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洲与澳大利亚_第1页
大洋洲与澳大利亚_第2页
大洋洲与澳大利亚_第3页
大洋洲与澳大利亚_第4页
大洋洲与澳大利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洋洲与澳大利亚,2、陆地组成,一个大陆,四个大岛,三大群岛,一、组成范围,一块大陆: 澳大利亚大陆 四个大岛: 塔斯马尼亚岛 新西兰北岛 新西兰南岛 新几内亚岛 三大群岛: 波利尼西亚群岛 密克罗尼西亚群岛 美拉尼西亚群岛,面积最小的大洲,陆地(大陆和岛屿)总面积: 890多万平方千米,三种不同类型的岛屿,大陆岛,火山岛,珊瑚岛,地壳陷落 海面上升,地势较高,面积较大,新几内亚岛、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两岛,火山喷发,海拔较高,地势险峻,夏威夷群岛,珊瑚虫堆积,地势低平,面积较小,三大群岛中的多数岛屿(大堡礁,大陆岛,火山岛,珊瑚岛,大洋洲岛屿众多,有一万多个岛屿。多火山和珊瑚岛,珊瑚岛:高出

2、海平面不多,主要分布于热带海洋,面积较小,大堡礁:世界上最大、最著名的珊瑚礁分布区,冲积岛,冲积岛,崇明岛,大河河口地区泥沙堆积而成,纬度: 经度,二、大洋洲的位置,1.经纬度位置,2326n40s),热带和南温带,110e180140w,大洋洲既跨南北半球,又兼跨东西半球,2、半球位置,亚洲,印度洋,南极洲,大洋洲,太平洋,北美洲,南美洲,二、大洋洲的位置,3、海陆位置,介于亚洲和南极洲之间,西临印度洋, 东临太平洋,并与南北美洲遥遥相对,亚洲,印度洋,南极洲,大洋洲,太平洋,北美洲,南美洲,已成为亚洲、非洲与南、北美洲之间船舶、飞机往来所需淡水、燃料和食物供应站,又是海底电缆的交汇处,在交

3、通和战略上具有重要地位,4、交通位置,新西兰南岛、北岛和新几内亚岛均位于板块的交界处,为 和 的消亡边界,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大洋洲的面积在七大洲中是最小的,只有900多万平方千米,相当于亚洲的1/5,因此说大洋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一洲,3、面积,世界最小的一洲,三、居民国家,1、居民 人口少,绝大部分居民是欧洲白种人移民后裔,当地居民为黄种人和黑种人,汤加,萨摩亚,基里巴斯,瑙鲁,2、国家,世界上最先进入新一天的国家,唯一横跨赤道和日期变更线,是世界上最小的岛国,建国时间:1788年1月26日,澳大利亚,40s,10s,太 平 洋,印 度 洋,135e,一、位置和范围,澳大利亚大陆,塔斯

4、马尼亚岛,领土组成: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及其附近的岛屿组成,领土: 澳大利亚大陆 塔斯马尼亚岛 附近一些岛屿 (大堡礁) 面积: 768万km 大洋洲最大的国家,一、位置和范围,1、位置,1)经纬度位置,南回归线穿过中部,10s40s 、110e155e,130e,南回归线,2)海陆位置,介于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大部分处在南回归线两侧的热带、亚热带地区,2、范围,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等岛屿;巴斯海峡、大澳大利亚湾、大堡礁;面积769.2万km2,居世界第6位;最北端:约克角,澳 大 利 亚 大 陆,塔斯马尼亚岛,巴斯海峡,大澳大利亚湾,约克角,大堡礁,世界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空

5、间定位指导,空间定位指导,空间定位指导,二、自然地理特征,1、地形:东、中、西;南北纵列的三大地形区,东部,山地大分水岭,中部,平原大自流盆地,西部,高原西部高原,低矮2001000m,面积占全国一半、为干旱、半干旱的草原和沙漠,中 部 平 原,西 部 高 原,大自流盆地,最低处为艾尔湖(-16m,艾尔湖,思考】1.大自流盆地的自流井形成的原因是什么,1)地质构造为向斜构造 (2)地下水为承压水 (3)地下水补给来自东部山地降水 (4)井口低于承压水位,思考】2.井水可不可以用来灌溉农田,为什么,平原上河流很少,但地下水丰富。在平原中部地势低的地区凿井,地下水可自动流出地面,成为自流井。自流井

6、盐度高,不宜灌溉,一般可作牲畜饮水,艾尔斯巨石东高宽而西低狭,周长约9公里,长3.62公里,宽2公里,高348米,岩面上镌刻着无数平行的直线纹路,形状像两端略圆的长面包;较低的斜坡上由于较弱岩层的蚀化而出现沟槽;而顶部有因罕见的暴雨所带来的大水冲刷出的沟渠和洼地底部有一些浅洞穴,洞内有雕刻和绘画,练习】说出下图中各数码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2、气候,气候特征,1)大部分地区气候炎热干燥,东部沿海温暖湿润,2)气候、自然带呈半环状分布由沿海的森林带向内陆 逐渐过渡为草原带、荒漠带,3)降水从北、东、南三面沿海向内

7、陆作半环状递减,降水:半环状分布 (从北、东、南向中、西部减少,气候:半环状分布,植被:半环状分布,一月,七月,西北季风,东南信风,思考】甲、乙两图各代表哪个月?澳大利亚北部冬夏风向有何不同?气候特点有何不同,半环状的核心,热带沙漠气候,外环,自北向南分布着: 热带雨林、 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地中海气候,中环,热带草原气候,气候类型,半环形分布,澳大利亚气候、自然带的分布呈半环状分布的原因,1、东北沿海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带成因:东南信风由海洋带来丰沛水汽;地形的抬升,多地形雨、降水多;东澳大利亚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2、北部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带成因:夏季来自赤道附近的西

8、北季风带来丰富的降水,形成湿季;冬季受东南信风控制,形成干季,3、东部沿海亚热带湿润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带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东澳大利亚暖流增温增湿的影响,4、东南沿海和塔斯马尼亚岛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成因:终年受西风影响,5、南部和西南沿海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成因: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6、内陆和西部沿海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荒漠带成因:副热带高压控制之下,下沉气流为主;东部山地阻挡了太平洋暖湿气流向西深入;西澳大利亚寒流对其西岸荒漠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思考】澳大利亚四面环海,为何却沙漠气候广布,副高控制地区广,东部大分水岭阻挡海洋气流深入内陆,西部沿海寒流降温减

9、湿,气候、植被,呈半环状分布,3 水文:河湖稀少,河流,墨累河,源于大分水岭西侧,重要支流为达令河,向西南注入印度洋(河口地中海气候,湖泊,艾尔湖,本州最低处(-16m,4、生物,1)种类:具有古老性和独特性,如树袋熊(考拉)、鸸鹋、袋鼠、鸭嘴兽等,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澳大利亚的桉树适应性强,有良好的的吸水能力,在荒漠和沼泽里均可生长。桉树生长迅速,本质坚硬,叶子可制桉油,经济价较高,2)澳大利亚生物古老性的原因,澳大利亚很早与其他大陆分离,长期孤立,海洋阻隔了生物的传播,致使大陆上没有其他动物与它们进行生存竞争,澳大利亚形成后没有发生过大的褶皱运动,地壳一直比较稳定,自然条件比较单一

10、,缺少大型食肉类动物(天敌),故动物进化缓慢,简述】:位置孤立,自然条件单一,缺少大型食肉类动物(天敌),动物演化缓慢并得以保存下来,树袋熊,针鼹,澳大利亚的国宝:树袋熊考拉,独特的动物活化石,袋鼠,鸭 嘴 兽,鸭 嘴 兽,鸭嘴兽不灭绝,不进化,是世界上仅存的极少几种卵生哺乳动物之一,即下蛋又哺乳,挖洞而居,鸸鹋,澳大利亚生物古老性的原因是,三、人文区域特征,1、人口及分布,一)人口和城市,澳大利亚有2335万人,白种人占95,多为英国后裔。通用语言为英语。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5人。人口分布不均,约有34的人口集中在东部沿海,特别是东南沿海。广大的西部和中部内陆地区人口

11、很少,2、主要城市,堪培拉: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 悉尼:是全国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 墨尔本:是全国第二大城市,3、人口分布特点,人口分布不平衡,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其他地区人口稀少,广大内陆、 西部地区东北部沿海,气候条件,交通条件,历史和经济,气候温暖湿润,适宜居住,东南沿海多良港,对外交通便利,英国移民首先到达这里,开发时间早,经济较发达,其他地区人口稀少,广大内陆、西部地区,东北部沿海,气候湿热,原始热带雨林,气候干旱,多为荒漠,3、澳大利亚人口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的成因分析: (思路:学会从气候、交通、开发历史等方面分析人口与城市的分布。澳大利亚人口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东南沿

12、海一带。,四、发达的经济,二)、发达的经济,1.“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世界上绵羊数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地势平坦,草原广阔,18世纪后期引进29只,当今约1.4亿只,发展条件,无野生肉食动物 羊群无天敌,气候干燥,冬季温和,地下水丰富,思考:澳大利亚成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的原因有哪些,气候温和干燥,无寒流影响,草原广,自流井多可作牲畜饮水,后天引进,无天敌危害,混合农业,适应市场需求和生态发展要求,2混合农业,1)概念:将畜牧业和种植业有机结合起来的农业,2)分布: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和热带草原气候区。在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分布广泛,3)典型

13、代表澳大利亚,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和西南部,其中东南部的墨累达令盆地是主要的小麦牧羊带,种植小麦和牧羊混合经营。澳大利亚是世界小麦市场的主要供应国,也是世界畜产品的主要产地之一,还是世界最大的羊毛生产国和出口国。主要出口到英国,3)生产特点:经营方式家庭农场、生产结构小麦牧羊、生产规模大、科技水平高、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等,4)有利条件: a.自然条件优越:地势平坦开阔,气候温和,土壤肥沃;b.地广人稀:农场规模大,适合机械化生产;c.临近海港:交通便利,便于出口,市场广阔,5)优点:a.农场成为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在农场的土地上交替种植小麦、牧草和休耕,可充分保持土壤肥力

14、(使土地交替使用和羊粪归田,能充分恢复和保持土壤肥力);b.农民可有效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小麦的耕作活动和牧羊活动在一年内交替进行。如下表:(小麦忙季秋季和初夏、牧羊忙季冬季)。c.农民可根据市场需求决定多种小麦还是多牧羊,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小麦种植,绵羊饲养,犁地、播种(忙碌,生长季节(农闲,收割(忙碌,放牧,配种、剪羊毛(忙碌,放牧,澳大利亚 混合农业带,澳大利亚混合农业模式农事安排,3、混合农业特点: 主要是家庭农场、农场规模大、机械化水平很高,主要出口到英国,7)面临的问题:a.问题:灌溉水源不足成为该地农牧业发展的限制性条件。b.产生的原因:盆地处于大分水岭

15、的雨影区,降水稀少;墨累达令河水量季节性变化大(雨季时河水暴涨,干季时大支流常有断流现象);地下水虽丰富但矿化度高,不宜农业灌溉,8)解决的措施:东水西调。与墨累河仅一山之隔的雪河水量很丰富(大分水岭东侧,迎风坡降水多),每当夏季水位上涨,河水便顺坡奔流入海。为了改变墨累河的缺水状况,澳大利亚政府制定了雪河水利计划,把雪河的水(大分水岭东侧的水)通过水库、抽水站、输水管等设施调到墨累达令盆地,有效地解决了盆地发展农业生产水源不足的问题。雪河计划是国外跨流域引水的大型工程之一,墨累达令盆地农业不利条件:(1)处于大分水岭西部,属雨影区,降水稀少,灌溉成为农牧业的限制性条件(2)地中海气候,夏季高

16、温少雨,解决措施:东水西调,雨影区,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铁、煤、铝土、锰等矿产储量居世界前列。二战后,澳大利亚的采矿、冶金、机械、化学、纺织等工业发展较快,工矿业出口的收入超过农牧业,特别是煤和铁矿的出口。 20世纪7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的服务业得到迅速发展。目前,服务业已经大大超过农牧业和工矿业,成为澳大利亚的经济支柱,3、“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澳大利亚矿产主要出口到日本、中国等国,3、工矿业,煤、铁的出口,铁矿,澳大利亚西部,煤炭,东部沿海,铀、锰、铝土,北部地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经济特点,有现代化的农牧业和工矿业,羊毛、小麦著名,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煤和铁矿石出口多,被称为

17、“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目前,服务业大大超过农牧业和工矿业成为经济支柱,五城市: (首都); (最大城市、港口); (第二大城市); (西南部,地中海气候,堪培拉,悉尼,墨尔本,珀斯,悉尼歌剧院,悉尼歌剧院,australia,丰富的旅游资源,艾尔斯巨石,例】:读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14分)1、图中沿120e经线自南向北,气候类型依次是 、 和热带沙漠气候,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2、解释澳大利亚中部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10上海,南回归线横贯,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干旱少雨(1分);东部大分水岭紧邻太平洋沿岸,削弱了东南信风带来的海洋水汽的影响

18、(1分);西澳大利亚寒流起到降温减湿作用(1分,3、澳大利亚西北部一月和七月分别盛行西北风、东南风。从海陆热力差异、行星风系两个方面说明该地区盛行风向形成的原因及盛行风向对该地区气候干湿状况的影响,一月:澳大利亚大陆夏季比海洋升温快,形成低压中心(1分);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为西北风(1分);来自海洋的西北风比较湿润(1分)。 七月:澳大利亚大陆冬季比海洋降温快,形成高压中心(1分);处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1分);从内陆吹来的东南风相对干燥(1分,4、悉尼的季风气候特征不如上海典型,从悉尼季风气候特征不典型的表现和原因两方面加以说明,表现:悉尼冬夏气温温差较小(1分);降水的季节分配相对比较均匀(1分)。 原因:澳大利亚大陆相对亚欧大陆面积较小,海陆热力差异相对较小(1分,例题1:读澳大利亚城市和铁路分布图,回答: (1)在图中找出悉尼、堪培拉、墨尔本、珀斯,它们的分布有什么特点?澳大利亚的铁路分布有什么特点,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一带;东部沿海地区铁路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