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3植物细胞工程(第一课时)作业_第1页
人教版选修3植物细胞工程(第一课时)作业_第2页
人教版选修3植物细胞工程(第一课时)作业_第3页
人教版选修3植物细胞工程(第一课时)作业_第4页
人教版选修3植物细胞工程(第一课时)作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OO绝密启用前装名 装O 巳 O.校.学人教版选修3第05课时植物细胞工程(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一、选择题(12小题)1.用植物组织培养繁殖植物体时,不可能.发生的是()A .基因重组B .基因突变C.染色体变异D .姐妹染色单体分开2.下图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从理论上讲,可以是植物体的每一个活细胞B .组成的细胞全能性已经消失C.一的过程需要在恒温避光条件下进行D .一的再分化过程中,细胞增殖的方式为有丝分裂3.在植物细胞工程中,当人工诱导原生质体融合后,还需诱导产生新的细胞壁才算 形成一个完整的杂种细胞,则参与这一过程的细胞器有

2、()A .叶绿体、高尔基体B .线粒体、高尔基体C.叶绿体、线粒体D .线粒体、内质网4. 植物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条件是()A .给予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B .将成熟筛管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卵细胞中C.导入其他植物细胞的基因D .脱离母体后,给予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5. 在下列选项中,不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生物第1页共16页A 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获得多倍体植株B 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C 利用基因工程培养抗棉铃虫的棉花植株D 利用细胞工程培养番茄一马铃薯”杂种植株6在进行组织培养时,由根尖细胞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哪些事件()细胞分化细胞脱分化染色体

3、变异基因重组A B C D 7玉米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科学家在玉米育种中和栽培中 作了大量的研究如图是关于玉米培养的过程,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从繁殖原理上分析,A-D属于无性生殖B .植株D和G中的染色体组数不同C. E-G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D . E-F过程中获得的植株一般没有直接的使用价值(即应用于大田生产)8.下列叙述中,与植物体细胞杂交无关.的是()A .诱导原生质体的融合B .快速繁殖、培育无病毒植物C.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D .使两个亲本的优良性状组合到一起生物第2页共16页的是()生物第3页共16页生物第4页共16页9下图表示利用棉花叶肉细

4、胞原生质体培养进行遗传改良的过程,据图分析不正确 的是()紫外线照肘棉龙叶肉细胞2 原牛质体一邑 愈伤组织尘根、芽一嵋花幼苗A 该培养过程可以体现棉花叶肉细胞的全能性B 过程能定向诱导原生质体产生优良性状的突变C.过程中叶肉细胞失去了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D 过程需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处理10下图是 白菜一甘蓝”杂种植株的培育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过程需要将植物组织置于含有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溶液中,且溶液中的渗透压 应大于细胞液渗透压B .过程要用聚乙二醇等方法诱导原生质体融合,主要依据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原理C.过程需要根据生长发育进程更换不同的培养基D .最终得到的植株相

5、对于甲、乙而言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不具有可育性甘嶽体细胞原生质体H、综合题(3小题)正在瞧合的 朵种细胞 倉畅组织白菜一已篮幼苗 原生质廉A 图示中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只有化学方法B 杂种细胞形成新的细胞壁与核糖体有关C.上述过程中包含了有丝分裂、细胞分化和减数分裂等过程D 白菜一甘蓝”杂种植株具有的性状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11.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培养基中添加蔗糖的目的是提供营养和调节渗透压B .培养基中的生长激素和细胞分裂素影响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分化C .离体器官或组织的细胞都必须通过再分化才能形成愈伤组织D .同一株绿色开花植物不同部位的细胞经培养获得

6、的愈伤组织基因相同12.如图是两种二倍体植物细胞(甲、乙)融合并培育新植株的过程,有关分析正确OO13下图为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整植株的过程。据图回答下列冋题:械物细驰a轼拘如魁nJ(1。图中表示的是该花粉培养过程中的 过程,表示的是过程,X代表的是,表示的是过程,表示的是诱导过程。(2) 图中从愈伤组织形成完整植株的途径有两条,具体通过那一条途径主要取决于培养基成分中 的种类及其浓度配比,诱导愈伤组织分化成芽时,在培养基上中添加的两种植物激素的含量应为。最后获得的来源于为成熟花粉的完整植株都称为 植株(甲)。未成熟花粉经培养能形成完整植株,说明未成熟花粉具有。(3) 对植株进

7、行,才能使其结实产生后代(乙),否则植株甲只有通过的方式才能产生后代(丙)。乙、丙两种植株中,能产生可育花粉的是植株,该植株群体中每一植株产生可育花粉的基因组成种类数为 种,该群体植株产生可育花粉的基因组成种类数为 种。(1) 步骤是,最常用的方法是 。(2) 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理论基础是 从理论上讲,杂种植株的育性为(填 可育”或 不可育”。若运用传统有性杂交方法不能得到该杂种植株的原 因是。(3) 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方法培育作物新品种过程中,遗传物质的传递是否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什么? 。15.科学家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成功获得了番茄 一马铃薯杂种植株,为了便于 杂种细胞的筛选和鉴定

8、,科学家利用红色荧光和绿色荧光分别标记番茄和马铃薯的原 生质体膜上的蛋白质,其培育过程如下图所示:14某二倍体植物是杂合体,图为其花药中未成熟花粉在适宜的培养基上培养产生完 生物第5页共16页(1) 人工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有物理法和化学法,其中物理法包括 等,在鉴定杂种原生质体时可用显微镜观察,根据细胞膜表面荧光的不同生物第6页共16页可观察到中不同的原生质体,当观察到寸可判断该原生质体是由番茄细胞和马铃薯细胞融合而成的。(2)过程和过程依次为 ,过程中的培养基常添加的植物激素(3)若番茄细胞内有m条染色体,马铃薯细胞中含n条染色体,则 番茄一马铃薯 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含染色体。生物第7页

9、共16页生物第8页共16页OO人教版选修3第05课时植物细胞工程(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参考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2小题)【答案】1. A【解析】植物组织培养繁殖植物体时,进行的是有丝分裂,而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 裂过程中,A错误;有丝分裂间期,DNA复制的时候很容易发生基因突变,B正确; 植物组织培养可以发生染色体变异,C正确;有丝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D正确。【题型】选择题【难度】容易【答案】2. B【解析】表示外植体,可以是植物体的每一个活细胞,A正确;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愈伤组织,其细胞仍具有全能性,B错误;一的过程为脱分化过程,需要在恒温避光条件下

10、进行,C正确;一的再分化过程中,细胞增殖的方式为有丝 分裂,D正确。【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答案】3. B【解析】植物细胞壁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在该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因此有线粒 体的参与。【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答案】4. D【解析】除给予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外,外植体还需要离体,如在生物体内,由于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不能表现出全能性,而是分化成为不同的组织器官,A错误; 成熟的筛管细胞没有细胞核,B错误;导入其他植物细胞的基因属于基因工程技术, C错误;植物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条件是细胞离体和适宜的外界条件(如适宜温度、适时的光照、pH和无菌环境等),一定的营养(无机、有机成分

11、)和植物激素(生 长素和细胞分裂素),D正确。【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答案】5. A【解析】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获得多倍体植株,这属于多倍体育种,没有 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需借助植物组织培养技 术才能实现;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棉铃虫的棉花植株的过程中,需借助植物组织培养 技术,才能将成功导入基因表达载体的棉花细胞培育成抗棉铃虫的棉花植株;细胞工 程培育 番茄一马铃薯”杂种植株的过程中,需借助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 番茄一马铃 薯”杂种细胞培育成 番茄一马铃薯”杂种植株。【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答案】6. C【解析】根尖细胞形成愈伤组织,细胞进行有丝分

12、裂,是脱分化的过程,错误,生物第9页共16页生物第10页共16页正确,A、B错误。基因重组是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而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发生,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会有染色体变异,所以正确,错误,C正确,D错误。【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答案】7. C【解析】从图可知,LD是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从繁殖原理上 分析,属于无性生殖, A正确;植株D是正常的二倍体植株,而 G是单倍体植株,所以二者的染色体组数 不同,B正确;EG是通过花药离体培养培育单倍体的过程,体现了植物生殖细胞 的全能性,C错误;E-F过程中获得的植株是单倍体植株,高度不育,一般没有直 接的使用价值(即应用于大田生产),D正确。【题型

13、】选择题【难度】一般【答案】8. B【解析】诱导原生质体的融合是植物体细胞杂交中的技术之一;快速繁殖、培育无病 毒植物利用的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使两个亲本的优良 性状组合到一起是植物细胞杂交的优点,故选 B。【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答案】9. B【解析】题图表示利用棉花叶肉细胞培养成植物体的过程,属于植物的组织培养, 可以体现棉花叶肉细胞的全能性,A正确;表示人工诱变过程,诱变不定向,B错误;是脱分化过程,该过程中叶肉细胞失去了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 C正确;表 示再分化过程,决定植物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因素是植物激素的种类和比例,D正确。【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14、【答案】10. D【解析】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有物理法和化学法,A错误;杂种细胞形成新的细胞壁与高尔基体有关,B错误;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没有减数分裂过程,C错误;白菜一甘蓝”杂种植株具有的性状是细胞分化的结果,即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正确。【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答案】11. A【解析】植物组织培养时在培养基中添加蔗糖的目的是为了提供营养和调节渗透压,A正确;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含量和比例会影响愈伤组 织的生长和分化,在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要求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相 当,而在再分化过程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比例高有利于根的分化,比例低有利于芽 的分化

15、,B错误;离体器官或组织的细胞是已经高度分化了的组织细胞,丧失了分裂 能力,所以都必须通过脱分化才能形成愈伤组织,C错误;同一株绿色开花植物不同 部位的细胞经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基因不一定相同,如二倍体的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 个体是单倍体植株,而体细胞组织培养形成的个体是二倍体,D错误。【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生物第11页共16页生物第12页共16页【答案】12. C【解析】为去壁过程,需要将植物组织置于含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等渗溶液中,A错误;过程要用聚乙二醇等方法诱导原生质体融合,主要依据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 动性,B错误;三个过程需要根据生长发育进程更换不同的培养基,C正确;最终得到的植株相对

16、于甲、乙而言发生了染色体数量变异,属于异源四倍体,可育, D错误。【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二、综合题(3小题)【答案】13.(1) 去掉细胞壁,分离出有活力的原生质体酶解法(2) 细胞膜的流动性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可育存在生殖隔离(相关答案均可)(3)不遵循植物体细胞杂交育种属于无性生殖【解析】(1)步骤是去掉细胞壁,分离出有活力的原生质体,常用酶解法,即用纤维素酶 和果胶酶处理。(2)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理论基础是细胞膜的流动性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杂种植株 含有植株A和植株B的全部遗传物质,从理论上讲是可育的,不同种生物之间存在 生殖隔离,所以运用传统有性杂交的方法不能实现。可见,植物体细胞杂交

17、技术能克 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3)植物体细胞杂交育种属于无性生殖,不进行减数分裂,因此不遵循孟德尔遗传 规律。【题型】综合题【难度】较易【答案】14.(1)脱分化 再分化 胚状体(2) 激素生长素小于细胞分裂素(3)染色体加倍(其他合理答案也可)【解析】分化(或发育)单倍体无性繁殖乙生根细胞的全能性(1)分析题图可知,表示脱分化过程,表示再分化过程,X表示胚状体,表示生长发育过程,则表示继续分化形成胚根的过程。(2)调节培养基中激素的浓度和种类可以调节细胞的分化方向,如植物细胞的分化 常受细胞分裂素及生长素的调节,当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浓度比值高时,可诱导芽 的形成,反之则有促进生根的趋

18、势。花粉离体培养长成的个体叫单倍体,说明花粉具 有全能性。(3)育种工作者常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来获得单倍体植株,然后经过人工诱导使染色体数目加倍,重新恢复到正常植株的染色体数目的植株乙。如采用无性生殖只能得到后代丙,乙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就能产生可育花粉。而且乙每对染色体上的 成对基因都是纯合的,因此每一植株产生可育花粉的基因组成种类数为一种,该群体 植株产生可育花粉的基因组成种类数为多种。【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答案】15.(1)离心、振动、电激(2)脱分化、再分化3融合的细胞表面既有红色荧光又有绿色荧光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生物第14页共16页生物第14页共16页(3) 2 (m+ n)【解析】(1) 人工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物理法包括离心、振动、电激等。科学家利用红色荧光和绿色荧光分别标记番茄和马铃薯的原生质体膜上的蛋白质,因此在鉴定杂种原生质体时可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膜表面发出 3种不同荧光的原生质体:发红色荧光的番茄 细胞及其融合的原生质体、发绿色荧光的马铃薯细胞及其融合的原生质体、既有红色 荧光又有绿色荧光的番茄细胞和马铃薯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