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治理中水土保持需要注意的问题_第1页
河道治理中水土保持需要注意的问题_第2页
河道治理中水土保持需要注意的问题_第3页
河道治理中水土保持需要注意的问题_第4页
河道治理中水土保持需要注意的问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河道治理中水土保持需要注意的问题前言一直以来,河道治理都对社会经济发展有比较大的影响。在对河道进行治理时,除了要满足生态环境和防洪安全的要求外,还需要根据城镇的发展进行规划,对城乡供水、房产开发、旅游等行业提供服务。只有紧密围绕经济发展,对各个方面的关系进行协调,才能认为河道治理好,避免水土流失。所以,要提高河道治理过程中水土保持的研究,提升河道治理水平。1 案例介绍黄前水库位于黄河流域大汶河支流石汶河上游,泰安市岱岳区黄前镇黄前村北 1 km 处,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顾城市供水、农业灌溉、水产养殖等综合利用的重点中型水库。水库流域呈扇形,为泰山山脉纯山区,干流平均坡度 7.2‰

2、,上游水土保持良好,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 292 km2。大坝以下保护农田 3.33 万 hm2,人口 30 万,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日供水 10 万 m3,占泰安市用水量的70以上,是泰安市主要的水源地。2 河道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1 思想认识缺乏统一性在对水土进行保护过程中,人们对保护区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见不够统一,一些干部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只考虑经济发展,对于一些潜在的威胁不够警觉,在对保护区的环境进行治理的过程中,企业和政府之间、地方和国家之间责任权利缺乏统一性。2.2 水土流失的防护任务艰巨水库大坝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被自然环境侵蚀严重,再加上人们的开发利用,有大约 320 km2区

3、域出现了水土流失。假设在不增加流失面积、没有自然灾害的基础上,按每年治理 22 km2的速度进行计算,大约需要花费 10 a 左右的时间才可以完成治理。2.3 治理保存率需要提高在水土保持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监督管理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治理、破坏共存的现象屡见不鲜。调查证明,一些地区的水土环境破坏要快于水土环境治理。例如保护区中水土治理面积和新开耕地面积基本持平。再加上水土保持监督部门人手不足,技术装备落后,影响监督工作开展。3 河道治理中水土保持需要注意的问题3.1 疏通河道时产生比较多的弃渣在对河道进行大规模疏通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弃渣,河道中的淤泥由于含有有害、有毒物质,需要对弃渣进行填

4、埋过滤处理。在运输弃渣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扬尘和撒落,需要做好防护措施。3.2 以生态自然修复原则对河流形态进行维护一个良好的河流形态是保证河流健康的基础,在对河流进行治理时,要将生态自然修复作为出发点,对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进行考虑:(1)为了保证河流的自然流动,要保证河流有足够的水源。(2)由于河流是由于众多水系和支流汇聚而成的,因此要保持其畅通。(3)要适宜生物生长,保持河道生物种类的多样性。(4)河流要和湿地、湖泊沟通,实现生物和水流的交换。(5)要具有良好的污水控制能力,保证河流水质的干净。3.3 将植物措施和堤坝建设结合起来在治理河道的过程中,通常使用土石质堤坝。使用浆砌石进行堤坡的

5、修筑,并适当地进行绿化。在绿化时,主要进行道路绿化、堤岸绿化、景观环境绿化,要和城镇绿化联系起来,创建河道环境的优美。3.4 使用新的生态理念对河道进行治理在对河道进行治理的过程中,随治理观念不同所采用的治理措施也不相同。对河道进行治理时,一般都是采取疏浚河道、加固堤坝等措施,但是,这种方法进行治理很难达到预期效果。随着人们环保意识不断增加,生态河道治理被提出,在实施过程中,需要相关部门相互协助,对生物、工程和行政进行协调,确保河道综合治理取得良好的效果。4 河道水土保持的治理4.1 在构景体系中加入水土保持从古至今,人们都有临水而居的习惯,城市和河流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不同的地区、河流也产生

6、了各不相同的地域文化,很多时候河流成了城镇的支柱,河流中包含了湿地、河槽、农田灌溉系统、上游水库、污水处理系统等,构成了一个互相联系的系统。由于河流系统是一个复杂、完整的工程系统和生态系统,在对河道进行治理时,除了保证居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同时也是塑造城市品味的基础,在构景体系中加入水土保持建设。4.2 发展林地建设进行林地建设不仅可以起到保护水土的作用,还可以增加收入。需要注意的是,在发展林地建设的时候,不能对自然林造成破坏,而应设法在荒坡上进行种植。要选择适地性良好,经济价值高的植物进行荒坡绿化。4.3 对生命的气息进行恢复在自然环境不断进化的过程中,河流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现代文明的建设作出

7、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今天,由于人们不重视环境保护,河流被严重污染,破坏了河流的生态平衡,河流中的生物逐渐死亡,生态危机日益严重。出现了河流淤积、河床干枯、湿地消失等情况,而进行水土保持不仅可以恢复河流的平衡,而且可以保持河流两岸有较好的生态环境,为人们提供一个宜居环境。4.4 修复生态环境在对河道进行治理的过程中,要对自然生态规律进行全面的考虑,保持河道的稳定性,对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和保护,对动植物群种进行恢复,建设相应的湿地保护区和自然环境保护区1。在对水利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时,在不破坏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强调生态自然的修复,不随意进行裁弯取直。除了恢复自然环境外,还采取景观生态浮床种植水生生物、

8、河道水质进行保护、进行生物栅的安装等措施,在河流两岸建设鱼巢,通过喂养鱼苗来对水中的污染物进行降解,提高水体的净化能力。为了对藻类的生长进行抑制,安装受藻设备。为了提高水体的含氧量,对河流水质进行改善,在河流中安装曝气机。4.5 对水土保持体系进行综合治理在对河道进行治理时,要做好综合治理。除了要做好河槽的治理,还要做好农田灌溉、上下游水库的治理。因此,要从生态平衡的角度保持水土。由于水土流失主要是因为河流两侧植被受破坏,为此,在治理时,首先要在河流水土流失的地方进行植树造林。再加上植物的叶子可以有效降低雨水对土壤造成的冲刷力,并且可以降低地表径流的流动速度,这都可以降低水流对土壤的冲刷和侵蚀。此外,在河流、沟渠、道路的堤坡种植植物,可以降低雨水对河堤造成的破坏,对土壤进行固结的基础上,营造出一个景观河道的形象。其次,对河道辐射区域的耕作技术进行改善,不仅增加地表的粗糙度和覆盖率,而且使得农作物的产量增加。另外,对农作物的结构进行调整也可以达到治理水土流失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在河岸两侧种植植物时,要对已有植被进行保护。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达到改善水土流失的目的,为河流两岸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舒适休闲环境。5 结语总而言之,水土保持作为水资源保护的基础,如果脱离水土保持,水资源的治理和保护就无从谈起。对于河道来说,水土保持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建立在水土保持基础上的工程建设才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