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讲计划方案_第1页
学讲计划方案_第2页
学讲计划方案_第3页
学讲计划方案_第4页
学讲计划方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北校关于实施“学讲计划” 推进教学改革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徐州市教育局和县教育局关于 “学进去、 讲出来教学方式”行动计划的意见精神,以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和教 学行为为重点,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改善课堂教学生态,不断 优化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 进一步深化我校实施的 “自主学 习,以学定教,当堂检测”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二、目标任务(一)强化培训学习,转变教师观念 教科室组织教师有计划、系统地教育理论学习,深入贯彻市、县 教育局“关于实施学进去 讲出来教学方式行动计划的意见” 精神,和进一步领会课改工作必要性、紧

2、迫性和现实性。组织学习教 师建构主义理论、 学习金字塔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以及遗忘规律与学 习的记忆、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教学思想等理论,转变教师观念, 提升教育理念。 通过组织观摩研讨优秀教师课改课和请进来走出去等 系列活动,进一步强化课改意识,提高教师实施学讲计划的水平 和能力,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把学讲计划内化成具体教学活动的 方式、方法。(二)积极开展调研,把握学情教情 教务处和年级部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形式,搜集、分 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困惑、需求, 了解学生学习的知识基础、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对教师 教学情况以及对课改的认识情况进行调研,

3、 了解教师现实的教学实际 和真实的心理状态,把掌握学情、教情作为推进教改的基本依据,做 到有的放矢。(三)重视典型示范,探索观摩研讨教务处、 教科室和年级部要重视发现和培养教师中实施 学讲计 划的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让上学期评优课获 奖的教师开设展示课, 组织教师观摩学习, 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公开 课、观摩课、示范课活动以及教研组研讨活动,为教师提供充分的学 习、交流的平台。(四)赛课推进“入轨” ,全面跟进实践 在上学期课改评优课的基础上, 结合我校课改方案, 继续开展评 课、赛课活动,以评课、赛课为抓手推广“学讲方式” ,力争通过三 轮赛课,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实现全员“入

4、轨” ,进行课改实践。第 一轮赛课,以备课组为单位开展备课组内赛课,主要目的是去除“满 堂灌”现象,探讨课堂教学改革模式;第二轮赛课,以教研组为单位 开展学科组内赛课,主要目的是矫治“形式主义”现象,形成学科课 改模式;第三轮赛课,全校范围内赛课,主要目的形成学校层面的课 改理念,努力提高教师课堂设计、组织、引导、调控能力。通过三轮 赛课进一步优化“自主学习,以学定教,当堂检测”课改教学模式。(五)加强常规管理,注重督导落实 各教研组和备课组要把课前的集体备课和课后教学研讨作为实 施讲学计划 的有效抓手,让教师在思维的碰撞中找出提升学生学 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新路子,找出改变自己传统教学

5、方式的 好办法。学校领导要加大随堂听课力度, 教务处要加强校级教学督导 工作,督促教师上好每节课,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切实提高课堂 教学效果。(六)定期反思总结,整理课改成果 教务处、教科室定期对学校开展的讲学计划的落实情况进行 总结,教研组、 备课组对组内开展情况进行组内总结,全体教师对个 人落实情况进行总结反思。通过自我反思,形成反思习惯,倡导对教 学进行课前、课中、课后的全程反思,同时随时写下教学随笔、教学 案例、教学故事。深入分析实施讲学计划中的成败得失,教师每 月一篇教学反思,一篇教育随笔,每学期一篇教学案例,至少一篇教 学论文,学校要归档备查。教科室要组织以学讲计划为主题的教 学

6、案例及论文评比,把教师引领到更高层面。(七)及时研讨交流,会诊提升理念 教科室要定期召开以实施 学讲计划 为主题的研讨和课改沙龙 活动,让教师结合平时教学案例和体会,研讨感受、体会、经验和困 惑,在研讨中推进课改工作。有计划聘请课改专家入班听课、评课, 对课改课进行会诊, 做有的放矢的指导, 同时对老师的困惑给予具体 答疑,力争教师课改理念的提升。(八)评估促进达标,争取人人过关 学校要根据市、县教育局学讲计划的目标要求,分学科成立 验收组,进行听课、检测、评议、打分,对全体教师的达标课进行验 收,要求人人过关。学校积极准备材料,力争顺利通过县级验收。三、组织机构组 长:副组长:成 员:四、活

7、动安排第一阶段( 2014 年 1 月 2014 年 2 月底)1、教科室印发徐州市教育局 “关于实施 学进去 讲出来教学方 式行动计划”的意见和睢宁县教育局推进 学进去 讲出来教学方式 行动计划活动方案,组织教师学习, 并要求教师撰写学习心得体会。2、成立学校贯彻学讲活动计划,推进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 制定实施学讲计划活动方案。3、全面总结上学期实施“自主学习,以学定教,当堂检测”课 改模式的成果, 对课改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诊断分析, 进一步优化 课改模式。4、上学期课改评优课获奖教师开设课改展示课,组织教师观摩 学习。5、教科室印发教育理论学习材料,教师自学或集中学习,更新 教育理念,

8、为课改提供理论支撑。第二阶段( 2014 年 3 月 2014 年 6 月底)1、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所有教师全员参与。校级领导、中 层干部、学科主任、教研组长全面听课督导。2、实施导学案制度,各个学科统一导学案模式。3 、开展三轮赛课及互听互评活动(一个月组织一轮赛课) 。4、组织教师到课改先进学校学习观摩。 5、邀请市、县教研室教研员来我校指导工作,深入课堂,解决 学校、老师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的难点与困惑问题, 帮助学校形成改 革成果。6、面向全县开设课堂教学改革开放周活动,开展学校层面、教 师层面的教学交流活动。7、组织教师积极参加省、市、县课堂教学优质课评选活动及教 学观摩活动,参加

9、优秀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优秀论文、优秀案例评 选活动。第三阶段( 2014 年 7 月 2014 年 8 月底)1、分学科召开教师、学生、家长代表参与的座谈会,宣传学校 课改的做法和效果, 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对于具有推广价值 的典型经验和做法予以总结提升, 对于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研究和 探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2、汇编“学进去,讲出来课堂教学改革”成果集锦,整理 编辑成功的实施方案、经典课例、优秀论文等成果资料,召开成果展 示会。3、对“学讲方式”活动进行全面系统地总结,形成研究性专题 总结报告。第四阶段( 2014 年 9 月 12 月底)1、全面推广实施 “学讲方式”课

10、堂教学改革活动中的成功经验, 实现高效课堂常态化,形成课堂教学模式优化的长效机制。2、推荐优秀教学案例、教研论文、微视频参加省级、市级、县 级各种评比活动。3、推荐在“学讲方式”中涌现出优秀教师参加市、县优质课评 比及公开课、示范课展示活动。4、积极准备材料, 整理课改成果, 申请课改达标学校评估验收。5、开展学校“星级教师”评选活动,并推荐在“学讲方式”方 式中涌现的优秀教师参加市、县级首席教师评选。6、举行课改总结表彰大会。2014 年 1 月 19 日65771001803090012095 5790368228596330825771001803090012386 5761373997

11、357606965771001803090013594 5780775799025155125771001803090012387 5771649826018180515771001803090012138 5721311921589183265771001803090012359 5790368223610760535771001803090012356 5761352861437917425771001803090012355 57508786970469327917088100343355274 10122994432583337917088100343355275 10186673293883200817088100343356107 10158115250150052217088100343356108 10100018005987173217088100343354295 10107419414268701717088100343356184 10187866086962880217088100343356185 10177583117408667417088100343356109 101086014373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