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注意:每道选择题有四个选项, 其中只有一项符合愿意请用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选错、不选、多选或涂改不清的,均 不给分.1. (2分)(2019?广州)做好垃圾分类,为绿色发展做贡献。下列可回收垃圾主要成分为有 机合成材料的是( )A. 旧报纸B.塑料瓶C.铝制易拉罐D.玻璃瓶2. ( 2分)(2019?广州)“食在广州”,下列广州美食中富含蛋白质的是()A. 增城迟菜心B.从化荔枝C.沙湾姜撞奶D.沙河粉3. (2分)(2019?广州)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生产生活中用到的气体不是来自空气的是()A. 作为

2、燃料电池燃料的 H2B.用于生产氮肥的 2C.用于医疗急救的 QD.用于飞艇的 He4. ( 2分)(2019?广州)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 干冰变成CQ气体B. 从含SiQ2的沙子中提炼高纯 SiC. 海水晒盐D. 从潮湿空气中分离出水5. ( 2分)(2019?广州)下列实验操 正确的是( )29A. 将蒸发皿直接加热取液后的胶头滴管平放在桌面上C.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酒精灯6. (2分)(2019?广州)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各表示种原子,下宀 % 2cxV* 00* V列说法不止确的是()反应刖反应后A.反应物是两种单质B.反应物有剩余C.该反应为化合反应D

3、.该反应生成了多种产物7. ( 2分)(2019?广州)下列物质的使用能够达到目的是()A. 用明矶对水进行杀菌消毒B. 用碱液清洗水垢C. 用生石灰和水作为“自热米饭”的热源D. 用活性炭将硬水软化& ( 2分)(2019?广州)超氧化钾(KO)常备于急救器和消防队员背包中,能迅速与水反应 放出氧气:2KO+2HA2KOH+X+Q,关于此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X的化学式为H2C2B.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变化C. 反应前后氧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D. 反应前后物质状态发生变化9. ( 2分)(2019?广州)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均正确并相对应的是()性质用途A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

4、氧化膜铝合金用于制作卫生间的置物架B钨的导电性好钨用于制作灯泡里的灯丝CCO水溶液显酸性CO用作大棚蔬菜的气体肥料D氢氧化钠能够与酸反应氢氧化钠用于改良酸性土壤A. AB. BC. CD. D10. (2分)(2019?广州)下列关于氯化钠的认识,正确的是()A. 组成:含有钠和氯两种单质B. 性质:与盐酸类似,能与碳酸盐反应C. 用途:可用于生产金属钠D. 生产:常用钠与氯气通过化合反应获得11. (2分)(2019?广州)中国古代诗句中蕴含有很多化学原理,下列诗句的解释不正确的 是( )诗句解释A吴山开,越溪涸,三金合冶成宝锷“宝锷”的成分为合金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千

5、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金的密度比沙大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煅烧生石灰得到熟石灰A. AB. BC. CD. D12. (2分)(2019?广州)燃料和能源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石油是一种清洁能源,也是一种可再生能源B. 炒菜时油锅着火,应立即用水浇灭C. “钻木取火”的原理是通过摩擦生热提高木材的着火点D. 燃气灶火焰出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时,可增大灶具进风口13. (2分)(2019?广州)25C时,探究某固体物质的溶解性,实验记录如下表。下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编号水的质量/g50505050加入固体质量/g 5101520现象固体完全溶解固体完全溶解剩

6、余少量固体剩余较多固体A. 实验所得溶液质量分数为10%B. 实验说明25 C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是 20gC. 实验所得溶液质量分数相同D. 实验所得溶液中含溶质20g 14 . (2分)(2019?广州)从地沟油中提炼生物柴油是垃圾资源化的方法之一。生物柴油主要成分是硬脂酸甲酯(C19H8Q),下列有关硬脂酸甲酯的说法正确的是(A. C 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9: 38: 2B. 相对分子质量为(12X 19+1 X 38+16X 2)C. C H、O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 12: 1: 16D. 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匕X 100%12+1+1615. (2分)(2019?广州)煤和燃油的燃

7、烧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下列排放物能形成酸雨的是()A. SO、NOB. CO CQC.烟尘D.未充分燃烧的汽油16. (2分)(2019?广州)下列物质混合后能够反应,且有明显现象的是()A. 向氧化铁粉末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B. 向稀硫酸中滴入稀氢氧化钾溶液C. 将硫酸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D. 向澄清石灰水中滴入氯化钡溶液17. (2分)(2019?广州)某微粒 M的结构示意图如图,关于该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A. M的原子易失电子B. x只能为7C. M为金属元素D. x为8时,M为阴离子18. (2分)(2019?广州)下列物质与空气充分混合后,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A. P2QB

8、.面粉C.镁粉D. CH419. (2分)(2019?广州)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A. Zn粉(Fe):用ZnC*溶液浸泡,过滤B. 碳粉(MnO):滴入HbQ溶液,过滤C. NaCl溶液(NstSO):加入适量 MgCb溶液,过滤D. CO (HO):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20. (2分)(2019?广州)下列实验中,现象正确且可得到相应结论的是()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把硫在空气中点燃,再伸进充满氧气的集气瓶里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 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SQ,在氧气中燃烧生色火焰成SOB在电解器的玻璃管中加满水,接通直流电源

9、两极玻璃管中有气体生成,体积比是1: 2水是化合物,可分解C高温条件下,将CO通入FezQ粉末黑色粉末变为红色可利用CO的还原性来炼铁D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一瓶盛有氧气的集气瓶口上方木条不复燃02能支持燃烧A. AB. BC. CD. D、(本题包括5小题,共30分)21. (3分)(2019?广州)地球大气中存在氧气( Q)和臭氧(Q)两种含氧元素的单质,其中臭氧氧主要存在于 15000 - 30000米的高空,能减弱高能量紫外线对地球表面的辐射。(1)Q表示一个 (填“原子”、“分子”或“离子”)(2) 高空中可发生转化:2O一系外线=30,该变化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3)

10、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22. ( 5分)(2019?广州)氯化氢(HCI)是极易溶于水的无色气体,其水溶液叫盐酸。(1) 在充满HCI气体的试管中放入用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燥纸条,无明显现象;再滴入水,现象是。(2)向盛有NaHCO粉末的试管中通入 HCI气体,无明显现象;停止通气,再加入少量水,现象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 画出HCI气体和盐酸的微观粒子组成示意图,并进行必要的标注(水分子不用画出)23. (5分)(2019?广州)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含有NaOH NqCO、KzSQ、BaCb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步骤I: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足量

11、水,充分搅拌,静置,有固体剩余。步骤n:取步骤I所得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再滴入过量稀盐酸,无气泡产生,红色逐渐褪去,得到无色溶液。步骤川:取步骤n所得溶液于试管中,滴入过量Ba (NO) 2溶液,无明显现象。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 步骤n中溶液的红色褪去,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 分析上述实验过程,关于样品的组成,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3) 若要进一步确定样品的组成,还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24. ( 7分)(2019?广州)2019年是国际元素周期表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公布元素周期表时,就预言了当时还未发现的相对原子质最约为68的元素的存在

12、,且性质与铝相似,称为“类铝”。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类铝”元素镓的相关信息,请同答下列问题:(1) 镓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2) 金属镓与稀硫酸反应,产物中Ga的化合价为+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 )高纯氧化镓广泛用于生产半导体材料,其一种制备方法如下:步骤I:向含有硫酸的硫酸镓溶液中通入氨气(NH),冷却,生成Ga(NH) (SQ) 2固体。步骤n:在一定条件下灼烧 Ga(NH) (SQ) 2固体,制得高纯氧化镓。 Ga (NH) (SC4) 2中含有的带电的原子团(根)是 (填化学符号)。 步骤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5. (10分)(2019?广州)稀土金属因其独特的性能而被誉为

13、“新材料之母”。稀土金属钇的氧化物(Y2C3)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涂层材料,其颗粒大小决定了产品的质量。利用富 钇稀土(含Y2Q约70%含FaQ、CuQ SiC2等约30%)生产大颗粒氧化钇的一种工艺如 图:稀盐醸有机落剂富铉稀土1 2 3常6等残渣含杂质的有机相NH4HCO3碱液大颗粒氧化铉(4) “调pH时加入碱液使溶液的 pH (填“增大”或“减小”)。(5) 碳酸钇灼烧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6 )为了获得大颗粒氧化钇,某小组研究了条件对产品直径的影响,相关数据如下(D5o表示颗粒直径)实验编号沉淀反应温度/C608085939393料液浓度/ (g/L )303030304040灼烧温

14、度/c110011001100110011001400氧化钇D50/um6.0021.6535.9938.5635.9961.54分析上表数据,其他条件不变时,若将灼烧温度均升高至1400 C,预期所得氧化钇 D5o最大的是 (填实验编号)。三、(本题包括4小题,共30分)26. (4分)(2019?广州)实验室有如图所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连接装置时,需根据导管的高度调节 处的高度,再确定 处的高度。(填“甲”或“乙”)(2 )结束实验的操作是:先 ,再。底部留有空隙的隔扳一彈蕃夹 厂CO:(1) CaCO固体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2 )检验装置气密性,按图连接装置,

15、先 ,再加水至A下端形成一段水柱,静置,若观察到 ,说明气密性良好。(3 )加入药品。添加块状 CaCO固体时,为避免打破锥形瓶,应将锥形瓶 ,再放入固体。添加盐酸时,将稀盐酸从 (填仪器A的名称)倒入锥形瓶至 。(4)如图2所示,向放置有燃着的蜡烛的烧杯中倒入CO,观察到的现象是 。28. ( 9分)(2019?广州)实验室配制饱和澄清石灰水和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并进行有关实验。F表是20 C时部分物质的溶解度数据。物质Ca (OH 2NaOHCaCOCa (HCO) 2NaCONaHCO溶解度/g0.161090.006516.621.89.6(1 )配制溶液。其中配制 100

16、g 10%氢氧化钠溶液的基本步骤是:称取氢氧化钠固体-量取水-溶解-装瓶-贴标签。 称取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 go 已知水的密度为1g/cm3,用100mL量筒量取所需的水,画出水的液面。 装瓶后贴标签,在标签上填写: 。(2)进行性质探究实验,20C时,根据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向饱和澄清石灰水中通入 CO直至过量,先生成 CaCO再转化为Ca ( HCO) 2,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向10%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 CO直至过量,先生成 NqCQ 再转化为 NaHCO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理论上吸收4.4gCQ,需饱和澄清石灰水的质量至少为 g,或需10%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至少为 g.(计算结果精确到个

17、位)1001-90=-8029. (10分)(2019?广州)已知金属钴(Co)的活动性与铁相似,请预测氯化钴(CoCb)的化学性质,说明预测的依据,并设计实验验证。经查阅资料,钴的化合物相关性质如下:物质CoOCo (OH 2C0CI2CoSOCo (NO) 2CoCQ在水中的难溶于水难溶于水易溶于水易溶于水形易溶于水难溶于水溶解性的灰绿色的粉红色形成粉红成粉红色溶形成粉红的粉红色固体固体色溶液液色溶液固体限选试剂:CoCl2溶液、(NH) 2CO溶液、NqSQ溶液、AgNO溶液、NaOH溶液、稀硫酸、镁条、铜片。预测预测的依据验证预测的实验操作与预期现象能够与含Ag%CoCl2溶液中含C,

18、取少量CoCl2溶液于试管中,如果可溶性盐反应AgCI难溶于水。观察到,则预测成立。能够与(填物质类别)反应取少量C0CI2溶液于试管中,如果观察到,则预测成立。能够与(填物质类别)反应取少量C0CI2溶液于试管中,如果观察到,则预测成立。2019 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注意:每道选择题有四个选项, 其中只有一项符合愿意请用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选错、不选、多选或涂改不清的,均 不给分1(2 分)( 2019 ?广州)做好垃圾分类,为绿色发展做贡献。下列可回收垃圾主要成分为有 机合成材料的是()A. 旧报纸B.塑

19、料瓶C.铝制易拉罐D.玻璃瓶【解答】解:A旧报纸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错误;B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正确;C铝制易拉罐是金属材料,错误;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错误;故选: B。【点评】 掌握常见的材料的类别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 (2 分)(2019?广州)“食在广州” ,下列广州美食中富含蛋白质的是()A. 增城迟菜心B.从化荔枝C.沙湾姜撞奶D.沙河粉【解答】解:A增城迟菜心中富含维生素;B. 从化荔枝中富含维生素、糖类;C. 沙湾姜撞奶中富含蛋白质;D沙河粉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 C。【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 关键。3.

20、 (2 分)(2019?广州)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生产生活中用到的气体不是来自空气的是( )A. 作为燃料电池燃料的 H2B.用于生产氮肥的 N2C.用于医疗急救的 QD.用于飞艇的 He【解答】解:A空气中不存在氢气,故 A正确;B空气中最多的是氮气,故 B错;C空气中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故C错;D氦气属于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故D错。故选: A。【点评】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空气中成分。4. ( 2分)(2019?广州)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 干冰变成CQ气体B. 从含SiQ2的沙子中提炼高纯 SiC. 海水晒盐D. 从潮湿空气中分离出水【解答】解:A干冰变成CQ 2气体过

21、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从含SiQ2的沙子中提炼高纯 Si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从潮湿空气中分离出水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o【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 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5. ( 2分)(2019?广州)下列实验操正确的是()取液后的胶头滴管平放在桌面上B.【解答】解:A、蒸发皿可以直接加热,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 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为防止腐蚀胶头滴管,使用滴管的过程中不可平放或倒置滴管

22、,取液后的胶头滴管不 能平放在桌面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 操作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6. (2分)(2019?广州)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各表示一种原子,下%OO4%IF* * V列说法不止确的是()反应刖反应后A.反应物是两种单质B.反应物有剩余C.该反应为化合反应D.该反应生成了多种产物【解答】解:由质量守恒

23、定律和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过程可表示为厅厂。A. 反应物中的两种分子均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均属于单质,故正确;B. 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反应后两种反应物均有剩余,故正确;C. 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有两种,生成物只有一种,符合“多变一” 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正确;D. 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有两种,生成物只有一种,故错误。故选:Do【点评】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充分理解图中的信息,根据分子由原 子构成等特点,正确判断变化中的物质构成,是解答本题的基本方法。7. ( 2分)(2019?广州)下列物质的使用能够达到目的是()A. 用明矶对水进行

24、杀菌消毒B. 用碱液清洗水垢C. 用生石灰和水作为“自热米饭”的热源D. 用活性炭将硬水软化【解答】解:A、用明矶不能对水进行杀菌消毒,能对杂质吸附、使杂质沉降,故选项说法错误。B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不能与碱溶液反应,用碱液不能清洗水垢,故选项说法错误。C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放出大量的热,用生石灰和水作为“自热米饭”的热源,故选项说法正确。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不能除去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o【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盐的化学性质、生石灰的化学性质、活性炭具有吸附性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 2分)(2019?广州)超氧化钾(KQ)常备于急救器和消防队

25、员背包中,能迅速与水反应放出氧气:2KQ+2HA2KQH+X+0,关于此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X的化学式为H2QB.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变化C. 反应前后氧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D. 反应前后物质状态发生变化【解答】 解:A由2KQ+2HO-2KQH+X+QT可知,反应前后钾原子都是 2个,反应前氧 原子是6个,反应后应该是 6个,其中2个包含在X中,反应前氢原子是 4个,反应后 应该是4个,其中2个包含在X中,X的化学式是H2Q,该选项说法正确;B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发生变化,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反应前后氧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例如氧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该选项说法正确;D反应前后物质状态

26、发生变化,例如反应前没有气体,反应后生成气体,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o【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9. ( 2分)(2019?广州)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均正确并相对应的是()性质用途A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氧化膜铝合金用于制作卫生间的置物架B钨的导电性好钨用于制作灯泡里的灯丝CCO水溶液显酸性CQ用作大棚蔬菜的气体肥料D氢氧化钠能够与酸反应氢氧化钠用于改良酸性土壤A. AB. BC. CD. D【解答】解:A、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氧化膜,具

27、有很好的抗腐蚀性,故可以 将铝合金用于制作卫生间的置物架,正确;B钨的导电性好且熔点高,可以用于制造灯泡里的钨丝,错误;C CQ水溶液显酸性,可以用于制取碳酸饮料,错误;D氢氧化钠能够与酸反应,但是具有极强的腐蚀性,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错误; 故选:A。【点评】掌握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0. ( 2分)(2019?广州)下列关于氯化钠的认识,正确的是()A. 组成:含有钠和氯两种单质B. 性质:与盐酸类似,能与碳酸盐反应C. 用途:可用于生产金属钠D. 生产:常用钠与氯气通过化合反应获得【解答】解:A氯化钠中含有钠、氯两种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B氯化钠的化学性质与盐酸

28、不类似,不能与碳酸盐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C氯化钠可用于生产金属钠,故选项说法正确。D氯化钠常用海水晒盐的方法或通过盐湖、盐矿获得,不能常用钠与氯气通过化合反应 获得,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o【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盐的化学性质、氯化钠的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1. (2分)(2019?广州)中国古代诗句中蕴含有很多化学原理,下列诗句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诗句解释A吴山开,越溪涸,三金合冶成宝锷“宝锷”的成分为合金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金的密度比沙大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煅烧生石灰得到熟石灰若等闲A. AB. BC. CD. D【

29、解答】解:A三金合冶成宝锷,“宝锷”的成分为合金,故选项说法正确。B由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这是造成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的主要原因,故选项说法正确。C吹尽狂沙始到金,意思是经过千遍万遍的过滤,历尽千辛万苦,最终才能淘尽泥沙得 到闪闪发光的黄金,说明金的密度比沙大,故选项说法正确。D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煅烧石灰石得 到生石灰,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o【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盐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分子的基本性质等是正 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2. (2分)(2019?广州)燃料和能源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石油是一种

30、清洁能源,也是一种可再生能源B. 炒菜时油锅着火,应立即用水浇灭C. “钻木取火”的原理是通过摩擦生热提高木材的着火点D. 燃气灶火焰出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时,可增大灶具进风口【解答】解:A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错误;B炒菜时油锅着火不能用水浇灭,错误;C “钻木取火”的原理是通过摩擦生热提高木材的温度,而不是着火点,错误;D燃气灶火焰出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时,说明燃烧不充分,可增大灶具进风口,增加 氧气的量,正确;故选:Do【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能源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3. (2分)(2019?广州)25C时,探究某固体物质的溶解性,实验记录如下表。下列实验结论正确

31、的是()编号水的质量/g50505050加入固体质量/g 5101520现象固体完全溶解固体完全溶解剩余少量固体剩余较多固体A. 实验所得溶液质量分数为10%B. 实验说明25 C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是20gC. 实验所得溶液质量分数相同D. 实验所得溶液中含溶质 20g【解答】解:A实验所得溶液质量分数为:一;X 100% 9.1%,该选项说法不正5g+50g确;B固体完全溶解,形成的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如果是饱和溶液,则25C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是 20g ,如果是不饱和溶液,则25 C时该物质的溶解度大于 20g , 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实验所得溶液都是饱和溶液,因此质量分

32、数相同,该选项说法正确;D实验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小于20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点评】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要注意理解。14. (2分)(2019?广州)从地沟油中提炼生物柴油是垃圾资源化的方法之一。生物柴油主要成分是硬脂酸甲酯(G9H8Q),下列有关硬脂酸甲酯的说法正确的是()A. C 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9: 38: 2B. 相对分子质量为(12X 19+1 X 38+16X 2)C. C H、O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12: 1: 16D. 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X 100%12+1+16【解答】解:A硬脂酸甲酯中 C 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X 19)

33、: (1 X 38) : ( 16 X 2)工19: 38: 2,故错误;B. 硬脂酸甲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X 19+1X 38+16X 2,故正确;C由化学式可知,硬脂酸甲酯中C H、O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 19: 38: 2,故错误;D.由化学式可知,硬脂酸甲酯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X 212X19+1X33+16X2.mi-,故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式的意义和有关计算,难度稍大。15. (2分)(2019?广州)煤和燃油的燃烧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下列排放物能形成 酸雨的是()A. SO、NOB. CO COC烟尘D.未充分燃烧的汽油【解答】解:A形成酸雨的主要

34、气体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故选项正确。b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不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C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不是烟尘,故选项错误。D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不是未充分燃烧的汽油,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环境问题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了解酸雨形成的原因即可正确解答本题。16. (2分)(2019?广州)下列物质混合后能够反应,且有明显现象的是()A向氧化铁粉末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B. 向稀硫酸中滴入稀氢氧化钾溶液C. 将硫酸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D. 向澄清石灰水中滴入氯化钡溶液【解答】解:A向氧化铁粉末中滴入氢氧化钠溶

35、液,不反应,故选项错误。B向稀硫酸中滴入稀氢氧化钾溶液,生成硫酸钾和水,无明显变化,故选项错误。C将硫酸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正确。D向澄清石灰水中滴入氯化钡溶液,交换成分没有沉淀、 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Co【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盐与碱的化学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要注意能够反应、且有明显现象这两个限制条件。17. (2分)(2019?广州)某微粒 M的结构示意图如图,关于该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A. M的原子易失电子B. x只能为7C. M为金属元素D. x为8时,M为阴离子【解答】解:A若为原子,其最外层电子数为7,在化学反应中

36、易得到 1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B x可能为7,也可能为8,故选项说法错误。C M为氯元素,为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D x为8时,质子数=17,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V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选项 说法正确。故选:Do【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8. (2分)(2019?广州)下列物质与空气充分混合后,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A. POB.面粉D. CH4【解答】解:A、五氧化二磷不属于可燃物,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不可能引起爆炸;故A正确;B面粉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后,遇明

37、火可能引起爆炸;故B错误;C镁粉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引起爆炸;故C错误;D甲烷是具有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引起爆炸;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可燃性气体和空气或氧气的混合气体遇明火可能会 引起爆炸。19. (2分)(2019?广州)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A. Zn粉(Fe):用ZnCh溶液浸泡,过滤B. 碳粉(MnO):滴入HzQ溶液,过滤C. NaCI溶液(NazSQ):加入适量 MgC2溶液,过滤D. CQ (H2Q):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解答】解:A Fe不能与ZnCI2溶液反应,不能

38、除去杂质,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 不变,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C NqSQ与氯化镁溶液不反应,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 错误。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二氧化碳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 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故选:Do【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20. (2分)(2019?广州)下列实验中,现象正确且可得到相应结

39、论的是()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把硫在空气中点燃,再伸进充满氧气的集气瓶里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 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 色火焰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SQ,在氧气中燃烧生成SQB在电解器的玻璃管中加满水,接通直流电源两极玻璃管中有气体生成,体积比是1: 2水是化合物,可分解C高温条件下,将CO通入FezQ粉末黑色粉末变为红色可利用CQ的还原性来炼铁D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一瓶木条不复燃Q能支持燃烧盛有氧气的集气瓶口上方A. AB. BC. CD. D【解答】解:A、把硫在空气中点燃,再伸进充满氧气的集气瓶里,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硫在空气、氧气中燃烧均生成SO,故

40、选项说法错误。B在电解器的玻璃管中加满水, 接通直流电源,两极玻璃管中有气体生成, 体积比是1: 2;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氢气和氧气分别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分解,故选项说法正确。C高温条件下,将 CO通入 Fe2Q粉末,红色粉末变为黑色,故选项说法错误。D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一瓶盛有氧气的集气瓶口上方,木条不复燃,不能说明C2能支持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二、(本题包括5小题,共30分)2

41、1. (3分)(2019?广州)地球大气中存在氧气( Q)和臭氧(Q)两种含氧元素的单质,其中臭氧氧主要存在于 15000 - 30000米的高空,能减弱高能量紫外线对地球表面的辐射。(1) C表示一个 分子 (填“原子”、“分子”或“离子”)(2) 高空中可发生转化:2C3厂 3Q,该变化属于 化学(填“物理”或“化学”)变化。(3) 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2Mg+G2MgO。【解答】解:(1) C3表示一个臭氧分子,故填:分子;(2)2O示力 以 3Q,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填:化学;(3)镁燃烧生成氧化镁,故填: 2Mg+ 2MgO【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有关氧气的知识,完成此

42、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22. ( 5分)(2019?广州)氯化氢(HCI)是极易溶于水的无色气体,其水溶液叫盐酸。(1) 在充满HCI气体的试管中放入用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燥纸条,无明显现象;再滴入水,现象是 用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燥纸条变红色。(2) 向盛有NaHCO粉末的试管中通入 HCI气体,无明显现象;停止通气,再加入少量水, 现象是 固体溶解,有气泡产生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NaHCOHCI NaCI+H20+C创。(3)画出HCI气体和盐酸的微观粒子组成示意图,并进行必要的标注(水分子不用画出)【解答】解:(1)在充满HCI气体的试管中放入用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燥纸条,无明显现象,

43、是因为试管中不含有酸性物质,再滴入水,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盐酸,盐酸显酸性, 能使石蕊变红色,因此现象是用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燥纸条变红色。故填:用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燥纸条变红色。(2) 向盛有NaHCO粉末的试管中通入 HCI气体,无明显现象,停止通气,再加入少量水, 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盐酸,盐酸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因此现象是固体溶解,有气泡产生,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HC9HCINaCI+HbO+CE。故填:固体溶解,有气泡产生;NaHC3+HCI NaCI+HbO+COf。(3)HCI气体中只含有氯化氢分子,盐酸中除去水分子外,还含有氢离子和氯离子,微 观粒子组成示意图如下

44、所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23. (5分)(2019?广州)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含有NaOH NqCO、KaSQ、BaCIb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步骤I: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足量水,充分搅拌,静置,有固体剩余。步骤H:取步骤I所得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再滴入过量稀盐酸,无气泡产生,红色逐渐褪去,得到无色溶液。步骤川:取步骤n所得溶液于试管中,滴入过量Ba (NO) 2溶液,无明显现象。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n中溶液的红色褪去,发生反应的

45、化学方程式是NaOH+HONaCI+fO。(2) 分析上述实验过程,关于样品的组成,可以得到的结论是该样品中一定含有 BaCb 和NaOH至少含有 NaCO和&SQ其中一种 。(3) 若要进一步确定样品的组成,还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是取少量步骤I所得固体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若固体不溶解,则样品中含&SQ4 ;若固体完全溶解,则样品中含NqCQ;若部分溶解,则样品中含N&CQ和&SQ。【解答】解:(1)步骤n中溶液的红色褪去,是因为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故答案为:NaQH+HC= NaCI+HQ(2) 分析上述实验过程, 关于样品的组成,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该样品中一定含有 Ba

46、CL 和NaOH至少含有NqCQ和&SQ其中一种;故答案为:该样品中一定含有 BaCb和NaOH 至少含有 NaCO和KaSQ其中一种。(3) 若要进一步确定样品的组成,还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是:取少量步骤I所得固体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若固体不溶解,则样品中含K2SQ;若固体完全溶解,则样品中含NazCO;若部分溶解,则样品中含 Na2CO和K2SQ;故答案为:取少量步骤I所得 固体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若固体不溶解,则样品中含K2SQ;若固体完全溶解, 则样品中含NazCO;若部分溶解,则样品中含 NqCO和K2SO。【点评】 本考点属于物质的推断题,是通过对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

47、在比较鉴别的基础上,得出了正确的实验结论。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通过实验现象,从而得出物质的组成。此考点主要出现在填空题和实验题中。24. ( 7分)(2019?广州)2019年是国际元素周期表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公布元素周期表时,就预言了当时还未发现的相对原子质最约为68的元素的存在,且性质与铝相似,称为“类铝”。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类铝”元素镓的相关信息,请同答下列问题:(1) 镓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1 。(2) 金属镓与稀硫酸反应,产物中Ga的化合价为+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Ga+3HSO=G ( SO) 3+3H2 f 。(3 )高纯氧化镓广泛用于生产半导体材料,其一种制备

48、方法如下:步骤I:向含有硫酸的硫酸镓溶液中通入氨气(NH),冷却,生成Ga(NH) (SQ) 2固体。步骤n:在一定条件下灼烧 Ga(NH) (SQ) 2固体,制得高纯氧化镓。 Ga(NH) (SC4) 2中含有的带电的原子团(根)是NH+、SQ2(填化学符号)。 步骤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GS2 (SO) 3+2NH+HSO= 2Ga ( NH) ( SQ) 2 J 。阴69.72【解答】解:(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31,表示原子序数为31;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1。(2)金属镓与稀硫酸反应,产物中 Ga的化合价为

49、+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Ga+3HSQ =Ga2 ( SQ) 3+3H2 To(3Ga(NH) (SQ4) 2中含有的带电的原子团是铵根和硫酸根,其符号是NH+、SQ2。向含有硫酸的硫酸镓溶液中通入氨气(NH)冷却,生成 Ga(NH) (SQ) 2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Ga ( SQ) 3+2NH+HSO= 2Ga ( NH) (SQ) 2J。故答案为:(1) 31;(2) 2Ga+3HSC4= Ga ( SQ) 3+3Hz T;+ 2 -(3NH、SQ ;Ga ( SQ) 3+2NH+HSO= 2Ga ( NH) ( SQ) 2 J【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

50、的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5. (10分)(2019?广州)稀土金属因其独特的性能而被誉为“新材料之母”。稀土金属钇的氧化物(Y2Q)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涂层材料,其颗粒大小决定了产品的质量。利用富 钇稀土(含Y2Q约70%含FqQ、CuQ SiQ?等约30%生产大颗粒氧化钇的一种工艺如 图:稀盐醸有机濬剂(1) 氧化钇(Y2Q)中,Y元素的化合价为+3 。(2) “酸溶”过程中,氧化钇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Y2Q+6HCI= 2YCI3+3H2Q。(3) “分离提纯”是为了除去滤液1中的 FeCb、CUCI2(填化学式)。(4) “调pH时加入碱液使溶液的 pH增大

51、 (填“增大”或“减小” )o甘泪roiinn(5) 碳酸钇灼烧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Y2 (CQ) ?Y2Q+3CQT。(6 )为了获得大颗粒氧化钇,某小组研究了条件对产品直径的影响,相关数据如下(D5o表示颗粒直径)实验编号沉淀反应温度/C608085939393料液浓度/ (g/L )303030304040灼烧温度/c110011001100110011001400氧化钇Dfe0/um6.0021.6535.9938.5635.9961.54分析上表数据,其他条件不变时,若将灼烧温度均升高至1400 C,预期所得氧化钇D5o最大的是(填实验编号)。【解答】解:(1)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在氧化

52、钇中,氧元素显示-2价,所以Y元素的化合价为+3;(2) 氧化钇与盐酸反应反应生成氯化钇和水,化学方程式为:Y2Q+6HCI= 2YCI3+3HQ(3) 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氧化铜和水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所以分离提纯”是为了除去滤液 1中的FeCl3、CuCl2;(4) “调pH时加入碱液先与过量的酸发生中和反应,所以使溶液的pH增大;(5) 碳酸钇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钇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Y2Q+3CO T;(6) 通过表中的数据可知, 其他条件不变时,若将灼烧温度均升高至 1400C,预期所得 氧化钇D50最大的是。故答案为:(1) +3;(2) YO+6HCI= 2YCI3+3H2O;(3) FeCb、CuCl2;(4) 增大;FD11HE1木(5) W (CO) 3Y2Q+3COf;(6) 。【点评】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三、(本题包括4小题,共30分)26. (4分)(2019?广州)实验室有如图所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连接装置时,需根据导管的高度调节乙 处的高度,再确定 甲 处的高度。(填“甲”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