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1引言锅炉是利用燃料或其他能源的热能,把水加热成为热水或蒸汽的机械设备。锅炉包 括锅和炉两大部分,锅的原义是指在火上加热的盛水容器,炉是指燃烧燃料的场所。锅 炉中产生的热水或蒸汽可直接为生产和生活提供所需要的热能,也可通过蒸汽动力装置转换为机械能,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 。1.1锅炉简介及发展状况1.1.1 锅炉简介将其它热能转变成其它工质热能,生产规定参数和品质的工质的设备称为锅炉。燃 烧设备以提供良好的燃烧条件,以求能把燃料的化学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并其转化为 热能,把水加热成为热水或蒸汽的机械设备 。锅炉中产生的热水或蒸汽可直接为
2、生产和生活提供所需要的热能,也可通过蒸汽动力装置转换为机械能,或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提供热水的锅炉称为热水 锅炉,主要用于生活,工业生产中也有少量应用。产生蒸汽的锅炉称为蒸汽锅炉,又叫 蒸汽发生器,常简称为锅炉,是蒸汽动力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多用于火电站、船舶、 机车和工矿企业。将固体燃料放在炉排上,进行火床燃烧的炉膛称为层燃炉,又称火床炉;将液体、 气体或磨成粉状的固体燃料,喷入火室燃烧的炉膛称为室燃炉,又称火室炉;空气将煤 粒托起使其呈沸腾状态燃烧,并适于燃烧劣质燃料的炉膛称为沸腾炉,又称流化床炉; 利用空气流使煤粒高速旋转,并强烈火烧的圆筒形炉膛称为旋风炉。1.1.2 锅炉结
3、构锅炉整体的结构包括锅炉本体和辅助设备两大部分。锅炉中的炉膛、锅筒、燃烧器、水冷壁过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构架和炉墙等主要部件构成生产蒸汽的核心部分, 称为锅炉本体。锅炉本体中两个最主要的部件是炉膛和锅筒 。锅炉中有汽水系统和煤烟系统两大部分。(1)汽水系统经过水处理设备软化处理符合质量要求的给水,由给水本送至省煤器,经预热器提 高温度后进入上锅筒(上汽包)。上锅筒内的炉水,连续的沿着处在烟气温度较低区域 的对流管束流入下锅筒(下汽包)。下锅筒内的炉水,一部分进入炉膛四周的水冷壁下 集箱和水冷壁管;另一部分进入烟气温度较高的对流管束。由于高温作用,在水冷壁内 受热汽化,汽化混合物上升至上集
4、箱或上锅筒;进入烟气温度较高区域对流管束内的水 也受热汽化,汽水混合物也上升进入上锅筒。再上过桶内汇集并净化的饱和蒸汽,经出 气管进入过热器继续受热,提高温度和除去水分,成为过热蒸汽。最后过热蒸汽经出汽 总管输送到使用地点。(2)煤烟系统锅炉所需的燃煤,在经过筛选和破碎后,经斗式提升机、皮带输送机送到锅炉前部 的煤仓。煤仓内的煤通过煤闸门,随着链条炉排的移动,连续的落到炉排上进入炉膛内 燃烧。炉排后部的炉渣进入灰斗进入灰坑,有除渣机除去。锅炉燃烧所需的空气,由送 风机进入锅炉后部的空气预热器,经预热提高温度后分段送到炉排下,穿过炉排缝隙进 入煤层助燃。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现将一部分热量传给
5、炉膛四周的水冷壁管,然 后高温烟气从炉膛上部经过立式过热器往后折转与对流管束,在进入后烟道、省煤器和 空气预热器,进一步放出热量。此时烟气温度已经大大降低,不再利用,经除尘器、引 风机和烟囱排放至大气。1.1.3 锅炉的发展随着生产的发展蒸汽锅炉在工业生产或热力发电厂中的使用越来越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更为重要,因此如何提高锅炉的安全性、经济性,降低其造价,增长其使用 寿命,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等等,已成为锅炉发展和研究的重大问题。火力发电厂中,锅炉是主要生产设备之一,它随着电力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其 发展趋势大体上可按下述几方面来说明:(1)锅炉容量世界工业先进国家为了适应电力需要的增长,
6、大多尽快扩大发电机组的单机容量。 机组容量增大则每千瓦的设备费用降低,金属耗量减少,基建投资节省。在其他条件相 同时,锅炉容量增大一倍,每吨的金属用量金属减少5-20%,所需要管理人员也减少。(2)蒸汽参数随机组容量的增大,提高电厂的热效率就变得更为迫切,提高蒸汽参数和采用蒸 汽再热提高电厂热效率的有效措施。1. 2锅炉炉膛1.2.1 锅炉炉膛的概念锅炉炉膛是用来燃烧燃料和空气的有限空间。现代锅炉的炉膛既是一个燃烧室,又 是一个换热设备。锅炉中工质的总吸热量有一半左右是通过布置在炉膛四周的受热面完 成的。因此,分析炉膛的传热特征和研究传热计算的方法是锅炉工作者的重要任务4。1.2.2 锅炉炉膛
7、的设计锅炉是中国重要的热能动力设备,中国是当今世界燃煤锅炉生产和使用得最多的国 家之一。但我国对锅炉设计的起步较晚,发展较慢,尽管如此,广大热工技术人员还是 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中国锅炉制造业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尤其自改革 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全国有上千家持有各级锅炉制造许可证的企业,可以 生产各种不同等级的锅炉5。炉膛又称燃烧室,是供燃料燃烧的空间。炉膛的横截面一般为正方形或矩形。燃料 在炉膛内燃烧形成火焰和高温烟气,所以炉膛四周的炉墙由耐高温材料和保温材料构 成。在炉墙的内表面上常敷设水冷壁管,它既保护炉墙不致烧坏,又吸收火焰和高温烟 气的大量辐射热。炉膛设计需要
8、充分考虑使用燃料的特性。每台锅炉应尽量燃用原设计的燃料。燃用 特性差别较大的燃料时锅炉运行的经济性和可靠性都可能降低锅炉炉膛设计的一种方法是参照本厂或其它厂已经投运的性能良好的锅炉(即所谓样机炉)结构尺寸及其性能,比较新炉的燃料与样机炉的燃料特性差别 ,适当调整样机锅 炉的结构尺寸及工况参数,从而作为新炉的设计依据。为了适应设计者的习惯,从理论上 给出锅炉燃烧稳定性及燃尽性能公式,并令新炉与样机炉两者性能相等,从而解出欲求的 新炉设计数据,按此法设计,保证新炉的性能与样机炉一致。在进行炉膛设计时,炉膛结构尺寸主要包括:炉膛截面深a和宽b,燃烧器上下一次 风中心喷嘴距离h,上排一次风喷嘴中心至屏
9、下缘距离 L。其它尺寸则参考样机由设计 者自行决定。1. 3锅炉炉膛的传热1.3.1 锅炉炉膛的传热概述炉膛的传热过程主要是指炉膛内火焰与水冷壁管间的热交换过程。这种热交换过程是相当复杂的。它常常伴随着燃料的燃烧、火焰和烟气的流动以及水冷壁管外表面辐射 特性的变化等。但是,它传热的主要形式却是辐射换热 。炉膛结构的几何特征主要包括:(1)炉膛容积;(2)炉膛内炉墙总面积;(3) 炉膛有效辐射受热面的面积;(4)炉膛火焰有效辐射层厚度;(5)炉膛水冷程度。 关于锅炉炉膛传热计算方法的研究已有 100多年的历史。迄今为止,工程界和学术界提出 的炉膛传热计算方法和模型各式各样、名目繁多。由于炉内传热
10、过程复杂、相关因素很 多,现有的炉膛传热计算方法和模型难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为便于从现有的众多计 算方法和模型中选用合适的计算方法和模型,因此要对炉膛传热计算方法的发展状况及 现有的主要计算方法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目前工程设计计算中应优先选用的方法 以及今后炉膛传热计算方法研究的方向。1.3.2 锅炉炉膛传热计算常用方法由于辐射换热在工程领域中的普遍存在及其求解的重要意义,国外锅炉炉膛传热设计一直在发展,一些新的炉膛传热计算方法和模型仍在不断涌现。这些模型各有优劣:对不同的问题所能获得的解的精度和适用性各不相同。零维模型Hudso n最早进行锅炉炉膛传热试验研究,并于1890年提出了
11、锅炉炉膛传热计算的经 验公式,后由Orrok加以修正,得到如下形式的经验关系式:100式中卩炉膛吸热率,%L空气与燃料的质量比,kgkgB以优质烟煤为基准计算的燃料量,kg-Boltzma nn定律提出了如下形式的炉内辐射传热计算公式:44Q=aH Thy4-Tb4)式中 a黑度oStefa n-Boltzma nn 常数Thy火焰平均温度,KTb壁面温度,KH有效辐射受热面积,卅前苏联中央汽轮机锅炉研究所(ukt以)rypBH为首的研究小组在综合了大量的 试验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了锅炉炉膛传热计算的半经验方法,称为UKT法。由于此方法 当时在实际计算中有较高的准确性,于1957年和1973年2
12、次写入前苏联锅炉机组热力计 算标准方法中。零维模型粗糙,但形式简单、使用方便、适合炉膛初步设计使用。多维模型自50年代末Hottel等人提出辐射换热的区域法模型以来,目前已有许多辐射换热的 计算方法,常见的主要有:蒙特卡罗法、热流法、离散坐标法等。这些方法各有优劣,所能获得的解的精度及详细程度以及网格与流动计算的相容性也不相同。(1) 蒙特卡洛法蒙特卡洛法作为一种概率模拟方法,自Howell将其引入到辐射传热计算领域中以来: 已有很长的一段历史。其基本思想是对微元体的发射、吸收和散射以及边界壁面的发射、 吸收和反射过程作概率模拟。通过概率模拟跟踪每个能束的发射、吸收、散射和反射的 情况,直到吸
13、收为止,并统计每个微元吸收能束的数目。(2) 热流法热流法将微元体界面上复杂的半球空间热辐射简化成垂直于此界面的均匀热流,使积分-微分形式的辐射传递方程简化为一组有关热通量的线性微分方程 ,然后用通用的输 运方程求解方法求解。(3) 离散坐标法辐射传递方程的离散坐标解法是 Cha n-drasekha研究星际和大气辐射问题时首先提 出的,并被Lathrp等人应用于中子传输问题。Love等人最早将其引入到一维平板辐射 换热问题的求解中。最近,Truelove、Fiveland和Jamaluddin对离散坐标法在三维辐射 传热计算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离散坐标法基于对辐射强度的方向变化进行离散, 将
14、辐射传递方程中的内向散射项 用数值积分近似代替,通过求解覆盖整个 4n立体角的一套离散方向上的辐射传递方程 而得到问题的解。1. 4本次炉膛设计方法及目的本次设计主要采取零维模型法,先要完成锅炉整体的校核热力计算,之后完成煤种 改变后炉膛及其中各受热面的结构设计及热力计算,总结煤种改变对炉膛的传热影响。 绘制锅炉本体结构图,炉膛及其中各受热面平面图、剖面图及管道布置图9。1. 5设计的基本参数1.5.1锅炉参数锅炉额定蒸发量:De=220t(4)屏的深度L(5)屏的平均高度hEducatia on, 1988通过对某型号电站锅炉炉膛的设计,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践,进一步深入理解、掌 握和综合运用所学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