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山富水龙珠湾滨水生态住宅环境研究分析_第1页
通山富水龙珠湾滨水生态住宅环境研究分析_第2页
通山富水龙珠湾滨水生态住宅环境研究分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通山富水龙珠湾滨水生态住宅环境研究分析摘要:本文是基于对滨水生态环境现状、绿色建筑和低碳住宅环境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思考,引起人们对低碳、绿色生态住宅环境的关注,寻求合理的方式和手段营造生态滨水可居住环境。该课题针对性强,对追求新的滨水居住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关键词:生态 ;滨水; 住宅; 环境1. 环境现状 1.1地理位置 富水湖位于咸宁市通山县、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九宫山下,是湖北省著名的湖泊、湿地和大型水利工程。富水湖方圆260公里,水面12万亩,最大水深35米。富水龙珠湾区位也十分优越,它处于三国、三峡国际旅游热线的节点地带,是湖北省湖泊旅游圈和两轮驱动战略中“武汉大

2、都市旅游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武汉后花园咸宁市的核心景区,与著名的温泉谷景区握手相邻。富水龙珠湾距武汉、南昌和长沙才100多公里,客源市场非常广阔,杭瑞、大广高速公路、106国道穿境而过,京珠高速、316国道依境而行,交通便利,可进入性很强。这是一处有待开发的旅游风水宝地,具有极高的项目投资和整体开发价值。 1.2现状住宅布局 原有住宅属于村落住宅,主要分布特征为沿路分布,部分住宅以组团方式聚集,部分住宅零散分布。沿道路分布的组团住宅给住户带来领域感和安全感,邻里有交往的氛围和空间,便于集中管理,符合现代人交流的心理需要;零散分布的一些住宅则独立性强,与周边住宅联系较少,也不便于集中管理。 图

3、1 住宅分布情况示意图(蓝色部分为居民住宅) 1.3居住环境配套设施现状 图2果园和菜园 1.3.2家畜圈 富水龙珠湾生态区内设有极少量的家畜圈,采用传统、原始的养殖方法,养殖产生的污水经天然的发酵之后,成为农家肥料,施用于农作物。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较小。但由于养殖缺乏科学的养殖方法和管理手段,以致养殖效率低,资源利用率不高。 1.3.3垃圾处理方式 经考察发现富水龙珠湾生态区内垃圾多为塑料袋、废弃瓶子、废旧电池、食品残余物等生活垃圾。由于当地居民环境保护意识不高,生活区垃圾肆意堆放,垃圾池的设置未能发挥应有作用,以致无法对垃圾进行集中处理。在处理垃圾上比较随意,环保意识有待增强。 1.3.

4、4水体(岸边,生存环境) 富水龙珠湾为自然的水系湖泊,属于自然湿地生态系统。整个龙珠湾以天然的划分方式形成岛湖景观。作为富水湖水库的一部分,龙珠湾生态区内的水体质量经过严格控制,保持天然状态,未经过人为处理。当地居民住宅主要分布于富水湖沿线,日常生活用水主要来源于浅层地下水,巨大的富水湖蓄水量为农业的灌溉提供了便利。沿岸自然景观丰富,滨水环境自然生态。 2. 现状布局分析 富水龙珠湾住宅区整体布局以水为空间载体,以天然的划分方式将场地一板块的形式彼此划分,湖泊水系贯穿其间,水岸线景观带,绵延而丰富多变,形成自然原始的怡人环境。道路沿山脚东西横贯整个场地,建筑依地势,沿干道、滨湖集中而建。住宅周

5、边菜园、农田和果园围绕。通过采访居民和实地勘察,我们得知该区域内住宅总占地面积约为55300平方米,人均种植地面积约为2.5亩地,其中水稻产量约为600公斤/亩。 图3山水围绕图4 山丘开发 2.1优势 依山傍水是富水湖龙珠湾的一大特色,山体环绕,与自然水景形成自然有机联系。自然生态景观丰富的同时,当地人文生态的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等已成为其独具魅力的元素。 2.2不足 从现状来看,住宅总体布局与滨水相隔距离远,亲水效应不明显。该地区住宅属于村落住宅,主要分布特征为沿路分布,以组团方式聚集;与区域内水体相隔有一定距离,这给人们亲水活动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给人们保护滨水边缘环境带来不便。 村镇整体

6、规划水平不高,机构不健全,社会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产业结构单一,人民生活舒适度较低。富水龙珠湾以生态农业、林业为主,拥有良好的自然湿地生态环境,气象、水文、用地及土壤条件,但缺乏合理组织管理。农业、林业产业布局较分散,资源利用率较差,由于自然、经济、社会种种因素的制约,区内各经济发展较落后,人民生活水平较低。 3. 生态住宅环境处理的几种方式 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那么可以认为,滨水住宅设计从本质上说,就应该是对滨水区域场地和空间的生态再设计。 滨水地区处于两个不同自然环境的交错地带,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高效的生产力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

7、。但同时,滨水生态系统也具有相对的脆弱性,尤其是在受到人为活动的干扰时,滨水景观生态功能明显下降。因此,我们在设计滨水住宅的时候,如何达到真正的生态要求,才是我们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 建筑要达到生态设计不仅要保护环境还要与自然协调、因地制宜。在山水环境下的生态住宅就要依据山环境和水环境来布置:建筑组团布置依据地形等高线,依山就势将建筑的地平面控制在变化不大的高度。根据不一样的地形地貌构成不一样的住宅组团。引入多种组合方式,将自然环境、建筑和人之间的和谐系数最大化,才能打造出宜人的生态滨水空间。 下面展示了几种滨水住宅的布局方式以及它们和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 3.1单体住宅与滨水环境的关系: 3

8、.1.1水平布局 3.1.2 垂直布局 3.2多住宅和组团住宅与滨水环境的关系: 4. 研究总结 本次富水龙珠湾滨水生态住宅环境研究分析,通过对当地现状的具体调研,对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思考,寻求出了一些合理的方式和手段营造生态滨水可居住环境。 4.1总体布局与山水环境相结合 从二维平面布局和三维空间构成上,决定了城市滨水区空间形态的基本骨架:景观生态和建筑实体两个方面。【1】富水通山龙珠湾生态住宅区可以通过结合自然地湖泊天然划分的方式,将功能合理分区,以水为空间载体,巧妙地把水景融入到住宅区景观中去,以满足居民向往自然、亲近水体的需求和感受,营造出和谐、安全、舒适和富有情趣的水边环境。 滨水

9、住宅建筑群体依地势而建,拥有较好的内部景观组织,空间通透,保证了与水域联系的良好视觉走向。【2】而住宅建筑群体的外部景观形态也为具有广阔视野的滨水区提供了展示特色景观的机会。绵延而丰富多变的水岸线景观带,视野开阔,江对面的风景一览无余。 4.2生态景观元素的融入 生态景观设计是为改善和改造自然环境,提高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关系。生态景观设计尊重场地、因地制宜,寻求与场地和周边环境的密切联系、形成整体的设计理念;是自然生态景观、人文景观等格局、过程和功能等整合的生态体;它不仅包括有形的地理和生物景观,还包括无形的系统之间的生态联系;它强调人类生态系统内部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和谐,系统结构和功能之间的有机

10、结合,倡导“绿色”、“低碳”、“生态”的主题。【3】 富水通山龙珠湾滨水生态景观设计应以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为目的,重视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将原始、天然、趣味的大自然环境引到人居住宅环境,使生活在都市里的人们能够享受回归自然的乐趣。诗歌、牌坊、长廊、朱侍郎墓地、板桥古街、温泉广场、农耕文化园等人文生态景观元素的运用都能够使生态景观设计得以加深延续,让生活在都市里的人们能够得到精神的洗礼。 图18 生态人文景观意向图 4.3民风民俗的尊重与发扬 人与自然环境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依赖关系、大自然演进的规律、历史渊源、地方特色的人文元素,延续着历史的文脉。保护自然的生态的同时,当然不能抛弃当地人文特质。 自然生态是人“活着”的前提,而人文生态则是“活得有精神文化内涵”的前提。【3】 营造既卫生又干净透明的生态菜园,让每位旅客都能亲自体验到农耕文化文明;或者建设以民俗文化为主题的民俗岛,从建筑的风格,购物文化,风情表演,当地特色小吃,传统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