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2019年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四(含解析_第1页
山东省青岛市2019年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四(含解析_第2页
山东省青岛市2019年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四(含解析_第3页
山东省青岛市2019年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四(含解析_第4页
山东省青岛市2019年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四(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 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四)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四种电器中,正常工作时的功率可能是1500W的是A. 洗衣机B.录音机C.电视D.空调【答案】 D 【解析】试题分析:洗衣机的功率大约是 100w,录音机的功率大约是 10w;电视机的功率大约是200w;空调的功率大约是 1500w。故选Db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常用用电器的功率。点评:了解常见用电器的功率是此题的关键。此题较易。2. 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日食和月食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产生的B. 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产生的C. 在湖边看到水中的小鱼和蓝天上的白云都是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虚像D. 人们看到不发光

2、的物体,是因为物体表面产生的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答案】 A【解析】 试题分析:利用下列知识分析判断: (1)日食、月食、小孔成像、影子等都是光直线传播的结果( 2)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3)反射根据反射面不同,可以分为镜面反射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解:A、日食和月食都是光直线传播的结果,故A正确.B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错.C在湖边看到水中的小鱼,是鱼射出的光线在水面发生折射形成的虚像;蓝天上的白云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C错.D人们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表面发生的漫反射,但漫反射也遵守光的反射 定律,故D错.故选: A. 【点评】光

3、学中有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三条规律,要掌握三条规律,掌 握三条规律的应用等.3. 物理学中将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定义为加速度.依据该定义, 若某物体在:- 2t时间内速度从 V增加到V2,则加速度为现有一小球从静止开始以3m/s2的加速度t加速运动2s,则2s末小球的速度为A. 1.5m/sB.2m/sC.3m/sD.6m/s【答案】D【解析】一巧将加速度表示为a,则.,变形可得末速度为:;-:农,小球从静止开始运t动,所以初速度为零,U:,即2s末小球的速度为:一中一 .:;.,;.:. 一 :.;-。故选Do4. 小明在家中自己动手装了一盏电灯,如图所示,用测电笔去检验

4、时会发生的是A. 开灯后,测电笔接触B. 开灯后,测电笔接触C. 熄灯后,测电笔接触D. 熄灯后,测电笔接触【答案】AA, B点时,氖管都发光A, B点时,氖管都不发光A, B点时,氖管都发光A, B点时,氖管都不发光28【解析】【详解】开灯后,开关闭合,A. B两点和电路中的火线接触,所以测电笔接触A. B两点氖管会发光,所以选项A会发生,选项B不会发生;熄灯后,开关断开,B点接触火线,测电笔接触B点时,氖管会发光;A点通过灯泡和零线接触,所以测电笔接触A点时,氖管不会发光,故 C. D不会发生。故选 A.氖管会发光,接【点睛】家庭电路的两根线分别是火线和零线,测电笔和火线接触时, 触零线时

5、,氖管不会发光.5.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 0点两侧的粗糙程度不同,物体一直受到沿水平方向3N的力F.物体经过M点开始计时,每经过相同的时间,用虚线记录物体的位置.物体在M0段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A.OP段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平衡力B. M N段的平均速度小于 OP段的平均速度C. MN段受到的摩擦力等于 3ND. OP段受到的摩擦力小于 3N【答案】 C【解析】物体在MN段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力平衡,即摩擦力等于拉力,为3N,故C正确;由图知,在OP段,相同时间内物体的间距越来越小,即做减速运动;说明OP段摩擦力大于3N,受力不平衡,故 AD错误;MN段做匀速直线运动,其平均速度等于任一时刻的速

6、度,而OP段开始减速,速度越来越小,所以MN段的平均速度大于 OP段的平均速度,故 B错误;故选 C。 点睛:重点是平衡状态的判断,要牢记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一定平衡,而减速运动时, 摩擦力或阻力大于动力。6. 与大气压有关的生活现象,下列解释符合物理规律的是A. 高原地区大气压比沿海地区大B. 用注射器将药液注入肌肉里是利用大气压C. 没有大气压,水泵同样可以把水抽到高处D. 茶壶盖上的小孔被堵住,壶里的水就很难倒出来【答案】 D【解析】【详解】由于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升高而减小, 所以,高原地区大气压比沿海地区小,故A错误;用注射器吸药液的时候是利用大气压,而将药液注入人体肌肉则是利用力可以改变

7、 物体的运动状态,故 B错误;水泵是利用大气压强来将水抽到高处的,故C错误;茶壶是个连通器, 壶嘴和壶身构成了一个连通器, 如果小孔被堵住, 此时壶嘴和壶身就不能构成一个 连通器,当壶嘴放低时,由于壶中没有空气,壶身内的水会被大气压给托住,无法流出,故D正确,故选Do7. 力是看不见的,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力的作用效果去认识它, 这是在科学探究中常用的 方法下面实例中,采用同样探究方法的是A. 探究“电流与电压、 电阻的关系”时, 先保持电阻不变去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再 让电压保持不变去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B. 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时,在多次实验的基础上经过推理,得出牛顿第一定律C. 探究

8、“水沸腾的规律”时,通过实验对比得出蒸发与沸腾的异同点D .探究“磁场的性质”时, 通过对小磁针和通电导体的作用效果, 了解磁场分布、 强度 及方向【答案】D【解析】【详解】力是看不见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力的作用效果去认识它,这种研究方法是转换法。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时,先使电阻不变去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再让电 压不变去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在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时,在多次实验的基础上经过推理,得出运动物体不受力将做匀速直线运动,得出牛顿第一定律,这种研究方法是推理法; 在探究“水沸腾的规律”时时,通过比较得出蒸发与沸腾的异同点,这种研究方法是类比法;探究

9、磁场的性质时,通过小磁针的偏转,了解磁场的方向和分布情况,采用的是转换法,综上所述,只有D符合题意,故选 Do8. 下列应用中,属于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是A. 切蛋糕的“刀”用很细的钢丝制成B. 很重的坦克安装履带C. 注射器的针头很尖D. 建筑设计时,“非承重墙”使用轻质(密度较小的)材料【答案】B【解析】切蛋糕的“刀”用很细的钢丝制成是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很重的坦克安装履带属于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注射器的针头很尖属于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建筑设计时,“非承重墙”使用轻质(密度较小的)材料属于减小压力减小压强。所以选Bo二、不定项选择题9. 如图所示的生活用具中,使用时属于省力杠杆的

10、是钓鱼竿A.开瓶器Cfl韵 灭火器压把钢丝钳【答案】BCD【解析】【详解】钓鱼竿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开瓶器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动力臂大于阻力臂, 是省力杠杆;灭火器压把在使用过程中, 杆;钢丝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即符合题意的是 BCD故选BCD10. 如图所示,为探究物理规律的四个实验,abed为物理规律的应用实例,箭头表示实验所揭示的规律和应用的对应关系,其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遐至审嘉戈仪:单空心;鴨期化瑚JTb可关趋炉览般3磬二旳4?蜒弄匡在 -老,节场于就整重訖A.AC.CB. BD. D【答案】AD【解析】A、中的实验

11、揭示了利用内能来做功的现象,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a是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也是将燃料燃烧释放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二者对应关系正确;B中压缩空气时对空气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而b是用煤气炉烧水,是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二者对应关系不正确;C中磨平的铅块能挂起重物,说明了分子间存在引力;而c中的吸盘是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二者对应关系不正确;D中空气和二氧化氮气体自动混合均匀,表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是腌制咸鸭蛋,也是利用了分子的热运动,使鸭蛋变咸的,二者对应关系正确.故选AD【点睛】这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题目通过实验现象,让我们总结出其反应的理论;然后再与应用技术或现象反应出来的理论

12、对应,结合题目要求,即可得到答案。11. 在相同的溢水杯中分别盛满不同的液体,再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如图所示。当小球静止时,甲、乙两杯中溢出液体的重力分别是0.4N和0.5N,取g=10N/k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iHi4 MhMT IMiM一MM MM , 亍 -J甲乙A. 小球的质量是50gB. 甲杯中小球受到的浮力小于0.4NC. 甲杯中液体对杯底的压强等于乙杯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D. 甲杯内液体对杯底的压力小于乙杯内液体对杯底的压力【答案】AD【解析】【详解】A.小球在乙杯液体中处于漂浮状态,小球此时受到的浮力等于小球的重力,又此时排开的液体的重力为0.5N,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

13、,小球受到的浮力为0.5N,小球的G0刖重力为0.5N,小球的质量为 m=,故A选项正确;B.小球在甲杯中排开液体的重g 10/V/切力为0.4N,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甲杯中小球受到的浮力等于0.4N,故B选项错误;C.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在甲杯液体中沉在底部,在乙杯液体中漂浮在液面上,甲杯中液体的密度小于小球的密度,乙杯中液体密度大于小球的密度,甲杯中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杯中液体密度,又两杯中液体的深度相同,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 gh可得,甲杯内液体对杯底的压强小于乙杯内液体对杯底的压强,故C选项错误;D.两个溢水杯的底面积相同,而甲杯内液体对杯底的压强小于乙杯内液体对杯底的压强,根据压强的变形

14、公式 F= PS可得,甲杯内液体对杯底的压力小于乙杯内液体对杯底的压力,故D选项正确。故选 AD12. 崇左市八大住宅区的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如图甲是建筑工地上的塔式起重机示意图,它是通过电动机带动如图乙所示滑轮组起吊物料的如果这个滑轮组把6X 103N的重物在10s内匀速提升10m,绳索自由端的拉力 F=2.1 x 103N,不计一切摩擦和绳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甲4A.拉力做的功是 6.3 x 10 JC. 该滑轮组的动滑轮重300NB.绳索自由端的速度是 10m/sD. 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答案】AC【解析】(1) 拉力 F 做的有用功: W有=Gh=6 103NX 10m=6

15、104J;(2) W总=FS=FX 3h=2.1 10 3NX 3 10m=6.3X 10 4J , A正确;绳索自由端的速度是 v=s/t=3 10m/10s=3m/s; B错误;(3) n =Wr/W 总 100%= 10 4J/6.3 104J 100% 95% D 错误。该滑轮组的动滑轮重 G动=门卩心物=3 2.1 103N-6(c(d)(1) 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a所示的情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u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气压 大气压(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调节的方法是: 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B.取下软

16、管重新安装(2)小明再作图(b)所示的检查.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3)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明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和(d)所示他发现图(d)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 d)杯子中盛的是盐水. 你认为,小明的结论是 (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 简要说明理由:【答案】(1).大于.B(3).软管或橡皮膜漏气(4).不可靠的(5).应保证金属盒在两种 液体中的深度一样【解析】【分析】(1)U形管液面低的一侧上方气体压强大,液面高的一侧上方气体压强小.(2)如果压气计密封不好,存在漏气

17、情况,在调整两管液面相平后, 挤压橡皮膜橡皮管一侧压强不变, 两管液柱高度不变.(3)根据液体压强公式 p = p gh可知,通过比较液体压强比较液体密度 大小,应控制压强计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详解】(1)首先调节液体压强计: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图甲所示的情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U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气压大于大气压。调节的方法是:取下软管重新安装,故选Bo (2)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软管或橡皮膜漏气,(3)由图c和图d所示实验可知,实验时压强计的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同

18、,不能根 据图d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就认为图d杯子中盛的是盐水, 故小明的结论不可靠,理由是:应保证金属盒在两种液体中的深度一样25. 如图所示,活塞式抽水机工作时是利用 把水抽上来的,它的手柄就是一个杠杆,由图可知,它属于一个 (选“省力”或“费力”)杠杆.【答案】(1).大气压(2).省力【解析】【详解】抽水机抽水时, 需要先将筒内的空气排出,当筒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时,大气压才能将水从低处压到高处,所以,活塞式抽水机工作时是利用大气压把水抽上来的;由图知道,它的手柄就是一个杠杆,且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它的手柄相当于一个省力杠杆。26. 如图,汽车沿平直公路向前行驶。车顶A处

19、滴落的水滴最终落在靠后的B处。车厢地板上的木箱C始终相对车厢静止。画出木箱C的受力示意图(力的作用点画在物体的几何 中心)【答案】【解析】【详解】根据题意知道,车顶 A处滴落的水滴最终落在靠前的B处,由惯性知识知道,此时汽车做的是加速运动;所以,物体C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由于汽车做加速运动,而木箱 C始终相对车厢静止,所以, 木箱C由于惯性 有向后运动的趋势,即小车对 C的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受力如下图:后/前27. 北部湾是世界四大著名渔场之一,北海海鲜全国闻名。海产品加工厂通常把碾碎的冰铺在鱼上进行保鲜,是因为冰熔化时要 (吸收”或放出”)热量:体积

20、为 2m3的冰完全熔化成水后质量 (增大”、减小”或不变),体积变为 mio33(冰的密度是0.9 x 10kg/m)【答案】(1).吸收(2).不变;(3).1.8【解析】【详解】在海鲜上放一些冰块的目的是利用冰块熔化吸热,使海鲜温度降低,起到保鲜心;3的作用;由.知道,体积为 2m的冰的质量是:- : f i_ : : x I:;./,由于质量是物体的属性,所以冰化水后质量不变,即-i .;此时水的体积是 - oP水 1 x 103/m328. 潜水艇是靠改变来实现上浮和下沉的。一艘潜水艇下潜到海面以下300m深处时,在其2m2舱盖上受到海水的压力是 N,该艇在水下下潜过程中,所受的浮力大

21、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海水密度为1.03 x 103kg/m3)6【答案】(1).自身重力(2). 6.0564 X 10 (3).不变【解析】【详解】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上浮和下沉的;由广-小川知道,受到海水的压强是:,小小 一QWp :山3 一W!-由广-知道,舱盖上受到海水的压力是:8r -m X m: X - ;:,! X !;1=。(3)由,:_ -知道,潜水艇在水下下潜过程中,p水和V排不变,所以,受到的29.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实验:浮力不发生变化。 (1) 小琼同学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他做了下图所示的实验.a. 从图可以得出:浮力的大小与

22、 有关.b. 从图可以得出:浮力的大小与 .(2) a.如下图所示图甲中物块 A重N,图丁中烧杯重 N;甲b. 将物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如图乙所示,物块A受的浮力为 N;c. 比较图可知,物块排开水的重力为 N,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答案】(1)a.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b.物体浸入液体后的深度无关(2)a.40.6b.1.6c. 丙、丁 1.6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 到的重力。【解析】(1)a两实验步骤中,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不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也不同,因此结论是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排开的液体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

23、大;b.两实验步骤中,浸没的深度不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同,说明物体受到的浮 力也相同,因此结论是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深度无关;(2) a .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A,则图甲中物块 A重G=4N,图丁中烧 杯重G杯=0.6N ;b. 图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2.4N,则图乙中物块 A受的浮力F浮=G-F =4N-2.4N=1.6N ;c. 图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G总=2.2N,由丙、乙可知物体 A排开水的重 G排=6总(杯 =2.2N-0.6N=1.6N,比较浮力和排开的水的重力发现,二者大小相等,则可得结论:浸入液 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

24、重力30. 一个铁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当它在水平地面上向右运动时地面给它的摩擦力为25牛顿,如果让它作匀速直线运动,需加一个多大,什么方向的拉力作用,并画出该力的图示.()【答案】l,1l17777777777777777777777【解析】【详解】,根据题意知道,铁块在水平地面上运动时,受到摩擦力为25N,当作匀速直线运动时,由平衡条件知道,它受到水平方向的拉力也为25N,且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拉力方向水平向右,力的图示如下:4一l_Iuj一务 F-25N六、专题五:综合计算31. 如图所示,是一辆汽车通过滑轮组将深井中的物体拉至井口的装置图已知井深12m物体

25、重1600N,动滑轮重400N,汽车的最大输出功率为15KV,与汽车相连的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 6000N (不计汽车所受的摩擦阻力、绳重及滑轮组的摩擦),若重物以1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求:(1) 将物体由井底拉至井口需要的时间;(2) 滑轮组提升重物的机械效率;(3) 整个装置工作过程中能提升重物的最大重力.【答案】(1) 12s (2) 80%(3) 1.46 X 104N【解析】【详解】(1)已知井深12m重物以1m/s的速度匀速上升,s5 12m由知道,物体由井底拉至井口需要的时间是:;tV l/rt/S(2)不计绳重及滑轮组的摩擦时,做的总功是:;一/:,做的有用功是:1,-匚

26、;:,故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少有用Gh1600/V=x 100% =x 100% =x 100% = 80%(G +石拥 h1600/V + 400/V(3) 由图知道,承担重物绳子段数是:n=3,所以,汽车的运动速度是:川、又因为汽车的最大输出功率为15kw,故由-知道,汽车能提供的最大拉力是:1.5 X 1043m/s-苛;农;此力小于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6000N;由知道,升重物的最大重力是:-:-.:x1l;|l_ i ! i : X I I I : ;32. 在今年中考体育测试男生 1000m跑步项目中,小潭穿的跑鞋每只重 2.5N,若他在跑步过程中,两个相邻的脚印之间的距离都是1m,

27、脚每次抬离地面的最大高度都是 0.2m,用了 3min20s跑完全程.求:(1) 小潭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 ?(2) 小潭跑完全程对跑鞋做的功是多少?(3) 小潭对跑完全程对跑鞋做功的功率是多少?【答案】(1) 5m/s (2) 500J (3) 2.5W【解析】【详解】(1)根据题意知道,小潭跑1000m所用的时间是t =3min20s=200s ;ss 1 0(10/77由,-知道,小潭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tt 200s(2) 由于脚每次抬离地面的高度是h=0.2m,所以,脚每次抬离地面,运动员对跑鞋做 的功是:-:一 m 门1 I二;:由于两个相邻的脚印之间的距离都是1m所

28、以,跑完全程时,脚一共抬起的次数是:1000?次,lm故小潭跑完全程对跑鞋做的功是::;(3) 由: 知道,小潭跑完全程对跑鞋做功的功率是:。tt 200s33. 小华在课外探究弹簧的长度跟外力的变化关系,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钩码的重(N)00.51.01.52.02.53.04.0指针位置(cm)234567.57.57.5(1) 这项研究在实际中的应用是 .(2) 分析实验数据,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答案】(1).弹簧测力计(2).在一定的范围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成正比【解析】【详解】(1)弹簧的长度跟外力的变化关系是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所以,这项研究在实际中的应用是弹簧测力计;(2)

29、由实验记录数据知道,弹簧的长度跟外力的变化关系是:在弹性限度范围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34. 可探究的科学问题日常生活、 自然现象中有许多现象会让我们产生疑问, 把疑问陈述出来, 就形成了问题,但不一定是科学问题。像个人爱好、 道德判断、价值选择方面的问题都不属于科学问题。比 如,“哪种品牌的运动鞋更好?”“为减少污染和交通拥堵, 应该限制小汽车的使用吗?” 等都不属于科学问题。科学问题是指能够通过收集数据而回答的问题。例如,“纯水和盐水哪一个结冰更 快?”就是一个科学问题,因为你可以通过实验收集信息并予以解答。并不是每一个科学问题都可以进行探究, 当问题太泛化或太模糊, 就难以进行科学探究, 比如“是什么影响气球贴到墙上?”。 一般而言, 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描述的是两个或多个 变量之间的关系, 其中的变量必须是可检验的。 也就是说, 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中的因变量 和自变量都是可以观察或测量的。 例如, “增加气球与头发的摩擦次数会改变气球贴在墙上 的效果吗?”, 在这个问题中, 气球与头发的摩擦次数是自变量, 气球贴在墙上的效果是因 变量,我们通过改变自变量就可以检验因变量怎样变化。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可以有不同的陈述方式,常见的陈述方式有下列三种。方式一: 某个变量影响另一个变量吗?例如, 导体的长度影响导体的电阻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