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捉鱼游戏小班教案反思 20 -20 学年度 第 学期 任教学科: 任教年级: 授课教师: XXXX实验学校捉鱼游戏小班教案反思温馨提示:该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课时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具体的安排和设计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是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本文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小鱼是孩子所熟知和喜欢的, 扮演小鱼符合小班孩子爱模仿的天性。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捉鱼游戏小班教案反思, 供大家参考。捉鱼游戏小班教案反思1游戏价值小鱼
2、是孩子所熟知和喜欢的, 扮演小鱼符合小班孩子爱模仿的天性。教师扮演渔夫, 在池塘外用渔网捞鱼, 孩子们在池塘里扮演小鱼, 躲闪渔网的捕捞, 游戏情节的设置让孩子在扮演小鱼的过程中既能享受游来游去的快乐, 也能体验到被抓住的紧张感。通过师幼互动, 还能让孩子感受与教师、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从中也能联系在一定范围内四散躲闪跑, 提高动作的协调性。游戏目标1.练习在一定范围内四散躲闪跑的能力, 提高动作的协调性。2.感受与老师、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游戏准备渔网一个;在场地上画一个能容纳全体幼儿的大圆圈当池塘, 画一个小圆圈当鱼篓;课前学习儿歌小鱼游。游戏过程一、热身运动。二、学习小鱼游, 为游戏活
3、动做好铺垫。1.小鱼是怎么游的?(鼓励幼儿尝试学学小鱼的各种游的动作)2.教师带领边念儿歌边四处自由学习小鱼游。三、第一次游戏。1.小鱼们已经学会游泳了, 现在要请你们游进小池塘, 渔夫要来捕鱼喽!2.师幼游戏。教师介绍游戏玩法, 明确游戏规则:教师扮演渔夫, 手持渔网站在池塘边, 幼儿扮演小鱼四散站在池塘里。游戏开始, 幼儿边模仿小鱼游边念儿歌“小鱼小鱼游游游, 摇摇尾巴点点头, 向上游, 向下游, 游来游去乐悠悠。”念完后, 教师说“捕鱼了”, 并在池塘边来回跑动, 用渔网捕鱼。“小鱼”在池塘里四散跑着躲闪, 被捕到或跑出池塘的“小鱼”离开池塘站到鱼篓里。等捕到三四条“小鱼”后, 游戏暂停
4、, 大家一起数数捕到几条“小鱼”, 游戏重新开始。3.分享游戏体验, 评价游戏结果刚才这几条小鱼为什么会被渔夫捕到呢?(点评游戏中幼儿的个别行为, 通过“小鱼不能游出池塘, 否则会渴死的”引导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小鱼怎样才可以保护好自己不让渔夫抓到呢?(引出当幼儿将要被捕到时可以蹲下, 表示游到深水区逃走了)4.再次游戏四、第二次游戏。玩法1.幼儿边模仿小鱼游边念儿歌“大鱼大鱼游游游”当教师说到“人来变鱼儿游时”, 幼儿迅速按相应数量组合, 此时渔夫说“捕鱼了”开始捕鱼, 当鱼头和鱼身分开了算捕到, 被逼出海面的鱼也算捕到。玩法2.每个幼儿分别头戴红、黄、蓝不同颜色的鱼头饰, 模仿小鱼游边念儿
5、歌“小鱼小鱼游”, 当教师说到“变成大鱼游游游”时, 幼儿迅速按头饰相同颜色组合变成大鱼, 此时渔夫说“捕鱼了”开始捕鱼, 当鱼头和鱼身分开了算捕到, 被逼出海面的鱼也算捕到。(或者可以分红、黄、蓝三种不同颜色的渔网捕不同颜色的鱼)捉鱼游戏小班教案反思2活动目标1、区别并练习发出n、l两个音。2、理解简单的游戏规则, 学会用礼貌用语称呼“您”与“您好”。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活动准备1、拐杖、围裙、头巾。2、南瓜教具若干, 篮子3-5个。活动过程1、设置游戏情境。教师扮作老奶奶, 头上扎着头巾, 腰间系着围裙, 手中拿着拐杖, 面向全体幼儿, 采用集体和
6、个别练习的方式与幼儿相互问好。如:老奶奶说:“小朋友们好!”幼儿答“奶奶好!”“小朋友好!”个别幼儿答:“奶奶好!”帮助幼儿练习发准“奶奶”的字音, 并会跟年长的人打招呼“您好”。接着继续以老奶奶的口吻说:“我年纪大了, 做事不灵活了, 我想请小朋友把种在地里的南瓜送到我家, 好吗?”激发幼儿产生帮助老奶奶的愿望。2、交代游戏的玩法及简单的规则。教师用语言交待或配以动作示范向幼儿介绍游戏的过程, 要求幼儿手拿篮子, 边念儿歌边走。儿歌念完后必须站在某一个幼儿的面前, 然后将篮子交给他。交换位置后, 游戏继续进行。听到“老奶奶来了”的声音后, 幼儿应将篮子里的南瓜送给老奶奶, 井大声地说:“老奶
7、奶您好!这是您的南瓜。”3、教师参与并引导幼儿游戏。(1)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游戏儿歌, 重点帮助幼儿发准“奶奶、南瓜和篮子”等字音。(2)教师装扮小朋友。边念儿歌边送南瓜, 将篮子送给一位能力较强的幼儿。开展游戏2-3轮后, 教师发出指令, 幼儿听到指令后将南瓜送给老师。通过这种方式, 帮助幼儿熟悉游戏的整个过程。4、幼儿自主游戏。教师请3-5位幼儿给奶奶送南瓜, 请一位幼儿扮作老奶奶。小朋友手提篮子, 边念儿歌边送篮子。交换位置后坐下, 游戏继续进行。轮换几个幼儿后, 教师说:“奶奶来了!”扮奶奶的幼儿走上台来。小朋友们说:“老奶奶, 您好!这是您的南瓜。”并将篮子中的南瓜拿到奶奶的桌前。老奶
8、奶说“谢谢你”。然后, 在篮子里再装进南瓜, 另请3-5名幼儿上来, 游戏重新开始。活动反思:听说游戏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语言教育活动, 为幼儿的语言发展提供了某些特别的机会。利用听说游戏活动的开展, 发展幼儿的语言学习, 为他们语言能力的整体提高、为良好习惯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在送南瓜这个游戏中, 目标是着重让幼儿练习发出带有n、l两个音的“奶奶、南瓜和篮子”等字音;初步学会用礼貌用语称呼“您”与“您好”, 并把这些学习任务变成了游戏规则:游戏时每位幼儿手拿篮子, 边念儿歌边走到南瓜地里摘一个南瓜, 每次只能摘一个南瓜, 摘完南瓜往回走到老奶奶那里, 将篮子里的南瓜送给老奶奶, 并大声地
9、说:“老奶奶您好!这是您的南瓜。”活动的开展是采用情境法, 创设了一个游戏情境, 用生动感人的老奶奶角色扮演吸引幼儿, 激发了幼儿的兴趣, 再从打招呼中幼儿练习了“奶奶”和“您好”;从打招呼给奶奶送南瓜, 送南瓜时要说“奶奶您好!这是您的南瓜。”利用儿歌替换送给奶奶不同的物品。一环扣一环, 过渡自然, 每个环节都围绕活动目标展开。本次听说游戏送南瓜中的巧妙的设计激发了幼儿参与的积极性, 幼儿与环境、幼儿于幼儿、幼儿与教师之间都产生了积极有效的互动, 使他们的“听”和“说”都能处于积极状态, 用吸引人的玩教具, 活动的变化, 提问的技巧等, 提高了幼儿语言活动的积极性。捉鱼游戏小班教案反思3活动
10、目标:1、能跟随音乐的节拍做鱼游的动作, 感受音乐游戏带来的愉悦。2、愿意和老师同伴一起做游戏。3、初步发展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表现力。4、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 大胆的游戏表演。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 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活动重点难点:活动重点:能跟随音乐的节拍做鱼游的动作, 感受音乐游戏带来的愉悦。活动难点:根据对音乐的了解, 能随音乐的节奏来发展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表现力。活动过程:1、引入:今天老师要带宝宝们去海里捕鱼, 现在我们一起去捕鱼, 好不好?2、教师示范鱼游的动作, 幼儿跟学。3、教师邀请一位小朋友一起把手拉好, 作渔网, 请部分小朋友做小鱼, 边唱边游戏, 突出快快捉牢的时候把手放下, 捉住鱼, 捉住的小朋友回到位置上。4、请两名幼儿作渔网, 其余的小朋友作小鱼, 进行游戏。(.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5、游戏反复进行。活动反思:这是一首以游戏的形式展开的幼儿歌曲, 歌曲朗朗上口, 容易被幼儿所接受和记忆。所以幼儿的参与性较高, 通过本次活动使幼儿在倾听音乐的同时感受了音乐节奏的快慢, 从中激发了幼儿演唱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家长会校长发言
- 2024广告设计师能力要求分析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纺织工程师生产线优化试题及答案
- 国际商业美术设计师考试实际案例研究试题及答案
- 水泥实验考试题及答案
- 河南物理期中试题及答案
- hr证书考试题库及答案
- 下料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 光伏站区动力电缆技术规范书
- 文字类考试题及答案
- 《地方文化资源在幼儿园中开发利用的比较研究》
- 【MOOC】制造技术基础训练-北京理工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零售基础 课件 第三章 零售用户思维
-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第13课《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说课稿
- 中班数学活动建造公园
- 2025年中考英语总复习:书面表达 刷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范文)
- 警察小学生安全教育讲座
- 分期还款协议书模板示例
- 幼升小公有住宅租赁合同(2篇)
- 彩票大数据预测分析
- 4.1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第1课时)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