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山东省济南市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山东省济南市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生须知: 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 4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城内,作图时可先使用2B铅笔,确定后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一、
2、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下图为地球不同纬度地区海洋和陆地占比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关于世界海陆分布描述正确的是 A. 60N附近海洋比陆地面积大 B. 60S附近海洋面积最大 C. 60N附近陆地面积占比最大 D. 赤道附近海洋面积最大 2. 关于甲、乙纬度说法准确的是 A. 甲纬度大陆西岸河流有夏汛 B. 甲纬度大陆东岸季风气候显著 C. 乙纬度海洋为台风的发源地 D. 乙纬度平原地区人口分布稠密 【答案】1. D 2. B 【解析】 析)(含解试试题期末考下学期二地理南市高
3、山东省济山东省济南市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1题详解】 A、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南半球,因此甲为陆地,乙为海洋。60N附近陆地比海洋占比大,同一纬度陆地面积大,A错误;。B、60S附近海洋占比最大,由于纬线圈长度向两极地区减小,其面积不是最大,B错误; C、90S附近陆地面积占比最大,C错误; D、赤道附近纬线圈最长,海洋面积占比达到75%,海洋面积最大,D正确; 故选D。 【2题详解】 A、甲位于30N,大陆西岸主要是沙漠,没有河流,A错误; B、30N大陆东岸是亚热带季风气候,B正确; C、乙位于赤道,台风源地分布在西北太平洋广阔的洋低纬洋面上,C错误; D、乙位于赤道,是热带
4、雨林气候,闷热潮湿,不适合人类居住,D错误; 故选B。 下图为世界局部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该图所示月份可能为 A. 1月 B. 4月 D. 10月C. 7月 4. 据图推测甲乙两地的气温和气压差异 乙A. 气温:甲乙、气压:甲 B. 气温:甲乙乙、气压:甲 乙C. 气温:甲乙、气压;甲析)(含解试试题期末考下学期二地理南市高山东省济山东省济南市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 气温:甲乙、气压:甲乙 【答案】3. A 4. C 【解析】 【3题详解】 图示北太平洋60N以南阿留申群岛附近形成了低压中心,此为阿留申低压,出现在1月份,A正确,B、
5、C、D错误。故选A。【4题详解】 气温:甲处有暖流流经,乙处有寒流流经,气温甲大于乙,BD错误;气压:乙处起亚伟1011 hpa,甲处气压在10081011 hpa之间,因此气压甲小于乙,AB错误。故选C。 茅草房(下图)主要用料为茅草,就地取材修建,成本低。茅草房在某大洲分布广泛,但是近年来,新建的茅草房越来越少,旧的茅草房大都弃之不用,原始茅草房正渐渐成为往日云烟,慢慢地退出历史舞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该茅草房目前广泛分布于 A. 欧洲 B. 亚洲 D. 北美洲C. 非洲 6. 图示茅草房具有独特功能,可防避当地的 A. 暴雪B. 酷暑 地震D. 暴雨C. 7. 下列说法与茅草房逐
6、渐消失有关的是 茅草房的价值消失析)(含解试试题期末考下学期二地理南市高山东省济山东省济南市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经济水平的提高 人们生活要求提高 建筑技术的流失 A. B. D. C. 5. C 6. B 7. B 【答案】 【解析】 题详解】【5据材料信息分析可知,茅草房主要用料为茅草,在某大洲分布广泛,说明该大洲草类茂盛,亚洲草原地区住房多以蒙古包的形式存在,草广泛用作建材,欧洲的草是用作饲料,A错误;正确;北美洲房B错误;非洲以草原为主,经济落后,当地居民利用草建造茅草房居多,C。屋茅草房很少,用木材建设的较多,D错误;故选C。【6题详解】 非洲大陆暴雪、暴雨、地震较少,
7、A、C、D错误;非洲大陆多数地区属于热带,温度高,图示茅草房可以遮阴,下部有支撑物,可以通风,因此茅草房可防避当地的酷暑,B正确;故选B。【7题详解】 茅草房可以避酷暑的价值不会消失,错误;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当地居民有能力修建高级的住在,因此茅草房逐渐消失,正确;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要求提高,会追求高级的住宅,正确;新建的茅草房越来越少,但是建筑技术不会流失,错误;正确。故选B。【点睛】撒哈拉以南非洲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总体气候特征是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植被以草原为主,房屋用树枝、木棍构架,房顶铺茅草,可以就地取材又隔热。非洲人农村大部分很穷,盖不起砖瓦房。 上海市近日通过上海市
8、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并决定于2019年7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此次(条例)将垃圾明确为“四分法”,包括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4种,其中“湿垃圾”指易腐的生物质生活废弃物。该(条例)还规定:如果混合投放垃圾,最高可罚200元。这标志着上海垃圾分类将步入强制时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析)(含解试试题期末考下学期二地理南市高山东省济山东省济南市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8. 此次立法进一步理清了垃圾分类,这有利于公众 A. 提高分类效率 B. 减少分类成本 D. 降低分类要求C. 减少分类工具 9. 适合“湿垃圾”的处理方式是B. 填埋 A. 焚烧 D. 堆肥 C. 露天堆放 上海
9、垃圾分类将步入强制时代,说明了10. 社会公众素质低A. B. 垃圾处理资金较短缺 C. 环境管理在加强 D. 人们环境意识在提高8. A 9. D 10. C 【答案】 【解析】 题详解】【8这样此次立法涉及到罚款,标志着上海垃圾分类将步入强制时代,公众会主动的进行分类,错误;分类会提高分类的效率,减轻垃圾处理工人的负担,A正确;分类成本不会减少,B。A错误;分类要求会提高,D错误。故选C工具可能会增加,。【9题详解】 “湿垃圾”指易腐的生物质生活废弃物,最常见的就是我们的厨余垃圾,不易燃烧,A错误;填埋会污染地下水、土壤,B错误;露天堆放会污染大气,C错误;“湿垃圾”通过堆肥,形成饱含生物
10、菌种的堆肥原料,D正确。故选D。【10题详解】 A、上海社会公众素质较高,A错误; B、上海经济发达,垃圾处理资金不短缺,B错误; C、上海通过立法,约束人们的行为,说明环境管理在加强,C正确; D、上海垃圾分类将步入强制时代,社会背景是人们环境意识不强,D错误; 故选C。 2019年1月,中国与柬埔寨最大水电合作项目,被誉为柬埔寨“三峡工程”的桑河二级水电站竣工发电。该项目大坝全长6500米,是亚洲第一长坝。为满足洄游鱼类对通道需析)(含解试试题期末考下学期二地理南市高山东省济山东省济南市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求,减缓工程对河流生态的影响,桑河水电公司主动修建了鱼道工程(见下图
11、)。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推测该水电站选择修建长坝的最主要影响因素 A. 河流流量 B. 地形地质 D. 修建成本C. 修建技术 12. 鱼道内设置不同间距的石坎,其目的是 过河通道 减缓水速 增加水深 截水捕鱼 B. C. D. A. 13. 鱼道修建反映出的人地观念是 A. 崇拜自然 B. 改造自然 D. 人地和谐C. 征服自然 11. B 12. B 13. D 【答案】 【解析】 题详解】11【 、河流流量对修建长坝影响不大,AA错误;正、大坝一般选址在峡谷处,两侧地势较高,峡谷较窄,峡谷的长度决定大坝的长度,BB 确;CC、大坝长度一般由峡谷的长度决定,修建技术一般是保证条件,
12、对大坝长度影响不大, 错误;析)(含解试试题期末考下学期二地理南市高山东省济山东省济南市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修建大坝是为了拦水发电,大坝长度由峡谷长度决定,修建成本影响较小,D错误; 故选B。 【12题详解】 鱼道修建是为了满足鱼类洄游,不是人类的过河通道,错误;石坎可以减缓水速,利于鱼类洄游,正确;石坎可以起到拦水、蓄水作用,增加水深,正确;鱼道修建是为了满足鱼类洄游,截水捕鱼不是目的,错误。正确,故选B。【13题详解】 鱼道修建是为了满足鱼类洄游,利于鱼类繁衍,保护了生物多样性,因此体现了人地和谐的人地观念,D正确,ABC明显错误。故选D。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无论是城镇
13、化水平、人口规模,经济总量还是产业竞争力,已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都堪与世界一流城市群匹敌。不过,粤港澳大湾区又是极其特殊的存在,故粤港澳大湾区设计出“广深港澳(位置见下图)四大龙头均为中心城市,同时它们在功能定位上又各有分工,各有侧重”的区域发展思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定位国家中心城市,充分发挥湾区引领作用的是 A. 广州 B. 深圳 D. 澳门C. 香港 15. 在功能定位上的分工和侧重会促进广深港澳 B. A. 交通条件改善环境质量提高 产业结构优化就业岗位增加C. D. 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有利于港澳16. A. B. 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服务范围析)(含解试试题期末考下学期
14、二地理南市高山东省济山东省济南市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C. 改变城市服务职能 D. 降低城市人口密度 14. A 15. D 16. B 【答案】 【解析】 【14题详解】2010年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五大国家中心城市(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的规划和定位;2016年5月至2018年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先后发函支持成都、武汉、郑州、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因此广州是国家中心城市,A正确,BCD错误。故选A。【15题详解】 A、广深港澳交通条件便利,没有制约其发展,A错误; B、在功能定位上的分工和侧
15、重会促进环境质量提高,但是改善效果不明显,B错误; C、在功能定位上的分工和侧重,当地就业岗位变化不大,C错误; D、在功能定位上的分工和侧重会使产业结构优化,可以充分发挥各地优势,D正确; 故选D。 【16题详解】 A、港澳受地形限制明显,交通变化对其城市规模影响不大,A错误; B、港珠澳大桥建成,港澳辐射范围扩大,扩大城市服务范围,B正确; C、港珠澳大桥建成不能改变港澳城市服务职能,C错误; D、港珠澳大桥建成对降低城市人口密度影响不大,D错误; 故选B。 【点睛】广州总体定位:广东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国际商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打造广州深圳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
16、 早期的沙漠公路大都沿绿洲上的城镇布局。近年来,我国在塔里木盆地腹地修建了南北向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塔里木沙漠公路。该公路全长522千米,其中穿越流动沙漠段长446千米。下图为沙漠公路机械防沙体系布设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析)(含解试试题期末考下学期二地理南市高山东省济山东省济南市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对沙漠公路破坏性最大的自然威胁来自17. 风力沉积B. A. 风力侵蚀 物理风化 D. C. 地基沉降 18. 图示公路段主导风向为 A. 东风 西风B. 南风 D. 北风C. 19. 图中草方格的主要作用是 A. 挡风 B. 阻沙 D. 保水 C. 固沙17. B 18. B
17、 19. C 【答案】 【解析】 17题详解】【错误;对沙漠公路破坏性最大的自然威胁A风力侵蚀对公路破坏较小,短期内破坏不明显,正确;地基沉降一般是在大量冻来自风力沉积,该破坏可以导致公路被掩埋,交通中断,B错误。沙漠公路土分布区需要克服的现象,并不是沙漠公路需要面对的最大的自然威胁,C因此这不是在修建时已经考虑到温差大导致的物理风化,建设过程中一般会采取预防措施,。B主要的威胁,D错误。故选。 18题详解】【说明该地区主要吹西风。公路南北走向,草方格西部面积较大,草方格沙障是为了保护公路,。B正确,ACD错误。故选B。 题详解】【19减最主要的作用为固定沙丘,通过增大地表粗糙度,草方格沙障建
18、设目的是减少沙丘移动,对。草方格沙障缓风力;增加地表覆盖,截流水分,以利用植被生长,起到固沙的目的。C。CD错。故选B有挡风、阻沙、保水的作用,不是最主要目的,也就不是最主要作用,A、。析)(含解试试题期末考下学期二地理南市高山东省济山东省济南市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稀土在最近20年来变得日益重要,被广泛应用于尖端高精技术领域。目前美国唯一正在运营的稀土矿位于加州芒延帕斯,年产五万吨稀土运往中国加工处理。目前美圆得州某公司正在赫兹佩思和洪多新建加工厂,预计2022年建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 美国的稀土储量位居世界前列,但稀土开采较少,原因是 A.
19、 开采技术水平低 B. 市场需求量小 D. 开采成本高C. 环境污染严重 21. 促使美国得州公司发展稀土加工工业主导因素是 A. 技术 B. 市场 的D. 运费 C. 能源20. D 21. B 【答案】 【解析】 20题详解】【 错误;A、美国技术发达,开采技术水平高,A 、稀土广泛应用于尖端高精技术领域,市场需求量大,BB错误; C、稀土加工处理缓解环境污染严重,C错误; 正确;、美国劳动力成本高,开采成本高,DD D。故选 题详解】【21 A、美国技术一直较先进,现在才发展加工工业明显不是技术因素影响,错误;A、之前仅有一个矿场,年产量小,由于市场需求量大,才使得美国得州公司发展稀土加
20、工B析)(含解试试题期末考下学期二地理南市高山东省济山东省济南市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工业,B正确; C、稀土加工工业对能源有需求,但不是决定性因素,C错误; D、稀土通过海运运费占总成本对比重较低,D错误; 故选B。 塞罕坝林场地处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南缘,是滦河,辽河两大水系的重要水源地。林场的建设者们经过55年的艰苦奋斗造林面积达到11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80%,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下图为塞罕坝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 塞罕坝植树造林中遇到的主要自然困难有 A. 海拔较高,冬季冷湿 B. 高温少雨,多旱灾 D. 风力较大,光照强 C. 沙化严重,土壤贫
21、瘠 23. 塞罕坝营造绿水青山的意义是 A. 阻滞浑善达克沙地的南移,减少风沙危害 增加河流汛期流量,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B. C. 以木材生产加工为主,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D. 组织生态移民,改善当地人们的生活条件22. C 23. A 【答案】 【解析】 22【题详解】 距冬季风源地近,冬季冷干,气候条件较差,A错误; B塞罕坝是高原地形,海拔较高,气温较低,热量不足,错误; 正确;C沙漠化加剧,土壤较贫瘠,含水量较低,析)(含解试试题期末考下学期二地理南市高山东省济山东省济南市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光照强对植树造林影响不大,D错误。 故选C。 【23题详解】 A、塞罕坝林场地处
22、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塞罕坝营造绿水青山可以阻滞浑善达克沙地的南移,减少风沙危害,A正确;。B、森林覆盖率达到80%,会拦截雨水,增加下渗,减少河流汛期流量,B错误; C、塞罕坝林木以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为主要目的,C错误; D、塞罕坝居民主要是林场建设者,环境压力不大,没必要组织生态移民,D错误; 故选A。 七里海位于天津东北30km,属沼泽湿地,地势低洼,且常年积水,湿地水域广阔,生物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随着七里海开发强度的增加,区域内生态环境受到影响。下表为七里海区域土地利用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 七里海湿地有京津“绿色肺叶”之称,这说明该湿地对京津的主要生态功能是 A. 防
23、风固沙 B. 降解污染 D. 提供水产品C. 净化空气 25. 关于七里海湿地面积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人工湿地开辟使湿地总面积增加 B. 水域面积缩小使生物多样性减少 C. 人工湿地增加有利于生态可持续 D. 人工湿地变化使水质得到净化 【答案】24. C 25. B 【解析】 析)(含解试试题期末考下学期二地理南市高山东省济山东省济南市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24题详解】 A、京津风沙近年来危害较小,湿地防风固沙效果较差,A错误; B、湿地可以降解污染,但是这一功能不能体现“绿色肺叶”之称,B错误; C、“绿色肺叶”之称说明七里海湿地在净化空气方
24、面的作用明显,C正确; D、湿地可以提供水产品,但是这一功能不能体现“绿色肺叶”之称,D错误; 故选C。 【25题详解】 A、湿地总面积是在减少,A错误; B、水域面积缩小,生物生存空间减小,生物多样性减少,B正确; C、人工湿地增加说明七里海开发强度的增加,区域内生态环境受到影响,C错误; D、人工养殖会降低水质,D错误; 故选B。 【点睛】七里海丰富的自然资源,充分展示出特殊的生态功能。其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含量比大城市中心区高出几十倍到百倍,被誉为京津地区的“天然氧吧”和“绿色肺叶”,成为天津地区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的调节器,其绚丽的自然风光为津门营造了一个幽静、秀美的环境,对于净化京津地
25、区空气质量、调节区域小气候、防洪滞洪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河小北干流是指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全长1325千米。该河段左岸有汾河,涑水河,右岸有渭河等支流汇入,河道摆动频繁,冲淤变化剧烈。为典型的堆积性游荡河道。黄河小北干流放淤是处理黄河泥沙问题上的重大战略措施。据测算,在小北干流放淤可拦截泥沙总量达到100亿吨,相当于小浪底水库的拦沙总量。材料二:下图为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示意图。 析)(含解试试题期末考下学期二地理南市高山东省济山东省济南市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填“大”或问题严重,河流含沙量_
26、(1)黄河小北干流所在地形区_ ,使其成为堆积性游荡河道。_(填“大”或“小”)“小”),流量季节变化。 _2)在主汛期,由于潼关附近河道狭窄,黄河小北干流河段河流排水受阻,水位( 的。(填“上升”或“下降”),流速放缓,河床变(填“深”或“浅”)。_(填“水源”或“土壤”),减缓(3)黄河小北干流放淤可改良两岸滩地_ (填“上游”或“下游”)河道淤积。 4)小北干流是黄河中游地区治理的难点,推测放於工程的施工季节并说明理由。( 大)水土流失 大 (【答案】1 浅2)上升 ( )土壤3 下游( (4)春季。理由:夏秋季黄河水量大,不易安排施工;冬季寒冷,施工难度大。 【解析】 【分析】学生要根
27、据图文本题考查黄河小北干流的水文特征及改良工程的实施季节、理由等知识点。 材料提取有用信息。)黄河小北干流所在地形区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属于季1【详解】(风气候,流量的季节变化大,河流大都处于强烈淤积状态,横断面十分宽浅,水流散乱,使其成为堆积性游荡河道。(2)在主汛期,由于潼关附近河道狭窄,排水不畅,黄河小北干流河段河流排水受阻,水位上升,河流流速放缓,泥沙淤积严重,河床变浅。析)(含解试试题期末考下学期二地理南市高山东省济山东省济南市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3)在小北干流放淤可拦截泥沙总量达到100亿吨,可改良两岸滩地土壤,增加肥力;同时减少到达下游的泥沙
28、量,减缓下游河道淤积。(4)施工季节是春季。整治河道、加固堤防,需要避开洪水期、河流封冻期,以降低施工难度。夏秋季由于降水较多和冰川的融化,黄河水量大,不易安排施工;冬季寒冷,施工难度大。春季,河流的水量较小,且春暖花开,气温适宜。【点睛】游荡型河道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两岸土质疏松,易于冲刷展宽;水流含沙量大,河床堆积抬高;洪水暴涨暴落,流量变幅大。游荡型河道常处于淤积堆高状态,对防洪极为不利,洪水上涨时,常使大堤溃决,泛滥成灾,洪水降落时,主流坐弯,顶冲大堤,也会形成险情;对于航运、取水等也是不利的,需进行整治。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M城气温年较差较_(填“大”或“小”),降
29、水量较_(填“大”或 “小”)且季节分配_(填“均匀”或“不均”)。 (2)N城气温较M城高,主要的影响因素是_、_、_。 (3)图中L河一年四季均清澈见底,分析其自然原因。 【答案】(1)小 多 均匀 (2)纬度 洋流 地形 (3)流域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均匀,径流季节变化小;流域面积小,径流量小,水浅;地势平缓,落差小,流速缓慢;植被覆盖率高,含沙量小。【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影响气温、降水的因素及影响含沙量的因素等知识点。 【详解】(1)从M城经纬度位置、气候资料可以判断其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气温年较差较小,析)(含解试试题期末考下学期二地理南市高山东省济山东省济南市高二地理下学期期
30、末考试试题(含解析)降水量较多且季节分配均匀。(2)N城气温较M城高,主要的影响因素是:N城纬度较低,气温较高;N城受东澳大利亚暖流影响较大,且M城位于海湾内,受暖流影响小。N城海拔低于M城,因此气温高。(3)抓住关键词“四季”“清澈”“见底”,“四季”说明各个季节都能看到,即无结冰期。“清澈”说明含沙量小,进一步从径流量季节变化小、流速慢、植被覆盖率高等方面分析含沙量小的原因。“见底”,说明水浅。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8年8月,荷兰建造了世界首个“漂浮农场”(如下图),它漂浮在鹿特丹港海面上,有走廊与陆地连接。这个漂浮农场像-一个巨型鸟聚,长约40m,宽约30m,有上下两层
31、,上层顶部装有太阳能光伏电池板,房间的四面全部为透明玻璃墙。上层养牛,该空间绿树成荫,俨然一个小小的公园。下层有各种各样的生产与服务设施,如牧草区、牛奶生产区、牛排泄物收集与处理区、海水淡化区,能源供应室。 (1)分析荷兰人设计建造“飘浮农场”养奶牛的原因。 (2)从环境效益角度,说明荷兰“漂浮农场”的优势。 (3)有人认为,“漂浮农场”适宜在我国推广,你是否赞同,说明理由。 【答案】(1)国土面积狭小,土地资源紧张;濒临海洋,海域面积大;乳畜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经济收益高。 (2)耗能低;废弃物排放少;节约土地资源。 (3)赞同。漂浮农场发展农业集约化程度高;是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环境污
32、染少;安全性高,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小。析)(含解试试题期末考下学期二地理南市高山东省济。山东省济南市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漂浮农场占用水域面积大,影响水产养殖业发展;建造投资大,技术难度高;农产不赞同品生产成本,经济效益不高。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荷兰漂浮农场建设的背景、农场的优势及在我国发展的前景。)荷兰地处西欧平原,地势低平,国土面积狭小,土地资源紧张,曾填海造陆增(1【详解】加陆地面积;北部濒临海洋,海域面积大,可以为发展“飘浮农场”提供广阔空间;当地城市居民多,经济发达,乳畜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经济收益高。因此建造“飘浮农场”养奶牛。(2)荷兰“漂浮农场”
33、装有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可以自己发电提供能源,耗能低;牧草种植、牛奶生产相互促进,废弃物排放少;在海上发展,可以节约土地资源。(3)观点类试题回答首先表明自己的观点,理由结合材料、结合当地实际回答即可。如赞同,结合材料对漂浮农场对介绍不难回答。理由:下层有各种各样的生产与服务设施,漂浮农场发展农业集约化程度高;牧草种植、牛奶生产相互促进,是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环境污染少;房间的四面全部为透明玻璃墙,安全性高,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小。若不赞同理由可以从以下方面回答,漂浮农场占用水域面积大,影响水产养殖业发展;建造投资大,技术难度高;农产品生产成本,经济效益不高等等。 29.阅读材料,完成下
34、列问题。 材料一:京津冀地区承载着全国8%的人口和11%的经济总量,水资源却不到全国的1%,水资源已成为制约该区域发展的瓶颈。2018年7月河北省提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建设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 年京津冀地区相关指标构成分布示意图。2018材料二:下图为析)(含解试试题期末考下学期二地理南市高山东省济山东省济南市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厘米厚。海4条件下,渤海海冰每天生成1.86材料三:据估算,在气温低于或等于-海冰水在低温环境中发生冻结时,一部分来不及排出冰体的高浓度盐水被包裹在冰块内部。经过处理的海冰,符淡化就是通过各种方法,将高浓度盐水从海冰中分离出来。研究表明,合淡水标准,而且成本低于直接淡化海水。 差异。(1)比较京、津、冀三地水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 )推断每年渤海海冰可开采次数的分布规律,并说明其主要影响因素。(2的 (3)从供需和环境角度,对京津冀地区海冰淡化的可行性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