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地理人教版选修6课件第一章本章整合_第1页
版地理人教版选修6课件第一章本章整合_第2页
版地理人教版选修6课件第一章本章整合_第3页
版地理人教版选修6课件第一章本章整合_第4页
版地理人教版选修6课件第一章本章整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章整合,专题一,专题二,专题一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危害,专题一,专题二,例题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黄河以其生命之水孕育了中华民族,浇灌了中华文明。但历代以来,黄河也是一条多灾多难的河流。黄河下游易淤易决,洪水经常溃堤泛滥,因此黄河曾被称为“中国的忧患”。前些年,黄河下游连年断流,给下游工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仅据1995年统计,由于黄河断流给下游带来的损失就达60亿元。 材料二:中国古代人口地理分布的变化,专题一,专题二,材料三:渭水上游的陇山山脉,秦汉时期一片葱茏。秦岭及其北麓在汉代被人称为“陆海”。然而,关中作为许多朝代帝王的京畿重地,建筑宫室,营筑坟墓,所耗树木无法

2、计算。其中主要是就近砍伐。唐代以后,渭水的流量已经明显减少,航运也就不见记载。秦岭北麓的森林至今早就无影无踪了。 摘自沧海神州中国历史地理谈丛 (1)根据材料一,黄河的两大忧患是和。 (2)根据材料二,黄河呈现每三年就有一次以上泛滥的朝代是 和。 (3)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导致黄河两大忧患的原因,专题一,专题二,解析:第(1)(2)题,认真阅读材料,便可得出结论。第(3)题,由材料可知,随着人口密度的增加,导致过度砍伐和垦殖,从而造成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导致河流下游地区河床淤积,河床淤积导致河床抬高,易发生洪涝灾害;植被破坏导致降水减少,河流的流量减少,加上流域内人口的增加,

3、用水量增加,黄河下游容易发生断流现象。 答案:(1)泛滥断流 (2)明朝清朝 (3)由于人口密度大,过度垦殖,以及历代帝王营建宫室、坟墓,乱砍滥伐,使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造成局地气候变化、水土流失。大量的泥沙进入黄河,抬高了河床,在下游形成“地上河”,容易泛滥成灾。植被的破坏,导致降水减少,水源的调蓄功能减弱,加之中下游地区用水量过大,易造成黄河下游断流,专题一,专题二,专题二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成因,专题一,专题二,例题2】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近50年来,世界气候明显变,影响因素主要有和因素,其中因素起主导作用。 (2)气候变暖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可能带来的影响有哪些?(至少列举3点)

4、(3)近年来我国政府提出了“节能减排”的号召,请你说一说“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专题一,专题二,解析:近百年来的全球气候变暖,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从自然方面来看,全球的气候总体状况表现为冰川广布的冰期和相对温暖的间冰期的交替。而当今全球气候正处在温暖的间冰期中。从人为方面来看,科学家研究表明,近百年来全球气候的变暖,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导致的温室效应有关。同时森林的破坏,会减少二氧化碳的吸收,也易导致温室效应。气候变暖,会导致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从而使沿海地区面临海水入侵、淹没土地、海岸侵蚀加强等灾害。针对我国的“节能减排”,要从调整产业结构、节约能源、减少废弃物排放等方面加以改进,专题一,专题二,答案:(1)暖自然人为人为 (2)海水入侵;淹没土地;风暴潮加剧;海岸侵蚀加强;陆地污水排放受阻;土地盐碱化;港口、航道功能受影响等。 (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