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产生的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_第1页
浅论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产生的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_第2页
浅论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产生的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论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产生的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摘要: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表面平整无接缝、行车舒适安全、噪声小以及养护和维修简单的优点,沥青作为路用结合料已经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沥青材料本身存在差异,路面设计和施工的水平参差不齐,沥青路面经常会出现泛油、开裂、车辙等病害,严重影响了行车速度和行车安全。本文对沥青路面病害的种类进行了了解,并在分析病害原因的基础上提出防治措施。关键词:沥青路面;施工;病害;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U416.21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沥青路面病害已经成为影响道路使用寿命和道路行车安全的主要因素,据有关统计,我国各地区路面病害都比较严重。具体表现为路段出现

2、明显龟裂、沉陷、坑洞、翻浆和裂缝等。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所出现的病害对路面的使用寿命和质量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甚至会出现恶性的循环,只有搞清楚其产生的原因,提前预防,并能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才能保障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 一、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产生的主要病害 1、泛油。泛油主要是指内部和下部的沥青穿过沥青混凝土土层而涌到路面,导致路面存在过多沥青的现象,泛油一般仅产生在道路行车道上。新铺设的沥青路面在高温季节很容易出现沥青软化的现象,软化的沥青路面在大量行车或者是重载车辆的作用下很容易产生泛油现象,雨水的侵入还会加速沥青的移动,路面泛油更严重。路面泛油的最主要原因是沥青用量过大,沥青混凝土的

3、配合比不符合施工要求等。 2、裂缝。沥青路面出现的裂缝有横向、纵向裂缝以及网裂三种形式,横向裂缝是裂缝和路面的中线接近垂直,裂缝的宽度不一,但是较有规则,大多都是每隔一段距离才产生一道裂缝,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基层材料收缩、沥青这种敏感粘弹性的温缩以及地基交界处的差异沉降。纵向裂缝和行车的方向平行,缝宽和缝长不一,行车密集的路段容易出现,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地基承载力低的原因、路基压实的不均匀和渗水的破坏。网裂则是相互交错的裂缝,主要是路面整体强度不足引起的。 3、推移和车辙。推移也主要是指由于沥青软化,沥青路面的材料沿着行车的方向发生拉裂破坏或者是剪切,沥青路面出现推挤的现象。沥青路面都有其一定

4、的承载力,若是车辆负载的重量超过了材料的抗剪强度和抗拉强度,那么路面就会产生推移。 车辙也可以称之为路面的裂缝,产生的原因也主要是车辆的反复作用,路基路面在行车的作用下会出现塑性的流动和永久性的变形,变形在反复的累积下就会形成车辙。路面车辙会导致裂缝的产生,有裂缝的路面形成车辙的速度也会加快,混凝土路面出现了恶性的循环。 二、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产生的原因 沥青混凝土路面产生病害的原因有很多,但是针对浙江地区混凝土路面出现的问题可以发现,气候温度的影响是导致沥青软化和出现病害的主要原因。此外,沥青的质量、沥青与混凝土的配合比以及施工都影响着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整体质量。 1、气候的影响。我国南方

5、地区的温度比北方普遍要高,温室效应的影响使南方地区冬季的气候变暖,夏季持续高温的时间也增长,气温的持续升高使原有的沥青软化点不再适合南方的气候。沥青的软化是发生其他病害的首要原因,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承载力和强度降低,路面车辙、波浪、推挤等病害依次出现,沥青路面的整体质量下降。 2、沥青的质量存在问题。国家政策的鼓励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带动了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全国各地都掀起了建设高速公路以及城市道路的热潮。由于目前沥青仍然是公路施工的主要原材料,国产的沥青普遍延度小、温度敏感性强、含蜡量较高,但是受资金的限制很多公路项目又不能使用进口沥青,因此很多沥青混凝土路面由于沥青质量的原因而普遍达不到设计

6、的要求和规定使用的年限。这是设计和施工单位都非常清楚的一点,但是在资金节省的角度又不得不采用质量低等的沥青。 3、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存在问题。施工规范要求沥青混凝土的配合要按照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设计阶段、验证阶段以及试拌试铺这四个阶段,各个阶段都有明确的目标任务要求。但是由于理论和实践存在的差异性,很多施工单位往往在工期的要求下将两个甚至是三个阶段压缩成一个阶段,沥青混凝土配合的质量很难保证。此外,由于沥青与混凝土原料的质量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按照理论设计的配合比和现实的差距也比较大。 三、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的防治措施 1、设计上的改进。目前我国沥青路面的设计主要是参照交通部于1997年修改和

7、发布的柔性路面的设计规范,但是这些设计规范已经满足不了道路等级发展的需要,路面设计需要借鉴国外的设计方法。国外的路面设计方法主要有经验法和力学经验法两种,经验法主要是对使用道路和试验路进行实时监测,进而建立路面性能、路面结构和荷载之间的关系,经验法主要有CBR法和AASHTO。CBR是California bearing ratio的简称,是美国评定基层材料承载力的一种方法,该法试验简单,成本较低,应用比较方便,而AASHTO方法是采用现时的PSI来作为路面使用性能的指标。力学经验法首先要对路面结构的力学反应量进行分析,确定其与路面性能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设计路面结构。 2、沥青材料上的改进

8、。沥青混凝土的原材料主要有粗集料、细集料、填料和聚合物改性沥青,不同等级的道路原材料的配合比也不同,国外主要是采用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即Stone Mastic Asphalt,也简称为SMA。SMA是一种新型沥青混合料,起源于德国并在美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国首次应用的是1993年修建的首都机场高速路。SMA由沥青、少量细集料、矿粉和纤维稳定剂组成,具有良好的抗高温、水稳定性以及低温稳定性,还有噪音小、平整度高、养护工作少和使用寿命长的优势,我国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可以广泛采取这种材料。 3、施工过程的改进。首先,施工人员在沥青混凝土的拌制中,要严格掌握混合料出厂温度和加热温度,控制室要定期

9、对材料的温度和用量核对,减少混合料冒青烟、离析、花白和析漏现象,严格控制矿料级配和油石比。其次,混合料的摊铺要连续稳定,摊铺机必须成梯队摊铺以提高摊铺层的平整度和稳定性,摊铺时的路标温度要在15度以上。再次,同步碎石封层技术的应用,该技术主要是指将沥青胶合材料与碎石同步铺洒在道路上,形成沥青碎石的磨耗层,形成的封层具有表面粗糙、不透水、防滑、耐久性好和强度高的优点。欧洲国家95%以上的公路都采用了该技术,国内公路施工还需要大力发展该技术。 4、各种病害的防治。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车辙和波浪等永久变形损坏了道路应有的功能,永久变形可以分为压密变形和剪切变形,工程施工中要运用各种轮迹仪来测试和评价混合

10、料的性能,随时完善和规范混合料的可靠性和效果。对于温度过低而导致沥青路面断裂的问题,施工人员要做好沥青低温的蠕变劲度、伸拉破坏应变数值的记录,对选用沥青的性质和标号进行控制,合理的设计沥青混合料的组成,整体上提升沥青混凝土的硬度和强度。 结语: 沥青混凝土路面产生的泛油、推移、波浪以及松散等病害不仅严重危害了道路的质量,还影响了道路的正常使用,加大了道路修建和维修的成本。沥青的质量不合格、施工不规范、养护不到位都是产生路面病害的主要原因,道路的施工要严格按照气候环境、公路等级和设计规范的要求来进行控制,选择优质沥青,规范施工过程,提高路面的使用年限,提高投资的效益。 参考文献: 【1】 孙平. 浅谈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控制及铺筑中常见病害. 辽宁交通科技, 2010,(0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