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七年级部分篇目复习知识点20. 口技一、通假字:满坐寂然(“坐”通“座”,座位)满坐宾客无不伸颈(坐,通“座”, 座位)二、词的积累 重点词语京中有善口技者(善,擅长。者,的人)会宾客大宴(会,适逢,正赶上。宴,宴请,用作动词)施.八尺屏障(施,设置, 安放)众宾团坐(团坐,围绕而坐)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但,只)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寂然,静悄悄)便有妇人惊觉欠伸(欠伸,打哈欠,伸懒腰)其夫吃语(吃语,说梦话)妇抚儿乳(乳,喂奶)众妙毕备(毕,全、都)宾客意少舒(意,心情。少,稍微)中间力拉崩倒之声(间,夹杂)虽人有百手(即使) 不能名其一处也(名,说出,用作动词)以为妙绝(以为,认为。绝,极
2、点)变色离席(色,脸色。席,座位)奋袖出臂(奋,扬起、举起)两股战战(股,大腿。战战,打哆嗦,打战)几欲先走(几,几乎,差点儿。走,跑)曳屋许许声(曳,拉) 词类活用京中有善口技者(善,形容词作动词,擅长) 妇抚儿乳(乳,名词做动词,喂奶) 宾客意少舒(少,形容词做副词,稍微) 不能名其一处(名,名词做动词,说出) 古今异义会宾客大宴(古义:适逢,正赶上。今义:聚在一起,合拢。) 確闻有鼠作作索索(古义:隐隐约约。今义:小,细微。)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古义:其中夹杂。今义:里面。) 两股战战(古义:大腿。今义:量词。) 几欲先走(古义:跑。今义:行走) 一词多义指:1.手有百指(名词,手指)2
3、.不能指其一端(动词,指出) 绝:1.以为妙绝(副词,极)2.群响毕绝(动词,消失)秒:1.众妙毕备(名词,妙处)2.以为妙绝(形容词,美妙,奇妙)作:1 有鼠作作索索(拟声词)2.百千齐作(动词,开始,文中是发出声音) 间:1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动词,夹杂) 2.遂于外人间隔(动词,间断) 是:1.当是时(介词,这)2.问今是何时(判断动词)坐:1.满坐寂然(名词,通“座”)2.众宾团坐(动词,坐)名:1不能名其一处也(动词,说出) 2.自为其名(名词,姓名,名称) 古今异义伸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古义:只。今义:表示转折的连词。)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古义:听。今义:用鼻子嗅。)两股战战(古义:
4、大腿。今义:屁股。)几欲先走(古义:跑。今义:步行。)里人有百手(古义:即使,表示假设的连词。今义:虽然,表示转折的连词。)舍宾客大宴(古义:适逢。今义:会议。)宾客意少舒(古义:稍微。今义:数量少。)三、句式积累省略句“抢夺声,泼水声”中省略了 “抢夺”的宾语“财物”,可补充为“抢夺财物声, 泼水声。” 倒装句“会宾客大宴”中的“宾客大宴”是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会大宴宾客”。四、常识积累作者常识林嗣环,字铁崖,明末请初福建晋江人。清顺治初进土。著作有铁崖文集湖舫存稿海渔篇等。文体常识口技一文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虞初新志是清代张潮 选编的一部笔记体小说,以叙写故事为中心。八上文言文部
5、分篇目复习知识点三峡(郦道元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 )1、文学常识:作者:郦道元 ,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 。三峡 文出自水经注这是记叙我国古代水道的一部地理书。2、实词:自:从。嶂:像屏障一样的高山。曦月:太阳,月亮。 襄:漫上。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御:驾。献:极高的山峰。 良:实在、真。肃:寂静。属:连续。弓I:延长。绝:消失。清荣峻茂素;白色。旦;早晨。3、特殊用法:奔:飞奔的马。 湍:急流的水。4、区别:属:属引凄异(连续)绝:久绝(消失)。 自三峡(在)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类)绝献:极自非(如果) 属予作文以记之(嘱咐)。 阻绝:断5、通假字:阙;同“缺”,中断。6
6、、重点句翻译: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7、理解性背诵:1 )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2)写山高峻的句子: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3 )写夏水的句子:(1)写水势凶险的句子:夏水襄陵,沿溯阻绝。(2)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4)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5)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6)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7、8、中心内容及结构:文章先写三峡地貌,(总写)(第一段)再写三峡四季壮丽景色,表现作者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分写)9、运用:(1) 2003年6月,世界人民见证了 “三峡蓄水 315高峡出平湖的 壮丽景象,郦道元所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的三峡秋日的凄异景象将一去不复返。(2)由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一诗句,你想到三 峡中与此意境相同的句子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10、探讨:(1)文章为何先写夏而后写春冬、秋,春冬为何放在一起写?(2)文章第一段写山,第二段写水,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写山的特点, 为写水设置了条件或为下文作铺垫,山高
8、水的落差大,水速自然急速。)11、欣赏:(1)你喜欢文中那一点?说出喜欢的原因。女口;用词精当,趣; 表愉快心情。或 引用渔歌起反衬作用。(2)本文语言精致、洗炼,用语俏丽贴切,选一点分析。(如:描写三峡深秋清幽静寂,说明人们感伤程度。女口:描写三峡春冬时,因急流险滩,雪浪飞溅,故以“素”字修饰“湍”,因潭水澄碧,深沉宁静,故以“绿”字修饰“潭”字。)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南北朝 精要笔记-(1)写普通山川之美,清丽自然,浑然天趣,表露居身其中的欢乐、愉悦、悠然 自在之情。(2)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视“清流见底”,又平看“两岸石壁” “青林翠 竹”,最后又分“晓”,“夕”两层来写,一句
9、一景,次第井然。同时注意了山 水的相映、色彩的配合、晨夕的变化,动静的结合等。(3)高峰为静,流水为动;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日出雾歇为静,猿鸟 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一、解释下列词语:答案1五色交辉2四时俱备3晓雾将歇4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二、翻译句子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3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4实是欲界之仙都三、简答:殳相辉映季消散 参与,这里指欣赏巍峨的山峰直插云霄,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头在是人间天堂。1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与古今知音共赏
10、美景的得意之情。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表达了作者 怎样的感情?言外之意是自从南朝谢灵运以来,只有自己才会欣赏这种奇境。表达了作者对 谢灵运的仰慕之情,又抒发了欣赏山水时不同凡响的审美感受,以及自我欣赏、 自鸣得意之情。记承天寺夜游一、作者:苏轼,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学过他的文章 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 密州出猎二、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念:考虑,想到寝:睡但:只是相与:共同,闲人:清闲的人空明:形容水的清澈透明。 户:窗户水(月光)中藻、荐(水草,这里指竹子和柏树的影子)交横 。三、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11、张怀民也没睡,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散步。2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荐交横,盖竹柏影也。月光照在庭院中,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 的藻和荐(水草)。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哪一夜没有月亮呢?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很少有像我们两个这样 的“闲人”罢了!四、填空1、全文以“月光”为线索,依据作者的行踪,以诗的笔触描绘了夏夜月光 图,创设了一种清冷皎浩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旷达心境。2、文中描写月光美景的语句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荐交横,盖竹柏 影也。3、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语句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 两人耳。(主旨句)4、用简洁的语言
12、概括作者的复杂感情。(旷达胸怀)(1)贬谪悲凉。(2)人 生感慨。(3)赏月喜悦;(4)漫步悠闲。五、结构: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请按不同的表达方式划分层次,并 写出各层次大意。记叙描写议论。第一层:(仁3句)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庭院漫步。(表达方式是叙述,交 代清楚了时间、地点、同游者、游历的缘由)第二层:(4句)观月赏景。(写景、描绘月夜庭中美景)第三层:(最后3句)月夜问天,自喻闲人。(庭中月色或月光如水,议论, 点出作者旷达乐观的襟怀)六、思考1你是如何理解文中“闲人”的含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尽在其中。(或表现作者虽遭贬谪仍强作轻松
13、愉快的复杂心情。既有由赏月咏月而发的自豪自慰,又有为”闲人”的境遇而生的惆怅和苦闷。)2、文章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旷达(豁达)乐观的胸怀。3 作者游承天寺的原因:月色入户,无与为乐。五、欣赏、“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荐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段写出 了月光和竹柏倒影的什么特点?点染出一个怎么样美妙的境界?(此句用比喻手法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 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 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八下文言文部分篇目复习知识点与朱元思书(吴均、南朝梁文学家)(阅读课)译文:烟雾都消散尽净,天空山峦都是同样的颜色。(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一会 儿向东,一会儿向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多里地,奇
14、山异水, (可以说是)世上 独一无二。江水都是青白色,水深千丈清澈见底。水中游鱼,水底细石,一直看下去可 以看得清清楚楚。急湍的水流,比箭跑得还快;凶猛的浪头,好像狂奔的马群。两岸的高山上生满让人看了感到寒意的树木。山峰凭依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先向高处和远处伸展;它们争先恐后笔直地向上,形成无数的山峰。 泉水冲激岩石,泠泠地发出声响;美丽的鸟儿相向和鸣,和谐动听;鸣蝉长久不 断地叫着,群猿哀鸣经久不绝。那些为名为利极力攀高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 峰,就会平息他那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治理社会事物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 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木在江面上边遮蔽着,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
15、暗; 枝条稀疏的地方,有时又可见到明亮的阳光。1 作者:吴均,南朝梁文学家。解题:“与”:给予。“书”:信。题目的意 思是写给朱元思的一封信。信中述说旅行所见,寥寥一百四十余字,把富春江富 阳到桐庐一段的山光水色描绘得生动逼真,使人读后悠然神往,就像置身于奇山异水之间,是六朝骈体文中描写山水景物的妙品2 解释重点字。风烟:指烟雾。共色:同样的颜色俱:都。许:附于数词之后,表约数,相当于“左右”。 独绝:独一无二;绝,到了极点。 从流飘荡: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这句是作者叙述自己的行动的,省 略了主语。(7)急湍:急流的水 (8)寒树: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的树。(9) 负势竞上:凭依(高峻的
16、)形势,争着向上。这一句说的是“高山”,不 是“寒树。(10) 轩邈:轩,高;邈,远。这两个字在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这些高山 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11) 泠泠:形容水声的清越。(12)相鸣:互相和鸣 (13)戾天:到天上;戾,至(14)息心: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15)经纶:筹划、治理。(16)忘反:流连忘返;“反”同“返”(17)横柯上蔽: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上,在上,(18)犹:好像,如同。 (19)交映:互相掩映。(20)见:同“现”,显现,显露。(21)缥碧:青白色。3、中心:与朱元思书一文描述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沿途所见,历历 如画,令人有同行亲见之感。同时,也表
17、现出他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4、结构:第一段是文章的总起,概括描写了自富阳至桐庐一路上的奇山异 水。第二段 以简练传神的笔法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写了富春江的异水。水色、水清、水深、水急都突出了 “异”的特点:。第三段描写了 富春江夹岸的奇山,并抒发了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 志趣。全文分三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总写富春江奇特秀丽的景色。下文就扣住第一 自然段中的“奇山异水”来写;第二自然段写异水,运用比喻和夸张将富春江“异 水”(水清、急的特点)形象地表现出来;第三自然段写“奇山” (紧扣山高、树 多、景美的特征):作者从视觉、听觉感受的角度来写,给景物蒙上了一层清淡幽 雅的色彩。5 .结合文
18、中语句说说作者有怎样的志趣和情怀。(4分)(1) 从“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句中表现作者对自由的渴望;(2) 从“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 则百叫无绝”句中表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歌颂;(3) 从“莺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句中表现对山水风光的热爱,对功名利禄的鄙视,对官场的厌恶。(重点)6、理解背诵。按要求写出句子。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 o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 0 (从流漂荡,任意东西)总的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总领全文的句子)0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写富春江水清澈的: 0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
19、,直视无碍)写江流气势磅礴的: 0 (急湍甚箭,猛浪苦奔)写听觉感受的: 0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对偶句) 写山“奇”的句子: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 千百成峰。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苦奔” 一句是写水流湍急,三峡一文中那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 疾也。7、重点句翻译。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烟雾全部消散尽净,晴空和青山呈现同样颜色。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一飞腾的急流,比箭更快;汹涌的浪滔,与快马 无异。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一一紧贴两岸的山上,长满了常青(阴森森)的
20、树 木。 莺飞戾天者,望峰息心。那些为名为利极力攀高的人,看到这些雄奇 的高峰,就会平息他那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横斜的大树枝遮蔽着天空,即使白天与黄昏无 异。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治理社会事物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 流连忘返。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横斜的树木在江面上边遮蔽着,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 样阴暗。8、欣赏。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特点是水流湍急,快如箭马。作者在此连 用两个比喻,将急水猛浪的迅捷之势表现得十分生动形象9、中心:“莺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现对山水风光的热爱,对功名利禄的鄙视,对官场的厌恶。(重点)(也是本文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10、讨论。“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是对这里的山水的总的评价,试根据作 者的描写,分析这里的山“奇”在何处?答:奇在“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 直指,千百成峰。”句中连用“负、竟、轩、邈、争、指”等字,把原本静止的重 山叠岭写活了,似乎仍在生成变化中,其次写山中各种声音,简直是一只自然交 响曲,使人感到山间处处勃发生机。11 练习,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什么样的感慨?你怎么样理 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危险品事故调查案例分析考核试卷
- 服务质量评估与反馈系统考核试卷
- 保健品品牌宣传策略的口碑营销策略考核试卷
- 志愿者服务心理素质培养方案考核试卷
- 技能鉴定试题及答案
- 荆州日报面试题及答案
- 设施维护绿色节能技术应用考核试卷
- 系统集成方案设计考核试卷
- 儿科出科试题及答案
- 外事实务试题及答案
- 校长竞聘笔试题目及答案
- 2025-2030“一带一路”背景下甘肃省区域经济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报告
- 2025五级应急救援员职业技能精练考试题库及答案(浓缩400题)
- 反恐知识宣传主题班会
- 基础护理技能实训 课件 模块一项目四任务三血压的测量
- 贵州省2024年12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上学期英语期末试卷(含听力音频)
- 海洋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哈尔滨工程大学
- 2024-2025学年人教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册期末综合检测卷(含答案)
- 凉糕摆摊技术培训课件
- 幕墙清洗安全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