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汇率制度选择影响因素的实证考察_第1页
固定汇率制度选择影响因素的实证考察_第2页
固定汇率制度选择影响因素的实证考察_第3页
固定汇率制度选择影响因素的实证考察_第4页
固定汇率制度选择影响因素的实证考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固定汇率制度选择影响因素的实证考察第 1 章 导论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国际汇率制度的演变从 19 世纪 80 年代至今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从其演变的历史进程来看,固定汇率制度也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分别是1880-1914 年金本位制下的固定汇率制、1944-1973 年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以及 1976 年至今牙买加体系下的钉住汇率制。金本位制下的固定汇率制度是典型的与黄金挂钩的固定汇率制,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度是各国货币钉住美元,但可在一定范围内调整的固定汇率制,而牙买加货币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又称为钉住汇率制,与传统的钉住汇率不同,一国货币的汇率随目标货币的汇

2、率的变动而被动地变动,但实际上也是相对的固定汇率制度。因此可以说,牙买加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度包含了传统的固定汇率制与各种形式的钉住汇率制。自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固定汇率制不再是强制要求,各国可以根据实际经济情况来选择适合的汇率制度。相关的理论研究表明,随着政治、经济与金融领域的不断发展与完善,随着国际间资本更加自由的流动,各国更倾向于选择较灵活的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将是各国汇率安排的最终选择。但是根据著名学者Reinhart 和 Rogoff(2002)对汇率制度分类的研究发现,实行固定汇率制的国家仍占到大多数。从 RR 汇率制度分类的数据来看,2010 年真正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只有 28

3、个国家,实行中间汇率制度的国家有 67 个,而仍实行固定汇率制度的国家却有 91 个,同时发现,在实行固定汇率制度的国家中既有发展中国家,也有发达国家。也有学者认为,虽然我国于 2005 年 7 月进行了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宣布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但我国货币当局对外汇市场的干预仍比较明显,汇率制度仍偏好固定汇率制,属于事实上的钉住。这也证实了汇率制度选择理论中的害怕浮动;假说,即许多宣称实施浮动汇率制的国家往往干预外汇市场,结果导致事实上的固定汇率制。徐建炜(2010)在研究中也得出结论:固定汇率制度具有很强的惯性特征,且这种特征对于发展中国家

4、更加明显。.1.2 简要的文献综述回顾汇率制度选择的研究历程,可以发现,自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来,一国如何选择最合适的汇率制度一直是国际上政府和学者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从文献的搜集过程中发现,国内外学者关于汇率制度选择问题的研究不胜枚举,现从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两方面对所读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国际金融界有关汇率制度选择的经典理论有: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最优货币区理论、三元悖论、中空论或两极论以及政府公信力理论。国内外大量的理论文献对汇率制度的最佳选择问题是十分有用的。现对这些理论进行梳理和总结。Fleming(1962)和 Mudell(1963)主要研究了不同汇率制度下的不同经济政策的效果,研究

5、发现一国在资本完全流动的开放条件下,若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则采取财政政策有利于收入水平的提高;若实施浮动汇率制度,则采取货币政策较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在资本不完全流动的条件下,一国若是实行固定汇率制度,政府不论采取何种经济政策都无效;若是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则长期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会促进经济的发展。.第 2 章 国际货币制度的变迁与汇率制度的选择汇率制度是国际货币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际货币制度的不断变迁,汇率制度也处于不断地变化当中。本章从国际货币制度的历史变迁出发,回顾了不同货币制度体系下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本章对不同货币体系条件下的固定汇率制度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总结,

6、从而对本文所要研究的固定汇率制度进行了界定。2.1 国际货币制度的历史变迁国际货币制度是一种联系世界各国汇率关系的组织形式,这一国际性规则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它主要确立了各国汇率的确定方式、汇率波动的界限、汇率调整的手段及维持汇率稳定的措施这四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根据汇率的决定方式和外汇储备形式,可以将历史上的国际货币制度划分为金本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牙买加体系;另一方面,可根据汇率变动的幅度将汇率制度分为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从 19 世纪 80 年代至今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将上述两个角度综合起来考虑,就形成了国际货币制度的三个阶段:1880-1914

7、 年金本位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1944-1973 年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以及 1976 年至今牙买加体系下的浮动汇率制度。金本位体系下,各主要西方国家使用具有一定成色和重量的金币作为流通货币。金本位体系存在的三大前提是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兑换、自由输出输入,也是其存在的基础。金本位制的三大前提起到了自动调节国际收支、保持汇率稳定的作用。例如,在英美两国的贸易中,当美国处于贸易顺差状态时,美国人就会嫌手中的英镑较多,从而英镑的价格就会下跌,而一英镑中含有的黄金量就有可能高于美元中的黄金量及黄金的运费之和。在这种情况下,英国人就会用黄金来支付贸易货款而不会用被低估的英镑。随着黄金

8、由英国向美国的流入,美元的发行就会增加,从而引起美国的商品价格上升,这时出口减少进口增加,扭转了一开始贸易顺差的局面,实现了国际收支的自动平衡。金本位时期下的固定汇率制度既保障了国际信贷和国际贸易的安全,又降低了国际投资的汇率风险,同时便于生产成本的核算,这一系列优势推动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发展,使自由资本主义获得了充足的发展。但是,金本位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度也存在一定的缺陷,货币严格的与黄金挂钩使得各国的货币发行难以满足日益扩大的交易需求,从而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制约了经济的增长。后来随着一战的爆发,各国限制了黄金的自由输出,违背了金本位体系存在的基础,因此,金本位体系随之土崩

9、瓦解。从一战的爆发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这 30 年间国际货币处于一个制度混乱的状态,各经济学家对该实行怎样的汇率制度争论不休。.2.2 固定汇率制度的界定随着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固定汇率制度也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不同国际货币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度也不同。金本位制下的固定汇率制度是典型的与黄金挂钩的固定汇率制,两国的货币含金量决定了两国之间货币的汇率,其汇率等于两国货币的含金量之比。只要两国的货币含金量一定,两国货币的汇率就相对稳定。但汇率在受到外汇供求的影响时也会偏离其含金量之比,但是偏离程度是有限的。金本位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允许汇率在有限的范围内波动,从而使汇率这种自动调节的作用来保证国

10、际收支的自动平衡。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度是各国货币围绕美元为中心的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也允许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波动,但只能在平价上下的一定幅度内波动,且不能自动调节。为了保证汇率的稳定,若波动超出限定范围,就要出动各国的中央银行来干预外汇市场。例如,可以通过短期信贷资金来解决一国的短期国家收支失衡,若国际收支失衡是长期性的,解决方式只能是通过 IMF 调整汇率平价。而牙买加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又称为钉住汇率制,与传统的钉住汇率不同,一国货币只能在众多汇率波动的主要货币中选择其中一种货币,与其保持固定的比价,并且随着这一主要货币汇率的变动而被动的变动,但实际上也是相对的固定汇率制度。因此

11、可以说,牙买加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度包含了传统的固定汇率制与各种形式的钉住汇率制。.第 3 章 固定汇率制度选择影响因素的理论考察. 193.1 经济因素. 193.2 政治及制度因素. 203.3 其他因素. 213.4 本章小结. 22第 4 章 固定汇率制度选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254.1 实证模型的构建. 254.2 数据来源及处理. 274.3 实证结果及分析. 294.4 本章小结. 33第 5 章 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的模拟预测. 355.1 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类型的概率估算. 355.2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路径. 415.3 本章小结. 43第 5 章 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的模

12、拟预测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依然是目前国内外关注的焦点,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分析影响一国选择固定汇率制度的因素的基础上,估算出我国近年来选择固定汇率制度的概率,判断我国的汇率制度是否仍偏好固定汇率制度,以此找出对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借鉴意义。因此,本章节在前一章节的基础上,将我国的各项宏观经济数据代入到上述发展中国家的实证模型中进行计算,并得出概率结果。5.1 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类型的概率估算从图 5.1 和图 5.8 的趋势图来看,我国的人均 GDP 与选择固定汇率制度的概率呈明显的反方向的变化关系,即人均 GDP 越高,选择固定汇率制度的概率越小,越倾向于较灵活的汇率制度,这与第四章的

13、实证结果相符。 从图 5.2 和图5.8 的趋势图来看,我国的贸易开放度呈平稳上升的趋势,与选择固定汇率制度的概率呈反方向的变化关系,即贸易开放度越高,选择固定汇率制度的概率越小,越倾向于较灵活的汇率制度,这与第四章的实证结果相违背。从图 5.3 和图 5.8的趋势图来看,我国的通货膨胀率上下波幅不定,但总体呈下降趋势,与选择固定汇率制度的概率呈正方向的变化关系,即通货膨胀率越高,选择固定汇率制度的概率越大,这也与第四章的实证结果相违背。从图 5.4 和图 5.8 的趋势图来看,我国的资本流动程度先上升后下降,自 1994 年后呈平稳下降趋势,与选择固定汇率制度的概率呈正方向的变化关系,即资本

14、的流动程度越高,选择固定汇率制度的概率越大,这也与第四章的实证结果相违背,却与 Mudell(1961)提出的最优货币区理论相符。从图 5.5 和图 5.8 的趋势图来看,我国的外汇储备水平呈明显上升趋势,与选择固定汇率制度的概率呈反方向的变化关系,即外汇储备水平越高,选择固定汇率制度的概率越小,倾向于选择较灵活的汇率制度,这与第四章的实证结果相符合。.结论理论方面,本文对汇率制度选择的传统理论以及理论的新发展进行了回顾。通过对汇率制度选择理论方面的梳理,我们发现,影响一国选择固定汇率制的因素有:资本的流动程度、经济规模、经济发展水平、要素流动程度、经济开放度、产品多样化程度、通货膨胀率、货币

15、政策独立性、国际储备、经济冲击及金融市场的成熟度等等。由于不同时期的宏观经济背景不同及关注的重点不同,导致了汇率制度选择理论的发展。每一种理论对于汇率制度选择都有一定的解释力,但是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汇率制度选择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仅靠经济理论并不能完全引导政策制定,需将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结合起来,根据国家的实际情况进行进一步的修正。同样地,在对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上,也应综合考虑我国不同阶段的实际的经济、金融、政治的发展状况,选择一种合适的汇率制度来促进我国经济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实证方面,国内外有很多学者对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有一定的研究,其中一部分学者对汇率制度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和假设检验,主要分析各因素是如何影响汇率制度选择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