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理学》教学_第1页
《中药药理学》教学_第2页
《中药药理学》教学_第3页
《中药药理学》教学_第4页
《中药药理学》教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药药理学,教学目的 掌握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任务 了解中药药理学发展简史 教学内容 中药药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学科任务及学科特点、中药药理学的发展简史。 教学重点 中药药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学科任务,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和学科任务,指导思想:中医理论指导 研究方法:现代科学的方法与手段 研究内容: 中药药效学 中药药动学,一、中药药理学,一)中药药理学与中药学、药理学的关系,对中药功效的正确理解必须考虑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客观、朴实地记载了中药的用药经验,中药学,特点1)药物作用于人体的直观的记录,2)所有的用药经验,药理学,2)从实验的角度阐明药物的作

2、用与作用机制,药物作用的实验结论,特点,1)借助现代科学研究方法,从宏观及微观进行研究,中药药理学,中药药理学是药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中药药理学是中药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药物学,本草学,药理学,生化药理学 时间药理学 中药药理学,中西两种医学向不同模式发展历史背景,二)为什么中药药理学研究必须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中药药理研究的目的,1、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2、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1、中医基础理论来自于临床实践,又有 效地指导临床治疗,中医理论是靠临床信息的反馈 而不断提炼成为理论的,邓铁涛慢性肝炎,倦怠乏力、食欲不振、肢体困重、恶心呕吐、腹胀便溏 脾虚不运 胁痛、胁部不适、头晕失眠 肝郁 辨证

3、肝脾同病而以脾病为主 “肝舒胶囊,研究要有利于发展中医药理论 是发展中医 非改造中医 所有新技术的运用其目的是发展中医的技术与理论,2、中药与化学药物的区别,中药:临床实验 有明确的临床疗效 但作用的具体机制不清 化学药物:实验临床 基础研究深入 但临床疗效还要进一步确定,3、目前研究中药的两种思路与方法,1)中药的药理学研究(寻找先导化合物) 方法:按照现代药理学研究的方法研究中药 是经典的天然药物的研究方法。 提取分离合成改造 特点:目标明确,研究较多。 成果:青蒿素、靛玉红、元胡索乙素,2)中药药理学的研究(从中医药自身的特点与规律进行研究,方法:按照中医用药的规律与特点研究中药。 复方

4、研究、配合关系研究、治则研究 特点:困难较大,研究较少,近二十年来兴起 成果:活血化瘀的研究 清热药的研究 通里攻下法的研究,三、中药药理学研究是中医药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1、中医要不要现代化? 什么是中医在药现代化,有效成分与作用机制,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2002年至2010年,1.加强多学科交叉配合,深入进行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作用机理、方剂配伍规律等研究,积极开展中药基因组学、蛋白组学等的研究。 2重视中医药基础理论的研究与创新,特别是与中药现代化发展密切相关的理论研究,如证候理论、组方理论、药性理论,探索其科学内涵,为中药现代化提供发展源泉,假哲理以言医道,是中医学术的点” ,“

5、五行相关学说其实是五脏相关学说”,“我们为何不及早剥去中医五行学说的哲学外衣,还其五脏相关学说的科学实质。” “中医要迅猛发展,必须现代化”,“运用自然学科多学科的最新成果研究中医,是中医现代化十分重要的工作”。 邓铁涛,中医临床:一定程度存在 “凭经验”用药 成才周期问题 中药功效级差问题 无症状疾病的治疗问题,人类寿命的二次飞跃 18世纪初人类寿命只有18岁 (疾病流行而以无力防治) 人类寿命的第一次飞跃 18世纪晚期18岁40岁 牛痘苗控制天花流行 人类寿命的第二次飞跃 20世纪初40岁65岁 抗菌药物的发现,2、实验研究对医学与人类的贡献,埃利希(18541915) 德国细菌学家 19

6、08年获Nobel Prize 。 合成了上千种化合物,1910年 筛选出“606”,用于治疗螺旋体引起的梅毒和锥虫引起的非洲昏睡病, 开创了化学治疗的时代,1922年班廷和麦克劳德发现胰岛素,用于糖尿病, 于1923年获Nobel Prize 。 班廷与助手贝斯特及 用于胰岛素实验的狗,Fleming(18811995) 英国细菌学家 青霉素:人类平均寿命提高10岁。 20世纪50年代前的获奖多为某药的发明,此后则侧重于药理学的基础研究。 药理学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规律,为科学用药和开发新药提供指导,1929年发现青霉菌分泌物,命名为青霉素。 1941年Chain和Floreg分离和提纯

7、了青霉素,并研制工艺。 1945年获Nobel Prize,布莱克(1924) 英国药理学家 1962年研制出第一种治疗心脏病、高血压的受体阻滞药物, 1964年研制出新一代 治疗冠心病的代表药心得安。 1988年获Nobel Prize,多马克(18951964) 德国病理解剖学家、细菌学家 1934年发明了化学抗菌药物磺胺,于1939年获Nobel Prize 。 1950年发明了治结核病的雷米封,3、中药药理研究的内容,中药药效学(作用与作用机制) 中药药动学(中药的体内过程,二、中药药理学的学科任务,1. 阐明中医药理论 2. 促进中药学的发展 3研制新药 4. 实现中药现代化,第二节 中药药理学发展简史,兴起,1926年 陈克恢 “麻黄有效成份麻黄碱的作用,奠基,20世纪2040年代 单味药的研究,发展,1、对大量单味药进行了研究 2、60年代开始结合中医药理论研究中药及方剂 3、70年代后期开始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