以及公司的实际状况来组织制定符合公司的质量目标。质量目标设定方向

32、必须结合质量方针的框架,从企业目标、与产品的目标、与过程有关的目标、与顾客相关的目标等方面考虑。内容适当时,可包括:b).企业目标:l 质量持续改进;l 产品战略目标、新产品开发目标;l 质量管理体系目标;c).与产品有关的目标:l 一次报交合格率;l 产品质量审核评分;l 供应商PPM;l 产品可靠性、可维护性;d).与过程相关的目标l 过程能力;l 设备能力;l 质量成本;l 第二方过程审核结果。e)与顾客相关目标:l 顾客满意度;f).公司建立适宜的质量目标,并确定质量目标和其衡量方法,编制数据分析与过程监控程序对质量目标的达成结果进行监控和测量。g).目标设定后,各部门根据公司质量目标

33、在各层次进行展开,并策划和提出相应的达成方案。h).质量保证部对公司总的质量目标进行跟踪监控,各部门对本部门分解的质量目标进行相应的跟踪监控。实施监控中,对没有达成目标的部份要进行相应的分析,并提出的改善措施。i).质量目标的所有达成结果和改善措施必须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5.1.7.3职责与权限a).总经理办公室根据管理运作的需要,针对设立的组织机构,负责编制和批准部室/厂部门职责和岗位职责控制程序,明确各部门/厂(即一级经理)的职责、权限;各部门经理/厂长编制所属科室/车间(二级经理)的职责和权限,上报总经理办公室批准。b).人力资源部组织各部门经理规定下属人员的岗位职责和权限(即岗位描述)

34、,上报本部门经理审核后报人力资源部批准。过程要求描述(续):c).本公司组织机构图描述了部门之间的接口(相互关系),是各部门职责任务分工的客观证据。组织机构图分发至各部室/厂,增加组织的透明度,为人员的配置及培训,及进一步调动员工积极性起促进作用,同时有利促进决策。d).公司级组织行政机构见“1.2组织行政机构”描述;部/厂级、科/车间级组织机构见各部门职责范围规定的最新文件。e).人力资源部汇总编册各岗位职责和权限,岗位描述中应充分体现各项质量职责,明确:l 授权质量保证部主管负有及时告知产品或过程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情况。l 发现有质量问题,或存在质量隐患时,负责质量人员有权停止生产,并根据需

35、要纠正质量问题。l 所有班次的生产作业都会配备负责质量的人员,以确保产品质量。f).岗位职责和权限描述批准后,由总经理办公室发至各部门,各部门就其内容对下属人员进行宣贯和沟通。5.1.8本过程相关文件:SH/质B 0501-2004 业务计划控制程序SH/质B 0502-2004 部门职责和岗位职责控制程序SH/质B 0810-2004 数据分析与过程监控程序5.2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MOP2)5.2.1本过程主要负责部门:总经理办公室5.2.2本过程涉及部门:公司各厂、各相关部门。5.2.2.1总经理办公室负责识别、策划、建立、实施、持续改进公司质量管理体系。5.2.2.2公司各部门必须配合

36、实施。5.2.3过程输入:5.2.3.1战略规划、体系现状(资源);5.2.3.2顾客要求、法律法规要求。5.2.4过程输出:5.2.4.1充分、有效、适宜的质量管理体系。5.2.5过程所需资源:5.2.5.1公司硬件、软件;5.2.5.2人力资源。5.2.6过程绩效:5.2.6.1质量目标达成率。5.2.7过程要求描述:5.2.7.1公司策划和建立形成文件的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同时按照GB/T19001-2008 idt ISO 9001:2008的标准要求,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适宜性和充分性。a).运用过程方法确定所需的过程,将过程分为顾客导向过程、管理过程、支持过程,建 立文件

37、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支持文件、必须的质量记录。b).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c).确定为确保这些过程的有效运作和监控所需的准则和方法。d).确保必要的信息和配备适宜的人力资源、设施设备、工作环境、质量文化、激励机制,以支持过程的有效运作和监控。e)对过程进行测量、监控和分析,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实现所策划的结果和持续改进。5.2.7.2公司建立“仓储运输”外包过程和内外部相结合的“市场服务”过程,并提出各项明确要求和技术支持,确保对以上过程的实施和控制。5.2.7.3当内外部环境、法律法规发生变更时,公司将重新策划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其完整性。5.2.8本过程相关文件:

38、无5.3 内部沟通(SP3)5.3.1本过程主要负责部门:总经理办公室5.3.2本过程涉及部门:整车厂、各相关部门5.3.2.1总经理办公室负责沟通渠道的畅通。5.3.2.2各部门必须及时反馈和交流。5.3.3过程输入:5.3.1沟通需求。5.3.2各种质量问题。5.3.4过程输出:5.3.4.1达成共识,有效合作。5.3.5过程所需资源:5.3.5.1内外部网络系统。5.3.6过程绩效:5.3.6.1达成共识。5.3.7过程要求描述:5.3.7.1通过适当的内部信息交流方式,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沟通的内容包括:a).内部质量信息及顾客反馈信息;b).产品实现过程的适当活动;

39、c).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d).最新的质量状况,如:质量业绩、返工状态(数量/费用);e).展示质量审核结果;f).展示发展目标与发展状况的对比;g).展示内部顾客与外部顾客的满意程度;h).表彰员工的绩效和贡献等。5.3.7.2以上沟通形式可以通过:信息栏、电子屏幕显示、周期性质量报告和图表展示、各层次的报告传递、定期内部信息报刊及会议等。5.3.7.3通过各项沟通,保证相关人员可以反映:a).对企业的策划和改进建议;b).对工作中难题以及需改进方面的建议;c). 对管理层的要求及建议等。5.3.7.4以上沟通形式可以通过:合理化建议信箱、质量小组、信息交流会、研讨会、找贤榜、电脑网络或

40、其他媒体形式等。5.3.7.5对员工的建议和要求,各部门应收集和保管原始材料,对有关人员应予鼓励。对其建议和要求带来的较大成效应予以表彰和奖励,从而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5.3.8本过程相关文件:无5.4 管理评审(MOP3)5.4.1本过程主要负责部门:总经理(管理者代表、总经理办公室)5.4.2本过程涉及部门:整车厂、各相关部门5.4.2.1总经理(总经理办公室)负责管理评审的实施以及管理评审输出的确定。5.4.2.2管理者代表负责管理评审形式的确定,以及管理评审输入资料的提供。5.4.3过程输入:5.4.3.1第一、二、三方审核结果、顾客反馈。5.4.3.2过程业绩和产品的符合性 。5.

41、4.3.3预防和纠正措施状况。5.4.3.4以往管理评审的跟踪措施。5.4.3.5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5.4.3.6改进和建议。5.4.4过程输出:5.4.4.1管理评审报告,包括:a).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进;b).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的改进;c).资源需求。5.4.5过程所需资源:5.4.5.1公司硬件、软件、人员。5.4.6过程绩效:5.4.6.1决策事项改进达成率。5.4.7过程要求描述:5.4.7.1公司制订并执行管理评审控制程序,管理评审会议至少每年举行一次,由总经理办公室召集,总经理主持,各部门经理参加。若发生重大的质量问题或重大客户的投诉,管理者代表可提出召开

42、不定期的管理评审。5.4.7.2管理评审必须包含所有要求和过程绩效,管理评审计划经总经理批准后下发至各相关部门,参加管理评审人员接到计划和通知后,按要求准备好提交的有关评审输入的资料。5.4.7.3管理层根据输入的资料就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价,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5.4.7.4对管理评审必须作出评审结论,提出对质量体系及过程、产品、资源需求的改进措施。5.4.7.5各责任部门负责制定并实施与本部门有关的改进措施,质量保证部负责对其验证。5.4.8本过程相关文件:SH/质B 0503-2004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质量手册XXXX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企业标准第六章 资

43、源管理文件编号:修改次数: 页次:37/766.1 人力资源管理(SP4)6.1.1本过程主要负责部门:人力资源部6.1.2本过程涉及部门:整车厂、各相关部门。6.1.2.1人力资源部负责确定各级人员岗位和素质要求,各部门负责确定下属人员岗位能力。6.1.2.3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力资源的策划,招聘和调配等,其他部门做好配合。6.1.2.4人力资源部负责培训的管理、控制,并对组织对培训的有效性进行评价。6.1.2.5各部门负责人负责对本部门人员岗位能力的提升培训。6.1.3过程输入:6.1.3.1岗位要求和人员现状;6.1.3.2培训内容和培训需求。6.1.4过程输出:6.1.4.1胜任岗位要求的

44、人员。6.1.5过程所需资源:6.1.5.1培训教材;6.1.5.2外部机构和师资。6.1.6过程绩效:6.1.6.1培训计划达成率;6.1.6.2培训有效性评价;6.1.6.3员工满意度。6.1.7过程要求描述: 6.1.7.1公司制定和实施人力资源控制程序、培训控制程序。6.1.7.2人力资源部制订公司的人员计划,根据岗位要求以及人员计划实施人员的招聘、调配、培训和激励等管理。6.1.7.3人力资源部根据工作需求确定岗位及素质要求,确保选用能够胜任工作岗位的员工。6.1.7.4人员上岗前,由上一级领导对其资格进行确认 。6.1.7.5人力资源部根据培训需求及公司发展规划,制订和实施公司级培

45、训计划并跟踪和评价培训的有效性。6.1.7.6新进公司员工,必须进行入公司培训,员工均需进行上岗和转岗培训,以及质量技术方面等的继续教育。6.1.7.7对从事安全件或安全性生产和管理人员必须接受有关质量、有关的法律法规的培训和明确产品的责任。6.1.7.8针对特定工种人员,人力资源部建立特定技能人员清单,组织培训工作,特殊生产过程操作人员每二年进行一次复训,其它生产操作人员每三年进行一次复训,各类复训均采取分级负责实施的办法,并保持与各部门的沟通以确保清单的及时更新。6.1.7.9为确保产品的设计和开发满足顾客的要求,产品设计、技术及生产等部门人员必须掌握相应的工具和技术(如CAD/FMEA/

46、SPC/MSA/APQP等),并需列入教育培训计划中。6.1.7.10对培训有效性的调查和评价,实行“谁组织办班,谁负责组织有效性调查和评价”,确保员工意识到所从事活动的相关性和重要性。6.1.7.11培训内容包括:a) 全员了解的内容:l 产品安全责任;l 质量意识;l 质量方针、质量目标以及本岗位的岗位职责和任务描述;l 不符合质量要求给顾客带来的后果;l 统计技术的基本概念,如变差、控制(稳定性)、能力和过度调整等 。b) 根据不同岗位考虑培训的内容:l 质量管理、质量成本;l 质量技术、质量保证工具和方法;l 风险分析;l 统计过程控制等。6.1.7.12所有人员培训的课时、内容、记录

47、,由人力资源部输入数据库,长期保存。6.1.8本过程相关文件:SH/质B 0602-2004 人力资源控制程序SH/质B 0601-2004 培训控制程序6.2 基础设施管理(SP5)6.2.1本过程主要负责部门:规划发展部6.2.2本过程涉及部门:整车厂、各相关部门6.2.2.1规划发展部负责公用基建设施、能源设施等的规划、提供、维护。6.2.2.2计划物流部负责整车厂的运输工具的规划和实施。6.2.3过程输入:6.2.3.1基础设施维护要求。6.2.3.2生产要求。6.2.4过程输出:6.2.4.1运行状态良好的基础设施。6.2.4.2满足生产要求和安全生产。6.2.5过程所需资源:6.2

48、.4.1资金、相关维修工具、材料。6.2.6过程绩效:6.2.5.1设施配备及时性。6.2.7过程要求描述:6.2.7.1规划发展部对各项的基础设施和能源建立固定资产台帐,以明确实际状况,并对基础设施状况监控。6.2.7.2供电、供暖、供气、供水设施的维护保养由规划发展部依设施需求,制定相应的作业标准书和保养计划,各项设施维护保养,应依维护保养作业标准书落实执行。6.2.7.3若发现各项基础设施及能源设施异常或损坏时,使用部门提出修复申请,由规划发展部组织实施。6.2.7.4总经理办公室负责IT设备和信息网络的管理,建立公司相应的电脑设备和网络的权限、登录、保养和操作规范,确保电脑设备和网络的

49、正常运作。6.2.7.5为优化工厂布局和空间的最大增值使用以及减少材料的流转和搬运,且便于材料的同步流动,跨部门小组在开发新项目时应对生产过程进行合理策划,批量生产后每年对现行过程的有效性进行评估。6.2.7.6为处理偶发性紧急事故,各部/厂编制生产过程中突发事件应急计划。如公用设施中断,劳动力短缺,关键设备故障及现场退货等应急计划,以满足顾客要求。6.2.8本过程相关文件:无6.3 生产设备管理(SP6)6.3.1本过程主要负责部门:规划发展部6.3.2本过程涉及部门:各相关部门、整车厂。6.3.2.1规划发展部负责生产设备及备品备件的规划、更新设备的批准,对设备进行终验收,并进行预防性和预见性维护保养。6.3.2.2采购部负责设备及备品备件的采购和预验收。6.3.2.3整车厂负责范围内生产设备的使用、日常保养和维护。6.3.3过程输入:6.3.3.1设备申请,维修申请。6.3.3.2生产需求。6.3.4过程输出:6.3.4.1设备有效运转。6.3.4.2设备按时到位。6.3.5过程所需资源:6.3.5.1维护用工具、设备、材料。6.3.5.2备品备件等。6.3.6过程绩效:6.3.6.1设备故障停机率。6.3.6.2设备效率。6.3.7过程要求描述:6.3.7.1规划发展部负责建立并实施设备控制程序。6.3.7.2规划发展部规划生产所需的设备及备品备件,明确要求。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