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微生物检验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中的作用_第1页
临床微生物检验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中的作用_第2页
临床微生物检验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中的作用_第3页
临床微生物检验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中的作用_第4页
临床微生物检验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中的作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临床微生物学检验 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中的作用,2,1.提供流行病学数据。 2.指导标本的采集与运送。 3.负责病原学诊断。 4.参与临床会诊。 5.结果解释及沟通,3,目录,4,JCM, 2010,48(4): 13661377,全球念珠菌的监测数据,1997-2007年间41个国家142个医学中心收集的来自患者各部位的256,882株念珠菌,5,全球念珠菌体外药敏监测数据(1997-2007,Pfaller MA, JCM, 2010,48(4): 13661377,院内真菌感染的病原体以念珠菌居多,各临床科室发病率有所不同,Pfaller MA et al. Crit Rev Micr

2、obiol.2010;36(1):1-53,2004-2008年间美国IFD病原体在各临床科室的分布(,其它酵母包括6例马拉色菌属 ,26例肺孢子菌,12例红酵母,21例啤酒酵母和6例毛孢子菌 * 其它霉菌包括2例支顶孢菌,9例交链孢霉,3例双极孢菌,53例镰刀霉,10例拟青霉菌,13例赛多孢子菌,6例足分枝霉菌和1例 白色簇孢霉,念珠菌是院内深部真菌感染最主要病原体,7,CHIF-NET 2011,药物敏感性白念珠菌,总株数:556株,7,8,CHIF-NET 2011,药物敏感性热带念珠菌,总株数:218株,8,9,CHIF-NET 2011,药物敏感性近平滑念珠菌,总株数:161株,9,

3、10,与对照孔相比,观察每个孔的生长情况, 给每孔打分,判读唑类结果,氟康唑, 伊曲康唑, 伏立康唑: MIC值为得分为“2, 1 或0”的最小浓度,ATB FUNGUS 3 法,11,12,正确的微生物学检验始自正确的标本采取。临床医师、护师及检验医师都必须通晓其要领。” Manu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垃圾的标本,垃圾的结果,13,基本原则,1.及时采集微生物标本作病原学检查 2.在抗菌药物使用前采集标本 3.采样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4.采样后立即送检 5. 送检标本应注明来源和检验目的,14,Grady Memorial Hospital格蕾笛纪念医院,血

4、液,痰液,15,采集血培养的最佳时间,寒战时或体温高峰到来之前0.5-1h是采血的最佳时期,16,只要怀疑患者有菌血症、真菌血症的可能,在考虑使用抗菌药物之前,应立即采集血培养标本。 上海地区血培养指导原则 广东省血培养指导原则,采集血培养的最佳时间,尽可能在抗菌药物使用前 尽可能在寒颤和发热初起时,17,采血注意事项,如没有佩戴无菌手套,不允许按压消毒后的静脉,标本的保存及运送基本原则,需进行细菌学检测的所有标本,标本采集后应该立即送检。 量少标本在采集后的1530分钟内送检。 若有延迟也应2小时内送到实验室,若不能及时送检,标本应置于一定环境中保存,如支气管洗液、痰、尿等标本应保存在4环境

5、中,。 通常用于细菌学检验的标本在下存放不要超过24小时。 厌氧性标本应放在专门的运送瓶或试管内运送,有时可直接用抽取标本的注射器运送。 应室温保存,不能冷藏或冷冻,标本的保存及运送基本原则,特别注意,1. 若怀疑标本中有对环境敏感的微生物,如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等应保温并立即送检。 2.脑脊液、血液、生殖道、眼、内耳分泌物标本绝不可冷藏,21,科学解读微生物检验报告,22,1. 别把定植菌或污染菌当致病菌,23,细菌培养结果的解读一定要注意,24,2. 别把细菌检验结果当“教条,25,3. 注意药敏结果的“时效性,26,CLSI 提示,下列细菌3天内即可发展为耐

6、药,临床治疗3-4天后,应重新分离细菌做药敏试验 肠杆菌属、枸橼酸杆菌属、沙雷菌属三代头孢治疗 铜绿假单孢菌所有抗菌药物治疗 葡萄球菌属喹诺酮类治疗,27,4. 应注意特殊病原菌,28,病原学信息不明确常导致抗菌药物的不正确使用。 正确的病原学信息是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重要保证,29,5. 应考虑细菌的特殊形态,30,6. 正确理解MIC值与敏感性的关系,31,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1.感染菌对同一种药物的MIC越小,效果越好。 2.不同种抗菌药物之间MIC无可比性。 3.不同种类细菌之间MIC也无可比性,32,铜绿假单胞菌判断折点( MIC g/ml,33,7. 应重视直接涂片的价值,34,8.泛耐药菌株的处理,35,PK / PD parameters,g/mL,Cmax,MIC,Time above MIC,BC,MIC升高,TMIC明显缩短,AUC/MIC明显降低,Cmax/MIC明显降低,AUC,36,1g,q8h,3g,q24h,时间依赖性杀菌模式抗菌药物给药方案优化相同剂量下,增加给药次数,延长静脉滴注时间,TMIC 给药间隔 PK/PD靶值: 头孢菌素6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